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一些浅显看法
1、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首先不仅仅是对教育这个行业的兴趣和持续关注。
另外自己目前所在的单位和高校在产、学、研、教方面深度合作。在单位的同事有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和他们交流较多。多次的交流和长时间的观察过程中,发现这几类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习惯上,总体差异较为明显的。
最后就是自己有几个弟弟妹妹和学生,目前正在上大学。希望把自己的一些看法梳理一下,给他们做一个参考。
2、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差异。
<1>、专科生,单位的一些专科生。从在单位实习到在单位工作,我和他们一起住在寝室,和他们交流观察很多。下班后基本在寝室集体打游戏。即使不满于现状,要么跳槽。几乎没有看到他们通过看书、学习来提升自己。
<2>、本科生,自己也是这一类学生。自己的情况就是,从毕业时候的被迫加班,到现在的主动加班学习。之前不知道在哪儿看到这样一条讯息,对自己影响改变还是较大。哈佛大学做的一项研究,决定学生或职场人差异的,大致是看这个人20:00到22:00在做什么。
<3>、研究生,自己虽然没有上研究生。毕业后在上研究生同学的学校待了近一年,到现在和单位实验室做实验的研究生接触较多。不管是已经工作了的,还是在单位实习的研究生。据我观察他们基本没有所谓的双休这样清晰的概念。不管是工作日晚上老师安排的课题研究和自我的学习提升,还是周末继续课题研究和自我的学习提升。学习、学习基本是他们的一个主旋律。
<4>、博士生,单位有个硕博连读同事和自己关系较好、以及有个本科的校友博士后和在部门课题研究的博士后。虽然对他们研究领域不太了解。在部门做课题研究的博士后给自己印象挺深的。我是住在单位,每天最早到部门是理所应当的,但那个博士后需要开车一小时左右,偶尔比我还早。有时候自己从食堂吃完早饭,经过另外一个部门,那个部门的同事几乎都是研究生。他们已经在开早会了。平时大家喜欢说的: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估计不假吧。颜真卿的《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估计也不假吧!
3、如何培养自己的习惯。
之前自己经常在朋友圈发一些心灵鸡汤文章。有些朋友开玩笑说我,自我洗脑和搞传销。我现在在自己公众号里面,想对关注我的朋友说:很多人是需要洗脑的!
就拿自己的一个习惯改变来说。以前9:00上班,我贪睡到08:50,洗漱10分钟解决!以1000米冲刺的速度,汗流浃背地跑去公司,在上公司的电梯里多次遇到同一些人说:你汗水怎么这么大。那是多么的尴尬。到了公司不用纸巾把汗水擦干,又怕感冒了。那样状态开启的一天工作,我是不想再经历了。对自己现在而言,工作日每天6点左右起床,基本已经是自己的习惯了。
这样的改变,对于自己而言,经历较漫长的过程和惰性的搏斗。这期间一些心灵鸡汤、正能量、心理建设、自律力、情绪调节是少不了的。
每个人环境、条件、情况不一样,习惯培养的方式、方法、步奏也不尽相同。
但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一条培养习惯的规律:人都有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天性!
每个人对快乐和痛苦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对自己而言,以前早起是痛苦的,现在早起是快乐的。
这样改变的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和惰性搏斗中运用的方法,我把称之为洗脑!
看到这儿,你还有兴趣看下去。我还想和你分享几条较为正能量的观念。
<1>、对上大学的弟弟妹妹想说:其实中学阶段的学习习惯已经奠定了,我们大致的一个学习走向。中学阶段大家在同一个学校,智商差距不会太大,但学习习惯较大。还记得我的初中化学老师讲的:课堂内的45分钟不会使学生的成绩差距太大,产生成绩差距的是课堂外的学习时间。
<2>、对已经工作的朋友想说:以前一个老板比较强调的一个概念,8小时内求生存,8小时外求发展。
<3>、对智商高比较有天赋的朋友想说:最近看蒋方舟(我的同龄人、有写作天赋、8岁出书)的一个访谈。她说:30岁左右天赋对自己学习工作的加持在逐年减弱。
<4>、对和我一样智商不高的朋友想说:我更愿意相信勤能补拙和一万小时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