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战略俱备,只待资本

共 3300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10-03 07:37

报道数字经济 

 定义转型中国


泰伯网 沐子 | 文

间信息已经站在了十四五新基建规划的起点。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十四五”时期布局和推进建设以信息网络为基础、技术创新为驱动的新型基础设施意味着,包括通信、导航、遥感在内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顶层设计即将发布。

业内对这一提法并不新鲜,而是把更多的视线投向“支持民营和境外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运营”的想象空间中,包括周边生态的构建等,总希望能挖到些什么。


抱团建设,差钱儿


此时距离星互联网被纳入新基建已经过去了一年有余,商业航天的布局似乎比想象中更快融入了城市区域规划。

从去年5月上海市将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未来三年行动方案之中,到2020年9月四川省发布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谋划打造新型卫星互联网,北京市也提出要推动卫星互联网技术创新、生态构建、运营服务、应用开发等,以及重庆市在“新基建”重点任务中明确指出,要加紧谋划全球低轨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建设,打造全国太空互联网总部基地等。

“别人做,我也做”。与其说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中作为地理C位城市的北京、上海、重庆、珠海等想借着空间信息巩固实力,不如说生怕错过新时代风口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不得不抱团。

星网集团落户雄安新区后,在产业发展和创新方向方面,已经覆盖火箭、卫星、测控、地面终端、运营服务各产业环节的北京指出,推动卫星网络在雄安新区等京津冀智慧城市建设中先试先行,赋能城市全域感知、数字运营和智能决策等。

而《浙江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表示,浙江将建设杭州、宁波航空航天科技创新区,布局航空运营服务网和空天数字服务网。其中更是明确,将投资200亿元建设宁波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项目,打造年发射规模100发的商业航天发射基地和千亿元级的商业航天配套产业基地。

珠三角地区格局大致如今年公布的《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所示:广州、深圳、珠海等市打造集卫星芯片、终端、关键元器件制造为一体的卫星装备产业集聚区。广州、深圳、珠海、惠州依托龙头企业建立卫星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卫星应用基础设施和地面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以至于业内有了一句话:“地面就是珠三角的天下了。”

倘若按照全国各省份上报的“十四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划,有数据显示,其中新基建投资规模将达到30万亿—40万亿元。也就是说,不论如何,卫星互联网在内的空间信息建设必将在投资规模近30万亿—40万亿元的新基建规划中分一杯羹,只是份额多少的问题。

然而,即便全国已经有20多个城市加入“万亿GDP俱乐部”,30万亿—40万亿元的基础信息建设的投资规模对各地来说都是不小的压力。有专家分析,当前新基建建设仍面临一些问题,其中资金来源不足日益凸显,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依然是去杠杆的重点领域。

“任何一个基础建设通常都是第一天肯定不赚钱的,如果第一天就赚钱肯定就不是基础建设了”,特别是像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空天信息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产生长期性、大规模的资金需求,资金来源保障将面临较大的挑战。


与汽车相比,投入的钱还是少


事实上,自2014年国务院正式发文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航天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早已有大量民营资本参与到了新基建的投资运营中。有业内人士指出,头部民营企业玩家几乎每一家都有近十亿的融资

即便如此,“其实整个行业进来的钱,总体金额并不高。六七年的时间(国家从2014年开始放开)里,才进来大概100多亿的资金,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少的。”有业内人士坦言。

对比之下,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投入的资金都不止一二百亿。

2015年以来(几乎与商业航天发展同期),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版图不断扩大。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加入了新能源汽车造车行列。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2020年,6年间有202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项目落地,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2万亿元,总产能规划达到3000万辆。

甚至,商业航天领域较大的一笔基础建设投资还是来源于车企。

近日,位于青岛上合示范区的吉利卫星互联网项目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预计今年11月份主体封顶,2022年年底可建成启用。该项目由吉利科技集团旗下浙江时空道宇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41.2亿元,属于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全球低轨卫星星座。

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业内人士指出,空间信息领域依旧欢迎不同类型的资本参与进来,相信以后这些资本只要有技术、有积极性,愿意参与到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的经营建设中来,都是可以的。”


下一步,一带一路


而业内的疑问,多数是来自对境外资本参与的把控。

倘若按照“三步走”计划,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第三阶段的目标是建成技术先进、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业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八个年头有业内人士看好亚太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市场前景。“整个亚太地区的基础建设项目会比较多,发展比较稳定。

“一带一路”战略上充斥着的大量投资、产业化以及商业变现机会正逐步显现,比如遥感服务、北斗导航。

“2010年,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国际化收入连百分之一都不到,去年已经达到了12.4%。目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实现出口的宇航产品涵盖了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卫星应用、航天基础设施、宇航单机部组件及元器件等各方面,其中整星出口28颗(包括16颗通信卫星和12颗遥感卫星),出口宇航基础设施项目6个,中国航天已成为全球宇航市场的重要参与方。”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总体设计部的王婧雨表示。

此外,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覆盖“一带一路”国家达到30余个,向亿级以上用户提供服务,基于北斗的国土测绘、精准农业、数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成功应用。

前段时间,国家航天局举办的“一带一路”会议开始频繁起来,先有海南后珠海。

在海南的会议上,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国家航天局将支持海南航天产业和太空经济发展,打造面向世界,特别是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航天产业园区。同时,深化拓展国际合作,把文昌国际航天城打造成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合作交流平台,吸引更多国际项目落地,欢迎包括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国家在内的的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携手合作。而珠海的论坛也主要围绕卫星应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高质量发展两个部分。

早在今年8月,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五国航天局长联合签署了《关于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合作的协定》,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一带一路”国家间气象预报、防灾减灾、海上应急服务、医疗教育培训等信息互联互通,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发展。

空间信息下沉,大部分企业必然不会只固守单一赛道,已经有民营航天企业将市场拓展至卫星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海外市场。

只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欧洲也好,亚太地区也好,80%90%的国家把财力、物力、人力都放在控制疫情,还有医疗方面。目前为止,指望整体的、大型的基础建设投入,或许也有难度。

加群提示


泰伯网目前建有七大领域社群:GIO企业家群、科技大厂公关群、资本机构群、汽车出行群、新航天探索群、云服务与智慧产业群、测绘地理信息群,入群请加泰伯小姐姐(微信:17864105751),同时备注您想进的群。

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送至邮箱:news@taibo.cn

商务合作:18500135491

法律顾问:京师律师事务所 盈科律师事务所




深度 | 元宇宙“黑洞”

《精读》

套现35亿,李嘉诚内地再“薅羊毛”
史玉柱点评恒大危机:银行无恙,投资者损失大
2021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研究报告(全文)|泰伯智库
刘强东放权,京东高层架构成型
谁说汽车只有速度与激情

浏览 2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