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农业发展结伴前行,脱贫攻坚拼多多用创新实践开路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仅三家互联网企业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他们分别是拼多多、阿里和美团。值得一提的是,阿里成立已经20年,美团成立亦有10年,唯独拼多多成立才5年。可见,拼多多虽然年轻,但在高速发展中三农底色已经尽显。
虽然这次入围表彰大会的企业很多,但从行业属性来说,同时有两家民营电商企业入选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表彰,无疑彰显了电商行业在助力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时候的角色和地位。其实早在2020年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拼多多就作为互联网企业代表于当年10月17日获颁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那么,拼多多为脱贫攻坚都做出了哪些贡献,如何与脱贫攻坚紧密相连的?
俗话说“要想火车跑得快,得先有铁轨”。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一方乃至一个行业发展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从2012年起,我国在三农领域的资源投入便史无前例的开展起来。一时间,中国的农业和道路高速发展,而电商依赖的移动设备、移动支付和物流运输等相关基建也在设计层面上日趋完善。到2019年,中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超过400万公里,乡镇和建制村已经实现100%通硬化路和100%通客车。国家在农村建成了13万个光纤网络,3.7万个4G基站,通光纤和4G的比例双双超过98%。截至2019年底,中国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95%,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仅832个贫困县的收投快递总量,就达到了39亿件。
受益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移动互联网长足发展,微信靠社交属性成为国民级应用,今日头条依托算法成就各条产品线,拼多多则依靠农产品迅速成为“行业网红“。不过拼多多的蹿红并非靠刷口号和标语得来,而是通过转变思维跟随时代浪潮,开发除了一二线城市以外,更为广阔和更迫切需要电商扶持的下沉市场。这其实需要对底层逻辑有深刻的理解,阿里和京东更多是将工业品下行,希望将农村市场发展成为其新的增长点;拼多多却反其道行之,着力于将农产品上行,依靠农业实现电商突围。
比起将东西卖给农民,显然帮助农民卖东西是农民最为需要的。二者对比所营造出的信任感和依赖感是完全不同的。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传统的农业产业链面临着多重挑战。以小农户经营为主的传统商业模式由于产业链过长,生产者与消费者无法实现精准对接,易导致信息流失和交易成本过高。拼多多通过努力解决了农产品生产侧与需求侧的对接,持续提升流通侧效率改善等问题。2019年,拼多多全年交易额突破万亿元,其中农(副)产品达到1364亿元,所占比例在电商行业遥遥领先。2020年拼多多农(副)产品交易额突破2700亿元,进一步奠定了其中国最大农产品上行平台的地位。
帮助农民把东西卖出去,农民才能发家致富,这几乎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核心。围绕这样的核心,农产品上行变得迫切和实际。显然,按照传统的农产品商业逻辑并不利于农产品上行,这时候具有“创新实践”相结合特征的新消费模式就显得愈发重要。拼多多自创立以来,围绕扶贫助农在产品和技术上可谓双管齐下。
大家对于“拼购”模式并不陌生,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这一现在风靡电商行业的模式最初竟也是为了农产品上行所创造的。通过“拼”模式,拼多多解决了中国消费者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极度分散的农产品需求,汇聚短时间内的同质化需求,迅速消化掉大批量的当季农产品,从而突破中国农产品长期以来“多对多”的制约,让互联网的信息流通和规模优势发挥作用,一条云端集约化、规模化的探索之路已经成型。
另外一大创新的扶贫代表产品,就是拼多多在2018年率先推出的“多多果园”。玩过的朋友都知道,这款产品将游戏与扶贫结合起来,用户在线上虚拟的果园中种下树苗,通过社交和互动等方式育果。果实成熟后,一份由拼多多寄出的免费扶贫水果就会来到用户手中,可谓既满足了用户在碎片化时间的游戏娱乐需求,用户自动成为了扶贫助农的一份子。
截至2019年年底,“多多果园”的日活跃用户已经超过6000万人,每天送出的扶贫助农水果超过200万斤,其中绝大多数采购自“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用平台包销的方式保障贫困户的收益。就连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流通三十人论坛(G30)专家洪涛都指出:拼多多的“多多果园”模式,真正起到精准电商扶贫的目的,对以需求为导向,建设高效安全绿色的农产品智慧供应链生态链(圈)具有重要意义。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三区三州”一直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其中,“三区”是指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藏区及南疆的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四地区;“三州”是指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这些地区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地区,拼多多也在助力“三区三州”脱贫攻坚过程中倾注了更多的资源。
比如,在“三区”等地,如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藏区,以及新疆南疆地区,开展包括“大美青海,圣洁海南”直播助农活动;以及“净土阿坝”消费扶贫直播;云南迪庆自治州州长齐建新做客拼多多“百亿补贴”直播间等;南疆灰枣、巴旦木和小白杏等特产的直播推介,不仅实现了促销助农,也助力当地农产品、文化旅游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美誉度。
而在“三州”地区,拼多多在云南怒江州帮助建立了种植合作社“多多农园”,并通过平台对接使当地沃柑、咖啡等农产品打开了销路;“临夏优农”线上大联播帮助当地赤松茸等产品销量提升近10倍;在四川凉山州,佛山凉山两地政府基于拼多多平台,携手发起东西部协作消费扶贫,活动上线首日就带动线上线下销售额超过1.2亿元。
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平台注册地址为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商家数量达36万家,较上年同比增长158%;年订单总额达372.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30%。其中注册地址为“三区三州”地区的商家数量超过15万家,较上年同比增长540%;年订单总额达47.9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13%。可见,在脱贫攻坚尤其是“三区三州”地区这样的“堡垒”面前,拼多多做出的贡献不止一星半点,甚至于走在许多互联网企业的前列。
事实上,在农产品上行的过程中,拼多多结合中国农业实际发展情况,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将分散的农业产能和分散的农产品需求在“云端”拼在一起,基于开拓性的“农地云拼”体系带动农产品大规模上行,让贫困地区的农产品突破传统流通模式的限制,直连全国大市场。在“农地云拼”体系增量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农业成了未来的朝阳产业,农民成了有吸引力的职业,扶贫助农迎来水到渠成的成绩。
截至2019年,拼多多全年额外投入159亿营销资源以及29亿现金补贴,帮助农户实现进一步增收,拼多多平台农(副)产品活跃商家数量达58.6万,较上年同比增长142%,直连农业生产者超过1200万,累计带贫人数超过百万就很能说明问题。
相信在国家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拼多多的“农地云拼”体系有望发挥更大的潜力与作用。在保留区域多样性和个体化差异的前提下,一条具备集约化与规模化特征的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正在成型。届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电商平台对于激活农村产业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产生更加积极和主动的意义。
【城宇互联】爆款热文
微信十年,未来何往?张小龙给出答案!
【城宇互联】独家关注
【城宇互联】聚焦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