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速德国工业4.0,数千家中国工厂的下一站在哪?
共 4067字,需浏览 9分钟
·
2021-10-23 18:32
电影《钢的琴》
作者 | 徐晓飞
编辑 | 周蕾
中国距离世界一流制造业强国还有多远?改革开放的巨大动能,让中国很早就成为了全球最大制造国,但这个差距问题却始终萦绕国人心头。
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这关键性一跃,何时到来、怎样到来,一直充满着探索和争议。尽管“中国制造”已经在往更系统、更高质量的阶段去走,但参差不齐的高、中、低端制造混杂并存仍然是首先要直视的问题。
面对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的企业、行业和产业链,如何通过数字化工具以点带面,将它们连接起来,广泛而快速地提升制造业整体数字化水平,形成网络效应和生态效应,为接下来的智能化、尖端化打下基础,在参考借鉴国际先进制造范例的同时,如何走出一条更适合于自身国情的道路,是目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破局点。
1
开放平台打通纵向连接,给企业IT
统建一个关键抓手
强者想要恒强。作为老牌工业强国,为抢占下一轮产业革命的制高点,2013年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规划——“二维战略”,从横纵两个维度去推进工业体系的智能化发展。
推动智能制造,强化柔性生产是德国工业4.0战略的核心。不同于德国等欧美国家制造业经历百年发展,产业成熟,相关企业信息化水平普遍较高,中国制造业目前还处在结构性转型成长的过程中,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不少企业随着业务发展和组织扩张,内部IT系统逐渐变得庞大繁杂,IT统建难题凸显。
如何找到一个关键抓手,将各IT模块聚合并打通,提升组织管理的敏捷度,对层级多、部门多、人员多的大中型企业来说尤为迫在眉睫。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以下简称“中国交建”)就曾备受此困扰,作为建设港珠澳大桥、支持一带一路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业务遍及各大洲,集团旗下拥有16万名员工、60个子公司,分散于全球160个国家。
如何把这16万员工“拧成一股绳”?要知道组织这些员工的业务板块有48套统建系统,它们有各自的账号和密码体系,人财事物相互隔离,信息对齐难度大。同时,沟通协作层级多、链条长,严重影响了移动办公的效率。
企业急需搭建一套快速的信息传导机制,但自研的成本非常大。是否有现成的软件能拿来即用?他们找到了企业微信。
2017 年 10 月,中国交建通过企业微信开始建设“交建通”。以企业微信为统一办公入口,将48套分公司系统、500多个应用都集成到一个“交建通”工作台上,消除了不同系统间的繁琐切换,平均每天效率节约 30 分钟。
熟悉的类微信界面也让16万员工轻松实现互联,消除了企业内部信息传达的壁垒。企业微信强大的纵向连接力,让“庞然大物”也拥有了灵活身板。
打通、连接、协同,是德国“二维战略”中频繁提到的关键词。受此启发,企业微信聚焦于移动“连接力”这项原生优势,同样尝试从横纵两方面去切入。
过去五年里,企业微信团队走访了数千家中国工厂,深入研、产、供、销、服各个重点环节,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应于当下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途径。10月15日,在苏州举行的第二届两化融合暨数字化转型大会上,企业微信首次对外分享了这一成果,正式发布了制造业最佳实践路径和“一横一纵”理论。
总的来说,“一横一纵”指的是,企业微信从纵向上,助力制造企业提升组织的敏捷度,保障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员工信息的快速畅达,助力修炼“数字化管理”内功;从横向上,提升市场的敏感度,加强企业内部与上下游产业链/消费端连接与协同,成为连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重要环节的“高速公路”。
同样成功的纵向实践也出现在另一家国内建材龙头企业身上。这是一家做建筑配套件的业内“隐形冠军”,其“点支式玻璃幕墙”技术走在全球前列,曾为哈利法塔、鸟巢(国家体育馆)、国家大剧院等知名建筑提供产品支持。
由于行业属性的要求,这家公司的服务场景通常是各类建筑工地的现场,对移动办公的需求非常大。据其信息管理中心IT总监王刚(化名)回忆,在2017年使用企业微信之前,公司为满足移动办公的需求,陆续开发了十多款APP,分别解决工程报价、项目管理、研发需求、产品建议、OA审批、打卡、查询工资等不同需求。
软件上线后,虽然也能大致满足业务所需,但研发、维护、运营成本高昂,并且使用时要在不同APP间频繁切换,效率非常低。
当时团队也尝试过把这十几款APP统一成一个APP,但在技术层面遭遇了重重困难。于是他们开始向外搜寻,经过一番对比了解,最终选择了企业微信。
“最看重的是它的灵活性。我可以把原有的十几个应用都搬到企业微信上,云端统一的窗口集成,它非常灵活;更重要的是,数据是沉淀在我们自己的后台里,企业微信和我们原有的应用系统之间没有冲突,它仅仅是把这些应用连接在了一起,操作起来也容易。”王刚解释道。
连接而不拆除,开放而不冲突,以平台的姿态去帮助企业建立内部数字化生态,打通生态循环,这也是腾讯企业微信政务民生行业总经理王琼所强调的企业微信区别于其他数字化工具的突出优点。
“相比于其他SaaS厂商、大数据厂商、云计算厂商,企业微信要做的是一个连接的入口。很多企业之前已经采购了一些信息化产品,有了很多数据和系统沉淀,企业微信不是要替换掉它们,而是在继承企业原有的系统和大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连接的方式,帮助企业把原有的数据用得更好,发挥上下贯通的纵向连接力,这是我们的站位。”她总结道。
2
产品基因打造横向连接力,
提升企业市场敏感度
事实上,尽管中国制造业在IT信息化底子、产业发展阶段和状态上与德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得益于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移动互联网成为中国的领先优势,它在帮助企业长出横向连接力,高效连接上下游和市场端,让制造业的数字化形成网络效应上,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目前微信用户已超12亿,几乎称得上一款全民APP。由于可以和微信互通,是B2C的标准组件,企业微信在赋能企业对外连接力、提升市场敏感度上,独具优势。对于制造业来说,不仅仅是生产制造,和上下游、消费者的连接协同,也很重要。
大疆农业对此深有体会。和所有TO B业务一样,无人机在农业领域里的销售不再是一次性的动作,如何做好售后服务,让用户手中的无人机能够“用起来,用得好”,至关重要。
过去,大疆农业通过400热线电话,解答农户或提供植保服务的专业飞手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但是一个客服人员一次只能接听一个电话、很多问题通过语言还很难解释清楚。更重要的是,即使智能手机的普及率逐年升高,但各种APP、电子操作流程等数字化售后服务工具对于农业从业者来说,还是有些陌生和复杂。
如何通过最低的门槛加强与飞手和农户的连接,及时高效地解答他们遇到的问题,成为大疆农业亟需破解的难题。
最终大疆农业和代理商选择了企业微信。农户们不用再下载其他APP,也不必阅读复杂的电子文档,用平时最熟悉、最常用的微信就能随时随地联系上客服人员的企业微信,获得24小时便捷、及时的售后服务。
“为什么很多时候企业自建一套数字化系统会失败?因为它的学习成本高,大家都不熟悉、不会用,就很难推广开来。”在王琼看来,产品理念不是一个虚词,相反它很重要,代表了对人性的洞察,真正好的产品是能够让行业一线人员都愿意用,这是企业数字化的前提,而跟微信长得很像的企业微信就是这样一个人人都会用的产品。
而且在企业微信上,服务形式也不再局限于语音,还可以发图片和视频,可以用更直观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在农忙季节和时间赛跑,帮助农户增收降损。
正是在这样的科技力和服务力的双重保障下,截至2021年8月,大疆农业植保无人机国内单年作业面积首次突破7亿亩次,大疆农业和企业微信携手,助力着农业生产数字化不断走深向实。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除了连接售后服务市场外,在直连前端消费者,提升企业市场敏锐度上,企业微信也有不少成功经验。
五菱汽车作为国内公认的“神车”,只用2万元的成本,就能做出读懂消费者心里的车。为此五菱员工以前常常蹲在汽车论坛里“潜水”,因为那里汇聚了最多的汽车发烧友,流量很聚集。但渐渐地,他们分散到了微博、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等平台。五菱很快意识到,必须通过新的工具,把“家人们”重新聚到一起,一定要有个地儿能唠“家常”。
这个新工具就是企业微信。五菱通过企业微信建立粉丝社群,以车型为主要的分群依据,在互动中收集用户需求,通过在公众号提问,并邀请客户进入企业微信群交流讨论,不断收集客户反馈,敏锐捕捉车主需求,不断聚焦核心需求,与时俱进地实现了“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
不难看出,在五菱的案例中,通过企业微信的社群功能,制造业企业可以更近距离地聆听用户声音,并从互动中提取到实实在在助力产品设计的想法创意。这样的打法,不仅重塑了企业和用户的关系,同时彻底改变了产品的链路,让消费者不再只是被动等待的终端,而转变为定制化产品的起点,从而助力企业生产出切中市场需求的爆款产品。
3
结语
不可否认,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道路还面临着不少挑战。相比零售、餐饮等消费行业,制造业会更厚重,其整个生产加工、运输、上下游供应、服务、市场终端等链条,相较于其他行业来说都更加复杂,对应的企业内外部数字化建设也更难。
“尽管难,但我们必须把制造业的数字化赋能做好,才能证明我们是真正在往产业的方向和思路上去走,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某一个单点上去做一些简单的事。”王琼表示。
在她看来,这有这样才能有望回答文章一开头的问题:中国距离世界一流制造业强国还有多远?她相信只要是走在正确的路上,令人期待的答案就不会太远。
本文由雷锋网原创,作者:徐晓飞。申请授权请回复“转载”,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逃离 AI 赛道的投资人:做局失利、破局无力
AI 人才越来越不值钱了吗?
联想闪离科创板的那些「骚操作」和「神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