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产品秩序的目的及意义

流媒体网

共 2961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0-12-05 04:16


流媒体网(ID:iptvott)原创

作者| 史上


1、大屏产品排行榜有什么用?


2、大屏产品搜索功能的认识和新的发展方向


3、如何深刻认识大屏产品推荐位?


4、每个页面展示多少个推荐位是更加合适的选择?


5、更多的选择是否意味着更多的销售额?


本文一上来笔者便抛出五个问题,这五个问题,在具体公布答案之前,有一些理论知识和思考方法需要进行阐述,对于零基础的大屏产品经理来说,本文是一次恰到好处的理解这些问题的机会,对于已经有一定经验的大屏产品经理来说,本文的阅读将帮助你对大屏增值业务整体产品和部分功能的使用、拓展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有限的购物架和无限的购物架


如果现在告诉你一个方法可以让你运营的大屏产品销售额提升1000%,你一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无论你信还是不信,我们过去一直有一个逻辑,即更多的产品和选择会吸引更多的用户,而更多的用户意味着更多的订购用户数,即使转化率不高但也是增长。现实世界中,无论淘宝、京东还是拼多多,这些网站上都有足够多的商品种类供人们选择,互联网的世界里每一个用户已经不局限于实体店有限商品数,而是拥有一个无穷大的货架,似乎一直以来放越多的产品对销售结果越有利。


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更是认为一个产品体系中冷门产品集合能带来25%的收入和33%的利润,大热门产品的总利润同冷门产品的总利润相等,即“More Is Better”。如果顺着这条道路进行思考,那么大屏产品各驻地近几年不断增加内容就是正确的战略选择,因为“More Is Better”,因为长尾理论。但事实却不是这样,近两年很多驻地的销售额出现了内卷现象,即内容增加到一定规模再增加内容也无法获得同比例的收入增长,甚至有些驻地出现转化率和收入双双下跌的情况。这就引起了笔者的另一种思考,是否存在另外一种可能,过多的产品或内容产生过多的选择,过多的选择反而让用户注意力难以聚焦影响单次转化率的提高。是否存在一种可能,这时如果想提高产品销售的转化能力,需要对产品或内容进行精简而非增加。带着这样的数据事实和推测假设,笔者翻阅书籍,看到了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Sheena Iyengar 的一个著名测试。


更少的选择=更多的销售?


Sheena Iyengar在她的书《选择的艺术》中描述了一个真实的案例,研究人员在德尔格的一个超级市场设立了一个免费品尝果酱的展位连续两个周末进行试验,并且果酱口味剔除掉那些非常常见的草莓、巧克力等口味,防止客户非常针对的选择。第一个周末提供了24种口味的果酱,第二个周末仅提供6种口味果酱。根据“More Is Better”的经验,摆放24种口味果酱的周末应该会吸引更多的顾客,卖出更多的果酱,但是事情发生了截然相反的结果,摆放24种口味果酱的周末有60%的顾客停在了展位并参与了免费品尝活动(浏览顾客多一些),但是他们中只有3%的人购买了果酱(最终转化结果少的惊人)。而只摆放6种口味果酱的周末,有40%的顾客参与了免费品尝活动,在这些人中有30%的人购买了产品。实验最终的结论是更多的口味的确吸引了更多的人,但更少的口味则卖出了更多的产品,从收入结果来看,”Less Is Better”。


为什么一定程度的限制用户选择会有利于转化率和销售额的提高?


社会心理学家曾提出一种观点“选择超载”,并告知营销人员警惕这种现象,因为多可能会降低消费者购买的可能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信号?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购买一个你不熟悉的商品,人们不是直接买或者不买,人们的经历往往是类似,首先你需要理解产品的基本信息,其次评估它是否合适,再次有没有更好的比较,无论产品、价格、包装甚至摆放位置都是你考虑的维度,最后你才决定是否购买。而如果产品选择过多会在两个方面对销售结果不利,第一,太多频繁的选择让用户更难找到自己喜欢的品种,对购买商品本身造成阻碍;第二,太多的产品会增加每个选择都被放弃可能性,因为每种选择都会让人觉得放弃了一些产品的功能。


所以,从以上两个角度来说,限制选择的数量会提高人们做出决定的可能性不足为怪,甚至会让人们对自己的选择感觉更加满意。总之,当人们面临好多种选择的时候,人们会存在一种心理和行动:放弃所有已经找到的东西,而转向其他的东西。超市果酱的实验证明了上面的理论和事实是吻合的。


究竟谁对了?谁错了?


这似乎是个很难非黑即白的答案,但笔者可以把最新的研究结果分享给你,即传统观点是对的,更多的选择是一件好事,但仅仅更多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关注多带来的麻烦。这种谁对了谁错了的悖论是产品缺乏秩序的结果,产品缺乏秩序不等于用户拒绝多样性。换句话说,如果多但是秩序对了就解决了客户的麻烦,多就是一种美好,如果多但秩序错了麻烦增加,多就是一种负担。


大屏产品的秩序


说了这么多,我们回到现有的工作中,再来看大屏电视产品的功能以及它们通过这种秩序解决了怎样的麻烦。


1、搜索


对大屏产品使用者来说,搜索功能是用来解决“快速找到想看内容”的问题。“快速”是指用户的使用搜索时界面尽量友好,过程方便快捷;“想看内容”是指平台最好拥有一定的智能算法,因为直接搜索的名称有时得到的信息依旧不是用户想要,所以只有算法知道用户想要什么,搜索的结果权重才会更加准确。所以,一个好的搜索需要具备两点能力:第一让用户尽可能快速的找到想看的内容;第二充分利用搜索的大流量,为用户贴标签,为后续只能搜索做数据储备,让搜索搜的更准。目前电视大屏的搜索能力还比较基础,仅限于对影视作品和演员的基础检索,比如搜索LL,会出现《刘老根》、《流浪地球》、《琉璃》、《玲珑局》等影视作品,笔者总结大屏产品搜索的不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数据算法缺乏:搜索功能的背后缺乏对用户的算法理解。


  • 搜索推荐顺序:搜索结果往往通过字母顺序排序,而非影片热度,用户喜好等权重排序。


  • 热门标签缺乏:搜索框没有热门推荐影片功能。


  • 历史标签缺乏:搜索下拉框没有历史搜索功能。



总之,搜索是个大功能,数据统计每日用户35%的流量都来自搜索,15%的订购都来自搜索的直接订购,如何提高搜索的效率也是大屏产品经理亟需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排行榜


对于大屏内容来说,排行榜是对相关同类内容的实力反映,根据某一个维度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捧出足以推荐的内容。


我们常见的排行榜主要有以下几种(当然,也是用户最关心的几种):


  • 月度收视排行榜


某一月时间段内行业内容的收视用户数排行榜,反映平台一月内其它用户的收视结果。


  • 独播收视排行榜


将平台独播剧筛选,并根据某段时间内的收视记录进行排序的榜单,反映平台内容特色,吸引用户高频度的观看。


  • 高分内容排行榜


从内容角度出发,将平台综合评分优质的内容进行排序,为用户进行推荐。


  • 票房排行榜


票房=总票数X票价,是衡量一部影视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一段时间内全社会整体用户对该内容的评价结果,是影片最重要综合实力展示(没有之一)。经数据统计,有25%的用户习惯性收看票房排行榜。


3、栏目分类

浏览 3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