研究生、博士生全程只靠自己能否发一篇 SCI?

机器学习实验室

共 5185字,需浏览 11分钟

 ·

2021-12-09 19:52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7008253/answer/1333020141
编辑: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
声明:仅做学术分享,侵删
作者:superzhouzhou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7008253/answer/1681837430

我博士期间发的第一篇SCI,99%是靠自己完成的。原因很简单,老板就是个LJ(真的想不出更好的词形容他),他根本就没写过论文,连中文核心都没写过,你要问我他咋评的博导,只能说运气好,抱上院士大腿,也是因为他,彻底对学术圈绝望。所以你很难想象,我博士课题都是自己找的,而且我是他带过的第一个博士,之前门下根本没人发过SCI!我工科专业,论文本身就不好发,还天天在他开的公司打杂。所以你能想象有多艰难。但最后完全靠自己熬出两篇SCI,侥幸上岸。这是我的一些经验给楼主,希望也许有帮助。完全一个人能不能写出SCI,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必须要讲方法讲战术。

首先,就是选课题,这个一定要注意,选最简单的可以研究出点新方法的东西,重点有两个,一个是新,这个自然容易理解,新的东西热点的东西才容易有idea,第二点是简单,切记切记,我觉得这个更重要,一个人单干千万不要选复杂的问题去研究,比如你做个仿真或者论文复现就得好几个月,那你觉得你可能有精力再搞个创新的方法,再从新做个仿真实验并且比原来的还好?切勿好高骛远,找简单的课题,判断的标准就是论文一个月内可以看懂,仿真程序或者实验代码也很快可以看懂并上手,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一旦选定了这个方向,先把这方面至少近十年的论文全部看一遍,一是熟悉常用方法,二是避免自己的idea之前已经有了,造成没必要的时间浪费。做完以上,就可以找突破口了,看一看哪一个点可以有所突破,哪怕一点点就可以,如果某一天,突然迸发出idea,一定抓紧时间做仿真或者实验,确认方法是有效的。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写自己的论文了,我觉得,写论文特别是第一次的难度绝对不亚于发现新方法,切记要把论文写完整,之前看过的论文里该有的部分一定要写全,之前研究方法的介绍,本文的创新点,本文方法的叙述,理论论证,仿真实验与之前方法做对比,最后的总结,一定要都有,而且一定要做到完整详实,不要嫌麻烦,不能偷懒。这个有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八股,但没办法,做什么都要有规则,都会有套路,必须要遵循。以实验仿真为例,一定要多选几种之前的经典方法做对比,且该比较的指标都要比较下。在完全没人帮助的情况下,建议直接用英文写,且不要指望润色公司。

必须要保证没有语法错误!保证没有语法错误!保证没有语法错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在此基础上,建议再读至少一周,每天读几遍,一定要一句一句,一个词一个词的读!如果这一周时间没有发现错误,那基本上达到要求可以投稿了。建议用latex写论文,开始可能不习惯,但用熟了,后期会发现能省去很多麻烦。最后,说下审稿的问题,如果收到拒稿,切勿冲动急着投下一个期刊,一定根据审稿人意见做认真修改,把存在的问题全部改好后再投,因为审稿周期通常会很长,等待的过程也很煎熬,千万别带着原来的错误投出去,这怎么算都是不划算的。如果,收到修改意见,无论大修小修,切勿放松,认真回答审稿人的每一个意见,能满足的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也要详细说明原因,做到这些,我觉得胜利就在眼前了。这是我的经验,对于自己单干的这种情况,一定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好的心态,切勿冲动,坚信只要坚持下来,一定会有好结果的。

作者:Vincent Miniz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7008253/answer/1679574511
当然全程只能靠自己!(凡尔赛警告)而且,只发一篇怎么够?仅仅是SCI怎么够?不但要好多篇,还都得是顶刊才行。

我博一的时候,接手的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整个一年都只是在读文献和师姐的博士论文。而我导师,看我生活比较惬意,发明了一种鞭策我的方法,就是每两周跟他聊一次天,内容就是向他提问,他来负责解答。后来我发现维基百科比他解答得好多了,所以为了聊天的时候能够凑够时长,我就会问一些有的没的,最后发展到直接就是聊闲天。最后当我们俩像退去了激情的情侣一样,发展到见面已经没什么可聊的时候,导师果断结束了这种“鞭策”。

博一,科普的一年。

到了博二真正开始做科研之后,实验计划,自己制定;数据分析,自己琢磨;计算思路,自己摸索。我几乎是每个月汇报一次工作进度,跟他进行讨论,虽然他也会提出很多建议,但我最多的回答就是:嗯,很有趣的想法,我这就去尝试一下(其实并不会)。我导师搞钱是一把好手,但是对我的研究方向,可能真的不是特别了解。犹记得一次我突然发现一个巧妙的计算思路跟他滔滔不绝炫耀了10分钟后,然后他一边喊牛逼一边问出的问题让我内心只有一个声音:好吧,他没听懂。

博二,给导师科普的一年。

仰赖我一路以来读过的文章汗牛充栋,SCI的基本写法我已经完全掌握,跃跃欲试地在博三把结果整理了一下一口气写了几篇,发给导师,导师一边喊牛逼一边催我赶快投。后来很快就中了。

博三,码字的一年。

为什么这么着急毕业?因为奖学金只发三年。
回顾整个博士生涯,导师给我最大的帮助可能更多是在心理上,也就是每次在酒吧跟我说我的ideas实在是太妙了这一类的,以及在钱上,毕竟我约实验从来都不看价格。然而学术上真的只能靠自己,天知道这三年我熬了多少个夜,在图书馆借了多少本书,在实验室崩溃过多少次。但这也客观上培养我成为了一个具有独立科研能力的研究者。
现在我跟导师仍然是很好的科研合作伙伴,恢复了两个礼拜聊一次闲天的传统,像重新燃起了激情的情侣一样,越来越有的聊。

作者:西兰花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7008253/answer/2216456566
我博士期间前两篇SCI基本都是靠自己发的,在海外读博,老板说欧洲人,不care论文发多少,非常佛系,所以他压根不管,给他发周报,也没回复过。前两篇SCI发出来之后,也算是有一定的心得。
首先,确定大方向,较新的方向,能做的东西多,但是竞争也大。老问题,能做的东西少,可是竞争也少。所以,无论新老方向,都可以水文章,只是要记住最重要的点就是,不要换,不要换,不要换。反正目标就是水一篇SCI,坚持住一个方向,肯定能出来。
其次,估计一下组内的客观条件。看看组内的实验仪器允许做到什么程度的工作。
接下来就是看论文,确定idea。先看里程碑的论文,对这个领域有最基础的了解。然后就是多看一些论文,个人感觉,30篇左右即可。看看大家都在做什么。读完就可以提炼idea。
1.直接follow论文里结论,讨论部分的future work或者limitations,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做一下。
2. 列关键词找不同。把读过的文章列表,按照关键词分列,看看,哪个关键词对应的文章最少,说不定有发现。关键词不一定要说文章的keyword,可以是自己总结出来的简短的概括词。
3. 排列组合出文章。A paper的算法+B paper的算法=my paper的算法。非常多非常多的SCI都是这么出来的,最多的就是遗传算法+机器学习算法,hhh。用某种算法去优化另一类算法的超参数或者权重。
4. 做一种benchmark 某一个已经提出来的算法的论文,也可以发很好的SCI。比如A paper提出来了算法A,但是A在很多task上并没有被benchmark。那我们就可以仔仔细细地,非常公平地做一下试验,从实验的角度分析一下各个参数的影响,也是一篇非常好的论文。

不要小瞧自己东拼西凑出来的idea。第一篇论文,我觉得重要的是培养自信和熟悉写论文的流程。最直观的idea,就是A+B系列。

选期刊,尽量选一个老板发文较多的期刊,这样会容易很多。可能AE看到老板的名字都很熟悉,而且,老板经常发这个期刊,说明他的层次水平和这个期刊一致。


作者:阿拉偏头痛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7008253/answer/2124972160
能,完全能。
博士最后一年了,现在手里好几篇一区,几乎都是自己一己之力完成的。
老板是回国青千,我刚来的时候啥都没有,学校是市中心老校区,所以资源紧张,我老板连实验室都没有。老板回国之前主要是做模拟的,对实验这方面几乎一窍不通。研一的时候,我就跑去别的学院偷偷蹭别人的实验室和仪器做实验,还得是晚上他们实验室没人了才能跑过去做。然后实验方法操作什么的也是自己不断琢磨,不断积累,上网查,各种低声下气求别的学院的学生教我,然后实验也做的一塌糊涂。

直到研二快结束,老板才有了实验室,然后我又开始着手搭建实验室,买仪器设备,搭台架。因为当时老板手底下只有我一个人做实验,所以初期整个实验室都是我一个搞起来的,老板来实验室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不过好在老板有钱,也大方,我就自己可劲造,缺啥就买啥,完全不用考虑钱的问题,这点可能比别的实验室好很多。我们实验室缺一个重要的设备,然后我就各种网上查,打电话问别人,最后运气比较好,在小木虫上找到了,后面直到我们自己有这个设备之前,大部分实验都是在这里做的。自己是做材料的,各种表征手段,数据分析方法老板也不懂,也没人教我,也是我自己各种摸索,不断试错。

直到第四年,才有了点数据写了文章。给老板改,老板也只能改个语言,文章逻辑结构啥的也提不出啥问题,而且改过的文章语言还是会被审稿人cue,所以我后面即使老板改过语言也会去润色一下。虽然文章发了,但回过头来看,文章的结构很乱,做的图啥的也很潦草,不规范。

然后后面又做了些东西,写了几篇文章之后,终于算是总结出了一点写文章的经验,后面的文章也是越写越顺,从实验设计,做实验,分析结果,写文章,改文章,和审稿人扯皮,全程几乎不需要老板参与。最近的文章老板压根没改过或者就敷衍我随便改一下了事,都是我写好直接送去润色,然后就投。我自己觉得这种模式还蛮好的,也没有想要抱怨老板,他只要给够钱,然后别管我,就万事大吉。

然后自己科研做顺利了,开始带师弟师妹,给他们安排课题,指导实验,甚至改文章。现在看着这些师弟师妹一来各种仪器设备都有,还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学,但他们还是不好好做实验,真的感觉可惜。


作者:小暖阳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7008253/answer/977284495
能!当然能!
博士很多都是靠自己的,硕士稍微困难一些。
我先来说说硕士写sci的困难吧。
首先,大部分硕士入学的时候尚不知如何写论文,更别说sci了。

其次,硕士时长两年半,sci大部分审稿期长,这也导致很多同学论文投出去了,还没结果呢,就毕业了。

其三:sci对创新性,写作方法,结构表达等要求高。

硕士靠自己怎么发sci呢?

我个人认为,首先,一定要尽早还始看论文,学写论文,一入学就开始看,开始着手怎么写,别等到第一年理论课结束了之后才开始学。

第二,研究方向和方法很重要。研究方法,就是你提出的某种新方法,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原创性巨大,最后方法还通过实验证明成功了,那当然最好;但是也有很多sci文章,是在别人的方法上进行改进,创新(注意,也必须是原创,不能抄袭)也是可以的。那么这方面的知识如何获取呢?一方面是自己看论文找坑,一方面是与老师同学交流(当然我认为这种交流是必要的,与问题中的‘完全靠自已’并不矛盾),还有就是参加学术会议,把视野拉高放宽,了解学科前沿以及大佬们有什么想法,观点,自己再多动脑,结合自身课题展开。

第三,就是看论文,多读,多看,才会写。而且论文一定看高水平的论文,既然写sci,就冲着好的sci论文去。本学科的顶刊,有名的多看。实再不知道怎么搜,就搜关键词,按下载次数排序,下得多的一般是经典;然后再按相关性,时间顺序排,看看最新的论文,人家有什么方法,有什么成果,还可以看看别人引用了哪些文章。
以上只是我一个研三小硕的个人拙见,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还有一些细节,相信知乎有大佬比我分析地更全面。
最后,科研的目的不是写论文,不要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
当然了,不写论文怎么毕业???

往期精彩:

 时隔一年!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理论与代码实践指南.pdf第二版来了!

 基于 docker 和 Flask 的深度学习模型部署!

 新书预告 | 《机器学习公式推导与代码实现》出版在即!

浏览 2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