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回到 7 年前,看看他怎样把 iPad 从「玩具」变成「生产力」

Cocoa开发者社区

共 6526字,需浏览 14分钟

 ·

2021-07-21 15:57

如果你在互联网档案馆 Wayback Machine 输入 Apple 的网址,再任选一个 2014 年的日期,你有很大概率会看到带有「诗篇」字眼的链接。那是 iPad Air 还是旗舰机型的时候,Apple 的一系列营销策划。在这一系列的宣传中,Apple 用看似相当日常,故事一般的使用情境说明了 iPad Air 能为每个用户创造多么大的价值。

这些故事的主角包括电影导演、失聪的旅行者、诊断脑震荡的医护人员,还有在海底工作的科研人员。每一篇「故事」的最下方的部分列举了宣传短片中人物用到的 APP。在最让我激动的一篇中,旁白角度的文字介绍了指挥家兼作曲家埃萨-佩卡·萨洛宁(Esa-Pekka Salonen)能用 iPad 做什么。 

很遗憾,现在已经看不到华文细黑了

作曲家兼指挥家 Salonen 在短片中用到的三个 APP 被列举在了网页底部:The Orchestra、Pianist Pro 和 Notion。在这篇文章中,我希望借这三个 APP 各不相同的定位来讨论 iPad 从不伦不类的玩具向「生产力工具」过渡的那几年。

这篇文章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或许是:帮助你认识到自己到底需不需要 iPad,或者决定要选购哪一款 iPad。

关于 iPad 本身

我认为 iPad 几乎完全由这三个标签定义:

  1. 比手机的屏幕,
  2. 优于电脑的灵活性
  3. 与电脑相当的运算力

基础款的 10.2 英寸 iPad 就能体现这三点。纵观整个 iPad 产品线,几款 iPad 型号则在这三个指标上各有侧重:iPad mini 牺牲屏幕尺寸换取灵活性,iPad Air 平衡而不出挑,11 英寸 iPad Pro 强调运算力,12.9 英寸 iPad Pro 在强调运算力的同时牺牲灵活性以换取大屏幕。

反过来,考虑 iPad 对应的软件。一款能充分体现以上三点的 APP 才算是好的 iPad APP。具体来说也就是:

  1. 大屏幕:充分利用 iPad 的屏幕空间,合理地展示尽可能多的内容,
  2. 灵活性:功能强大,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电脑软件的便携版,或者利用 iPad 的触摸屏来实现一些电脑上难以实现的工作,
  3. 运算力:实现运算密集的工作,比如高分辨率图像渲染。

在这样的意义下,如果以上三点都有,那这款 APP 一定是 iPad 专属的;反之,如果三点都没有,那这个 APP 就不适合在 iPad 上运行。

进一步,我们来举例子。对于能否有效利用屏幕空间的例子,我最想举的就是这个 WSJ 的客户端和 nytimes 客户端的区别:

左:WSJ 客户端 右:nytimes 客户端

这二者都是数字化的报纸,虽然在自动生成的版面方面我更喜欢前者,但 WSJ 这个浏览新闻标题的页面实在是如同一款放大的 iPhone APP,展示的内容少之又少,同时还有大量的空白。相比之下,后者的页面利用率很高,同时也更加贴合纸质报纸的版面形态。

对于充分利用 iPad 灵活性的例子,我想举两个音乐 APP:KORG Module 和 Animoog。其实,它们从功能上讲有一定的区别。前者算是一个采样器(sampler),根据输入的按键输出事先录制好的声音;后者则是合成器(synthesizer),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参数来合成自己需要的音色并输出。但是如果音色已经准备就绪,那两个 APP 都可以当作现有的乐器来使用。

主要的区别就在这里。KORG 的界面是一架模拟的键盘乐器,留给每个按键的空间十分逼仄,除了预设的和弦之外几乎没法用屏幕直接演奏:

KORG Module 的 3D 模式和 2D 模式

Animoog 则用屏幕上专门为移动 APP 设计的键盘来表演音乐。这个为触屏设计的键盘本身(下方深灰色和白色的长条)就有调制功能,在现场表演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可以看到,屏幕的其他部分也被音色和波形显示器以及大量的参数旋钮充分利用。

Animoog 的界面

这里我当然不是在说合成器比钢琴好,而是显然,具有表演功能合成器更适合集成为一个 iPad APP,而采样器真正的核心是音源,如果你有外接的 MIDI 键盘,那么用 iPad 还是 Mac,甚至是手机都区别不大。

最后是运算力的例子。如今,以大多数 iPad 的运算力已经可以运行一些相当复杂的功能。我们当然没有理由因为一些 App「功能过于简单」而把它当成反例,但能够实现复杂功能是我们对 iPad 的期待。当 iPad Pro 的更新一代接着一代时,不少抱怨的声音指出,iPad 被 iOS 限制了发挥。可是我们只能认为,能实现复杂功能的 iPad App 很可能是好的 App,但功能简洁的 App 也不一定差。作为例子,考虑 Snapseed 和 Affinity Photo。

关于运算力的反面例子也是有的。虽然 iPad 的性能已经相当足够,但是有些原本应该十分强大的软件,它们的 iPad 版本依然简陋(对,我就是在说 MS Word,或许还有那个不能在 iPad 上独立运行的 MATLAB)。

以上所说的三点:大屏幕、灵活性、运算力三者的重要性,在初代 iPad Air 的时代就已经逐渐被意识到,并成为了让 iPad 向「生产力工具」过渡中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iPad Air 在灵活性和运算力这两个方面的巨大进步,让它的产品周期成为了过渡时期中关键的一年。

让我们回到「你的诗篇」中「谱写交响乐的新乐章」这个故事,看看 2014 年的人们对 iPad 的期望。

「让当代乐迷,也为古典着迷」

这个浓浓苹果味的套路翻译让人有些迷惑,它的英文原文是 Engaging a contemporary audience,用大家都懂的语言大概可以翻译成「拉一名当代听众入坑」。这部分主要宣传的交响乐团 APP 是如此的精致且内容丰富,以致于当时如果有朋友想看我的新 iPad 长什么样,我一定会用这款 APP 来演示:

The Orchestra 首页 UI

从这个首页菜单可以大概看出来整个 APP 大致分为两块的结构:

  • 八个代表各自时代的交响音乐的片段,
  • 交响乐团本身的介绍。

在第一部分的交响乐片段中点开一首,你会看到与演奏时间严密同步的乐谱,乐团的演出视频,还有开发者 Touch Press 引以为傲的 BeatMap 乐团演奏动态示意图,同时还有文字性的乐评。

第二部分则是乐团各个声部的介绍,点开一件乐器,你可以浏览介绍文字,观看由乐团成员录制的介绍短片,还能在下方的模拟键盘上按一按,亲自听到乐器的声音。下面的宣传片(部分地)展示了这个 APP 的功能:

其中有几个值得特别关注的交互设计:

拖拽下方滚动的乐谱可以让播放进度与红色指针同步:

在乐器展示的界面左右拖动可以使乐器旋转以便从各个角度观察:

这个 APP 的交互方式和常见的基于菜单、选项、文字的 APP 有很大的区别:我们的交互不再是在固定的几个按钮上的点击,而是更为自由,整个 APP 看起来更像是一款游戏。这些操作是如此符合直觉,每一处的操作都包含着一些极其直观的结果。即使从来没用过这款 app 的人都能通过尝试,迅速地了解这些操作对应的功能。

但是另一方面,为了炫酷而做到的炫酷是空洞的(如果你记得多年前的 Zen Garden)。The Orchestra 的每一个交互的设计都是为了内容和知识服务的。我们很难想到比这些设计更直观,更能让人接受的形式。

我认为 Touch Press 出品的几个 APP 至今仍然是「交互式内容消费」的标杆。除了 The Orchestra,这家开发者最有名的作品还包括「神奇的化学元素」和 Beethoven’s 9th Symphony,都在实践着「让用户通过简单直观的操作方式来浏览厚重的知识」这一主题。点击上方这两个 APP 的链接就可以亲自去 App Store 观看演示视频。

用之前提到的三个标签来看,这款 The Orchestra 对应的主要是 iPad 的大屏幕。它非常充分地利用了这块显示屏,同时显示着大量的有用信息。这些信息的同时显示既有利于用户从多个角度同时来理解音乐作品,又不会显得像是草率堆砌而成。它也利用到了 iPad 作为平板电脑的灵活性——书籍一样的排版拉近了与读者(用户)的距离,但这并不是主要的考量。

「灵感,常常来自日常生活」

With the iPad I am simply ready whenever it happens.

灵感常常不期而遇,所以你要时刻准备迎接它。这是这一大段宣传的中心。在宣传片中,作曲家 Salonen 在各种情境下都带着他的 iPad:汽车后座、城市街道、林间小路。这部分提到的两个 APP 成为了定义 iPad Air 的重头戏。他们分别是 Pianist Pro 和 Presonus Notion。

如果你是一个 iOS 的老用户,那你很可能会觉得 Pianist Pro 非常眼熟。它的 iPhone 版本是最早出现在 App Store 的一批 APP 之一,从一开始就拥有非常精致的用户界面。

Pianist 和它的图标

iPad 版本当然拥有更大的琴键:

Pianist Pro 是 Pianist 的 iPad 版本,有更多的功能

Pianist Pro 这款 APP 的定位其实算不得专业。它的音色实在是相当的单调,模拟的是一架按键很轻,一按就到底的钢琴(Pro 版本也有其他乐器)。强弱变化由按键的位置实现,且几乎不会伴随音色的变化。但事实上这个固定的音色相当清澈明亮,结合 APP 本身启动速度很快,打开即用的流畅性,想要随时打开按两下听一听和声效果是非常方便的。

还有一个被提到的 APP 是 Presonus Notion(它在 App Store 就叫 Notion,以下都称为 Notion)。这是一款用来制作乐谱,包含大量音源,可以根据输入的乐谱合成出音乐的 app。简单来说,这款 APP 更适合古典音乐作曲家使用,是一款作曲 APP。它的魅力在于,能够让没有条件实现自己音乐创作的人听到自己的乐谱被演奏出来。

「灵感」是需要记录的,所以 Notion 究竟是否适合随开随用主要取决于它的输入功能是否足够灵活好用。在 iPad Air 的时代,Apple Pencil 还远没有出现,所以如何在屏幕上录入对精密度要求很高的乐谱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那时的 Notion 有三种输入音符的方式:

  1. 在五线谱上直接放置音符(需要预先设定时值),
  2. 利用屏幕下方的琴键输入音符(需要预先设定时值),
  3. 利用录音功能在下方的琴键上直接录制,完成后自动转换为乐谱(设置时间灵敏度后无需设定时值)。

后两种输入方式都是利用模拟键盘,几乎不会有误触。直接放置音符的第一种方法也有优化:在触摸到屏幕后,你能听到对应位置的音高并看到对应的音符,这时上下滑动可以进行调整,直到满足要求:

在 Notion 中调整音高

后来的一次更新中,Notion 还加入了手写输入的功能,识别精度基本能和传统的纸笔记录媲美。

总的来说,「灵感」这部分主要体现了 iPad「走到哪用到哪」的使用情境,也就是灵活性。Pianist 自不用说, Notion 的 iPad 版本也为触摸屏幕做了专门的设计,所以确实可以让用户在任何地方改进自己的音乐创作。笔记本电脑当然可以实现类似的功能,但是即使你愿意扛着它到处游荡,「打开即用」也是十分奢侈的。

「从概念初现,到一曲告成」

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 iPad 运行复杂功能和专业软件的能力,毕竟我们要「一曲告成」——在 iPad 上完成一整个工程。

这部分中,作曲家 Salonen 用到的 APP 还是 Pianist Pro 和 Notion。

一般来说,作曲家的作品是以乐谱的形式呈现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Notion 的乐器和音色库完全能够满足作曲家的需求。如此,从草稿到最终的成品,还有穿插在创作过程中的试听和修改,Notion 几乎都帮作曲家完成。

在短片中,Salonen 进行的工作主要是在 MIDI 键盘、Pianist Pro 和他的钢琴上按键尝试和声效果。如果合适,那他会在作品中使用这个组合,并把它记录在乐谱中。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和 Notion 定位相同的两个 APP:NotateMe 和 Symphony Pro。

NotateMe 是一款让人有些迷惑的 APP。它的用户界面和产品主页怎么看都像是 21 世纪初的风格:

不是我网络不好,是那个嵌入的 YouTube 视频真的不能加载

这个 APP 整体的风格实在是有些「黑科技」的味道——如果用二十年前的视角来看。NotateMe 的输入方式是纯手写,即使在 Apple Pencil 出现之前也是这样。识别精度只能说非常有限。选取配器的操作更加迷惑:你在一行乐谱的开头输入乐器的名字,如果这个名字存在于 NotateMe(同样十分有限)的音色库中,那它能以你想要的音色正确播放,否则会输出正弦音。如果你想输入三连音,那你只是书写超过一个小节容量的多个音符,如果被识别出无法容纳,它们会被自动编成组。这个自动操作看起来很人性化,但事实上很让人困扰,因为它让用户无法对整个乐谱有完全的控制权。

Symphony Pro 具有简洁而现代化的界面,输入功能也比 NotateMe 方便很多,但它似乎也不是那个助你「一曲告成」的工具:反正我是找不到如何插入双小节线,也不知道怎么在同一份乐谱里插入多个不同的调号:

注意光标放在了第二小节,但是调号还是加在了一开始

可能只有经过对比,我们才能知道我们需要的是什么。作为一款作曲 APP,Notion 能做到几乎所有你指望它能做到的:编辑乐谱,导出 PDF,导出作品音频等等。你甚至可以用调音台来简单地控制每个声部在表演时的空间位置,和它们的音量大小。在性能方面,如今在 Notion 中同时模拟 32 条音轨也不会收到性能吃紧的警告。总的来说,这些也都够用了。

我认为 Notion 算是把桌面平台的软件移植成移动 APP 的行业典范。它的 iOS 版本不止是一个乐谱阅读器或者模拟乐团的 app,而是支持桌面版几乎所有的编辑工具,且所有按钮和交互都为移动触摸屏做了适当的优化,上手非常快。它非常有效地利用了 iPad 的性能,能做一些「正经」的工作。

回到 iPad

虽然上面所说的两款和「生产力」相关的 Pianist Pro 和 Notion 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如果你足够勤奋,那这些 APP 的确足够在很大程度上帮你书写一个交响「诗篇」了。

考虑到这一系列的 APP 早在初代 iPad Air(A7 芯片)的年代就已经基本固定了它们的形态,那如今官方在售的 iPad 中,最老的芯片也是 A12。可以说,如果没有一代代 iOS 系统的拖累,那么它们完全能够胜任这些工作了。毕竟,对性能要求非常之高而不得不用到 M1 芯片的工作情境实在是不多。这些年来,关于新款 iPad 性能的评测甚至都在变得越来越少。

还有一项值得注意的变化是 2015 年 Apple Pencil 的加入。我不再专门讨论它是因为,现在全系列的 iPad 都已经支持了 Apple Pencil。所以,对 Apple Pencil 的支持已经不再是「必须选择 iPad Pro」的原因。

或许软件还是限制 iPad 生产力的因素之一,但是 iPad 是否还在限制我们的生产力?这其实是一个越来越难以正面回答的问题。如果你也会考虑为什么总会觉得手上的工具不够用,或者究竟需要用它来做什么,那么这些七年前的「诗篇」或许能让你找到答案。

题图来自 Unsplash@yapics




浏览 1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