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二十年,为什么人和人之间的差距那么大?

共 4903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2-02-17 09:42


最近天气逐渐转暖,身边的各种聚会也开始多了起来。

找个周末,朋友之间喝点小酒,或者跟高中同学来一场久违的重逢,重温着曾经的回忆,加深着彼此之间的感情,想必都是不错的选择。

什么?你说你跟同事之间也经常聚会?小心点,万一把你酒后说的那点屁事告发出去,那你就麻烦了。

还好,我从不参加同事间的聚会,因为不想交心,也没必要交啥朋友。

毕竟在职场中,有事说事,无事莫扰,也就行了。


1

上周末,我参加了一场由当年的 “优等生” 召集的高中聚会。

没想到的是高兴而来,失望而归。
我,作为当年的 “差等生”,本来不想去的,但一打开微信,消息栏里有99+的未读消息……差不多都来源于许久没活跃过的高中班群。
低头想想,时间过得真快,这一晃也二十多年了,那些曾经在一起玩耍的高中同学,也多年未见面了。
于是我一激动,手指在对话框里飞快地输入:一定准时出席!

现代人的同学聚会,说白了就俩主题,不是吃吃吃就是拍拍拍。

整个饭桌上的画面也差不多分为两派,一派是推杯换盏,侃侃而谈的 “激进派”,另一派则是几个寡言少语的同学,缩在角落里,相顾无言,一边拍照,一边密切观察着四周动向的 “保守派”。

我从小性格外向 、热情、喜欢交际,虽然学习成绩不咋地,但却比较健谈,所以与谁都能说得上话。

从一入席开始,我就和班里几个活跃分子凑到了一起,指天画地,聊得不亦乐乎。

和当年读书的时候不同,一是大家都是毛头小子,满脑子都是江湖恩怨,二来大家的枪口是一致对外的,瞄准的不是王校长就是那个秃头的李老师,但现在大家都已年过四旬,基本都已成家立业了。

所以无论是价值观、世界观还是人生经历,无论是坐在角落抽烟的张三,还是在一旁低头吃喝的李四,每个人看待一件事物的角度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再加上我脾气本来就爆,这稍不留神,就很容易点燃怒火,引发事故。

这不,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一群大老爷们就开始相互炫耀吹嘘,满嘴喷着各种刺激性语言。

坐在我一旁的张同学拍了我一下,说:“你记得林哲不?我听说你们俩还有联系?

我觉得奇怪,说:“废话,就是那个数学成绩比我还差的那个?我跟他私交不错,这些年一直有来往,你问他干嘛?

张同学朝我摆摆手,说:“我听说他现在可发达了,是不是真的啊?

我笑了笑,点了点头。

这位张同学不依不饶,继续问:“以前上学的时候总觉得他傻了吧唧的,学习成绩比你还垃圾……但怎么我听说他创业成功了?现在公司有几百人,业务做得风生水起的。

“每年收入也有好几百万了吧?豪车开开,别墅住住,关键媳妇还长得很带劲。

“你说这是不是没天理?

这几句话我越听越别扭,一股子酸味,忙怼他:“你有他微信吗?

“没有啊,问这干嘛?

我点点头,说:“也就是说你们对他毕业后的情况不太了解是吗?

“对啊。

我看了姓张的一眼,然后略带讽刺性的笑笑:“奉劝一句,如果对对方的情况不太了解,就请不要像个怨妇一样对人家妄加评论。

我喝了口水,接着说。

“毕业那年,因为学历不好,所以他连续几个月都找不到什么像模像样的工作,所以只能去路边摆地摊。过了几年,他问爹妈要了点钱,跟几个哥们一起开了家玩具厂,结果失败了,还赔了好几十万……这些你们知道吗?

这位张同学,还有旁边其他几位,脸部表情呆滞,几乎就像傻子一样相互对看了几眼,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我笑了,摇了摇头,接着说:“创业失败之后,他陆续在一些企业里打工,并花了三年的时间还清了外债。

“在此期间,他的前妻跟他离婚,可他并没有气馁,不仅保持着每月读完一本书的习惯,还在三年前,拿到了工程硕士的学历。

“我想请问,这些你们是不是也不知道?

几名 “怨妇” 愣了一下,可能是为了缓解尴尬,也可能知道我脾气不好,所以张同学站起身,刻意端起酒杯对我说:“你看你,那么激动干嘛?

“我知道他是你的好朋友,这些事情你清楚,我们到哪知道去啊?

“好了好了,不谈他了,咱么喝酒。

我坐在位置上,没接那杯酒,看了他一眼:“看来林哲说对了。

“说对了?他说什么了?

我没回答,拿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然后借故说家里还有事,并跟在座所有同学打了招呼。

站起身,一转头,离开了。


2

前几年,我曾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在讨论 “同学聚会有必要参加” 的相关话题。

我很好奇,所以就上知乎搜索了相关的回答,没想到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想想也好笑,同学聚会应该是以联络感情、回忆青春、感恩老师等为目的,一群当年的毛头小伙坐在一起叙叙旧,聊聊天。
可是现实中的同学聚会呢?没想到却是这样的虚伪,只有攀比、炫耀、嘚瑟和奉承。
聚会结束,人走茶凉,只剩下满满的惆怅和失落,走在人群中,留下的都是孤独的背影。

可能有人觉得奇怪,“看你们的这一番对话,既没有过激的措词,也没有人身攻击,为什么你会如此反感?

很简单,这跟我的成长经历、处事态度及性格有很大关系。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因为从小厌学,所以在当年那个外资横行的上海职场,像我这种低学历者,无论是找工作还是找对象,甚至做任何事情都感觉到有心而无力。

为了活下去,我不仅当过民工,而且还做过餐厅服务员,只要吃能够吃口饱饭的活,我基本都尝试过。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上海人的生活是很小资情调的,但从出生那一刻起,除了不用交房租之外,我似乎就从未感受过别人口中的那一份 “上海福利”。

为了讨生活,我甚至还学会了不少以前既讨厌,又厌恶的东西。

比如早起和阅读。

每个工作日,我都强迫自己早上6点起床,然后捧起像砖头一样的书籍,咬着牙,发着狠的低头学习。

比如刨根问底的学习模式。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遇到问题就直接把结论拿来用,但现在我开始喜欢追究一些原理,或者如何证明等,这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很有帮助。

……

你瞧,什么自律,什么优秀,全TM扯蛋。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去养成这些习惯?谁愿意把自己搞得才华横溢?疯了?

看到这,你是不是觉得我应该感谢经历的摧残,感恩命运的锤炼?

不,我很愤世嫉俗,我讨厌那些具有 “小富即安” 心态的人。

这句话怎么理解?

就是那些学习和工作都很平淡,吃着祖辈和父母的财产,内心早已失去了奋斗的动力,身心懒散,不愿意接受新挑战的人。

在我看来,这样的心态是比较可怕的,这会成为生活和工作上再进一步的障碍。

在我看来,真正优秀的人,会休息,但不会长久停留在心理舒适区,他们一直在前进,缓慢而坚定。

你说拼搏?不,工作必须要追求稳定,但也时不时要瞎折腾一把。

你说努力?不,那太累了,躺着多舒服,你那叫自寻死路,闲着蛋疼。

……

我的高中同学,大部分都是这种类型的人。

看着那一张张不到四十却已肥头大耳的脸庞后,让我产生了厌恶,让我可以丝毫不顾及同学之情对他们冷言相对,恶语相加。


3

“有着同样经历的两个人,更容易了解彼此,也容易爱上对方。“
前几年,我曾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刚开始看觉得挺恶心,看多了反而觉得很有道理。
我和林哲,虽然注定无法 “相爱”,但从毕业至今,我俩就始终彼此欣赏、彼此理解。
比如创业,我的第一次是2009年,他的第一次是2006年,我俩不仅都以失败告终,而且都身背债务,默默地进入企业打工还债。
如果一定要在这段经历上找出点区别,那就只能说到媳妇了……因为无法理解,他媳妇在他最艰难的时候离开了他,而我媳妇则一路鼓励,陪伴在我身边。
说完了过去,那么现在呢?
2014年,他开始了第二次创业。经过他几年的苦心经营,现在年营业额也能过千万,也算小有成就了。
而我,却从那次创业失败之后,再也没敢拾起创业的枪杆,而是选择留在企业内打工,过起了安逸生活。

连续创业者,无论是勇气还是毅力,我都一直很钦佩这样的人。

虽然对大部分人来说,不管是打工还是创业,无非都是生活所迫的一项被动选择罢了,但时隔多年,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跌倒了再次爬起来,而且还混得风生水起,而有的人却享受 “小富即安”,变成了 “怨妇”。 

我觉得,除了运气和爹妈的客观原因之外,这跟自身的一些能力和习惯是密不可分的。

以林哲为例,经过这些年的接触和观察,我觉得他已经具备了几种一般人所不具备的能力和习惯。

持续读书的能力

不知道你是不是有这样的毛病?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拿手机,精神抖擞,但一拿起书本,不仅重有千斤,而且直犯迷糊,只想睡觉。

别人不说,我就有这毛病。
19年国庆期间,我曾写过一篇名为 #你有 “阅读障碍” 吗?我有,还挺严重# 的文章,与大家分享过我的这种 “特异功能”。
你问我是什么导致的?我也不知道,应该是基因,我爹也这样。
但在当代社会中,的确就像《读书郎》的歌词那样 “没有学问就无颜见爹娘”,尤其那些在行业内混得有声有色的人,无论学历如何,穿着如何,差不多都有持续阅读的习惯。
以林哲为例,在他的床边始终会放着几本书,我还调侃他说这是装腔作势,但他说这是他的习惯,每天睡觉前可以读几页。
另外,他还喜欢在每天下班前打印几页参考资料,并在回家的地铁里在啃食一些信息。
说白了,你说他被迫也好,你说他勤奋也罢,能长时间在大城市的快节奏中保持领先地位,这种持续读书的能力,能让他一直增加知识,一直在进步。
“学问逆水行舟,不前进就后退,不读书就后退。
人在社会上混在一起,你向别人求教,别人不一定想帮助你,但书是最忠实的朋友,要全心全意地帮助你。
如果坚持每天读书,你的气质会更出众,超越别人的方法会更多。 你可以把那些不读书的人甩在后面。

忍受痛苦的能力

在开始这个话题之前,我想邀请您阅读下 #与抑郁症斗争的那些年,我也曾想去死一死#
是的,这是我当年创业失败后的一段经历。
你瞅瞅,就这么个小坑就把我摔得差点跳楼自尽,这心理素质也太不咋地了。
与林哲相比,不仅经历了创业失败,还遭遇了离婚风波,我算是很幸运的了。
当时,我曾尝试过去安慰他,但他说:“我和你不同,你的感情太过于丰富。虽然这不是什么坏事,但在遭遇一些事件的时候,容易伤的很重。
“我的感情细胞单调,且从来不纠缠过去的烂人,无论过去发生什么,遇到了什么,我都可以在几天之后,潇洒的挥挥手,再说一句 ‘再见!’ ”
是啊,放下过去的一切,就容易走上未来的道路。
过去的痛苦,会导致绊倒,无法让你踏入。 如果你想超越别人,请抛弃过去,活在当下。
说说都很容易,但真的要做好不见得有那么简单。

永无休止的好奇心

去年,有位读者曾在微信上对我说:“无论是看你的外表,一直觉得你挺爷们的,但在你的字里行间,总感觉你有那么一丝娘炮……”

我有些不解,忙问他这句话什么意思?
他说:“别的不说,你就只有一次创业的经历,但却反复提及,难道你不嫌唠叨吗?
是,从这个角度来讲,的确是这样。
我在我写的很多文章里都有提到过,我是一名悲观主义者。
这种悲观,我觉得除了遗传基因方面的因素之外,主要和早年的一些坎坷经历有关。这使我在遭遇事情的时候,很容易在一瞬间陷入回忆的某个漩涡里,突然变得很丧,突然不想和人说话,只想一个人自己独自发呆。
结果呢?越想越郁闷,越想情绪越烦躁,但林哲恰恰和我相反。
他喜欢交流,尤其在心情不好,或是遭遇挫折的时候,他就跑出去参加一些展会,什么新鲜,什么有意思,就去看什么。
用他的话说,机会无处不在,缺乏找到机会的 “智慧”,缺乏抓住机会的 “勇气”。
如果你有洞察先机的能力,做什么都可以切断先机,让人更进一步。

出饭店,我顺势退出了高中班群。
拿起手机,给林哲打了电话:“哎,没听你的,还好你没来。
电话那头先是传来傻笑的声音,然后他说:“我看到他们在群里说的了,早就和你说过,同学不一定是朋友,朋友也不一定是知己。
“毕业都二十多年了,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非要把很多人拉在一起聚起来,随着各自在社会和家庭中扮演的角色的不同,价值观自然有所区分。”
“人和人之间产生差距,这是很平常的事。”
我点了点头,问他:“我退群了,你还在?
“我看你退了,我也退了。
我笑了,“行,那今天就这样,改天我约你,咱哥俩唠唠嗑。
“嗯!
挂掉电话,我抬头看了看正飘着细雨的上海夜空,一转身,走进了地铁站。

浏览 7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