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2021-我的生活与思考-投资篇

共 3117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2-02-10 07:47

今年入门了投资,是从接触和认识有知有行,E大,孟岩,张潇雨这些人和app开始的。我在有知有行上学完了孟岩和张潇雨写的投资第一课,对投资的基本概念有了一些了解,更重要的是学习投资的心态,如何管理自己的心态是比管理仓位更重要的事情,当自己的仓位配置超出了自己心理能承受的极限,那么就会惶惶不可终日,用一句很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人赚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即使赚到了迟早也会亏回去,因为认知以外的钱是运气好靠赌博赢来的,但没有一个赌徒能赢完就下赌桌之后再也不回来。


投资,不单单是在追求资产保值乃至升值,也是在磨砺心性,检验认知,后者是前者的因,前者是后者的果,事实上只有做到认知超越市场上的大部分人,耐心和抗压能力远超常人,才能找到合适的投资标的,才能在不断下跌,资产缩水的痛苦中拿住筹码。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投资是认知的变现,当你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时候,财富也会找到你,只有不断磨砺自己的各项品质,才能在这个市场上战胜大部分人,收获丰厚的回报,所以我认为投资是最好的检验一个人各方面水平的测试,也是一个人这一生一定要不断参与和学习的事情,只有拿着真金白银去尝试,只有损失足以让自己心惊肉跳,回报又能让自己奋不顾身,才能逼一个人投入自己所有的学识,认知,耐心,毅力,投入自己全部的能量,挖掘自己的全部潜能,参与进来,以博取胜利天平的倾斜。


与此同时,我的消费欲望也越来越低,用我学的经济学的说法来讲,我的时间偏好越来越低,即我更关注于未来能给我带来更高回报的事情和投资,很明显如果我现在将手上的资源消费掉了,那么我就无法将它们投入到能在未来给予我更大回报的事物上。


狭义的投资,是买基金,股票,黄金,石油,加密货币等等,我投资这些东西是因为我认为它们的价格会上涨,因而在未来某一天我真的需要用钱的时候,可以将它们换成更多的现金。而广义的投资,是投资自己,我手上的资源就是我的时间、精力,我需要合理规划这些资源的分配,从长远上来看能获得最大的收益,简单来说就是一直做对的事情,做一定会有回报的事情,这些事情比较简单地就可以想到的是健身、读书,这两个是确定的“对”的事情,也是确定一定有回报的事情,仅仅是能单纯地坚持做这两件事已经足以超过大部分的人,然而仅仅投资这两件事还远远不够获得令人满意的回报,就像你一直投资美股、沪深300、中证500等,从长远来看,只要米国和我国的经济不崩,都是正收益,但这收益未免太平庸了些,它也许能维持你的资产跑过通胀,换算到认知尺度上来就是你的认知水平仅仅能保持和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一样的增速,不被时代落下,但很明显人们都想要的是超额收益,是超越常人的认知,那么应该怎么做?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就算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在读书和健身这两件事上,不同人的差距也会非常大,原因可能在于选择的书,读书的方式,以及如何将书里的知识内化,并从中提炼出与我们自身条件、现实情况吻合的部分,去优化我们的决策体系。


在我看来,我们与世界交互的方式其实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决策,决策上什么大学,决策选什么专业,决策自学什么技能,决策投什么实习,决策以后去哪个城市,决策和谁共度余生,决策与谁结为朋友,做决策的时间相比于我们花在建立自己的决策体系上的时间是非常短的,但正是那短短的做决策的时间,决定了我们的人生走向,回首自己的人生,在你做出决策的那一天,你以为这又是生命中平常的一天,但这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遗憾的是,回望过去我的二十二年岁月,我几乎没有花多少时间在建立自己的决策机制上,也从没想过要去优化它。


我们读了十二年书,但只花了不到一个月研究去哪里上大学选择什么专业,我们读了快四年大学,才确定自己的研究或者工作方向,我们与暧昧对象相处可能不到一个月,就决定要与对方共度余生。在决策以外的时间,我们应时刻心怀对这个世界的观察,记录每次你的决策之后的反馈,是对了,还是错了,为什么,有哪些因素是不可控的导致了bad end,又有哪一些是自己的认知不够才导致的失败,下一次我该怎么做会更好,是不是自己每一次碰到类似的事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是不是每次做决定时都一团乱麻没有头绪。如前面所述,战略上的勤奋就是我们不断去优化自己的决策机制,进而在人生的关键节点上做出长远来看最优的决策,做“对”的事也是一种决策,你需要决定自己去做什么,而你去做的事又会反过来更新你的认知,更新认知后你对什么是“对”的事情也就会有了不同的理解。我前面多次提到的一个词是“长远”,我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做长远来看具有最大回报的事情,我今年经常挂嘴边上的一句话是短期最优不是长期最优,可能听我最多说这句话的人是我女朋友,这句话是我总结于Harley的《Unix&Linux大学教程》,他在书中的一段话令我影响深刻



第一次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深以为然,读书最舒服的一种感觉就是有人用清晰且准确的语言表述出了你也认同的道理,就像有人说出了我心里一直想说但找不出优雅的表达方式。我有一段与此非常匹配的亲身经历,那就是我学习Vim的经历,安装各类插件时的诸多bug极大地阻碍了我的入门,耗费我一个星期才装上的YouCompleteMe更是虐我千百遍,刚入门时我的操作极为生涩,效率大打折扣,但我知道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件回报率极高的事情,因为我是一名程序员,未来大概率也是从事这个行业,那么我继续写代码的时间还有10年,虽然各种IDE已经功能十分完善,但是对于操作文本,他们和用记事本的区别可能就是代码补全和定义跳转,学习一种高效的文本编辑器将会极大地提高我编程的效率,同时我再也不受任何IDE的限制,可以自由地在命令行里完成我的所有工作,而这些工具我用得越多,我就越熟练,效率越高,这样看它不但是一件长远来看有巨大回报的事情,更是一件有复利效应的事,投资界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就是“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一切正向的事情加上复利效应,那么就会产生巨大的回报。


一种事情是我坚决反对的做,就是那种既不能提升自己,也没有高回报,从短期来看只有蝇头小利,从长远来看一文不值的事,这种事情非常多,且通常不断引诱着我们去把时间精力投入到它们上。对我来说最典型的事情就是打游戏,我总是想一直赢,因为赢能带来多巴胺的分泌,这就是它给我“小利”,毫无疑问从长远来看是一文不值的,多巴胺进一步让我想要打下去,而一旦输了,那种落空感又会极力地挽留我继续玩下去,直到赢到满意为止,我也一度沉沦于游戏,有时一天能打好几个小时,后来为了限制我玩的时间,我给自己设了一个限额,密码由我女朋友保管,我一天只能玩一个小时,我们异地以后达到限额我就根本打不开了。这样确实缓解了我爱打游戏的问题,后来我了解到游戏的匹配算法是努力维持玩家50%的胜率,当你赢多了以后就给你匹配坑队友,让你输,进而让你忍不住继续玩下去,我就把游戏删了。


现在互联网已经进入存量战争,每个app都试图最大化你在它上面停留的时间,这也是我一直非常讨厌推荐算法的原因,它总是希望推送给我我大概率会点进去的内容,所以我的应对方式就是我根本不看推荐,看完我想看的内容就走,而且今年我也重新用回了rss订阅。用我前面一切皆决策的视角来看,这就是我在决策哪些信息流是我真的感兴趣的,是高质量的,并且要让这些信息环绕我,而哪些事情在扰乱我的心智,浪费我的时间,我要极力避免它们。

浏览 8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