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俞军的对话,佩服!

共 3519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1-02-23 13:30

昨天看了一篇《沸腾十五年》对话俞军的长文,内容是关于百度当年那些明星产品和明星 PM 的细节回顾,非常精彩。


一些产品萌新可能对俞军不了解,他是百度产品体系的缔造者,同时也是滴滴产品团队的建设者,发现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产品经理。


如今,他已经从一线退休,但还是能经常在网上看到他关于产品、关于读书的思考和分享,同样很精彩。


结合俞军这次对话中的一些关键点,聊聊我的一些想法。


1、俞军加入百度,除了求职信,还源于在论坛的持续发言和文章分享


很多人都知道俞军当年写给百度的那封著名的求职信,其实在此之前,他就一直活跃在新浪搜索论坛里,并发表了很多言论和文章,成为了搜索社区中最活跃的那一个。


后来,前百度副总裁王湛在论坛里发现了俞军,并把他的一些文章转发给百度内部看过。当百度要找搜索引擎产品经理时,就自然想到了俞军。


网络上有这么一种观点,认为有时间写文章的产品经理大多做产品都不怎么样,因为他们没有把全部时间放在对产品的思考上。


其实我是特别反对这种观点的,不是因为我自己写文章,而是我觉得这种观点太极端、太偏颇。


形成这种观点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把写作当成了一种对时间的消耗,当成了获得曝光或者形成知名度的手段。而且,表达这种观点的人大部分是不写作的。


再者,把写文章当成工作不饱和的原因,更是无稽之谈。让自己的每一分钟都被工作占据,才是道德绑架。


去论坛或社区通过文章和发言分享,本身也是一种对思考的输出。产品经理需要思考训练,而写作式的表达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将零散的思维以线性的文字表达出来,这本身也是一种能力。


所以,那些不敢公开表达、不敢写作、不敢输出的 PM,完全没有必要有任何顾虑。大胆去分享,大胆去输出,不要因为一些偏见而埋没了自己。


或许,你会因为持续输出而被发现。


2、万丈高楼平地起,产品大神也是从写 PRD 开始的


俞军进入百度负责的第一款产品是百度网页搜索,内部叫大搜索。外界知道的他是百度贴吧之父,其实期间也参与过很多百度产品的设计和推动。


对话中有一段是这样的,俞军和毕胜去杭州谈收购「搜刮音乐搜索」(后来酷狗音乐创始人的产品),收购没成,回来一讨论就说那我们自己做一个吧。


于是,俞军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写了一份 MRD,当时他不知道有 PRD 这种东西,实际上 MRD 的内容和 PRD 差不多。


后来,所有百度的产品经理都跟着他写 MRD,实际上都是在做定义产品设计的文档,跟现在的 PRD 没啥区别。


俞军说,BRD、MRD、PRD的精细区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时代产物,对于多数互联网产品没必要复制。


所以你看,人家的关注点跟现在的很多 PM 是不一样的。现在的 PM 新人一上来就求各种文档模板,以为有了模板就能做好产品。而实际上,哪怕没有任何模板,你也能设计出一款优秀的产品。


今天的模板,都是曾经的草莽阶段定义下来的结果。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创造未来的模板呢?


我不是反对模板,而是说不要为了模板而模板,仿佛没了模板就无法动手工作一样。


另外,现在一些新人 PM 喜欢宏大叙事,一上来就说自己要创造一款产品改变世界。要么是想做社交产品颠覆微信,要么是想做电商产品颠覆淘宝。


有伟大想法和愿景是好的,但做产品还得从解决一个具体且实际的问题开始,并以此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和工具框架。


万丈高楼平地起,产品大神也是从写 PRD 开始的。抬头看天,低头做事。


3、如果你对产品需求不爽,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出更优雅的方案


俞军分享了「百度贴吧」这款产品的诞生,其实挺有意思的。


贴吧不是刻意为之的产品,而是为了替代另一个不那么优雅的解决方案。并且,贴吧的爆发是靠另一款产品,那就是百度的「MP3 搜索」。


起初,百度的搜索结果页右侧有过一个叫「信息快递」的产品,主要是给用户免费发布小信息的,有点类似报纸边栏的小广告。


俞军觉得这个产品没价值,于是想把它去掉。


百度是做广告生意的,所以平白无故去掉这个产品是没有理由的。为此,俞军想到了贴吧这种产品形态。


当时还不叫贴吧,具体的产品思考也是从其他产品上获得的灵感,为此,俞军有这么一段描述来解释产品中的逻辑。


事后回想,我觉得贴吧的想法应该是源于当时最大门户网站新浪新闻的主题评论给我的启发。


那时大家都在新浪看新闻,如果是一个热点事件主题,会有很多相关新闻,但相同主题的多条不同新闻下方的“评论”,点击进去指向同一个评论区,这就把对同一主题感兴趣的读者们聚集起来留言互动了。


这个形式用于搜索,就是让搜索相同关键词(等于对相同主题感兴趣)的用户们聚集起来互动,所以这个产品最初几个月就叫做“搜索关键词讨论区”。


通过已有的产品找灵感,这是很多产品经理都会有的直觉。包括你去看《微信背后的产品观》,里面也有篇幅是张小龙对微博的观察和思考。


所以你也看到了,贴吧的诞生是因为要取代一个不好的产品方案,结合原有产品的特点推出的更优雅的解决方案。


而贴吧的火爆,其实源自百度的 MP3 搜索,MP3 搜索的关键词比较集中,比如周杰伦、王力宏这样的明星,因此聚集起了一批有强烈交流欲望的优质用户,以此为起点,为贴吧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相反,通过百度大搜索过来的关键词比较分散,对于话题的聚集和用户的聚集显然没有 MP3 搜索来得高效。


用俞军自己的话说:从这个冷启动决定社区氛围的角度看,也许没有 MP3 就不会有那种鼎盛程度的贴吧,也许即使等几年后百度大搜索流量很大时再上线贴吧,也不会有那么多高质量的大贴吧。


4、产品话语权的形成,来自于人和企业文化的主导


对话中有这么一个例子,我觉得特别应景。


有一年俞军在一个产品经理会议上传达公司新战略,大意是今年百度的战略是“加三岁”,因为嫌百度用户低龄低端不利于卖广告,想让用户更高端。


倡导用户需求驱动产品的俞军显然无法接受这样的调整,作为产品负责人,他基于自己的判断做出了对应的决策。


不拒绝,也不执行。


我没拦住,但按这个战略做产品,除了伤用户就是浪费时间,所以他跟团队说,在产品上什么都不用做,其它项目该做什么做什么。


唯一要做的,是在每个季度末写产品汇报PPT的时候,把这个季度做过的所有项目和下季度规划,只要能跟“加三岁”扯上一点关系的,都写成是为了“加三岁”而做。


第二年初的总监会上,百度意识到去年的“加三岁”战略是不对的。


而实际上,百度不知道去年的“不对的”战略并没有造成用户伤害,也没有制造一堆垃圾项目浪费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的时间,最多浪费了每个季度各产品负责人写 PPT 的一小时,以及总监以上管理层们听我讲PPT的半小时。


但我离开后,其他人是不能这么挡需求的。


不得不说,不是所有人都敢于做出这种决策,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这种定力和影响力。


俞军坦言,早期的百度产品团队是集体设计导向,很难说某一款产品是谁设计的,因为集体讨论、集体设计占据了很大因素,是共同智慧的结晶。


同时,俞军力挺「用户需求驱动」的产品理念,因此也挡掉了很多不合理或者短期逐利的需求。


要知道,在以广告为核心商业模式的百度,这种产品文化的推动不仅需要推动者极强的影响力,也需要来自老板的力挺。


在产品方面,李彦宏信任俞军。


而且,俞军有和李彦宏的直接对话渠道,这使得产品部不是隶属于某一个职能部门的工具型团队。这一点,很重要。


产品话语权是每个产品经理向往的,在很多公司,产品经理是没有话语权可言的。业务驱动、技术驱动、市场驱动,唯独产品驱动或用户驱动的屈指可数。


这篇对话的内容很多,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对话原文我放在「阅读原文」的链接里了,感兴趣的话你可以花点时间去看下。


有人说,百度早期的产品部堪称产品梦之队,是不是梦之队不好说,但百度早期确实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产品经理。


他们后来活跃在中国互联网各个关键产品和关键岗位上,这一点,俞军有很大的功劳。


因为一款产品,成就一个人。因为一个人,成就一个团队。


时代在前进,而我们依然在路上。



················· 唐韧出品 ·················

每次写完一篇文章后,都会产生一些额外的思考,或者是有些别的话想说,但放在正文里又略显不搭。


索性,在正文结束后增加一个新栏目,内容和文章可能没什么关系,就当每篇文章结束后的一个小插曲吧。


至于给这个尾巴新栏目起个什么名字,我还没想好,你们有什么推荐么?


今天,与 59163 位读者一起见证彼此成长
后台回复“w”,可加我个人微信


推荐阅读


我见过最奇葩的开工红包
这个电影,强烈推荐

浏览 5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