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未来:大型组织规模化创新行动指南 | IDCF
来源:Thoughtworks商业洞见 作者:夏寅(Rita Xia)
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于创新,只有持续不断地推进创新,企业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不久前胡润百富榜统计的富豪榜单中,缺少创新变革的企业逐渐消失,新晋或是排名靠前的,无一不是拥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复制能力的企业。
“十四五”规划中,创新被放在了具体任务的第一位,明确要求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创新则兴,不创新则亡。今天,再也没有人会怀疑中国选择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心,也再没有哪家企业可以义正言辞的拒绝创新了!
一、大型组织规模化创新路线图
创新可以促进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善和管理效率的提升,从而使企业不断为效率加速,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Thoughtworks多年来在不同行业多个领域深耕规模化创新实践,我们不仅会将创新的方法带入到大型组织中,还会以“创新陪跑”的方式助力大型组织完成创新从“0-1-N”的全过程。基于创新的成熟度,我们通常会将组织级创新分为三个阶段:
创新1.0:新进者的“精益创新导入”阶段
创新2.0:探索者的“多元创新闭环”阶段 创新3.0:领跑者的“规模化可持续创新”阶段
创新1.0:新进者的“精益创新导入”阶段
领先的组织已经意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并开始积极参与到创新实践的探索中来,他们将精益创新、设计思维等创新方法引入到组织内部,并启动了小范围的创新试点尝试。在创新1.0阶段,你的组织可能并没有清晰的创新路线,也可能并没有想好如何才能打造一款成功的创新产品。但是,没有关系,创新实践中的反思和迭代,会帮助你的组织逐渐找到更好的创新方向。
创新2.0:探索者的“多元创新闭环”阶段
伴随着大型组织持续在创新上的投入和支持,创新项目的数量会越来越多,你可能开始思考如何将“五花八门”的项目“分门别类”,你会发现组织需要一套完善的创新机制保障每个项目的可持续运转,你也会考虑怎样才能帮助更多的创新项目走向成功……如果说创新在每个组织都可以进行尝试,那么区分组织创新实力的“分水岭”就是创新机制了。在创新2.0阶段,面对百花齐放的创新,如何做到“扶上马,送⼀程”就成为了每个企业都要面临的创新难题。
业务/技术微创新模式:轻量级的创新可以大大降低员工参与创新的门槛,将在实践中发现的痛点和需求形成创新想法,组织可以通过一套机制,推动有价值的创新想法快速落地。微创新可以让组织更加开放包容,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为组织持续不断地收集到更多来自一线的对业务有帮助的“金点子”。 数字化创新升级模式: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原有的业务模式进行升级改造,推动组织转型为数据驱动业务的智能化组织。因此,我们看到组织内部大量的创新项目都会以业务的数字化为核心,利用先进的技术,创新连接客户的方式,创新客户的服务体验,创新为客户提供的价值等。 小团队创新孵化模式:前两种创新模式往往与组织的核心业务连接紧密,实践过程也常与主体业务放在一起。而小团队创新孵化模式会更接近外部市场真实创业的过程,全职或部分脱产孵化、在独立的创新孵化空间、采用风险投资机构评估和投资创业项目的标准,这些都是小团队创新的鲜明特色。这种模式有助于组织突破传统业务的束缚,真正解放员工的创造力,为企业实现颠覆式创新,打造“第二曲线”提供土壤。 创新生态合作模式: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具备创新所需要的所有能力,针对企业战略上“需要做”但又缺乏核心的业务资源、人才能力、具备技术壁垒等方面的创新方向,企业可以通过与外部合作伙伴形成战略合作的形式,实现能力互补和协作共赢,打造“1+1>2”的组织创新生态。
一方面,组织要建立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机制。为了帮助创新项目实现从“0-1-N”的蜕变,创新的管理机构需要围绕项目的申报期、筛选期、启动期、孵化期、加速期和成熟期等各个阶段,建立一套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机制。同时组织还要不断总结各个项目的创新经验,为创新团队提供“最佳实践”支撑 。 另一方面,组织要建立创新项目的运营管理闭环机制。在这方面,我们看到领先的大型组织会在内部搭建一套“创新平台”,对多元化的创新项目进行全流程线上化运营管理。平台通过规范创新的运作机制,明确项目的工作节奏和资源配置,为创新团队提供高效的流程和管理支撑。
创新3.0:领跑者的“规模化可持续创新”阶段
如果说在上一阶段,组织的创新已初具规模,无论是参与创新的员工数,还是创新项目的申报数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而随着组织创新机制的不断完善,创新项目也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和可持续运作。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我们的实践经验中,这个过程通常需要2-3年的时间。经过几年的摸索,企业可能已经找到了一些适合组织业务发展、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创新方向,那么在创新3.0阶段,毫无疑问,请向组织交付“创新成效”!
创新服务生态:一套完整的创服支持体系,不仅包括了组织的内部赋能,还包括了大量的外部赋能资源,尤其在创新的早期阶段,像赛道专家指导、产品运营实战、孵化器运营、项目资本运作等都是大部分的企业所不擅长。因此组织需要通过牵手优秀的合作伙伴,例如外部孵化器、投资机构、咨询公司和科研机构等,共同构建创新服务网络,通过“这张网”,组织的创新能力和效率得到不断优化,这也将大大提升组织级创新的成功概率。 创新业务生态:为了给客户提供丰富的场景体验,组织需要在大量的创新业务场景中与合作伙伴建立连接。针对企业的战略级业务场景,组织可以成为该业务领域的生态主导者,融合大量的外部合作伙伴共建业务生态;而针对其它可以丰富客户体验的创新场景,组织也可以通过主动融入外部企业的生态网络,快速构建一个丰富的融合业务生态。 创新科技生态:数字化创新驱动的组织,总是会持续在IT基础设施、平台搭建和新兴技术等方面投入资源,技术卓越的数字化平台也将赋能场景探索和业务创新的快速落地。在创新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领先的组织会在新兴技术方面提前2-3年做布局,并与新兴技术细分领域的头部公司形成科技生态合作伙伴,从而精准把握前瞻科技趋势,提前布局、共同探索在新兴技术领域的场景创新。
写在最后
几年前,我作为ThoughtWorks创新顾问服务一家大型的金融机构,帮助他们实践“金融科技创新战略”。调研中一位来自一线的客户经理对我说:“当你们创新成功的时候,我就要失业了。”这句话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创新的阻力。三年后,这家金融机构已经成功走向了创新3.0阶段,当年的那位客户经理最近告诉我:“我们真的感受到了跟以前的不一样!曾经,客户只会在有金融需求的时候才会用我们的服务。而如今,我们有了用不完的经营客户的抓手(创新的生态场景和产品工具),这帮助我们超额完成了KPI,简直太棒了!”这让我着实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