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各家大厂 AI Lab 现状如何?
共 1920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1-08-04 19:36
来源:知乎-知易行难 文仅交流,侵删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6541860
一句话,名存实亡。
阿里的达摩院自负盈亏,腾讯优图沦为内部算法外包,百度自从Andrew走后再也没有恢复元气,字节则干脆直接把lab名字改成了业务中台。国内互联网大厂无一例外,纷纷挂羊头卖狗肉,所有的“实验室”几乎全部做着业务上的脏活累活。不厌其烦的标数据加数据洗数据,然后雇几个实习生来回砍模型上tensorRT再试试trick。昔日挂着各类fancy title的科(tiao)学(can)家(xia)们如今做着跟富士康中的工艺师没什么区别的工作,无非是从研究手机边角到底该设多少度比较防摔变成研究这个weight decay到底该设大点还是小点才能变的更好。
同时国外AI lab也面临不小压力,但是好歹还是出了一些划时代的工作。这期间Google整出了Transformer跟BERT,产生巨大学术impact的同时也优化了搜索和机翻体验。Deepmind从AlphaGo整到了AlphaZero再到AlphaFold,每一次都是学术界海啸级的存在。虽然目前还是看不到商业上这些玩意能有什么卵用,但是产生的PR效应也是难以估量的。相比之下FAIR这期间的大工作也许要逊色一些,但是学术上在其子领域也有不少seminal work。PyTorch也基本已经坐稳第一深度学习框架。
反差似乎大的有些夸张,但是这些也的确从侧面反映出了一些行业现实,sad but true。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了追随者的身份,但是却从来不知道如何在未知中探索未来。最近新闻上最喜闻乐见就是某厂声称要做中文的BERT,另一个厂又要做中文CLIP,还有的厂又要建立中国的Deepmind,但却鲜见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里能做出来世界级的划时代工作。
前一阵和朋友们聊起这个话题,大家最大的感触是国内其实不缺钱也不缺人,缺的是有远见的领导者,无畏的决心和健全的AI工业体系。而国内业界现状,是从要求三五年立马盈利上市割韭菜的投资人,到只愿意各个赛道里大批量生产incremental工作的paper machine教授们,最后再到一线对着屏幕夜以继日调参烧香求涨点的调参侠,整个行业从上到下弥漫着一股焦虑且急功近利的气氛。从顶层设计开始,大家考虑的问题都是两三年后是否有钱赚,有饭吃,于是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小步快走的模式,把所属麾下所有研究员化整为零,每个人负责一个小赛道,平均每人分几台服务器配几个实习生然后开始了作坊式的生产模式。
更让人绝望的还是国内的一些决策层,对于这种现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我面谈过的很多title为总监乃至VP级的国内大厂负责人,其中大多喜欢吹嘘的东西无外乎我们今年又跟政府签了几个单,我们有什么流量渠道,我们嫖的github代码加上内部数据整了个产品又赚了多少钱,我们的团队多牛逼今年又灌了多少paper。对于Deepmind OpenAI这种模式,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表示这种无法落地的企业不值一提,觉得无非是资本的游戏和一时的泡沫。几乎没有人愿意为了长期收益组织力量冒哪怕稍微大一点的风险。我们手握屠龙刀,却不再是当年踌躇满志的屠龙少年。
也许我们还需要时间去适应身份的转变,也许当下的量变终会产生质变。
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吧。
猜您喜欢:
CVPR 2021 | GAN的说话人驱动、3D人脸论文汇总
附下载 |《TensorFlow 2.0 深度学习算法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