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恩达最新采访!以数据为中心的原因
共 4796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2-02-13 07:11
Datawhale干货
编译:维克多、王晔,来源:AI科技评论
吴恩达是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领域国际最权威的学者之一,最近一年里,他一直在提“以数据为中心的AI”,希望将大家的目光从以模型为中心转向以数据为中心。
最近,在接受IEEE Spectrum的采访中,他谈到了对基础模型、大数据、小数据以及数据工程的一些感悟,并给出了发起“以数据为中心的AI”运动的原因。
“过去十年,代码—神经网络的架构已经非常成熟。保持神经网络架构固定,寻找改进数据的方法,才会更有效率。”
吴恩达表示,他这种以数据为中心的思想受到了很多的批评,就和当年他发起Google brain项目,支持构建大型神经网络行动,时候受到的批评时一样:想法不新鲜,方向错误。据吴教授介绍,批评者中不乏行业资深人士。
关于小数据,吴教授认为,它同样能够有威力:“只要拥有50个好数据(examples),就足以向神经网络解释你想让它学习什么。”
以下是采访原文,AI科技评论做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译。
IEEE:过去十年,深度学习的成功来源于大数据和大模型,但有人认为这是一条不可持续的路径,您同意这个观点么?
吴恩达: 好问题。
我们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看到了基础模型(foundation models)的威力。说实话,我对更大的NLP模型,以及在计算机视觉(CV)中构建基础模型感到兴奋。视频数据中有很多信息可以利用,但由于计算性能以及视频数据处理成本的限制,还无法建立相关的基础模型。
大数据与大模型作为深度学习引擎已经成功运行了15年,它仍然具有活力。话虽如此,但在某些场景下,我们也看到,大数据并不适用,“小数据”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案。
IEEE:您提到的CV基础模型是什么意思?
吴恩达: 是指规模非常大,并在大数据上训练的模型,使用的时候可以为特定的应用进行微调。是我和斯坦福的朋友创建的术语,例如GPT-3就是NLP领域的基础模型。基础模型为开发机器学习应用提供了新的范式,有很大的前景,但同时也面临挑战:如何确保合理、公平、无偏?这些挑战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基础模型上构建应用,会越来越明显。
IEEE:为CV创建基础模型的契机在哪?
吴恩达:目前还是存在可扩展性难题。相比NLP,CV需要的计算能力更强大。如果能生产出比现在高10倍性能的处理器,就能够非常轻松建立包含10倍视频数据的基础视觉模型。目前,已经出现了在CV中开发基础模型的迹象。
说到这,我提一嘴:过去十年,深度学习的成功更多的发生在面向消费的公司,这些公司特点是拥有庞大的用户数据。因此,在其他行业,深度学习的“规模范式”并不适用。
IEEE:您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您早期是在一家面向消费者的公司,拥有数百万用户。
吴恩达:十年前,当我发起 Google Brain 项目,并使用 Google的计算基础设施构建“大”神经网络的时候,引起了很多争议。当时有位行业资深人士,“悄悄”告诉我:启动Google Brain 项目不利于我的职业生涯,我不应该只关注大规模,而应该专注于架构创新。
到现在我还记着,我和我的学生发表的第一篇NeurIPS workshop论文,提倡使用CUDA。但另一位行业资深人劝我:CUDA 编程太复杂了,将它作为一种编程范式,工作量太大了。我想办法说服他,但我失败了。
IEEE:我想现在他们都被说服了。
吴恩达:我想是的。
在过去一年,我一直在讨论以数据为中心的AI,我遇到了和10年前一样的评价:“没有新意”,“这是个错误的方向”。
IEEE:您如何定义“以数据为中心的AI”,为什么会称它为一场运动?
吴恩达:“以数据为中心的AI”是一个系统的学科,旨在将关注点放在构建AI系统所需的数据上。对于AI系统,用代码实现算法,然后在数据集上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过去十年,人们一直在遵循“下载数据集,改进代码”这一范式,多亏了这种范式,深度学习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对许多应用程序来说,代码—神经网络架构,已经基本解决,不会成为大的难点。因此保持神经网络架构固定,寻找改进数据的方法,才会更有效率。
当我最开始提这件事的时候,也有许多人举手赞成:我们已经按照“套路”做了20年,一直在凭直觉做事情,是时候把它变成一门系统的工程学科了。
“以数据为中心的AI”远比一家公司或一群研究人员要大得多。当我和朋友在NeurIPS上组织了一个“以数据为中心的AI”研讨会时候,我对出席的作者和演讲者的数量感到非常高兴。
IEEE:大多数公司只要少量数据,那么“以数据为中心的AI”如何帮助他们?
吴恩达:我曾用3.5亿张图像构建了一个人脸识别系统,你或许也经常听到用数百万张图像构建视觉系统的故事。但这些规模产物下的架构,是无法只用50张图片构建系统的。事实证明。如果你只有50张高质量的图片,仍然可以产生非常有价值的东西,例如缺陷系统检测。在许多行业,大数据集并不存在,因此,我认为目前必须将重点“从大数据转移到高质量数据”。其实,只要拥有50个好数据(examples),就足以向神经网络解释你想让它学习什么。
吴恩达:使用50张图片训练什么样的模型?是微调大模型,还是全新的模型?
吴恩达:让我讲一下Landing AI的工作。在为制造商做视觉检查时,我们经常使用训练模型,RetinaNet,而预训练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其中更难的问题是提供工具,使制造商能够挑选并以相同的方式标记出正确的用于微调的图像集。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无论是在视觉、NLP,还是语音领域,甚至连标记人员也不愿意手动标记。在使用大数据时,如果数据参差不齐,常见的处理方式是获取大量的数据,然后用算法进行平均处理。但是,如果能够开发出一些工具标记数据的不同之处,并提供非常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改善数据的一致性,这将是一个获得高性能系统的更有效的方法。
例如,如果你有10,000张图片,其中每30张图片一组,这30张图片的标记是不一致的。我们所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建立工具,能够让你关注到这些不一致的地方。然后,你就可以非常迅速地重新标记这些图像,使其更加一致,这样就可以使性能得到提高。
IEEE:您认为如果能够在训练前更好地设计数据,那这种对高质量数据的关注是否能帮助解决数据集的偏差问题?
吴恩达:很有可能。有很多研究人员已经指出,有偏差的数据是导致系统出现偏差的众多因素之一。其实,在设计数据方面也已经有了很多努力。NeurIPS研讨会上,Olga Russakovsky就这个问题做了一个很棒的演讲。我也非常喜欢Mary Gray在会上的演讲,其中提到了“以数据为中心的AI”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但并不是解决方案的全部。像Datasheets for Datasets这样的新工具似乎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以数据为中心的AI”赋予我们的强大工具之一是:对数据的单个子集进行工程化的能力。想象一下,一个经过训练的机器学习系统在大部分数据集上的表现还不错,却只在数据的一个子集上产生了偏差。这时候,如果要为了提高该子集的性能,而改变整个神经网络架构,这是相当困难的。但是,如果能仅对数据的一个子集进行设计,那么就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个问题。
IEEE:您说的数据工程具体来讲是什么意思?
吴恩达:在人工智能领域,数据清洗很重要,但数据清洗的方式往往需要人工手动解决。在计算机视觉中,有人可能会通过Jupyter notebook将图像可视化,来发现并修复问题。
但我对那些可以处理很大数据集的工具感兴趣。即使在标记很嘈杂的情况下,这些工具也能快速有效地将你的注意力吸引到数据的单个子集上,或者快速将你的注意力引向100个分组中的一个组中,在那里收集更多数据会更有帮助。收集更多的数据往往是有帮助的,但如果所有工作都要收集大量数据,可能会非常昂贵。
例如,我有次发现,当背景中有汽车噪音时,有一个语音识别系统的表现会很差。了解了这一点,我就可以在汽车噪音的背景下收集更多的数据。而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要收集更多的数据,那样处理起来会非常昂贵且费时。
IEEE:那使用合成数据会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吗?
吴恩达:我认为合成数据是“以数据为中心的AI”工具箱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在NeurIPS研讨会上,Anima Anandkumar做了一个关于合成数据的精彩演讲。我认为合成数据的重要用途,不仅仅表现在预处理中增加学习算法数据集。我希望看到更多的工具,让开发者使用合成数据生成成为机器学习迭代开发闭环中的一部分。
IEEE:您的意思是合成数据可以让你在更多的数据集上尝试模型吗?
吴恩达:并非如此。比方说,智能手机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缺陷,如果要检测智能手机外壳的缺陷,那可能会是划痕、凹痕、坑痕、材料变色或者其它类型的瑕疵。若你训练了模型,然后通过误差分析发现总体上它的表现很好,但在坑痕上表现得很差,那么合成数据的生成就可以让你以更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只为坑痕类别生成更多的数据。
IEEE:您可以举例具体说明吗?若一家公司找到Landing AI,并说他们在视觉检查方面有问题时,您将如何说服他们?您又将给出怎样的解决方案呢?
吴恩达:合成数据生成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但我通常会先尝试许多更简单的工具。比如说用数据增强来改善标签的一致性,或者只是要求厂家收集更多的数据。
当客户找到我们时,我们通常会先就他们的检测问题进行交谈,并查看一些图像,以验证该问题在计算机视觉方面是否可行。假若可行,我们会要求他们将数据上传到LandingLens平台。我们通常根据“以数据为中心的AI”方法向他们提供建议,并帮助他们对数据进行标记。
Landing AI关注的重点之一是让制造企业自己做机器学习的工作。我们的很多工作都是为了软件的便捷使用。通过对机器学习的开发迭代,我们为客户提供了如何在平台上训练模型,以及如何改进数据标记问题来提高模型的性能等很多建议。我们的训练和软件在此过程中会一直发挥作用,直到将训练好的模型部署到工厂的边缘设备上。
IEEE:那您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如果产品发生变化或是工厂的照明条件发生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模型能适应吗?
吴恩达:这要因制造商而异。在很多情况下都有数据偏移,但也有一些制造商已经在同一生产线上运行了20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所以在未来5年内他们也不期望发生变化,环境稳定事情就变得更容易了。对于其他制造商,在出现很大的数据偏移问题时我们也会提供工具进行标记。我发现使制造业的客户能够自主纠正数据、重新训练和更新模型真的很重要。比如现在是美国的凌晨3点,一旦出现变化,我希望他们能够自行立即调整学习算法,以维持运营。
在消费类软件互联网中,我们可以训练少数机器学习模型来为10亿用户服务。而在制造业,你可能有10,000 制造商定制10,000 个人工智能模型。所面临的挑战是,Landing AI 在不雇用10,000名机器学习专家的情况下,如何做到这一点?
IEEE:所以为了提高质量,必须授权用户自己进行模型训练?
吴恩达:是的,完全正确!这是一个全行业的AI问题,不仅仅是在制造业。例如在医疗领域,每家医院电子病历的格式略有不同,如何训练定制自己的AI模型?期望每家医院的IT人员重新发明神经网络架构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构建工具,通过为用户提供工具来设计数据和表达他们的领域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构建自己的模型。
IEEE:您还有什么需要读者了解的么?
吴恩达:过去十年,人工智能最大的转变是深度学习,而接下来的十年,我认为会转向以数据为中心。随着神经网络架构的成熟,对于许多实际应用来说,瓶颈将会存在于“如何获取、开发所需要的数据”。以数据为中心的AI在社区拥有巨大的能量和潜力,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研究人员加入!
干货学习,点赞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