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亲人的生老病死看得很淡,算冷血吗?
共 3517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1-04-18 19:46
网友吐槽:
我是高三学生,准备高考学习很忙,很少给姥姥打电话。一个星期前我姥姥脑血栓住院了,病状较轻。这是背景。
有一天我妈说我为什么不打电话给姥姥,说别人都给老人打电话经常问问。说我冷血。我说我每天都 11 点才回家,白天 6 点半就得上学,真的没有时间。我当时意识到可能有事,但是我妈什么都没说,我也没问。
今天我爸说他去看姥姥了,说我姥姥在住院,说她脑血栓,但不是很严重。我就平淡的哦了一声。我觉得生老病死是人必然经历的,而且我姥姥也年纪大了,平常习惯就很不好。所以我并没有感到意外和表现出着急难过,接着我把所有我知道的关于病后恢复和保养的事说了一遍,问了一下是怎么发生的,说等我姥姥好一点就接过来住,这边医疗设施好,方便照顾。然后就没再说别的。
跟我姥姥打电话说了一会,告诉她怎么做,邀请她来,然后就没在说别的了。我妈非常愤怒的说我冷血无情 。
这里我表达一下对于此事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发生这种事情并不感到意外。
我认为出了事情冷静处理事情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痛苦流涕。我认为没有必要,我满脑子想的是怎么回事?怎么办,办完之后什么效果。往往态度平淡,亲人就说我没孝心和冷血。
心理分析:
我仔细观察过一部分人,很容易被形式感左右,比如说婚礼很多人都因为要和父母分离而哭泣,或者为有了伴侣后幸福得哭泣。
但是婚礼前后两天的差异又会对整个生活有多大影响呢?
很大程度上,生活在此之前已经固化了,那么我能不能理解实际上是仪式让这个情绪扩大了?
亲人过世之前的那段时间,之后会发生的情节已经一再在脑中预演,问题就是这并不突然的事件怎么能触发出如此强烈的情感表达?
过世后还有那长达三天的追悼会要面对许多的问题。是不是要通知好朋友来,来了其实就是送份子钱。那么多长辈我怎么应付自如?要表现得多悲伤才是得当的?我想,就是这些当时必须即时面对的问题也是会把那种悲伤冲淡的。我姥姥过世,其实当时我不难过,我也很悉心的照顾她的最后时光。
但是真的,我不难过,火化那一刻也不。
很多人都觉得我薄情寡义,毕竟姥姥对我是挺好的。直到很多年后的一天做梦,她说她要吃蛋糕,说得很恳切,整个梦境很真实,我几近抽泣的醒来。很多回忆翻涌而来,然后第二天非正式的去扫墓。我不是薄情寡义之人,小猫小狗都会触及我的恻隐之心。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当时我没有悲伤,而后又后知后觉的伤感。
你对亲人有这种感觉,很有可能你属于在中国比较传统的家庭长大的,也就是长幼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礼数比较多。亲缘关系比较重,但是真诚的交流很少,所以他们无法走入你的内心。你并不是冷血,而是他们从没有从心里温暖过你,没有满足你高级的情感需求,他们可以给你提供吃喝但是他们无法真正的给你情感的滋润,你的家庭生活其实很中规中矩但是仿佛就是缺少了什么,就是缺了这份“真”,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你的挣扎是一种内心的挣扎和一种世俗伦理道德的挣扎,其实你内心觉得他们并没有给你太多的快乐,他们并没有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真正的走入你的内心,你和长辈之间保持了太多的礼数和距离,你只是尊重他们,这种尊重带着一些敬畏,你会在他们面前将真实的自己遮挡起来,你只是将他们当做长辈来对待。所以当他们去世的时候,你确实有一种“不舒服”,但是这绝对不是内心的悲伤,因为这只是你是一个社会人,你要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社会道德告诉我们亲人去世了要悲伤而已,这种道德给了你这种不安的感觉。所以你来知乎发问,因为你觉得心理并不是多么难受好像是不符合道德的,所以可见你并不是一个不道德的人,因为你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只想告诉你,你这样并不是错误的,也不是不道德的。至于你姥姥对你妈妈的关心那是真正的一种“母性”,是刻在基因里面的母性。反过来说,假如你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你知道他不能来上学了,你会很失落的。假如你有喜欢的女生,即便有几天没有看到她你就会不高兴,就是这样。所以我敢说你并不冷血。为什么张国荣死了很多人会痛哭万分,迈克尔杰克逊死了很多人甚至都会自杀,因为他们的作品给了你太多的滋养,甚至你有无数个花前月下是跟女朋友一起听他们的歌度过的,我看老男孩看的泪流满面,因为我觉得自己的青春埋葬了。所以你对他们的怀念其实本质也是对自己过往美好的怀念,这是一种很高级的情感。但你姥姥不能给你这些太美好的回忆。
有过一种观点: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才会有真正的同情,才会有真正的爱。想来家庭也是如此。我觉得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大家在家人面前都会有太多的拘束。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跟他们进行真诚的交流,更不能在小伙伴面前那样,我们怕被家人当成“神经病”,更有甚者更是到了父母皆祸害的程度。中国长辈和后辈之间很多是一种母婴关系,小时候我们被长辈当成婴儿,等我们长大了我们就会把长辈当做婴儿来照顾,很少有真正的平等的内心的交流。所以你就可以看到真正有了问题不会真诚的交流,因为有太多的隔膜,更本质的原因是中国的长幼有序的理念深入人心,不能平等的话谈什么都没有用的。所以我敢说你平时家庭生活也是平淡的,你跟他们要钱她们肯定也会给你,你生病了他们也会照顾你,但是你交了女朋友不会跟他们说因为你知道没有共同语言甚至他们会告诉你不要影响学习,你每天在家里都会保持一个乖乖男的形象,每天甚至会按时回家其实他们并不知道你在外面发生了什么。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家庭:看似一切中规中矩其实人与人了解的太少。仿佛只有亲缘,仿佛很近又仿佛很远。只是他们无法满足你的情感,他们不能理解你,不能真正的尊重你,他们看似“爱”你,这份爱是这么无私又是这么的冰冷,无私到他们可以满足你大部分的经济需求,冰冷到他们仿佛出了给你经济支持并不能给你任何其他的东西。
很多时候我们不承认文化的这种不平等,我们反而将这当做是“礼”。是啊,你必须先要和长辈们讲“礼”然后才可以讲“理”,如果你有理但是“无礼”,你就变成了“无理”。看见没就是这个逻辑,至于什么是“无礼“么,全看他们的定义。他们如果觉得不爽了就觉得你”无礼“了。所以他们掌握定义权。同时他们还擅长道德绑架,一句”我这么辛苦不都是为了你“,就可以让你哑口无言。甚至他们擅长发动群殴,号召大家一起批判你,这种心理的孤立实在害人不浅,而且你还无处吐槽,因为他们供你吃供你喝还不让你干活让谁说说都是千百般的对得住你,所以你就该听话,所以你就是错的。他们还擅长举例子,不管你住在哪里,都能找到周围的”别人家小孩“,所以你也毫无尊严可言,当这个别人家小孩刚好是父辈们同事或者亲戚的小孩时,那么这种父辈的攀比都会转嫁到你身上,让你苦不堪言。他们还会说你“不懂事”,至于为什么你被吐槽有时候连你自己都不明白,所以就会出现今天你这么做是对的第二天可能就变成错的了,对错是不肯定的,不过这时候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他们心情不爽了。
你这么想,其实没错,这只能证明你还没用欺骗自己的心。不瞒你说,我奶奶今年94了,去年脑梗了,我只是打电话问了一下,我父亲说为什么不多打几个电话。我就跟他说没必要。因为我尊重我奶奶,但是我真的跟她没有太深的感情(知道这样会很伤害她的心),因为从小到大很多的美好记忆很少,我记得很多她经常吐槽我妈妈,当然也会给我做饭,但是真的没有交过心,而且她这一辈子也是没有吃过苦,享了不少福,所以我觉得活了很大岁数即便去世了也很正常啊,真的这辈子也值了。
我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平时对老人不孝顺然后等老人生病住院了电话不断显得自己很孝顺的虚伪之人,这些人连去医院看老人的时候带几块钱的水果都要算计半天,但是口头表现的特别关心,葬礼上哭的也是最撕心裂肺的,恶心不恶心!这些人你信不信,他们可以骗过所有人包括他们自己,比如假如这时候这个老人有几套房产,整的最凶的就是他们,他们会真的将自己骗了,会说自己对老人多么的尽心,多么的爱老人,哎,不当演员可惜了,尹天仇最起码知道自己是演员,他们甚至连自己都骗过了,这种人,我还真见过。
最后提醒一点,一定要尊重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感受是真的不会骗自己的,长期的扭曲感受最严重的真可能精神分裂(其实大部分的心理问题都存在扭曲认知逃避痛苦的原因)。事实是不容否定的,真的爱是掩藏不住的,是自然流露的发自内心的。当然这不是说不尊老爱幼,而是说一定要尊重感受,生活中条条框框太多,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受于所谓的道德压力或者群体压力而做一些违心的事情甚至有时候我们也分不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是我只想说:感受是不会错的。前提是你要尊重你的感受,不能刻意的扭曲它。当你有一天失去感受的准确度的时候,说明你扭曲的太多了,连自己都无法分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