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出好的SaaS产品
在互联网产品开发中,普遍有很多非产研人员会认为做产品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所谓“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每个人都能对还未落地的场景化需求说这么两句。
所以也经常流传着这样的调侃:这个需求很简单,怎么实现我不管,哪种语言你随便,不服可以找老板。
虽然是一句调侃,但是不难看出产品知与行之间的认知鸿沟。
在SaaS产品早期的SLG阶段(Sales Led Growth,销售驱动增长),大家卖软件靠的是销售力,当产品力相对较弱的时候,不可避免会被市场客户需求推着走,是克制还是放宽?是顺应还是推翻?是增加还是减少?
这些,都是产品经理和团队负责人应该思考的事情,为什么别人眼里看着很简单的需求,实现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
我想,知易行难,问题之所以显眼的存在而不易解决,或许是思考维度的多元化没有打开。
如何打开这些维度呢?我和你分享一些我的思考和看法。
1
加法容易减法难
“做加法的想法几乎立刻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来,但做减法却需要更多的认知和努力”
你是否发现,市场和运营提出客户产品需求时,只要是合理的客户需求基本上都要去实现,因为你不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产品在一线落地会遇到较大的阻力。
那么,在做需求加法的时候,产品是否可以多思考下,增加需求是否会影响原有产品架构的完整性,减少需求又是否真的劝退客户,或者有没有B计划来填补需求空缺。
2
专而精,好过大而全
集中精力专注在核心产品功能上,真正去解决客户场景问题,而不是大而全的覆盖,客户要的都有,但是都不好用,自然无法做成叫得响的拳头产品。
面面俱到不如深挖一点,好比现在的CRM系统,产品功能同质化竞争下,如何在差异化上做精做深,给客户心里打上属于自己产品的标签烙印。
3
对外顺应人性,向内克制人性
做减法是反人性的,不信你试试问下自己,谁不希望好处多多益善。只做顺应人性的事难以有成就,逆人性的事情才会有更多收获。
反馈在产品上,一味顺从客户需求做加法,尤其是SaaS产品,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后肯定会拖累产品,在满足现有客户需求和满足未来客户需求上,辩证和克制也是必修技之一,既能顺应市场客户的使用需求,又能克制产品臃肿。
4
不用重来才叫快,能够积累才叫多
产品的反复推翻和重构具备极强的杀伤力,相信你肯定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在产品MVP阶段,公司领导和产研团队好不容易内部论证推演做出了产品发展规划,但是在一线实施人员指导客户落地时发现事实和规划相背,这时候产品该坚持哪个方向?
很多公司的产品发展和最初的构想并不一致,这是事实。
没有一步到位的产品,尽快用MVP去验证市场,快速试错中暴露的很多细节和问题,都可以积累沉淀到下一次迭代。少即是多,慢即是快。
5
简单,简单,再简单
SaaS产品在前期客户体量还不足够大的时候,不要去思考太多高度灵活配置化的功能,一来是可供验证需求的客户样本有限,没有谁能确保一定会是这样的适用场景;二来是会让自己反复的做加法,因为你不得不在每个功能点上留有余地,以便后期开发。
让客户适应产品,还是让产品适应客户,没有标准答案,至少会是一个拉锯战,但产品最终要落实在客户层面实施,简单易用能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低的实施成本。
6
场景,场景,还是场景
闭门造车式的论证推演,自信满满的将产品推向市场,结果发现PMF不达预期((Product Market Fit,产品和市场匹配度)。
很多我们认为用户应该关注的场景并没有发生,尤其是垂直型行业SaaS产品,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客户场景并不是坐在办公室想出来的,去哪里?怎么想?应该在听到一线炮火的声音后再去做决定。试想一下你的产品,是否有70%以上的功能并不被用户经常使用。
最后的话
👉产品知易行难,缩短认知鸿沟,不妨打开以上维度
👉顺应客户需求,但也要克制需求,加法容易减法难
👉专而精好过大而全,找到自己杀手级的产品功能
👉回归场景,简单易用,产品要经得住前线考验
加与减,你今天做了吗?
END
李宽视频号
这可能是目前最大的B端产品微信群,点击->#快来入群:B端产品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