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最近的两场面试

数据管道

共 2850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06-24


大家好,我是宝器!上周日,帮一个做B端业务的商业产品总监面了两个入门不久的同学。这里给大家分享下过程,以及在里面看到的一些普遍的问题。

 

面试过程

周五的时候收到了两位同学的简历(我们称为同学A和同学B吧)。

 

A同学是研究生学历,2年工作经验,在一家还可以的B端服务的公司。主要做一些产品上的分析,比如搭建指标体系,建立用户画像,跟进AB实验。

 

B同学是本科学历,1年半的工作经验,在一家小电商公司。主要跟进项目分析,周月报汇报,以及平时的活动分析。

 

但两者都有个共同点,非科班出身,都是工科出身的。关于是否科班出身,师兄的观点是不太关注。因为无论“黑猫白猫”,有了工作经验后,能产出价值的都是“好猫”。

 

第一场面试(A同学)大概上午8:30开始,朋友先和他介绍了一下部门架构,这个岗位的定位(主要做商业产品分析)。之后由我接入。

 

问了4个问题:

1、看您简历上有写关于指标的构建,想了解下如何构建一个可用可指导产品迭代的指标体系

 

同学A答:很多指标都是产品要看,我这边建立的。我觉得指标得根据产品的价值来,看负责的产品主要关注什么,我们就建立什么样的指标。

 

2、那如果遇到一个指标上的波动,我们如何判断这个波动是不是异常,如果是异常,如何定位异常点,您这边能说一下吗?

 

同学A答:是的,我们会去关注指标的值,一般情况下,我们结合业务经验来判断,如果超出业务的预期较大就是异常。如何定位的话,就是多维度的去查各种数据,分类看下维度的数据指标是否也异常。

 

3、看您简历上有说跟进AB测试,能用统计学的语言,描述一下AB测试的过程吗?

 

同学A答:H0是xxx(这里就省略不写,但是整体过程虽然说的比较磕巴,但是也算说出来了)

 

4、那关于AB测试的检验,您这边怎么判断用Z检验还是T检验呢?有没有对应的其他方法?

 

同学A答:应该是看样本量来判断,具体记不清了,用Z检验还是T检验。

 

之后就没继续问了,由朋友继续接入,我静音旁听。


第二场面试大概是10:45左右,同样的流程,我在朋友介绍后接入。

 

这次问了3个问题:

1、看您简历上有写要做周月报汇报,以及跟进一些项目分析。能简单介绍下,您都是如何分析项目,周月报汇报要做些什么吗?

 

同学B答:这两个其实都离不开度量和迭代,所以我们在做项目,以及做周月报之初就会和产运沟通好核心指标,以及排除核心指标之外,我们还要看什么指标。比如我们做了一个促销活动,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提升收入,那核心指标就是收入。根据收入,我们又需要拆分成用户和品类,看看多少用户购买,转化率如何,品类销售量如何。通过这些指标的分析,我们会产出一些数据和分析,告诉产运哪里做的好,可能下次促销需要多去迎合哪些人,准备哪些商品。

 

2、您刚刚说的比较偏项目分析,那周月报您都会汇报哪些内容呢?

 

同学B答:一般来说,会分成三块儿。第一块儿是大盘的数据,整体数据如何,哪些关键指标在过去一段时间如何,哪里有问题;第二块儿是一些明细的数据,比如我们的重点类目如何,占比多少,对比之前多了少了,会不会有什么问题;第三块儿则是一些预测和问题建议,比如我们下个月可能能做多少,以及刚刚发现的问题可能的原因是啥。但是这块儿原因可能我解释的不太好,每次都会被批

 

3、您刚刚有说道预测,那您能简单介绍下如何预测的吗?

 

同学B答:其实这块儿做的比简单,就是拿Excel拟合一个曲线来做。因为太深入的我还在学习和尝试,后期会尝试一些算法之类的。

 

后续同样的流程,我就静音旁听了。

 

看到的问题

最后至于要了谁,我也没有再问朋友那边,我们就这两个同学来说一下,他们的问题。

 

先说同学A,主要有4个问题:

1、业务不熟悉

2、描述不清晰

3、基础不扎实

4、没有思考沉淀

 

首先,简历里写了有做过的项目,经验。被问到时,又想“甩锅”给产品,说指标体系是产品要看啥,我们就建设什么。那为什么没有反思和思考,为什么产品要看这些指标。

 

其次,描述指标异常波动时,没有讲清楚,什么叫做异常,如何判断异常,以及后面基于业务如何定位异常,只草草的说了根据业务确定,确定的标准和方法没有描述。

 

最后关于AB测试,也是简历中的内容,还专门写成了项目,但是最关键的用什么方法校验,看起来并不是很清楚。那么我就有理由猜想平时做的并不很熟悉,或者是临时抱佛脚看的书。

 

整体看下来,同学A简历写的还不错,但是回答得很肤浅,回答的过程中也在各种兜圈子。既没有说明如何做的,也没有说一些细节。问了常见的指标体系,波动分析,也全都往业务上推,没有思考过背后的原因。通俗来讲,就是有点“水”。

 

再来说同学B,主要有2个问题:

1、描述不够量化

2、逻辑不够清楚

 

关于问题的回答,他基本都讲了方法,过程,参与的内容。但是没有一些步骤的描述,比如第一步,第二步之类的;关键节点上也漏掉了一些细节,比如大盘指标有哪些,项目指标有哪些,可以举一两个例子。

 

整体来说,同学B是优于同学A的,不仅仅由于他回答的更结构化,还比较清楚的阐述了业务,以及他在里面负责的内容。


同时他也在不断的尝试突破当下的能力(比如周月报中的原因解读)。虽然可能做的偏浅,但是是一个可培养对象。有过对业务的思考,方法的思考,以及正在努力,都是比较好的一些点。

 

一些建议

如果是刚刚入行一两年的同学,换工作时,简历要明确的写出,做了什么,有什么效果。如果还有自己的思考和沉淀,那将会是一个大的加分项。因为有了工作经验后,由于不同的岗位是有差异的,面试官更想要的是一个能够将方法迁移到当前业务的同学,而不是只会做需求,没有任何思考的同学,那还不如招一个应届生。

 

面试时,一定要有结构性。说目的,说结果,一二三的说步骤,关键节点(亮点),需要有对应的例子。技能也好,知识也罢,可以不会。但是要让面试官看到你在学,且有突破自己当前能力的想法,这样才算是可以培养,有潜力的。

 


通俗来说,我们首先关注的是 能不能干活,其次关注的是 能不能干完活,最后关注的是 能不能干好活。对应的不同阶段,要求肯定不一样,师兄这里也仅供大家参考。

·················END·················

推荐阅读

  1. 我在字节做了哪些事

  2. 写给所有数据人。

  3. 从留存率业务案例谈0-1的数据指标体系

  4. 数据分析师的一周

  5. 超级菜鸟如何入门数据分析?


欢迎长按扫码关注「数据管道」

浏览 3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