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来信:元宇宙,一次硅谷对旧世界的拯救

共 5989字,需浏览 12分钟

 ·

2021-08-11 10:15


元宇宙,是对现有互联网秩序的挑战,还是对现实世界的一次理想主义式拯救?


作者 | 林觉民

编辑 | 岑峰

世界在变,硅谷也在变。 

最近,热衷于创作各种应用的硅谷CEO们,天天都在欢呼元宇宙(Metaverse)的到来。但事实上,“Metaverse”一词最早见于1992 年,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的小说《雪崩》,它指的是物理现实、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三种模式,在共享的网络空间中相互融合的一种状态;而早在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金收购Oculus VR的时候,Fastcompany的高级撰稿人Mark Wilson就在一篇文章中宣称,“Facebook在打造一个元宇宙的世界”。

7年的时间足以发生很多改变。如果说7年前Mark Wilson所认为Facebook要打造的元宇宙只是一个模糊的构想,那么今天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再度提起的“元宇宙”,则可能是一个引领一个时代、对整个互联网行业来说未来十年最大的机会

1


元宇宙近在咫尺

按照扎克伯格的说法,Facebook将从一个只能通过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访问的网站,转变为下一代的生态平台,该平台的重点是用户要生活在其中。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Facebook将从人们观念上的一家社交媒体公司进化成为一家“元宇宙公司”。

而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不仅创造了全球第二大市值公司,也一直在推动他打造“企业元宇宙”的目标。

在5月份的微软脑暴演讲和7月份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纳德拉将元宇宙描述为“基础设施堆栈的一个新层”,元宇宙会让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融为一体。

不仅仅是Facebook和微软,硅谷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投资人、炒家和创业者也一直在大肆宣传元宇宙。

NVIDIA推出了虚拟协作平台Omniverse,NVIDIA执行长黄仁勋称:我相信我们正处在元宇宙的风口浪尖上;

运营《堡垒之夜》的Epic Games 的首席执行官蒂姆·斯威尼,多年来也一直在宣传自己的观点:元宇宙会是未来。

著名风险投资人马修·鲍尔也曾说明元宇宙的潜力,解释为什么它“可能产生数万亿美元的市值”。

在 1 月份《连线》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游戏平台 Roblox 的创始人大卫·巴斯祖基称赞并强调了元宇宙的重要性, 他说:“元宇宙的到来,可以说是电话通信、乃至互联网级别的传播媒介革命。”

在此之前,我们也看过很多相类似的场景,许多硅谷公司联合起来拥抱一个新的朦胧的概念,比如物联网。

元宇宙让热爱大场面的投资者们既感觉到了未来感,又感觉到了新鲜感,对他们有强大的吸引力。不过,相比于移动互联网,元宇宙并没有在传统行业内引起恐惧,也没有制造出将会淘汰他们的气氛,自然就没有既得利益者站出来阻止它。

福布斯的一位未来学家在关于未来的故事中热情洋溢的写道:“元宇宙近在咫尺,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2


元宇宙,是对现有联网秩序的挑战

其实,我们通过谷歌快速搜索可以发现,从《连线》、《经济学人》到《时代》杂志、从InvestorPlace.com到 Verizon都发表了标题为“元宇宙即将到来”的文章,这可以让感兴趣的人们,了解到与元宇宙相关的内容。

但如果元宇宙真的即将到来,而且是一件会引起社会剧变的大事,为什么却很少有人停下来认真思考元宇宙的的产生原因?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Facebook,这家公司在刚发布的Q2财报中显示,其收入为290亿美元,同期增长56%,对于像Facebook这样一家成熟公司来说,这种增长是罕见的。另一个数据是,Facebook服务“家族”的月度活跃用户(MAP)数量为35.1亿人,较上年同期增长12%。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数字空间花费更多的时间,这一数据还有望继续上升。

构建一个成功的元宇宙可能会让Facebook摆脱一个老难题:它过分依赖于苹果和谷歌的应用商店和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这样一个平台还可以让Facebook获得前所未有的用户个人信息,以及用户在现实世界中遇到的人的个人信息。

“我相信元宇宙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接班人 。”在自己的Facebook主页上,扎克伯格如是说。

1995年比尔盖茨解释什么是互联网,被主持人调侃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三波浪潮:第一波是PC互联网,兴起于80年代末并在1995年前后达到顶峰,Web1.0时代的明星公司是CISCO、网景,他们建立了网络世界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静态网页、单向站点是这一时期互联网的特征;从新世纪初开始萌芽的移动互联网则构建了新的社会时空、信息的流动方式和新的人际交往方式,相比起PC互联网,Web2.0时代的移动互联网更强调互动性和UGC,Facebook的诞生正是迎合了这种趋势。

移动互联网时代也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2008年7月11日,苹果APP Store正式上线;一个月后,谷歌宣布推出Android Market作为Android设备的应用程序商店,并在10月22日向用户开放。APP定义了Web2.0的商业生态和竞争方式,也为苹果和谷歌两家公司在Web2.0时代带来了额外的红利。

如今,扎克伯格设想的元宇宙无疑代表着Web3.0的下一代互联网,也是Facebook全仓进入、希望打破在移动互联网的Web2.0时代苹果和谷歌封锁的杀招。如同扎克伯格在The Verge的采访中所说:

“我们在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方面投入如此多的原因之一在于,智能手机和 Facebook 差不多是同时出现的,所以我们并没有在塑造这些平台的发展方面发挥真正重要的作用。从我的角度来看,它们并没有真正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发展。”

在组织架构中,Facebook的"元宇宙"产品团队团队正是隶属于Facebook Reality Labs(Facebook的AR/VR研发部门)。7年前Facebook收购Oculus时,业界就将此举评价为扎克伯格在为“未来世界”买单,而在7年后,这个“未来世界”开始触手可及。

那么,在这7年当中发生了什么?

3


打造元宇宙新世界背后的技术角力

2021年3月,游戏公司Roblox上市,公司市值超过400亿美元,相比起一年前的估值增长了10倍。Roblox被资本追捧的原因,是Roblox在IPO招股书中写的一句话:

“元宇宙正在实现。”

Roblox的前身是2004年开始进行初步的样本测试的沙盒游戏《DynaBlocks》。Roblox并不仅仅是一款沙盒游戏,而是一个支持玩家自由创作的UGC创作平台,游戏的自由度极高,玩家可以利用MOD、编辑器等设计游戏情节,获得不同类型的游戏体验。值得一提的是,沙盒游戏长期以来是一个较为小众的游戏类型,Roblox推出后在很长时间内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15年之后Roblox才开始快速发展壮大。

按Roblox首席产品官马努尔·布隆斯坦(Manuel Bronstein)早先的说法,Roblox是一个融合了游戏、创作和社交网络的“沉浸式创作引擎”。而真正让Roblox在招股书中写上“元宇宙正在实现”的,则是从2015年左右,信息与通信技术革命进入“下半场”后,包括AI、AR/VR、算力、数据处理、低代码平台、网络加速等领域的新技术突破,成为了元宇宙实现的技术载体,无论是Roblox从游戏出发的“沉浸式创作”还是Facebook从社交平台出发的“沉浸式社交”,虽然路线不同,但同样依赖于用户需求和技术的进步。

问题在于,尽管那么多公司都在谈论元宇宙,但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元宇宙”样板作为参考。如果做一个类比,如今的元宇宙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如同2005年Web2.0时代的智能手机,所有人都相信智能手机将带动移动互联网开创“另一个十年”,但对于如何做尚未有统一的认识。当时Windows Mobile和塞班楚汉争霸,直到2007年iPhone的诞生才成为了之后智能手机的标杆。

同样,技术进步的快慢程度也将决定元宇宙未来路线的竞争中的走势。

例如,机器学习的进步是游戏行业的利好。游戏是让机器学习能够在一定规则下,尽可能地模拟真实世界规则的最好载体,这方面的一个典型应用在自动驾驶领域,自动驾驶公司可以通过AI模拟器在无需驾驶无人车上路的情况下获得数据和优化自动驾驶策略,在游戏中,AI模拟器可以通过对真实物理规则的模拟建立一个更真实的虚拟世界。

另一个在游戏方面的应用在游戏智能上。决策树和状态机为代表的传统游戏 AI 技术无法满足在元宇宙世界逻辑端对于交互日渐增长的需求,以机器学习为手段的游戏智能的突破,正是为模拟现实世界创造了可能。

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发展也同样利好游戏。在2015年之前,低代码开发平台发展非常缓慢,市场缺乏优秀的公司;2015年后随着Amazon AWS、谷歌、微软等巨头进入,低代码开发平台市场开始井喷,这与Roblox发展壮大的时间线完全一致。

类似,通用人工智能、计算力、计算机图形学、网络加速等领域的进步更有利于Facebook在打造元宇宙世界中提出的以AR/VR提升用户沉浸体验的实现方式。在我们通过AR/VR设备获取的视觉信息背后,同样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组织信息的逻辑规则,去理解这个世界。

《雪崩》和《头号玩家》这两本书所描绘的元宇宙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观点:未来会发展到一种反乌托邦的社会阶段,人类会抛弃现实世界,然后选择一个脱离现实、以消费者为导向、完全沉浸式的虚拟世界。以Facebook和Roblox等公司所倡导的元宇宙,在商业上是一场堂堂正正的“阳谋”,但要想让人们花大量的时间在元宇宙上,元宇宙就必须比现实更有吸引力。

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code.

4


元宇宙登月计划才应该是

科技公司的目标之地

今年3月,Roblox上市时,我们曾与Facebook首席工程负责人胡鲁辉就元宇宙有过一番非正式的探讨。胡鲁辉告诉我们,在Facebook,AR/VR在2016年前后曾经非常火,之后由于体验没达到预期、以及区块链的兴起,AR/VR的重要程度有所下降,而这次元宇宙概念走红,又重新将AR/VR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程度。

在胡鲁辉看来,“元宇宙”对标的是下一代的互联网,虽然大家对于“下一代互联网”有着不同的设想和描述,但一个共同点是,下一代互联网会更强调信息、数据与知识的结合,相当于在Web2.0上加上语义方面(Semantic)的一层内容,从而演化出更多新的体验方式。从这个角度说,元宇宙脱离了原来传统互联网的演变,更多从内容和体验的角度去发展,在元宇宙的生态链会包含社交、游戏、工作等不同的能力,现在Web2.0大家都依赖于手机,而Web3.0可能会把手机拿掉,例如将能力转移到车上、AR/VR等设备中,它会有很多种呈现的方式,而不一定是现在的头盔。

这也给了硅谷其他巨头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元宇宙对他们的意义,更可能就像太空旅行和火星殖民这种事对马斯克和贝佐斯的意义一样,是一个非常令人神往的理想。

在元宇宙的世界里,你可以成为任何人,做任何事,战胜自己敌人,而不用受到现实世界的社会地位和身体状况的影响。

科技博主伊恩·博戈斯特注意到,“元宇宙从来就不是关于虚拟现实的幻想,而是关于权力的幻想。”

现在的这些大厂创始人们拥有了追求梦想的资本和力量,元宇宙正是他们下一步想做的事。伊恩2018年采访了Magic Leap的一位高管,那一年是这家公司最受欢迎的时候,伊恩问他耳机的理想用处是什么?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想要星球大战的宇宙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我想仰望天空,感受到领袖战斗机和X翼搏斗。“

目的如此纯粹,年轻人总是对科幻世界非常向往。

但我们也注意到了另一件事。

扎克伯格曾经说过,元宇宙将是一个共享的3D空间,其中的人会在一个具象的互联网上生活、工作和观看广告,但如果它只由Facebook一家设计、建造或管理,那么它将是一场噩梦。毕竟,Facebook也许是网络上最单调的地方。

扎克伯格的说法赢得了一些媒体的信任,Facebook对其他元宇宙开发商进行了一系列风险投资,这更让人们支持。

从这个意义上说,Facebook,微软和其他科技巨头宣布追求元宇宙的最大好处在于,这可以减少人们对其商业行为的批评,让人们不再忽略科技公司对科技进步的巨大贡献。

在这个时代,许多科技公司都已经意识到,只有保持雄心壮志,攀登人类科技之巅,促进新的科技革命,他们才会受到更少的批评。

元宇宙登月计划当然符合这一点。

从扎克伯格到纳德拉,再到博兹,这些名人虽然都没有能力描绘出一个连贯的愿景,描绘出他们理解的元宇宙会是什么样子,或感觉会是什么样子,只能用手势和科幻比喻表示“存在”,但他们仍然一直在尽可能往前多走一步。

硅谷以前经常受到批判,因为它常常忽略产品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如今,元宇宙让硅谷重新沸腾,不仅是因为有机会打造一个全新规则的互联网世界,在商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功,更是在从源头对现实世界的一次理想主义的拯救。

参考资料:

https://www.theverge.com/22588022/mark-zuckerberg-facebook-ceo-metaverse-interview

https://www.fastcompany.com/90660612/facebook-metaverse

https://www.roadtovr.com/facebook-reality-labs-metaverse/

https://www.wired.co.uk/article/roblox-metaverse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who-gets-embody-metaverse-first-michael-spencer-/?trk=read_related_article-card_title

雷锋网《元宇宙 · 十日谈》专题介绍

我们所要谈的元宇宙,不是天马行空的《头号玩家》,也不是万能的区块链。没有玄学,不形而上。未来一个月,雷锋网站在每位元宇宙建设方的视角,审视游戏UGC、感官社交、AI、VR、NFT、脑机接口为元宇宙带来的无限可能。在这场web 3.0革命中,谁会成为最终赢家,字节、腾讯会有怎样的角力,欢迎持续关注雷锋网出品的《元宇宙 · 十日谈》。



END

推荐阅读

挑战苹果三星,Google 手机终于祭出 "大杀器"


P50 系列:华为手机一次悲壮而又辉煌的挣扎


陌陌十年和其穿越的陌生人社交江湖

浏览 2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