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误区、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组合之创新、基本底层逻辑

盖亚意识

共 14049字,需浏览 29分钟

 ·

2022-02-11 10:14


对元宇宙的理解存在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

元宇宙是资本的产物,它从头到脚血淋淋,每一个毛孔里都散发着蛊惑的腥味,引导人类走向阿鼻地狱,它没有任何浪漫的想象力,也不会为人类创造正面价值。这个观点与“全球民粹”思潮吻合,一切都是资本阴谋,他们又用新的镰刀来收割我们了。只要与元宇宙相关,往死里喷

另一个极端是:

宇宙是美好归宿,是浪漫唯美的乌托邦。一切反对元宇宙的都是智商低下的物种,是遗老遗少辫子军,是缺乏想象力的咸鱼,是没有学习新知识能力的原始人,是抵挡技术潮流的螳螂,没有勇气探索未来的笨蛋。这类人活该被剥削,等着被淘汰。只要是骂元宇宙的,则嗤之以鼻


     这两种认知都非常极端.


01

元宇宙就是个游戏


很多人将元宇宙视为是一个大型3D虚拟游戏

他们喜欢将“元宇宙”与电影“头号玩家”划上等号。

加上近期与元宇宙挂上钩的公司大多是“游戏公司”,所以便简单将两者连成一体。




元宇宙不是简单的游戏,它涉及web3.0主权财富数字身份NFT经济体系文明设定新型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多重要素,是自然人的高维度拓展,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数字文明


它不仅仅只是游戏,而是人类未来文明的全新生态




02

元宇宙属于VR硬件


一谈元宇宙,就要涉及VR硬件

一谈到VR硬件,很多人就将元宇宙认为是一个虚拟世界


不可否认,VR硬件将在元宇宙世界里起到重要作用。

它会让元宇宙变得更加立体精彩

但VR与元宇宙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通往元宇宙的路有千万条,VR硬件不过是一种介质,而不是核心要素。

举个例子,目前在元宇宙领域域最具代表性的公司Roblox并不是基于VR的,而是一个平台连接器

还有人将以太坊视为无限接近于元宇宙,它也只是一个智能合约平台




03

元宇宙属于互联网巨头


目前入局元宇宙的企业,多是互联网巨头

但元宇宙本身的核心是“去中心化”,被互联网巨头控制的元宇宙,不是元宇宙。

任何一家互联网巨头也无法真正建成完整的元宇宙



真正的元宇宙最终需要实现跨链互通身份互认价值共享,它不属于任何互联网巨头,而是属于每一个人


风起于青萍之末,元宇宙没有那么容易猜到结局。

一个元宇宙的形成,也许一个故事,一个钱包,一个插件,一套NFT图像,一个合约都可能会成为它的爆炸奇点

OpenSea团队只有37个人,每天处理着数亿美金的NFT交易量。

Loot只是Dom Hofmann发布的一个创意合约,却点爆了整个区块链世界。

MetaMask只是一个钱包插件,交易额达238亿美元,用户人数达90万

《2140》只是一个世界框架,也有可能设计成未来元宇宙

…………




04

元宇宙与现实世界割裂


元宇宙=虚拟世界,这是多数人的看法。

他们认为元宇宙是与现实世界割裂的虚拟存在,犹如两个世界,互不关联。

但实际上,元宇宙不是《头号玩家》,也不是《黑客帝国》。

它与现实世界并非割裂,而是交汇融合

线上+线下是元宇宙未来的存在模式

线下场景会成为元宇宙重要组成部分,元宇宙也会为线下沉浸式娱乐带来可能。


元宇宙与现实世界一开始存在边界,但两者边界会变得越来越模糊,最终相互依存

元宇宙是虚实共生,不是镜像孪生。




05

无政府主义主宰元宇宙


很多人认为:元宇宙越发达,顶尖玩家通过暗宇宙操控世界。

顶尖玩家操控议题,甚至发动金融攻击,高级玩家可以带领数千万粉丝冲垮小国的政治经济


元宇宙的玩家,无论是乌合之众还是暗宇宙,都是世界主义的,跨国行为打乱了世界各个地区的秩序,长远下去,这个世界要被虚拟元宇宙的英雄们统治。



但实际上,与互联网的统治一样,民族国家仍然会介入管理,并且具有难以割舍的力量




06

元宇宙是“文明内卷”


很多人常借用刘慈欣在2018年的演讲,称元宇宙是“文明内卷”。

但刘慈欣讲的这段演讲时目标对象是“虚拟世界”,当时没有元宇宙的概念。

元宇宙是虚拟世界现实世界的融合,也是多种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融合结晶



太空歌剧和赛博朋克相互融合,不是非此即彼

元宇宙与星辰大海不是竞争对立关系,前者向内拓展,后者向外延伸,最终殊途同归共同发展

更好的数字虚拟技术和更发达的太空技术,其实相辅相成。


元宇宙不会带来文明内卷,有可能实现文明跃迁




07

元宇宙美好得像个天堂


有些人的看法:元宇宙是完美的,像个天堂,可以实现乌托邦理想国


的确,元宇宙刺激丰富体验极致,从娱乐性上讲让人类变得非常快乐。

与此同时,娱乐至死也将会变得更加极致;元宇宙沉浸程度比现实社会游戏更深,时间一久,偏理性的人和偏感性的人的分布,就会从二八定律变成一九定律



元宇宙的技术将实现感官享乐主义,乌合之众是它的狂热粉丝和朝拜者。

如果不能将人性控制好,那么表面美好的元宇宙最终会带来一个地狱




08

元宇宙中没有稀缺性


进入了元宇宙,是否意味着一切可以复制

进入了元宇宙,是否意味着稀缺性将不复存在?


这是一种对元宇宙的错误认知。

实际上,稀缺性正是元宇宙的一大特点,甚至元宇宙的经济形态都是基于“元稀缺”而诞生。



NFT很有可能成为元宇宙的基本单元,元宇宙资源也是稀缺的。




09

元宇宙是现实社会关系的延伸


很多人认为元宇宙社会关系与现实社会关系并无二致,只是换了一个数字环境

所以元宇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就是建立一个3D互联网


事实上元宇宙是人类社会的升维,社会形态完全不一样。

信息是第一生产力,在比特宇宙中,信息比特取代了原子,构成一切主体、场景、游戏娱乐、劳动创造的基本要素。元宇宙的智能合约是新型生产关系。



生产力:表现为信息在数量上的极大增长

生产关系:表现为信息结构上的有序化


整个元宇宙的运转,表现成新信息的出现要求新的生产关系治理方式,而新的生产关系又不断刺激新的信息的出现。




10

中国的元宇宙,

美国的WEB3.0


有些人强行将元宇宙WEB3.0分裂开来,并扭曲成两个对称的概念。

好像美国人只谈WEB3.0,中国人爱谈元宇宙,所以,这两者有高下之别


事实上WEB3.0最核心是区块链技术,重视隐私保护数字货币数字金融,偏重于软件层面。

而元宇宙则是软硬件齐头并进,它将WEB3.0融合到了元宇宙。



没有Crypto的Web3.0不是Web3.0,没有Web3.0的元宇宙不是元宇宙。

WEB3.0中国人前几天已经在区块链世界玩过了,现在中美两个大国,都在谈元宇宙




11

元宇宙概念股=元宇宙


股市中的“元宇宙”,不是真正的元宇宙,而是打着概念炒作的韭菜盘

没有落地,也没有触碰到元宇宙的核心。

概念股大部分都是“伪元宇宙”,在意的是短期的套利炒作


真正的元宇宙项目,一定是在脚踏实地地做实事。

了解元宇宙的深层逻辑,才能避开那些披着元宇宙外皮的“庞氏骗局”。




12

元宇宙里平台将掌控一切


由于深受互联网毒害,很多人认为在元宇宙里,平台将进一步掌控一切


元宇宙的核心理念是:去中心化

元宇宙的治理方式是:DAO(分布式治理)。

元宇宙的实现路径:开源运动



所以在元宇宙里,平台掌控的现象会得到缓解。

在元宇宙中,物理的疆域划分会被弱化,资本主导会被弱化,平台掌控也会被弱化。




13

元宇宙就是虚拟世界


元宇宙不仅仅只是虚拟世界


我们举一个应用场景为例:

当你在元宇宙里健身,可以选择农场种植场景,通过元宇宙通信技术\硬件连接\VR穿戴来远程控制千里之外的农业机械,你在虚拟世界里健身,但实际上你的每滴汗水都在真实世界劳动并获得回报。除了参与真正的劳作,你还可以与农场里的园主以及与他的小孩一起沟通交流,成为这个农场里不可或缺的一员。


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你可以去罗布泊沙漠种下一棵树,也可以去火星采掘矿石。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是相互依存并发展的。


在元宇宙世界,真实和虚拟二元对立统一

对于人类来说,从真实世界过渡到虚拟世界,整合真实与虚拟。

对于数字人来说,从虚拟世界过渡到真实世界,整合虚拟与真实。




14

元宇宙由程序员主宰


元宇宙中的程序员主宰底层逻辑,但真正创造元宇宙的仍然是内容创造者

想象力创造力,是元宇宙最稀缺的资产。


开发者需要让社区满意,否则内容创造者很容易再fork一个新宇宙出来。

多重宇宙MMI在元宇宙里会被实现。



依托开源的方式,让所有人都能够参与到内容创造中,享受共同创建元宇宙的乐趣。谁拥有了创意,谁拥有了优质内容,谁自己就能在元宇宙中建立新平台




15

元宇宙将让人类全部数字化


元宇宙将让人类走向数字时空,那么理想状态下,人类也将实现数字化

但不会如此简单,因为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成为数字形态的人类。


未来元宇宙里,将会出现两个不同势力

选择现实世界的原子人;

选择数字世界的比特人。



原子人将坚守现实世界,拒绝接入元宇宙中。

比特人将维护元宇宙存在,抵制其他异类生存。


不要怀疑这种可能性,君不见现在依旧有人拒绝拥抱互联网。

每个人都是自由意志的个体,会选择一种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16

元宇宙的财富得不到法律保障


很多人认为元宇宙里的财产没有国家背书,完全得不到保障。
恰恰相反,主权财富在元宇宙里得到更安全的保护。
数学背书私钥即一切,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是数字ID所承载独一无二的身份,是经济体系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个人数据开始真正属于自己。
在元宇宙,你的财产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获得数学上的真正保障。
相比于其它,数学最值得信任最安全



17

META是元宇宙的典型样本


很多普通人觉得META是元宇宙样本,这并不准确。
相反,元宇宙的先行者觉得Meta是 “反元宇宙”。

特别是区块链派对 Meta嗤之以鼻

Facebook建造的是 数字版本的地狱

在他们心中,有一个真正的元宇宙:

那就是已自成体系的以太坊,这里才是 “美丽新世界”;

他们更相信以太坊才是真正的元宇宙,那才承载着“元宇宙”的核心精神。

在加密先行者看来,Meta鼓吹的 VR/AR/XR这些只是“元宇宙”的皮相,而非元宇宙的本质。无论有多少花里胡哨的硬件接入,但那也只是给人披上了一层 盔甲而已,没办法给人以精神上的提升。

————————————————————

元宇宙处在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底层逻辑、价值观等都还没有完全建立。

对它的认知,还存在很多谬误
但不能沦入以下两个方向:
一种是不爱学习的人,对新生事物排斥,一辈子像遗老遗少活在螺丝道场里。

另一种是没有任何道德底线,不参与任何产业,却吹得头头是道。


元宇宙能卷起千堆雪,从头红到尾,总有其深层原因。





当我们说创新,我们在说什么


  • 创新,如此美好、如此模糊、如此不知所措


创新——一个流行当下而不明觉厉的大概念。上到国家,中到城市和企业,下到个人,都在提倡创新。一代一代的创新成功者是时代的巨星,是被上到庙堂下到市井所羡慕和谈论的榜样。但是,这些创新成功者到底是如何成功的,他们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成功做法是我们可以用的吗?事实证明——没有。抄别人抄死的,这些年屡见不鲜。


当下在各大企业中,仍然绕不过创新的灵魂问题:


“不创新是等死,创新是找死”。


创新是难而正确的事情。正确,说的是它有价值,而且我们都感觉到它是大趋势。但是创新之难,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理解、没有理性客观的认知、也没有心理准备。


创新是如此的模糊,我们是如此不知所措。关键在于,我们对创新到底是什么还不清晰。我们急于去学个一招半式,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学的是什么。我们急于去抢一个快人一步的右转车道,但我们并不知道大目的地在哪里。


大方向不明确之前,讨论细节都是浪费时间。


  • 创新:从已知到未知,化未知为已知


创新是在做什么?如果没有变化,我们不需要创新。如果都在我们已知的范围内,我们不需要创新。如果我们在舒适圈内,我们不需要创新。创新是要应对变化,变化带来了不确定性,带来了超出我们已知范围的问题。


如果我们对外部变化无动于衷,就会被淘汰,因此说“不创新是等死”。那么,为什么又说“创新是找死”呢?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让大家对创新有更加本质的理解。必须引入两个核心概念——“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确定性,就是你知道的、确定的。不确定性,就是你不知道的、不确定的。在信息时代,这两个概念是尤为重要的,也是整个信息领域的核心基础《信息论》的理论根基。我们常常用到的比特(bite)这个度量衡,就是不确定性的减少。



我们所做的工作,以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组合,可以分成四种:


第一种、从不确定性到不确定性:这是赌博。你可以想想那些在赌场里输的精光的人,想想那些在股市中被套牢的人,想想那些被一轮轮炒作割了韭菜的人。他们都是在这个道路上,从不确定性到不确定性。在进入时充满未知,最后还是一无所知。很多企业,所谓的盲目创新,也是在这个道路上。脑袋一热就开始多方尝试,但是在尝试中并没有获得确定性,不知道这件事情的本质是什么。最后什么都抓不住,资源投进去了,回报却像掷色子那样。成败靠运气。


第二种、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这是作死。本来是挺稳定的事情,却盲目改变,过程中没有获得更大确定性,反倒是更加混乱。原有的秩序、效率被破坏,资源快速流失,价值却一直不清楚,这就是在作死。企业里如果任由大家去做异想天开的想法,就有这个风险。就像人体中的癌细胞一样,破坏机体的确定性,并将不确定性放大,人体的资源就会快速流失导致衰亡。


第三种、从确定性到确定性:这是管理。所谓从确定性到确定性,一方面是将已经成立的确定性,进行放大从而获得更大价值。另一方面,是避免确定性的损失,保证秩序和效率不被破坏。管理就是在防止第二种情况,防止作死。


第三种、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这是创新。也就是说,开始我们是探索不确定性,进入到未知中去。但是必须要从中找到确定性,在未知中获得已知,在变化中抓住价值。原来不知道,后来知道了,才能产生有价值的创新。



在此四种行为的划分之下,我们再来看那句“不创新是等死,创新是找死”的难题,就可以看清其内在本质了。


上半句“不创新是等死”,本质上就是我们局限于第三象限。习惯了所有的事情都早已有确定性,依靠经验就可以解决。但是外部变化带来了不确定性,就难以应对。而别人如果能够应对,我们就会逐渐在竞争中和自己的不适应中被超越和淘汰。


下半句“创新是找死,本质上就是我们的所谓“创新”是在第一和第二象限之中。看起来在创新,实际仅仅是表面上的改变。而改变本身的价值和成功率是随机的,是在撞大运,命运就不在我们手里。而完全基于不确定性的改变,大概率会失败。


从本质上说,创新是什么?它是——


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产出价值。通俗一点讲就是,从已知到未知,化未知为已知。


创新伴随智能——不确定性到确定性


创新时代的另一个趋势——数字化、智能化——其本质也是不确定性到确定性。当下“数字化”已经成为热点,也是上到国家、下到企业都在提倡的东西。那么“数字化”到底价值何在、本质是什么、与多年前的“信息化”有什么区别?


从本质上讲,之前的“信息化”就是在第三象限,即从确定性到确定性。已经成立的流程、制度、体系,我们将其放在电脑上、网上,可以大大减少错误、提升效率。像是ERP、OA、CRM等等都是如此。


而“数字化”是在第四象限,即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是带有结论或决策的。比如从消费者的行为中,找到他们的特征,并给他们智能推荐产品。对于我们来讲,消费者的特征是不确定的,是我们不知道的,通过某种方式我们知道了,就变成了确定性,这个过程所产生的价值是巨大的。我们想知道的话,在量不大的情况下,可以人工去调研和分析。如果量很大,就必须用到数字化。这就是所谓的“智能”。



创新就是伴随着智能。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就是智能,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是制胜之道。在现在这个不确定性为主的时代,公司与公司管理方面的PK已经显现不出明显差异,也不产生决定性的优劣势。而谁能在不确定性中找到最大的确定性,产出最大价值,才是显出优势的根本。浅水区的竞争基本上已经结束了,谁主沉浮要看谁能在深水区走得更远。


创新的钥匙——认知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呢?我们有没有抓手呢?有了抓手,就像创新有了一把钥匙。这把钥匙——是认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关键是对不确定性中找到认知,尽可能是本质认知。有了认知,就有了基本的确定性,价值就是大概率的成果,而不是随机碰运气。



所谓认知,就是你对事情的理解,对其本质规律的理解。认知越本质,就能抓到其底层的价值规律,价值抓在手里,创新才能有的放矢。正像李善友教授所掷地有声的洞见——


“认知是因,创新是果”。



认知不同,发力的方向,产出的价值,最后的结果会非常不同。当变化到来,原有的老经验形成的陈旧认知,会让企业的资源投入、能力建设以及最后的市场价值还保持在原有道路上。而高水平的创新者,基于对变化的准确识别和科学分析,得出新的认知。新的认知带来对新价值如何符合新变化的方向性指引。在新老认知的差异之下,创新势力的发展和老旧势力的衰弱就从价值基础上就开始了。


以汽车行业为例。传统车企的典型认知是,汽车是一个复杂的机械硬件。基于这样的认知,传统车企的主攻方向是工业制造产出安全稳定的汽车硬件。所以,汽车厂商常规的投入大多是在硬件上,整车厂主要的生产制造都聚焦于组装汽车。相反,他们会将软件开发和集成都外包出去。对于车主来讲,这些汽车的软件体验是非常差的,汽车只是一个交通工具而已。车卖出就卖出去了,除了维修保养以外,都不会与车企接触。


而汽车行业的新势力,无论是蔚来、小鹏还是理想,对汽车都有新的认知。新的认知是,汽车将会成为一台大号的“智能终端”。它就像智能手机一样,除了作为交通工具,还是我们生活体验的一部分。既然是智能终端,就要给车主带来极致的用户体验,不仅仅是驾驶体验还有空间交互体验。而体验主要来自于软件,所以软件的智能化、可迭代就是核心。因此,这些汽车新势力,会将软件开发和集成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作为自己的核心能力。相反,他们可能将硬件的生产制造外包出去,找代工厂。对于车主而言,买了汽车与车企的联系才刚开始。车主在不断与软件交互,频繁升级新的软件版本并加载新的应用。车主的体验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持续提升,就像我们跟智能手机的关系一样。


由此可见,认知不同,结果会有巨大不同。认知,是创新的钥匙。


创新的操作系统——一思维


为了找到这把钥匙,并通过这把钥匙产生好的创新。我们就需要一套方法。就像人工智能、数字化需要算法一样。这套方法,就是——第一性原理式的思维,简称“一思维”。这里提到了大家常常听到的“第一性原理”,其实就相当于“本质认知”。


一思维,就是从本质认知出发的思维结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也是从创新的本质出发的方法中的方法、理论底层的理论。



一思维有三层结构,对应三个问题:


第一层:问题是——什么是一?要做是——本质认知。这一层的意义,是决定——高价值。从认知出发的思维,从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探寻的是价值根源。创新所需要的大的价值和方向,就建立在本质认知的基础上。


第二层:问题是——击穿什么?要做是——单点击穿。这一层的意义,是决定——拿结果。基于认知,找到突破口和抓手,击穿阈值带来质的改变。


第三层:问题是——如何进化?要做是——反馈迭代。这一层的意义,是决定——快进步。做出有章可循的动态迭代,快速取得进步,在成长中把事情越做越好。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结论:


创新是:从已知到未知,化未知为已知(不确定性到确定性)。


创新的钥匙是认知,没有认知的创新极有可能是“找死”。


创新的算法是第一性原理式的思维(一思维)。





我常说,只有底层逻辑才有生命力。

因为底层逻辑在面临变化的时候,能够应用到新的变化里面,会产生出新的方法论。

在公众号后台,许多同学留言问我,到底什么才是底层逻辑?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它涉及到如何观察、如何思考,不但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全局观。

去年,我在“如何用‘底层逻辑’看透世界的底牌?”演讲中探讨了5个方面的底层逻辑:

1.私域流量的底层逻辑

2.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

3.社会协作的底层逻辑

4.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5.讨论问题的底层逻辑

今天,我再一次把演讲内容分享给你,带你看清世界的底牌。




 0 
什么是“底层逻辑”?

在正式讲上述5个方面前,我们需要先弄明白,什么是“底层逻辑”?

不知你记不记得,2012年马云和王健林的“亿元赌局” 

—— 如果10年之后,电商能在中国大零售的份额超过50%,王健林就给马云一个亿,如果没到,马云还王健林一个亿。

但是,我们今天回看8年前这件事,为什么这两人和其代表的线上、线下经济,会产生如此大的分歧?

如果一方能“打败”另一方,是因为二者间有天大的不同吗?

不是的。

是因为相同的地方更多,一方才有机会干掉另一方。

万达的线下商业地产和阿里的线上流量经济,在“底层逻辑”上,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归根到本质,都是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和复购率,4部分的不同组合。

可能我在做法上跟你不一样,但是我服务的客户、我提供的价值跟你是一样的,所以我才会去干掉你。

就好比,一个做鞋子的可能永远干不掉卖水果的。因为他们之间没有太多相同之处。

两个人发生一些争执的时候,他们一定是因为有更多的相同之处,而不是不同之处。

完全不同的人是吵不起来的。 


事物间的共同点,就是“底层逻辑”。

找到不同中间的相同之处,找到变化背后没变的东西,才是“底层逻辑”。

只有底层逻辑才是有生命力的。

只有底层逻辑,在面临环境变化时,能够应用到新的变化里面,会产生出适应新环境的方法论。

底层逻辑 + 环境变量 = 方法论 

如果说只掌握各行各业的“干货”方法论,那只是“授人以鱼”,只要环境出现任何变化,“干货”就不再适用。

但如果掌握的是“底层逻辑”,那就是“授人以渔”,你可以通过不变的底层逻辑,推演出顺应时势的方法论。

所以,只有掌握了底层逻辑,只有探寻到了万变中的不变,才能动态地、持续地看清事物的本质。

下面我们就分别深究私域流量、理解他人、社会协作、是非对错、讨论问题,5个方面的“底层逻辑”,带你看清世界的底牌。




 1 

私域流量的底层逻辑

我很有幸,在上个月参加了腾讯生态大会。在今年的腾讯生态大会上,腾讯正式发布了一个重要战略,叫做“私域流量”。

但是“私域流量”的概念并不是今年才被提出来的,它从2019年开始就已经很热了。

什么是“私域流量”?

它源自于大家的一种渴求 —— 低成本,甚至免费地,重复地触达的人群。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流量”都是一个重点,但流量总有成本。

但是,随着竞争渐渐激烈,线上、线下流量开始趋平,流量红利消失了,流量的价格越来越贵了。

于是出现了一种非常明确的渴求,我能不能不要每次获得客户时,都需要付钱?能不能低成本,甚至免费地触达客户?

这种渴求在过去一年里面变得特别热烈,大家就萌生出来一个名词叫做“私域流量”。

但是,如今媒体数量这么多,线上的、线下的;公众号、微信私人号、抖音、微博…… 怎么分别找到可持续的“私域流量”?

这就需要深挖私域流量的“底层逻辑”,找到不同中的相同之处。

《5分钟商学院》里给大家交付过一个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概念 —— P.O.E. 

P 指的是 Paid Media, 付费媒体

O 指的是 Owned Media, 自有媒体

E 指的是 Earned Media, 赢得媒体

看似不同的媒体,归根到“底层逻辑”,都是 P.O.E. 

我们一个一个讲。

过去一段时间,Paid Media, 付费媒体盛行。比如电视广告。

那时线上完胜线下,为什么?

因为那时,在“公域流量”里通过付费获得“私域流量”,线上买流量的价格比线下买流量的价格更便宜。

所以,这段时间,线上的 Paid Media 和线下的 Paid Media 价格是不均衡的,线上便宜,线下贵。

但是这个不均衡一定会被拉平,只不过是假以时日而已。

所以,一旦线上线下的 Paid Media 价格被拉平之后,线上付费媒体的红利不再,转移到 Owned Media, 自有媒体。

什么叫 Owned Media 自有媒体?

反复触达一个群体时,不需要为此而付费。比如公众号。

例如,我们的“刘润公众号”,已经有98万多的关注。我可以反复地、免费地触达这近百万的用户。

但耕耘自有媒体所投入的成本还是很高的,我需要每天不断写文章,还要确保持续输出高质量、多样化的内容。

但当付费流量的价格升高后,自有媒体就变得相对便宜了。

所以在付费媒体还很便宜时,我们也一直在深耕自有媒体。当新红利出现,自有媒体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第三种叫做 Earned Media 赢得媒体,什么意思?

你的内容发布后,会引起别人自愿帮你转发、传播。比如微信朋友圈和微博。

在微信、微博,这类有好几亿用户的大平台上面,如果你做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内容,可能会有大量的人帮你转发。

转发并不是因为你付费给他,而是因为你用内容打动了他。

转发所带来的新用户就是你赢得来的,这就是 Earned Media。

拼多多就靠 Earned Media 方式成长起来的。

顾客可以买到便宜的商品,但需要多个人一起拼团才可以购买。

为了能拼团,你会把链接分享给很多朋友。

分享给朋友这一操作所带来的新用户,就是拼多多赢得来的,三四年间就积累了三四亿的用户。

所以,无论媒体形式如何变化,无论私域流量概念如何更名,

P.O.E. 这个“底层逻辑”永远不会改变。

换句话说,你不需要去关注一直变化的东西, 

你只需要选好契合自身,并且支持建立私域的平台,默默深耕,通过购买或赢得,沉淀用户,打造你的私域流量。




 2 

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

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就是《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里面有一句话我印象尤为深刻: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中文叫做知彼解己,翻译成白话就是,你首先要去理解别人,你才能期待别人来理解你自己。

可是,要真正理解别人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尤其是我们下意识地更加渴望先被别人理解。

怎么才能真正做到理解别人呢?

我们需要深挖理解别人的“底层逻辑”。

理解别人的“底层逻辑”是3个问题:

What 是什么; Why 为什么;How 怎么办。

我举个例子。

有一次我和一群企业家开私董会,其中一位提出了一个问题,期待大家的解答。

他问:“请问我怎么样才能解雇我的高管?” 

当时20多位企业家,开始问通过向他提问的方式了解更多的情况,然后再给他提建议。

大家问了很多问题:你的高管收入多少?在什么职位?跟他签了合同没有?合同里面有没有一些要承担的法律风险?…… 

作为会议主持的我,这时忍不住打断了大家的提问,然后我只问了这位企业家一个问题:

“请问你为什么要解雇你的高管?” 

我们现在暂停一下故事,回顾一下这些问题。

这位企业家首先提了一个问题,请问我如何解雇我的高管?

这是一个 How 怎么做的问题。

但他问出这个问题时,其实已经做了一个决定了 —— 解雇高管。

把这个决定作为答案,背后的问题是什么?

是“什么办法对公司的伤害最小?” 

这是一个 What 是什么的问题。

但是,What 和 How 之间还差了一步 —— Why 为什么。

当时我们的企业家同学都是在帮他解决 How 的问题,帮他想怎么解雇高管,却没人向上追问 Why,为什么要解雇。

当我问出为什么的问题后,这位企业家说:

在接受上市投资人采访时,竟然每一位高管所讲的公司愿景和未来都不一样。

这让他特别恼火。心想我都跟你们讲了这么多年了,以为我们早就统一认识了。

结果到现在面对投资人,我讲得信誓旦旦,觉得我们所有人都一致,有伟大的愿景,你们却一个都讲不出来。

所以,这位企业家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是因为这些高管让他在某一场合没面子了,所以他要干掉高管们。

但是,解雇高管是这件事的最佳解决办法吗?不见得。

所以我们说,理解别人的“底层逻辑”是这3个问题:What? Why? How? 

What 是 Why 的答案,How 是 What 的答案。

当有人找你聊天、问问题时,你首先要搞清楚他跟你聊的是 What, Why, How 中哪个层面的东西。

只有找准了讨论问题的层次,才能做到理解别人。




 3 

社会协作的底层逻辑

除了跟个体相处之外,我们还会和更大范围的人群协作,来获得更高的效率,比如成立公司。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达成社会协作呢?

还是要找“底层逻辑”。

社会协作的“底层逻辑”有3个法则:

自然法则: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族群法则:有大于个体的目的存在,所以大家聚在一起,形成族群;

普世法则:遵守协议,可以跨越个人和组织,所有人都认同、理解。

为了更生动的和你解释这三个法则,我先给你讲一个我的旅行故事。

我很喜欢去比较极端的地方旅行。有一次,因为看了《耶路撒冷3000年》这本书,我就去了以色列。

看书时,我第一次感觉到世界上有事情是无解的。

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三方之间的纠葛,让耶路撒冷命运多舛,被入侵四十余次,被烧毁二十多遍。

那时我觉得,我即将看到的耶路撒冷,将会充满三方势力你死我活的争斗。

但当我踏上耶路撒冷的土地时,却发现有着血海深仇的三个宗教,居然在同一座城市里长期共处。

为什么?

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族群法则”,人们因为共同的目的聚在一起,有着群体内部共识。

但是“族群”之间却没有共识连接。

所以,我最初设想他们会进行“自然法则”,弱肉强食,互相厮杀。

但事实上,他们找到了群体间合作的基本元素 —— “普世法则”,也就是遵守协议。

在族群之外的合作,我可以不认同你,但是我尊重你。

协议规定的事情双方都会做到,说停战,就会停战。

“普世法则”就是我们说的契约精神。

社会整体的发展也是按照“自然法则”、“族群法则”、“普世法则”的顺序不断迭代发展。

最初的原始社会是“自然法则”弱肉强食,所有人会陷入无休止的争夺,无法合作。

后来一些人因为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我们有了“族群法则”,形成了小团体协作。

放到现代社会,用一个共同的价值观,你可以成立一家公司,但还是无法与其他公司合作。

在团体之外,要想达成更大规模的社会协作,我们就要寻找更大的共同点。

现在,公司与公司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基本都遵循普世法则,采用诚信、契约精神。

这时就可以连接更大的共同体,甚至服务全人类。

从“自然法则”到“族群法则”再到“普世法则”,我们一步步获得了更大规模的社会合作,这也是文明进程的方向。

所以,选择哪种法则与别人协作,决定你能走多远。





 4 

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在我做企业顾问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有些创业公司率先使用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或是创造了新的产品。

但没想到一段时间后,就会有大量的人来模仿,尤其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几乎把创业小公司消灭掉了。

这些创业公司内心就会觉得非常不公平。

这件事是谁的错?

我们可以在表层无休止地争论孰是孰非,但要想找到不同情境下不变的本质, 我们还是要深挖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是3个视角:

法学家的视角、经济学家的视角、商人的视角。

什么意思?

我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坏人 A” 将“受害者 B”,诱骗到没有锁门的“工地 C”。

B 摔死了,是谁的错?

法学家会说:是“坏人 A”的错,这是蓄意谋杀。

但是如此是非观,不能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经济学家会说:是“工地 C”的错。

啊?为什么啊?这也太冤了吧?

因为,整个社会为了避免“受害者 B”被“坏人 A”诱骗到工地的成本,比“工地 C”把门锁上的成本,要高得多。

如果惩罚了“工地 C”,虽然工地觉得冤,但是以后所有的工地都会把门锁上了。

这类悲剧会大量减少。

所以,经济学家是从“社会总成本”的角度,来判断一件事的对错在谁。

虽然听上去不合理,但有时比纯粹的“道义”更有长远的效果。

最后一个角度,商人会说:是“受害者 B”的错。

不管你们惩罚“坏人 A”还是“工地 C”,“受害者 B”都无法起死回生。

整件事情中,“受害者 B”的损失最大。

B 只能怪自己,不该笨到被 A 欺骗。

只有这样的认知,才能保护 B 自己。

所以,商人是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是非。

说回开头的创业公司案例。

如果创业公司说是大公司的错,它们占据太多社会资源,为富不仁。

这时,用的是法学家的视角。

这就有问题了,因为这是商业的事件。

指责大公司他就会停手吗?不会的,只要它不违法,就可以一直用下去。

作为创业者,你要用懂得用商人的视角进行判断,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所以,我们要结合不同环境,在法学家视角、经济学家视角、商人视角中,选择最合适的来判断是非对错。





 5 

讨论问题的底层逻辑

我们有一句话: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

这句话就引出了我们今天的最后一个底层逻辑 —— 讨论问题的“底层逻辑”。

我们跟别人讨论任何问题的时候,都有4个层次:事实、观点、立场、信仰。

我们分别解释一下。

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入秋了,你说:今天好冷啊。

请问,这是事实,还是观点?

天气变热、变冷,这是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这应该是事实吧?

错。今天好冷,不是事实,是观点。

那什么才是事实呢?

今天气温10度,这才是事实。

至于你觉得10度是冷是热,都是你个人的观点。

事实和观点是我们最容易混淆的两个层次。

我们经常会拿自己的观点当做事实与别人争论。

事实有真假,你说今天气温不是10度,就是假的。

观点无对错,即使只有1个人认为10度好热,你都不能说他是错的。

所以,我们以后与别人讨论时可以说:我有个观点,与你的不同。

观点在向上追溯,叫做立场。

什么是立场?

我说我房间里好冷,但是物业公司来却说一点都不冷。

这就是立场带来的差别。

物业公司说冷就要开空调,一开空调就要费电了,所以他说一点都不冷。

这时,如果你和他争论,一点意义也没有。

你永远不可能说服一个有立场的人,因为这与他的利益相关。

再向上一层,就是信仰。

什么是信仰?

信仰是一套逻辑内部自洽,逻辑外部矛盾的体系。

也就是说,信仰自身逻辑自洽,你很难击破,但两个信仰之间彼此矛盾。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讨论中医好还是西医好、信宗教还是信科学时,我都不会参与。

因为你永远不可能说服任何一方,因为他们都是逻辑自洽的。

所以,永远不要攻击一个人的信仰。

当有人和你争论信仰时,这时你可以这样回答:

英文叫:It is good for you.

中文叫:你开心就好。祝福你。

所以,当讨论问题时,一定要分清楚讨论的是事实、观点、立场,还是信仰。

不在一个层面上讨论问题,只会伤害彼此的感情。





最后的话


“底层逻辑”来源于不同中的相同,变化背后的不变。

今天我和你分享了私域流量、理解他人、社会协作、是非对错、讨论问题,5个方面的“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并不局限于商业世界。

希望你可以在看到千变万化的世界后,依然能心态平静、不焦虑。

能够让“底层逻辑 + 环境变量”,不断涌现新的方法论,看透世界的底牌,始终如鱼得水。


浏览 8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