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与共识

春哥叨叨

共 1736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2-05-15


岁末年初,两件事比较重要,年底的述职与复盘总结,年初的就是目标制定与规划了。


之前聊过如何搞定述职:四步搞定年终述职。今天聊聊年初的目标制定与规划。


目标制定是一道选择题


大佬们都说战略是道选择题,基于想做、可做、能做找到交集。


目标的制定其实也是一道选择题,基于过去一年的痛点采集,或者未来发展方向的理想态,我们总会找到很多目标,我把这个过程叫做事实收集,可以参考:请回答,技术负责人


目标来源的另一个方向是承接公司或协作方的目标,OKR就是相关的目标管理工具,上层,兄弟部门之间的一些目标进行承接,形成联动。


对事实做结构化整理


当有了足够多的事实,基于一定的抽象与归纳,下一步就是对这些细碎的细项中做结构化的整理。


比如一些研发侧体验比较差的扩展性问题、稳定性问题、高性能高可用问题,可以归类到稳定性或者扩展性范畴,这部分主要的牵头人是研发。


一些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可能是延迟导致的卡顿,操作步长过长,操作流程繁琐,缺少明确的产品说明,容易误操作,或者事后投诉处理不及时,这部分我们会归类于体验类问题,这部分牵头人主要是产品经理。


另一部分是平台能力补齐或者优化,因为随着业务的发展放缓,现在基本少有从零到一建设系统或者方向的机会了,大厂也降低了自己扩展新业务的意愿,所以很多系统都进入了平稳期。平稳期的系统的特点是很多该具备的能力基本上都有了,该补齐的都补齐了,可以挖掘出来的点也就很少很旁路了。


比如我们系统在平台补齐上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1. 对于平台内已经完善的能力,走的路线是优化,比如链路数据的完备性埋点,指标的准确性矫正,操作行为的反馈,希望以数据指标作为抓手做好流程管理,并形成优化机制。

  2. 对于平台外的衔接能力,服务衔接、数据衔接、业务衔接或者多角色的协作,做能力补齐,比如我们需要注重知识传递的效率与质量,借助一些组织协作机制或者工具、系统的方式实现。


目标不在多


到此你梳理出来了很多想要做目标,但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目标不在于多。


因为过多的目标不便于大家形成合力实现资源聚焦,所以会做目标的优先级判定,比如定出哪些目标是优先级高的,哪些是优先级低的。优先级高的目标是今年必须达成的,低优先级的目标今年如果没有资源达成其实也没什么影响。


判定优先级的目标基本是群策群力,一面预估公司或部门的方向,提前做一些建设或者储备,或者承接公司或部门已有的大方向和目标,最后是基于大家的体感和痛点,比如有些扩展性问题不解决,我们的稳定性目标或者需求的交付效率会不达标。


最终团队核心目标被收敛到2-3个,其中2个应该是全年必须完成的。


将目标细化


目标要想落地实现,共识很重要。


上面的过程其实是基于事实收集,上层目标承接,形成了目标方向上的共识。


因为不同方向的牵头人不同,所以需要达成方向与牵头人责任的共识。


而要目标更好的落地,对目标细化就更加重要。目标细化的方式可以参照SMART原则,要有具体,有时间,有责任人,有数据衡量。


  • 时间因素关乎于投入资源;

  • 责任人要关注于过程目标的达成;

  • 数据衡量很重要,需要有背后的逻辑,比如为什么从25%提升到40%?一方面可来源于具体的数据统计,还可以来与专家访谈,取一个合理的目标值;


年初的目标制定其实是个慢功夫,因为涉及到多个团队或者多个角色。而且每一个目标背后都需要很强的why要讲逻辑。因为大家资源公用,要达成优先级,需要充分的沟通。


而且随着业务发展,系统越来越成熟,能快速找到的价值事情也越来越少了,需要消耗很多脑细胞挖掘出之前看不上的功能点,并且要赋予相关的价值与意义,所以越来越卷。以至于目标从方向上、细项上、资源上、时间上达成的共识时间就非常长,基本要持续3个月。


目标执行与落地


一旦确定了年度的方向与目标,剩下的就是落地与执行了,这部分相对简单了一些。做好项目管理、风险把控、方案设计、质量评估,以及一些日常的沟通、评审、协作、复盘,基本上这一年就过去了。


总之制定一个好的目标背后还是要讲逻辑,讲why。这需要和上下游、协作方有很强的衔接与沟通,你有更多的事实与体感,就能得出更多有价值的可挖掘的事情。


因为大的目标要多方协作,充分的勾兑与共识就非常重要,最终实现力往一处使的效果。


希望对你有用。

浏览 7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