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西商”:三足鼎立勾勒北京商业航天版图
《卫星与网络》杂志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期待来自更多能人志士的指导和合作!
布局“西商”:
三足鼎立勾勒北京商业航天版图
文 | 刘语霏 显秋
特别鸣谢 |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原)、《卫星与网络》杂志特别顾问 王兆耀
一场时代洪流,正在改变着当下的中国。
有些洪流,不仅在于波及的磅礴,而且在于影响的深远。
2021,不同寻常,非比一般。极目世界,德尔塔的肆虐令人心悸;放眼周边,阿富汗的战乱让人叹息;注目国内,万象更新,百业兴盛。毫无疑问,这是中国最好的年代。
若干年后,回顾2021年中国大事,至少三件大事难以忘怀:
其一是脱贫攻坚,精准帮扶,积贫归零,代际传递,彻底收官。
其二是共同富裕,围绕共同,锚定富裕,做大蛋糕,分好红利。
其三是中国航天,龙游星河,华章写意,太空家园,入驻霄汉。
但凡说起中国航天,每人都会心头一热。当然,越是激动的时候,越要冷静的直面。
必须看到,就在今年,我们先后看到了维京银河公司蓝色起源公司的两次亚轨道载人飞行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首次全商业载人航天飞行。也就是说,2021是商业航天真正意义上的强势来袭年份,业界不得不为之一震。同时,两厢对比,这是对我商业航天战略认知性的逼问,是对我商业航天发展规划性的拷问,是对我商业航天布局合理性的叩问。
至此,我国商业航天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是一场时代洪流,做好中国商业航天不容回避、不可忽视、不允懈怠,此中有机遇,有使命,更有责任与担当!
2019年6月22日,习总书记到驻晋部队某基地时强调:“努力使太空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走在前列”,这意味作为推动科学进步、助力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的中国的商业航天即将进入了黄金时代。
商业航天堪称新兴“独角兽”、新型“巨无霸”,是继互联网产业之后又一个万亿级的产业。
目前,以SpaceX、NASA、OneWeb为代表的世界商业航天高速发展,既为我们带来了危机感和紧迫感,也为我们确立了方向性和目标性。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院长吉姆·费舍尔(Jim Fisher)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说,建立商业航天前提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实现这个目标,既要关注当下有效建设,更要关注长远协调发展,做到双管齐下:
一方面,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发展动能,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围绕商业航天落子,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发展格局。
一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培育龙头企业,做好二次开发和转移转化,做好应用支撑和创新升级,做好规模提标和融合发展,促进商业航天健康有序发展。
眼下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居多集聚北京,尤以火箭、卫星为主,初步形成“南箭、北星”双管齐下,其中:
“南箭”(商业火箭企业)集中在丰台区和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国有与民营相衔接、竞争与合作相补充的格局;
“北星”(商业卫星、应用终端)依托于相关高校、中科院、航天五院,在上地、北清路等地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
“南箭,北星”,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在历史选择正确的一边,正迈步向前,正昂首向前。若干年后,就能看得到“南箭、北星”的远见卓识,它会改变社会。在今天的世界,如果改变了中国,必将改变了世界。可以说,“南箭、北星”战略,高瞻远瞩!
但是,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谋万世和谋全局需要不变的定力,更要嬗变和激变。纵观行业大趋势,单纯仅靠“南箭、北星”二部轮动,难以完成应用支撑和创新升级,难以做好二次开发和转移转化,在相当长的时期,也比较难实现规模提标和融合发展。
这也说明,现有格局,对于中国商业航天而言,仍旧无法打造技术创新的“升级版”——商业航天如何走向普罗大众,通过集群发展“硬支柱”,来构建航天规模的经济“新高地”。
那么,什么是这个“新高地”的合理支点?如何借助有力杠杆,构建“三位一体”的格局,形成“三足鼎立”的版图?以产业塑优势,以联动增势能,以生态亮底色,以福祉惠民生,全力营造商业航天建设生态湿地,已经成为一个必须直面现实问题。
综合分析,“西商”成为一个时代的选项。
“西商”成为选项,“可行”至关重要。具化论证需要从系统论、全局观角度出发,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影响,保证选项确立提供可靠决策。
首先,从宏观背景上看,定位“西商”非常必要。商业航天战略付诸实施以来,基于扩大内需、强化动能、形成态势思路,北京已经走在前面,形成“南箭、北星”格局。确定“西商”战略,能够产生出解决城市协调发展、弥补供需缺口矛盾、实现专业集聚提高的升阶效用。
从现有政策上看,定位“西商”已成必修。国防科工局2015年发布《关于促进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意见》,并就科技成果转化具体措施予以明确。截至目前,航天成果规模化、流畅化、效益化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根本原因就是缺少一个相对集中的交易和服务场所,确定“西商”战略恰逢其时、理所当然。
从复合发展上看,定位“西商”当是必由。当下开发建设,重视文化和旅游联姻,重视科技和经济互补,重视历史和现实结亲,京西有营商传统、有温泉资源、有历史古道,这些都为打造“西商”提供人文铺垫和基础支持。
从经验镜鉴上看,定位“西商”堪称必选。当年的计算机和互联网就是“后事之师”,以北京为圆心,向全国做射线,快速形成集束拓展,如今的商业航天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但却惟有北京路径、北京模式、北京方案最为成功。舍本逐末,商业航天就会置身黑暗之中探索更长时间。
从区位条件上看,定位“西商”极其必需。合理开发土地,拓展城市空间,实现系统建设,促进均衡发展,有利发挥乘数效应,加快资源优势转化,推动城市深度建设,固化地域核心擎架,引导中国商业航天完成从空间扩张到品质升级、从数量泛化到优效增益的转变。
从融合互补上看,定位“西商”就是必然。随着多年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条件良好,技术力量强,科技含量高,竞争分量足。确定“西商”战略,有利于规避资金、技术、人才瓶颈,有利于依托政策、文化、经验优势,按照“良性竞争、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原则,确保打造商业航天个体“增长极”,确保形成商业航天整体“辐射圆”。
综观北京现有产业布局,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是承担卫星应用和技术转移的“第一选择”。这两区域既有大量土地尚未开发,且无支柱产业形成气候。
石景山区。一直以来,该区都在试图打造成为“商业正席”,但支柱产业缺乏,仅有房产基建。首钢系统搬迁易地,运用“文化园”置换,破解一元一次方程,受制于所选方向的产业格局的局限性影响,力度显然不足,因此尚有很大的突破空间。
门头沟区。作为北京地区传统的农业担当和典型的矿业代表,该区最近转型升级,打造旅游支柱产业,由于没有旅游热点,因为缺失高端景点,发展前景并不可观。
变则通,通则灵。依托多元化交通,围绕区块链打造,进行针对性设计,突出经济效益指标,注重商业航天属性,将产业与文化融合、构建小镇特色、勾勒示范元素;将场馆建设与自然风光、历史脉络等有机融合,定向规划,使之与闲置资源和停滞产业链接起来,与卫星应用和航天技术二次开发和转移转化联通起来,发展将会曲径通幽,光明万丈。
“南箭+北星+西商”,对于推动中国航天发展是科技向强,对于推动当地产业发展是经济向富,对于推动全民素质发展是创新向善。如此可见,“三位一体”的格局至关重要,“三足鼎立”的版图缺一不可。
航天技术是"硬科技和黑科技“:航天型号科研当中,为了解决诸多极限情况下的技术问题、满足设计要求,开发了大量新解决方案、新材料、新工艺、新算法、新软件。这些科研成果对于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许多技术难题,解决长期困扰其他产业领域的技术障碍,有着突破性的价值。
另外,部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产品、消费产品之后,能够开辟出全新的产业领域。NASA把用于火星探索的图像处理软件民用化之后,解决了微型摄像头获取高清晰度图像和视频的关键问题,催生了运动相机,让手机摄影头具有了空前强大的图像获取能力,因此而催生了全新的社交媒体形态和内容产业,并且为移动支付、身份认证等应用奠定了基础。
同样,中国航天在技术转移领域,也创造了一批有价值的案例,在传感器、工业互联网、碳纤维材料等方面,作出了探索性的贡献。
因此,大力加强航天技术的二次开发与转移转化,将为国民经济发展体制增效,为社会治理智慧化、高效化,起到划时代的推进作用。
航天技术结合航天文化成为产业生态的倍增器:与航天技术二次开发与转移市场相并列的是航天文化产业,它脱胎于传统的航天精神传播,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和传播手段,形成同时具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传播价值的文化产品。
航天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应当认为是一种消费型的航天产品。
从社会效益的角度,它能够让公众充分理解国家航天行为和商业航天产业的价值,并且为这两类行为提供更大的支持率。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说,航天文化产业能够通过影视、动漫、电子竞技、周边产品等形式直接创造庞大的营业收入。并且渗透到更多的大众型文化产业当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在国外航天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航空产业和文化产业重要的交集,特别是在文化产业当中占有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在最近几年热播的国外影视剧当中,航天主题占据了相当多的席位。其中星球大战系列和星际迷航系列历经数十年长盛不衰。
最近国内的航天文化产业有着蓬勃发展的趋势,特别是以流浪地球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特色航天文化产品正在兴起。这些产品给人们带来了按照中国意识形态,中国思维方式展开的航天故事,也诠释了中国人对世界和宇宙的理解。
航天科技成果与航天文化向消费端的转移和传播,不仅仅是一个产业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他能够让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看到中国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创造出这个世界上最辉煌最灿烂的物质和文化成果,这不仅仅是对中国人聪明才智的演示,更是对中国道路和中国信念的展示。它们可以充分诠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让观众相信按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不但能够解决中国所面临的问题,也能够解决世界所面临的问题。
这对于正在苦苦寻求全新发展道路的全人类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本文系《卫星与网络》原创,转载及引用部分观点至微信公众号或其它新媒体平台、及网站,请在文首注明出处、公众号ID及作者。感谢支持有态度的媒体!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卫星与网络》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电子杂志,扫码阅读
期期精彩,不容错过
·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