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应该怎么选:大厂 or 创业公司?

明天上线

共 3546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1-03-22

这个话题其实讨论的很多,为什么想写这个话题呢?看似很简单的问题,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大厂,实际上我的答案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我一定会建议他们选大厂,对于社招的同学,选择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这篇文章将结合我个人的亲身经历和身边朋友的真实经历来探讨这个话题,也算对自己过去三年的工作总结吧。

01

回首过去,从毕业到现在已经三年过去了,半个月前刚跳槽到第三家公司,3年3家公司其实相对来说比较频繁了,但是确实跳槽2次都存在客观原因。

回到校招的时候,当时手里拿了3个offer:去哪儿网、搜狐还有苏宁,怎么说呢这3家公司不能说是一线大厂,但还算是知名的互联网公司了,但是最后我选择了深圳的一家不知名的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

当时的选择主要有2个原因,核心的原因是因为女朋友拿了深圳腾讯的工作,和女朋友大学4年的感情不想选择异地,所以放弃了北京和南京的offer,第二个原因就是在深圳没有找到其他的大厂,当时校招季也过去了,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所以选择了当时实习的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

对于应届校招的同学,在这个问题上面,其实最核心的就是3个问题:公司、业务、城市三个关键的因素。这里可能大家会有疑问为什么会把城市因素放进来,主要有几个原因,第一就是城市对于一些同学来说有一些情结和牵挂,比方说父母,比方说恋人,第二就是尽管现在交通方便,但是更换工作城市相对来说也是一件成本比较大的事情,但是城市这个因素不是最核心的,最核心的决策因素还是公司和业务。

这2个因素里面其实会衍生出来比较复杂的场景,一个就是公司,大厂、小厂、创业公司很多等级,而业务,其实对于应届的校招同学来说,可能你都不知道进去会负责什么业务,所以最终可能面临的选择就是我要选一个中等知名度的大厂还是选一个上升潜力大的创业公司。

这里面所说的上升潜力大的有几个表现:融资到B轮或者C轮的公司,现金流强的公司,有前景的赛道等等,如果说你拿了腾讯、阿里、美团、头条这种超一线公司的offer,就别犹豫了什么创业公司了,你只要在这里面按照业务、钱、城市这种你最关注的因素在大厂里面做选择就行。如果你拿到的只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厂,同时又有其他小厂的offer,这时候我还是建议你们选择大厂。

按照风险和收益比来说,创业公司就是摸彩票,有可能你能获得超额的收益,比方说3年晋升到组长,独立带团队,或者说公司上市,你能获得不错的期权和股份,我身边朋友也有成功的案例,应届产品,工作2年在一家C轮的公司已经做到产品组长,带独立团队。但是更多的案例还是在小厂当大头兵,或者跳槽去另外一家小厂,当然这说的是绝大多数情况,关键还是看个人的成长和学习。

我身边校招去大厂的同学和朋友,尽管进去大厂都是一颗螺丝钉,但是不管是跳槽还是内部晋升,目前来看混的都不错,这里面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品牌背书和大厂的规范性流程,对于应届的同学能更好的建立起学习和成长的框架,也能接触到更多的优秀同事也能获取到更多的学习资源,所以跳槽都能获得不错的机会,且大多数都能拿到更好的offer和收益。

所以,我对于应届校招想进互联网公司的同学的建议,就是如果只纠结大厂还是有潜力的创业公司,我的建议还是去大厂里面做一颗螺丝钉,而如果是在几个大厂里面选,就按照公司>业务>钱>城市这样的维度去筛选,更多的还是看你个人想要什么,不同的人排序可能就不一样。

02

这里面可能大家会比较关系大厂和创业公司在工作上有什么区别,这里我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和大家介绍一下在创业公司里面上班是怎么样的一种体验。

几个关键词:流程制度不规范、工作节奏快、成长空间大

首先第一个就是流程制度不规范,这个体现在几个方面,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因为发展速度快,很多制度和流程都跟不上业务的发展需要,比方说功能的上线流程,在我之前的公司,就可能存在着各种乱象,有时候一个需求上线,产品经理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上线的开发有可能冷不丁的开发完自测一下就上线,整个需求上线都没有完整的和规范的流程,因为绝大多数创业公司可能都没有项目经理,全靠产品经理push整个需求上线的流程,这就会造成一个开发可能会存在一对多的情况,需求优先级需要各自PK,在需求管理上面比较混乱;

另外流程制度不规范还体现在,对应届生或者新人没有规范的成长体系,也就是放养式成长,但是一般都还是会有导师来指导,这时候更多的就是看导师愿不愿意全身心的指导你,比较看人品,越到不对付或者不负责的导师,可能会非常难受,很庆幸我遇到的导师都非常nice,感谢他们对我的培养。所以在创业公司可能更多的成长都需要通过项目和自己总结,没有体系化的培养。

第二个,工作节奏快,这个可能不仅仅是创业公司才会有,很多大厂也会有;但是在创业公司的话,基本上都会免不了加班多,节奏快的体验,因为创业公司很多时候人力不足,一个人可能要干1.5甚至2人的活,同时因为创业公司面临的方向经常会改变,需要快速迭代紧跟节奏,所以基本上就是一个无情的工具人,输出需求,评审,开发上线这样的快节奏,这时候也建议大家做需求的时候,也能都总结,在创业公司成长,忙是必然的,但是在忙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自己的成长,多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方法论。

第三个,成长空间大。在大厂,可能你真的就是一颗螺丝钉,工作一年之后你可能还是在做一些小功能,但是在创业公司,你可能会有很多的机会负责独立的项目。比方说我就曾独立负责了公司一个项目从0到1的过程,这相比很多去大厂都是从100-1000的经验会珍贵很多,在大厂前期你很难会有从0到1的项目经验,同时也需要靠自己,当机会在你面前的时候,你除了抓住,还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我在第一家创业公司成长的非常快,遇到的团队也非常nice,但由于国家政策的一些原因,互联网金融(P2P)的前景迷茫,这也是我当初离职的原因;而第二家创业公司,离职的原因其实并不是因为业务不行,业务是非常好的业务,也非常幸运自己能独立负责一款超过3万台量级的智能货柜,在自动售卖机行业,中国还有很大的市场和空间,但因为疫情和公司的做法,让我不得不考虑离职。

现在来了一家相对知名的大厂,也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下感受,总体来说规章制度非常健全,成长体系也相对比较完善,福利待遇也还不错,但是大厂会有一定的限制就是避免不了一颗螺丝钉,分工也相对会细致很多,也就意味着会更加专,不会像大厂那么杂,总体来说还是OK的。

03

最后其实想和大家聊一下社招跳槽的一些想法,社招跳槽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并不是单纯的考虑大厂or创业公司这么简单了,会复杂很多。

(结合自己的经历,改编自脉脉上的分享)

社招相对校招来说,选择offer考虑的会更多,除了公司和业务,还会有很多其他的因素需要考虑,这里我简单总结了6大因素按照排序来说可能是:钱>成长性>工作内容>资源>生活状况>工作环境,当然这只代表我个人的看法,同时不同阶段可能会有不同的侧重考虑因素,跟个人的职业规划也有很多关系
比方说一个工作10年的人,除了钱之外,可能会更加看重是否能带团队,工作内容如何,会可能更加注重自己的晋升空间,工作时间越长,在行业选择上可能会更加专;而对于1、2年的人,可能钱并不是第一位,如果是一个30W的创业公司,和一家25W的大厂,可能还是会选择大厂。
这里面其实有很多个人的现实因素在里面,并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现在很多年轻人一言不合就辞职,能理解,但是其实还是需要尊重自己的选择,选择之后也不用后悔,更多的是希望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当前的近况并不代表你10年后的状况。
对于社招的朋友来说,其实没有更好的建议,只能在上面给出一些参考因素去辅助你去决策,对于工作的选择来说,其实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问答题,你需要一个选择,同时也需要你在这个选择上面,去写属于自己的回答,回答内容的好坏,由你自己来决定。
,想聊一下自己的感悟,我们都喜欢和别人对比,尽管我现在过得其实不算太差,但是总觉得和同学或者优秀的人对比起来有差距,比方说我同学中有从360跳到百度的,有在阿里升到P7的,在头条的,有在快手的,非常多优秀的同学,这也激励自己需要更加努力和更快速的成长。
我是一个踏实一步一个脚印的人,我可能没有其他人那么聪明有天赋,也可能没有其他人那么幸运和机遇,但是我不后悔我做的这几个选择。
路还很远,愿我们在前行的路上,眼里有爱,心中有光,生活需要鸡血,fighting
浏览 1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