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市场大扩张!聚焦三条主线,掘金光伏产业投资机遇|附完整报告下载
共 19879字,需浏览 40分钟
·
2021-07-11 17:48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北证券,笪佳敏
光伏淡季不淡,分布式异军突起。上半年产业链涨价对行业需求造成一 定冲击,但在下游支撑下,仍表现出淡季不淡。从总量来看,一季度 6 国装机总量同比增长 37.25%。从装机结构来看,以国内一季度装机比例 来看,分布式装机比例提升至 50%以上,远高于历年水平。
光伏市场规模迈入持续扩张阶段。回顾过去十年发展,组件不断让利于 下游,市场规模位于 2500 亿元左右。随着光伏迈入平价时代,未来十年 行业新增装机年均复合增长率维持 13%以上。光伏行业增量确定性和增 速将远超行业降本速度及降价速度,市场空间步入持续扩张阶段。
产能大扩张,2022 年装机量有望超预期。测算 2022 年各环节产能配比, 均远大于 210GW,主产业链各环节面临全面过剩,其中硅料>组件>硅 片>电池。产能过剩下将带动产业链价格大幅下降,低价有望进一步刺激 需求增长,装机量有望超预期。
拥抱光伏大未来,三条主线寻找投资机会。稳定享受行业高增长的机会:光伏行业高增长确定性强,技术变革小且需求同步扩张的产业可充分享 受光伏行业高贝塔,优选辅材环节格局清晰且壁垒深厚的胶膜、玻璃龙 头以及金刚线、热场等为代表的耗材环节;行业格局改善的机会:部分环节,份额仍然分散,随着第一梯队竞争力加强,份额有望集中。
硅产业链加速一体化,组价头部份额将进一步提升;逆变器加速出海正逐步 实现高盈利海外市场的扩张;二线胶膜上市补齐资金及产能短板,市场 份额将提升;新技术变革的机会:新技术是光伏行业降本提效的重要突 破口,存在龙头颠覆可能。其中,硅烷流化床法电耗仅为改良西门子法 的三分之一,有望带动硅料成本下降;PERC 电池进入效率瓶颈期,N 型电池是未来效率、成本的确定性方向;跟踪支架经济性凸显,正处在渗透加速期。
完整PPT报告内容,请在雷锋网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 21708”获取。
1
市场规模迈入增长阶段,
企业加速“一体化”
1.1. 展望光伏远期发展空间,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能源革命大势所趋,碳中和目标指引下全球迎来新能源浪潮。全球气候危机背景下, 各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气候承诺,“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未 来 40 年是新能源加速发展的时期。从目前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占比来看, 平均水平仅 20%左右,仍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平价时代来临,光伏开启快速成长。光伏电价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低于火 电电价,成为最具竞争力的电力产品。2021 年 4 月,位于沙特的光伏项目最低电价 达到了再创世界纪录的 1.04 美分/kWh,折合人民币价格约 0.067 元/kWh,光伏平价 已在越来越多的地区成为可能。根据我们对未来十年光伏装机量测算,预计光伏新增装机量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 13%左右。
未来 5 年量增大于减价,行业规模稳步扩张。光伏迈入平价大时代,未来十年行业 量增有望维持 13%以上增长。回顾过去十年光伏行业发展,是组件产业让利于下游 的发展历程,导致组件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处于 2500 亿元左右。过去 10 年的发展, 各企业是在既定的市场规模下进行利润蛋糕的分配。展望未来十年发展,光伏行业 增量确定性和增速将远超行业降本速度及降价速度,光伏行业市场空间步入持续扩 张阶段。
根据我们做的测算,假设在 2030 年,工业硅、硅料、硅片、电池、组件, 单个环节的毛利率分别为:25%、25%、20%、12%、8%,并根据各项技术未来降本 路径,进行成本推算,测算对应到 2030 年组件价格,对应在含税价格 1.08 元/W, 未来 10 组件价格在现有技术优化下,年均成本及价格降幅在 4%左右,但组件量增在 13%左右,未来十年光伏行业将迈入稳增长阶段。
1.2. 光伏淡季不淡,分布式异军突起
国内 1-5 月组件及逆变器出口超预期。2021 年 1-5 月光伏组件及逆变器出口持续增 长,其中 1-5 月逆变器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长达 49.4%,组件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 长达 24.5%,海外需求依然旺盛。
光伏装机淡季不淡,分布式异军突起。上半年,受产业链涨价影响,市场担心终端 价格传导不顺,从目前海外装机及国内装机量来看,有两大现象。
从总量来看,我 们以 6 国/地区(中国、欧盟、美国、拉美、印度、澳大利亚)装机并网口径观察, 体现出淡季不淡的特点。一季度,6 国装机总量同比增长 37.25%,较 2019 年增长 17.27%。
从装机结构来看,分布式占主体。由于产业链价格上涨,价格向下传导过 程中,对价格敏感的集中式电站装机热情下降,而分布式价格敏感性较低,装机比 例显著上升。以国内一季度装机比例来看,分布式装机比例提升至 50%以上,远高 于历年水平。
1.3. 行业加速“一体化”,2022 年迎产能集中释放
供需错配导致利润两极分化,组件库存及需求是短期矛盾。自 2020 年 12 月起,以 硅料涨价为起点,单晶硅片、电池、组件价格纷纷涨价。但从涨价幅度来看,硅料> 硅片>组件>电池。各环节的价格错配,带来的是各环节盈利能力的大幅变动,产业 链利润重新分配。
行业发展确定性增强&技术变革进入瓶颈期,产业加速一体化。价格的巨幅变动, 其背后是供需矛盾激化,各家企业的供应链安全也受到挑战。往后续年份来看,行 业出现两个趋势,
一方面企业加速一体化,在保障自身供应链安全的基础上,实现 多环节配置,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及保障能力;
另一方面企业之间采取合资形式往上 下游延伸,补短板,实现全产业链打通。如上机数控与保利协鑫实现颗粒硅合作, 晶澳、晶科与新特合资建设硅料厂,天合与通威合作建设硅片厂。行业内企业的环 节配置更加趋同,体现在投资端贝塔属性越来越强,往后观察企业阿尔法来自于销 售渠道的强弱比较以及消纳能力的比较。
行业迎大扩产,产能全面过剩下有望助力需求激增。测算 2022 年各环节产能配比, 均远大于 210GW,产业链各环节大概率面临全面过剩。产能过剩下,往往带来产业 链价格大幅下降,低价有望进一步刺激需求快速增长。2022 年行业价格降价背景下,有望带来下游需求量爆发式增长。
2
硅料:价格走势刺激情绪,
三季度预计仍高位徘徊
2.1. 硅料紧张贯穿全年,下半年价格预计高位震荡
硅料紧张贯穿全年,价格持续突破。回顾硅料行业过去几年发展,供给大于需求是 常态,随着成本降低及供给增加,硅料价格逐年下滑。对比历年硅料价格,过剩为 常态,达 25%以上。按照 2021 年全球装机需求量 160GW 测算,硅料过剩程度仅为 4%,处于紧平衡。但叠加库存(贸易商囤料行为)及流通量影响(市场 90%以上多 晶硅由长单锁定,少量的现货成交价决定了硅料价格)硅料紧平衡进一步转为短缺。行业定价机制由月度议价转为周度议价,自 2020 年 12 月开始,硅料价格加速向上, 自 81 元/kg 上涨至今的 210 元/kg 左右。
扩产有限叠加集中检修,下半年价格有望继续强势。硅料环节单位投资大、扩产周 期长、启停难度大,叠加 2017 年-2020 年行业供需波动大导致大部分硅料厂关闭且 行业几无新增产能,行业供给一直处于较为稳定水平。随着 2021 年需求增长,硅料 实际产能释放有限,更多为提升现有产能产出增加供给。拆分到单个季度来看,按 照实际产能的静态测算,2021 年下半年三四季度如果迎来行业需求激增,硅料将处于紧缺状态。此外,2021 年上半年部分硅料工厂持续处于满产状态,三四季度将逐 步进入检修,硅料价格预计三四季度将仍然坚挺。
2.2. 2022 年硅料仍然为产能最小环节,均价有望维持 100 元/kg 以上
2022 年硅料仍然为有效产出最小环节,硅片或为硅料价格提供支撑。作为启停难的 化工品,硅料价格往往容易出现极致。从 2020 年最低的 57 元/kg,到目前的 210 元 /kg。市场担忧,随着明年产能释放,硅料价格最低将可能下跌至 60 元/kg。但对于 明年硅料价格我们持乐观态度,均价有望维持在 100 元/kg 以上。一方面,各产业链环节来看,硅料仍然为有效产出最小环节。另一方面,随着各环节的扩产, 硅料下游硅片产能显著大于硅料产能,新产能的投放带来的旺盛的硅料需求,有望 为硅料价格提供支撑。
2.3. 颗粒硅量产渐近,成本为后续观察重点
对比了改良西门子法与硅烷流化床法在众多工艺层面的比较,在连续生产能力、 电耗、投资成本、转化率等方面,硅烷流化床法较改良西门子法均有更大优势。但 从实际产业化推进来看,我们认为硅烷流化床的降本潜力以及颗粒硅的使用便捷性 是推动产业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颗粒硅量产渐近,静待新产能释放。颗粒硅在 2018 年后产能逐步加大,但占单晶硅 总产能比例一直维持在 3%以下。目前主要为保利协鑫的 1 万吨产能和陕西天宏瑞 科的 0.6 万吨产能。目前协鑫扩张速度加快,大幅加码颗粒硅产能布局,其中徐州 5.4 万吨颗粒硅项目预计 2021 年 9 月将扩至 3 万吨,年底达 5.4 万吨,预计保利协 鑫 2021 年年底颗粒硅产能有望达 6.4 万吨。且公司正加速推进乐山 10 万吨建设, 并筹划与上机数控 30 万吨颗粒硅合作项目,合计产能达 46.4 万吨。
硅片企业掺杂比例逐步提升,成本为重点。目前下游硅片企业隆基、中环、上机等 亦在推进颗粒硅掺杂,从产业了解到,目前较保守企业颗粒硅掺杂比例在 5-30%左 右,且可不影响出棒根数,部分企业亦开始尝试 50%掺杂比例。但受限于颗粒硅产 能限制,目前颗粒硅主要作为掺杂料使用。颗粒硅作为行业新技术下游认可度逐步 提升,2022 年随着硅料价格下降,颗粒硅成本为后续大范围推广的主要观测指标。
硅料行业主要由于两大预期差,一方面市场预期硅料价格在三四季度大幅下滑,且 在 2022 年随着产能释放存在下跌至 60 元/kg 的可能;另一方面,硅烷流化床法对 现有改良西门子存法在较大的技术替代风险。我们认为硅料行业三四季度仍然为紧 缺环节,而到 2022 年硅料仍然为主产业链中产能最小环节,预计下半年硅料价格仍然坚挺,且 2022 年均价有望维持在 100 元/kg 以上,盈利能力仍然有保障。此外, 改良西门子法与硅烷流化床法的竞争,不是技术的竞争,其本质是成本的赛跑,后 续双方比拼仍有待观察。
3
硅片:搅局者加速进场,
价格及盈利能力预计下滑
3.1. 格局稳定,上半年利润依然可观
格局稳定,价格坚挺下利润依然可观。硅片环节行业集中度高,单晶硅片环节隆基 一家占据近 40%市场份额。且下游电池产能远大于硅片环节。在硅料价格大幅上升 背景下,硅片环节价格顺利向下传导,硅片环节单瓦盈利依然可观。
一季度硅片盈利高企,二季度依然可观。根据测算,隆基股份硅片单瓦盈利能力在 0.1 元/W 以上,上机数控单瓦盈利在 0.9 元/W 左右。二季度,硅片价格顺利下延, 预计二季度仍然享有高盈利,预计二季度龙头企业毛利率依然维持在 27%以上。
3.2. 硅片新技术颠覆性弱,盈利能力面临下滑
硅片进入技术变革后周期。单晶对多晶的替代已经进入后周期,2020 年预计单晶硅 片占比达 75%以上,技术进入稳定阶段。此外,随着行业拉晶切片降本技术扩散, 行业进入壁垒逐步降低。新进入者凭借新产能拥有足够的后发优势进行追赶。
新技术颠覆性弱。从现有硅片新技术来看,主要有大尺寸、薄片化、N 型硅片及 CCZ 技术,但从现有技术进展和壁垒深厚来看,硅片企业均有布局且可切换。在已有技 术下,硅片企业很难通过该些技术进行大幅的技术和成本领先。
新进入者增加,将拉低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纵观过去 4 年,单晶硅片环节龙头地位 稳固,持续享有 30%以上毛利率,是产业链中利润最丰厚的环节。产业链下游企业 在加速一体化布局硅片的同时扶持第三方硅片企业打破现有格局,随着单晶发展趋 势确定且降本技术扩散,新技术对现有行业颠覆性弱,越来越多上市企业融资入场。以所统计的 11 家企业来看,2021 年新增产能达到 135GW。6 月 18 日高景一期 15GW项目提前点火,从项目破土动工建设到实现投产,仅用了 140 天。随着行业新进者 跑步进场,扰动硅片市场价格。随着产能富余及格局分散,我们判断下半年硅片价 格将松动且硅片市场盈利能力将逐步下滑。
硅片进入技术后周期,但扩产将带来设备端红利,且随着下游对硅片需求增长,对相关耗材需求相应增长。
4
电池&组件:基本面寻底,
静待需求拐点
4.1. 电池组件盈利缩小,纯三方企业压力加大
价格承压,盈利低位。电池与组件价格涨幅显著低于上游硅料及硅片环节。其中组 件是直接面对下游的环节,下游电站企业除了面对组件价格的大幅上涨,逆变器、 支架等产品价格上涨同样带来巨大压力,导致下游 IRR 下滑,最终致使下游需求下 滑。而电池作为中间环节,一方面产能大于硅片环节且格局分散,众多企业为保证 现金流,采购高价硅片维持正常运转,另一方面电池库存周期在所有环节中最短且 面对组件价格传导不顺,难以提价,两头受压,单瓦盈利已处于盈亏线。下半年随 着硅片价格下滑,电池端成本压力减小,盈利或有改善。
加速一体化,三方电池企业压力骤增。在行业进入技术稳定阶段,产业链公司一方 面为了获取更大利润或降低成本,另一方向为保障供应链安全,争相进行前向一体 化和后向一体化,实现规模的快速增长。假设组件企业实现一体化率达到 70%左右 水平,当行业组件产能远大于实际需求时,行业开工率可降低组件开工率而放大电 池和硅片开工率实现一体化生产,在需求低于预期阶段,第三方企业将面临销售压 力。随着电池一体化企业的扩张,第三方市场生存空间被压缩。
4.2. PERC 后周期,N 型电池崛起
PERC进入技术变革后周期,高效电池技术迎发展浪潮。从各类晶硅电池效率来看, 普通单晶硅电池理想条件下最高效率为 24.5%,目前各企业不断提升 PERC 量产效 率,隆基股份 PERC 电池效率最高已达 24.06%,已逐步接近 PREC 电池效率天花 板,因此国内电池厂商也将研发重心转向新的电池技术。PERC 已进入技术变革后 周期,相较而言,TOPCon 和 HJT 效率较 PERC 电池具备更大空间,国内不少电池 企业 PERC 电池新建产能逐步趋于保守,转而将更多精力转向 TOPCon 和异质结。
TOPCon与 HJT电池技术由来已久。HJT电池技术由日本三洋公司在1990年研发, 而 TOPCon 则是由德国 Fraunhofer 研究所的 Frank Feldmann 博士在 2013 年于 28th EU-PVSEC 首次提出。虽然从 TOPCon 与 HJT 在实验室效率及已量产效率来看,与 PERC 相比有 1-2pct 的提升,但受制于工艺及成本的挑战,经过多年发展,该两项 技术仍均处在大规模产业化前夜。但从效率端进行考量,长期发展来看,HJT 较 TOPCon 具备更长远的发展空间。
良率仍是考验 TOPCon 与 HJT 的重要关卡,现阶段均存在较大挑战。新电池技术 的规模化生产离不开良率及成本均处在良好水平。从现阶段来看,PERC 电池良率 可达 98%以上,但 TOPCon 与 HJT 电在主要工艺上尚不够完全成熟,因此成为制约 目前电池良率提升的主挑战。其中,TOPCon 电池主要挑战集中在硼扩及非晶硅沉 积环节(从现阶段技术进展来看,LPCVD 在良率、量产效率稳定性端均已领先 PECVD,技术更为成熟,因此为现阶段的主流),而 HJT 则主要体现在非晶硅沉积 及 TCO 镀膜环节。
设备及制造端纷纷加码,加速 TOPCon 及 HJT 产业化。PERC 进入后周期,高效 率电池的崛起不仅带来产业链的变化,更可能带动一批抢占先机企业的崛起。无论 是设备端企业还是制造端企业,均在加速布局,保证自己在技术浪潮中拔得头筹。TOPCon 端,中来股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已率先建设,而异质结端东方日升、 通威股份等亦展开布局。但从技术储备来看,隆基股份、晶澳科技、阿特斯等企业 亦在进行相应技术储备。
4.3. 组件继续分化,份额加速向头部集中
组件头部份额加速集中。过去组件企业上市地主要集中在海外,融资及造血能力较 弱。随着组件企业逐步回归 A 股市场,融资能力增强。各家企业加速产能扩张并通 过一体化增强供应链管理能力,实现规模快速增长。组件企业是硅产业链中集中度 最低环节,2020 年行业 CR5 仅为 55%。随着企业加速扩厂,头部企业增加出货目 标,对比来看,以已公布出货目标的 10 家企业来看,已超过 2021 年全球需求。在 上游涨价导致供应链压力骤增下,组件企业将迎来加速分化,尤其是头部一体化更 强的上市企业市占率将快速提升。
组件企业盈利能力能力有望提升。在产业链各环节,组件不同于其他环节,运营属性强,在价格竞争下,品牌和渠道同样重要,尤其体现在分布式。随着组件市占率 提升,末端话语权有望加强,整体盈利将提升。
4.4. BIPV 如日方升,打开组件广阔应用市场
政策驱动 BIPV 大蓝海,广阔应用市场打开。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于 6/20 正式下发 《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提出拟在全国组 织开展整县(市/区)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同时明确试点区域要求(屋 顶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积极性高/电力消纳能力较好/开发主体基本落实/不同项目规 定最低比例要求),同时要求落实保障措施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求试点区域政府 会同电网企业及投资企业,开展试点方案编制,并于 7 月 15 日前报送能源局新能 源司。
BIPV属于分布式应用的分支。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BuildingIntegratedPhotovoltaic) 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其并非新概念,而是光伏 一种应用场景。其最早应用可回溯到卫星和国际空间站,卫星上的光伏发电结构是 光伏与结构一体化的最早雏形。从 BIPV 所属分支来看,属于分布式光伏,由于其 与建筑结合发电,带来巨大的能源畅想空间,因此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也是最具潜 力的分布式光伏体系。与其类似的是另一个分支——BAPV(Building Attached Photovoltaic),指在建筑上安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相较于传统屋顶改造屋顶,BIPV 可靠性强。BIPV 为什么会有更好的发展,核心在 于相较于传统屋顶及 BAPV,其拥有更强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可靠性:目前工商业厂房屋顶普遍采用水泥或者彩钢瓦,彩钢瓦寿命一般在 10 年左右,而 BIPV 屋顶寿命可达 20 年以上,而将屋顶改造为 BAPV,由于 BAPV 需将屋顶改造,不可避免的造成屋顶打孔、锁边等问题,造成屋面结构破坏。
经济性:通常来讲,传统屋顶或幕墙建设完成后不产生效益,而 BAPV 及 BIPV 可以让其发电节省能源创造经济效益,且对于有 BIPV 来看,由于其定制化特 性,可充分使用屋面结构面积,大幅提升屋顶或墙面使用效率。以幕墙为例,目前高端写字楼的幕墙成本在 4000-5000 元/平米,普通情况下幕墙成本在 1000 元/平米,如果采用 BIPV 方式,在当前技术水平下,为幕墙结合上发电单元和 辅助电器设备,每平米成本增加 300-500 元。具体来讲,光伏幕墙 10000 平米 能够装 1MW 的发电单元,则 1 万平米每年可以产生 100 万度的发电量,按照 一线城市商业用电价格在 1 元/度价格计算可得收益约为 100 万元,据此可知 BIPV 所增加的投资可用 5-7 年可回收成本。
成熟案例已进行推广,BIPV 经济性已得到验证。近年越来越多的 BIPV 项目投入运 营,从初始投入来看,BIPV 项目显著高于传统幕墙设计 30%以上。以福建生产指挥 中心及兴业研发大楼收益情况来看,基本可在 5-8 年内收回成本,经济性显著。
BIPV 仍处于起步阶段,总装机量仅为全球光伏市场 1%左右。目前全球 BIPV 仍处 于起步阶段,2019 和 2020 年全球 BIPV 总装机量分别达到 1.15GW 和 2.3GW,每年总装机量约占全球光伏市场的 1%。根据 Becquerel Institute 预计,欧洲市场未来 几年 BIPV 将快速增长,2023 年新增量将达 0.5GW 左右,而目前国内 2020 年装机 容量已超过该水平。
行业仍处在意识普及期,市场空间广阔。BIPV 的可靠性及经济性的优势已由理论 上验证,现在正在由一个个实践案例进行逐步论证。但新事物的推广仍需要实践。从未来发展空间来看,2020 年我国建筑总面积将达到 700 亿平方米,其中可利用的 南墙和屋面面积为 300 亿平方米,新增竣工面积达 38.5 亿平方米,其中厂房及建筑 物竣工面积占 12.6%;商业及服务用房竣工面积占 6.7%。假设新增竣工面积中,仅 10%的工商业类建筑配套 BIPV,其对应面积可达 0.74 亿平米,对应市场空间 340 亿 元左右,随着 BIPV 渗透率提升,市场规模有望同步增长。
降本及增效是光伏永恒主题,PERC 电池进入技术变革后周期,无论是降本潜力还 是效率提升空间,均已接近天花板。而 HJT 与 TOPCon 作为新的高效电池技术,将 在未来电池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短期来看,良率及成本仍是制约两者发展 的主要因素,但长期来看,产业化的持续推进及降本措施的不断创新将加速高效电 池技术的到来,且从更长期来看,我们仍坚信效率致胜的原则。
5
胶膜:龙头地位稳定,新上市企业加速突进
5.1. 龙头盈利可观,新进入者扩产放缓
粒子紧缺,盈利高企。胶膜是盈利能力较为稳定环节,行业龙头福斯特在 2017-2019 年装机量波动下,单平盈利能力始终维持稳定。对比历年福斯特单平盈利能力与 EVA 树脂价格,呈现高度相关性。EVA 粒子紧缺贯穿 2020 下半年到 2021 年,但龙 头企业领先的规模优势和资金优势,使库存溢价显著高于同行竞争对手,对比一季 度各家企业胶膜毛利率,差距明显。
扩产放缓,格局稳定。2020 年胶膜行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导致鹿山、百佳、鑫富、 斯威克等加速进场。但一方面受行业 5 月开始胶膜价格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组件开 工率下滑,导致胶膜实际需求下滑,大部分胶膜企业扩产计划推迟至下一年度,行 业格局依然稳定。
5.2. 享受光伏高β高确定性赛道,上市企业市占率有望继续提升
最稳定赛道,规模+资金致胜。胶膜行业是光伏行业中最稳定赛道,其最大壁垒为规 模和资金壁垒,与非上市企业对比,可拉开 7-8pct 的盈利差。随着部分胶膜企业上 市,规模和资金的壁垒将缩小,但仍将长期存在。作为光伏行业中技术变革最小且 需求确定性最强环节,为充分享受光伏高贝塔的产业。
上市企业加速扩产,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如上所述,胶膜行业是资金密集型 行业,行业现金循环周期达到 280 天,需要有巨额在手现金进行流转。随着胶膜企 业上市,未来上市企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且基于供应链安全,组件企业将扶持二 供三供,新上市胶膜企业份额有望加速提升。未来上市胶膜企业市场份额有望进一 步提升。
胶膜环节格局稳定,新进入者进攻欲望小。由于胶膜轻资产的特性,使得新进入者 进入该环节难度小,但从实际竞争来看,胶膜该环节的高转换成本以及龙头企业的 成本及规模优势将潜在进入者拒之门外。我们把胶膜领域的参与者分为四类:上市 光伏胶膜企业、未上市光伏胶膜企业、潜在的非光伏企业的跨行进入者以及光伏领 域主产业链的潜在的进入者。此处,我们重点讨论后两种,后文会重点讨论前两种。
技术差异大、价值占比低、低盈利,主产业链倾向于收购或合作方式切入胶膜 环节。胶膜独立于硅产业链,技术差异较大。切入该环节不仅需要专门的技术 及人员储备,且与主产业链环节供应链管理协同少。
从价值占比来看,胶膜占 组件成本仅 6%左右,价值占比低。此外,胶膜环节,即使是行业龙头福斯特 在稳态下,毛利率仅 20%左右,是光伏产业链中盈利能力较低环节。不管是技 术还是供应链管理协同,还是基于盈利角度考虑,主产业链参与者均缺乏进攻 欲望,因此主产业链企业主要以合资建厂或收购方式切入该环节。
组件企业转换成本高,新进入者攻入难度大。胶膜在组件成本中占比仅为 6%, 但是可靠性要求高。一旦胶膜出现问题,往往导致组件报废。因此组件生产商 对上游配套亦有高要求,胶膜产品认证周期长达 6 个月,确定供应商后,合作 关系通常较为稳定,这对新进入的生产企业构成较大的进入壁垒。
竞争格局最优且稳定。对比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前三强集中度,胶膜环节最为集中, CR3 达 76%,且龙头市占率达 55%左右,且从 5 年周期来看,该环节技术变革小, 龙头地位难撼动。
胶膜作为光伏产业链中格局最优、技术变革最小环节,行业龙头可充分享受光伏高 贝塔,而资金及规模的高壁垒将使得上市企业在现金积累、规模扩张端取得先发优 势。
6
逆变器:国内头部厂商优势扩大,
海外市场高歌猛进
6.1. 逆变器存量置换需求逐渐显现
在新增装机需求以外,未来存量替换或将成为逆变器市场不可忽视的部分。光伏逆 变器由印刷线路板、电容、电感、IGBT、控制电路等多种电子元器件组成,随着使 用时间的增长,各类元器件的老化、磨损现象会逐渐显现,逆变器发生故障的概率 也随之提升。根据权威第三方认证机构 DNV 的测算模型,组串式逆变器的使用寿 命通常在 10-12 年,超过一半的组串式逆变器需要在 14 年内进行更换(集中式逆变 器则需要更换部件)。而光伏组件的运行寿命一般超过 20 年,因此在光伏发电系统 的全生命周期中往往需要对逆变器进行更换。
目前,光伏逆变器的集中置换周期或已来临。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光伏装机起步于 2010 年前后,2010 年前全球累计光伏装机量约为 22.4GW,而 2010 年当年的新增 光伏装机量就达到 16.9GW,2011 年则进一步提升至 30GW 以上。随着 2010 年后 新建的光伏项目陆续进入逆变器置换周期,存量逆变器的置换需求将日益显现。若 假设当光伏项目运行至 5-10 年间时每年有 5%的逆变器需要进行置换,运行至 10- 15 年间时每年有 10%的逆变器需要进行置换,则我们测算 2021-2025 年潜在的逆变 器置换需求将超过 120GW。
6.2. 逆变器产品持续迭代,国内厂商后来居上
平价时代下组串式逆变器优势进一步凸显,占比有望继续提升。随着平价时代的来 临,全周期的度电成本开始成为光伏项目的主要考量因素,投资方将更重视逆变器 的综合性能而非一味降低初始成本,预计组串式逆变器将凭借更小的发电量损失、 更好的设计灵活性与更低的维护成本在大型电站中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根据第三 方研究机构 Wood Mackenzie 统计,2019 年组串式逆变器在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 中的占比已经超过 60%,而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2020 年国内组串式逆变 器的市场份额占比已经接近 2/3。近年来,许多传统集中式逆变器厂商已开始在组串 式产品上加大投入,我们预计未来组串式逆变器的出货量占比将继续提升。
在组串化趋势以外,大功率、高电压、大电流、系统化也是逆变器未来的升级方向。随着近年来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技术变革的脚步日益加快,作为光伏发电系统中能量、 信息交换核心环节的逆变器也正迎来新一轮的技术迭代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单机功率提升:通过提高逆变器的单机功率可有效降低系统的单瓦成本,近年 来集中式逆变器的功率已从 500kW 逐步提升至 3MW 以上,组串式逆变器的功 率也从 50kW 以下提升至 300kW 以上。
电压等级提升:通过提高电压等级可增加串联的光伏组件数量,从而减少并联 电路数量,同时降低线缆损耗及相关设备成本。
输入电流提升:主要针对组串式逆变器适配大功率组件的需求,目前 182/210 mm 组件的功率已超过 500W,工作电流显著提升,因此逆变器每个组串的最大 输入电流也需相应提高。
系统化程度提升:随着光伏系统中储能电池、跟踪支架的应用逐渐普及,大型 光伏电站的系统复杂程度明显提升,因此在提升逆变器产品自身性能的同时, 部分厂商已开始从系统的层面进行优化升级,从而实现更高的系统效率与更低 的度电成本。
国内厂商后来居上,产品升级迭代速度明显快于海外厂商。长期以来国内逆变器厂 商的优势主要在于成本控制与产品性价比,近年来在行业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 国内厂商在产品技术上也开始逐渐实现对海外老牌逆变器厂商的赶超。2020 年以来, 国内主要逆变器厂商相继推出了一代甚至数代高电压、大电流、大功率组串式产品, 2021 年 SNEC 展上新发布大功率产品的功率等级普遍超过 300kW,相较而言海外 厂商新产品的推出速度已经明显落后。
6.3. 国内厂商份额持续提升,逆变器出口高速增长
如前所述,我们认为目前国内逆变器厂商在技术与成本上均已具备较大优势,近年 来正不断冲击海外老牌逆变器厂商的市场份额。光伏逆变器市场的参与者主要为中 国、欧洲、日本和美国厂商,其中 SMA、ABB、Schneider、TMEIC、Omron 等海外 厂商起步较早,在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占据了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但随着国内厂商的不断崛起,近年来海外老牌厂商的市场份额持续下滑。根据第三方 机构的统计,2012 年全球逆变器出货量中国内厂商的占比不到 30%,而 2020 年全 球逆变器出货量前十中已有 6 家国内厂商,合计占据接近 60%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部分海外厂商开始退出光伏逆变器业务,国内头部厂商乘势积极扩张。对于 ABB、Schneider 等大型电气巨头,光伏逆变器在其业务中的占比较小,重要性也较 低,如果业务的盈利能力持续达不到要求,集团往往会选择减少而非增加相关资源 的投入。2018 年起,已有多家欧洲老牌逆变器厂商选择对逆变器业务进行部分或全 部的剥离。而与海外厂商的收缩态势截然相反,2019 年以来,锦浪科技、上能电气、 固德威、阳光电源等国内逆变器厂商陆续通过 IPO、定增等方式募集资金,进行新 一轮的产能建设、研发投入与营销网络搭建,未来国内厂商的全球份额有望进一步 提升。
近年来逆变器出口的高速增长充分印证了国内厂商海外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根据 海关总署公布的出口数据,2018-2020 年国内逆变器出口金额分别为 18.5/27.6/34.8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5%/49.4%/26.1%,明显高于组件出口及海外光伏装机增速。2021 年以来,硅料与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导致部分地区光伏装机节奏有所滞后,但 国内逆变器出口仍然保持高速增长,1-5 月出口额同比增速高达 60.9%(美元计价)。
从出口地区来看,近两年除了北美市场受关税、贸易争端等因素的影响出口金额有 所下滑,其他地区的逆变器出口均保持较快增长。2021 年 1-5 月,欧洲/亚洲/澳洲/ 拉美/非洲的逆变器出口额增速分别为 68%/89%/54%/76%/14%。
6.4. 分化加剧,市场进一步向头部集中
在国内厂商抢占海外厂商份额的同时,全球逆变器市场的集中度也正持续提升。长 期以来逆变器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尤其是在 2013 年国内光伏装机大规模启 动以来,大量变频器、UPS、通讯电源、电力电源厂商都曾积极拓展自身的光伏逆 变器业务,市场竞争始终较为激烈。经过近年来的多轮洗牌,许多不具备竞争优势 的厂商已经陆续退出市场,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根据第三方机构的统计,2020 年 全球逆变器出货量前三/前五/前十厂商的份额分别为 49%/59%/80%,市场已明显向 头部集中。
在大型电站市场,华为、阳光电源的双龙头格局已经较为清晰。2014 年以来华为、 阳光电源、SMA 始终占据全球逆变器出货量前三,近年来随着 SMA 市场份额持续 下滑,华为与阳光电源的双龙头格局已经基本形成,2020 年两者合计占据了 40%- 50%的全球出货量份额。考虑到两家公司在规模体量、研发实力、成本控制、全球 渠道等方面均具备较大优势,其市场地位已较难撼动,预计未来仍将占据行业龙头 位置。
在小功率户用逆变器市场,部分优秀国内厂商正逐渐脱颖而出。区别于电站市场以 性价比为核心的同质化竞争,户用市场具备一定的 C 端属性,竞争壁垒主要体现在 产品与渠道的长期精耕细作。目前,户用逆变器的市场格局相对分散,海外厂商凭 借自身在品牌、渠道、本土化服务能力上的优势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长期来看, 我们认为户用市场中国内厂商的份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锦浪科技、固德威、古瑞 瓦特等在户用市场深耕多年的优秀厂商已在产品、渠道上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未 来有望充分享受全球户用光储市场爆发红利,市场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
综上,我们认为逆变器是光伏产业链中较为优质的赛道,一方面在新增及置换需求 的带动下,行业整体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国内厂商在海外市场的份额仍 有望进一步提升。
7
支架:跟踪支架渗透加速,龙头厂商率先受益
7.1. 平价时代下跟踪支架渗透加速
跟踪支架经济性日益显现,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对于投资业主,跟踪支架能够提 升光伏系统的发电量水平,但与此同时其初始投资成本也明显高于固定支架,因此 是否选择跟踪支架主要取决于发电量增益与额外初始投资成本的权衡取舍。根据彭 博新能源财经的测算,2017 年后跟踪支架的整体度电成本已经低于固定支架, 2020H2 跟踪支架光伏系统的 LCOE 为 39 美元/MWh,较固定支架光伏系统的 47 美 元/MWh 低 17%。我们认为跟踪支架替代固定支架的趋势已经基本确立,未来渗透 率有望持续提升。
跟踪支架是适配大功率双面组件场景的更优方案。一方面,随着大功率组件逐渐成 为主流,单瓦装机对应的支架数量将明显下降,跟踪支架与固定支架的单瓦价差将 被摊薄。从国内跟踪支架龙头中信博披露的经营数据来看,2020 年跟踪支架/固定支 架的平均单瓦价格分别为 0.55/0.27 元,两者价差约为 0.29 元,较 2017-2019 年 0.35- 0.40 元的水平降低近 20%。
另一方面,双面组件可接受的辐射来源更为丰富,在直 射光以外还包括地面的反射光以及周围环境的散射光等,其发电效率对角度、朝向 更为敏感,跟踪支架的发电量增益效果将更加明显。今年以来,大功率/双面组件在 国内集采招标中的占比已经明显提升,根据不完全统计,在 2021 年 GW 以上的组 件集采招标中,500W+的大功率组件占比已经超过四分之三,双面组件的占比则接 近 50%。我们认为在组件更新迭代的趋势下,跟踪支架的应用空间也将随之扩展。
国内跟踪支架渗透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2020 年国 内跟踪系统的市场占比尚不足 20%,较美国 70%以上、全球其他地区 30%以上的水 平仍有较大差距。近年来国内已有一些标杆性的项目开始大规模启用跟踪支架,例 如在 2020 年并网的国家电投黄河水电青海省海南州特高压外送基地电源配置项目 中(直流侧装机规模超 3GW),跟踪支架的应用比例已经达到较高水平。随着跟踪 技术可靠性与经济性逐步得到验证,我们认为国内投资业主对跟踪支架的接受度将 持续提升。
7.2. 跟踪支架产品同步升级,头部厂商率先卡位
大功率组件尺寸、重量提升明显,对跟踪支架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无论是 182 阵 营还是 210 阵营,500W+大功率组件的尺寸、重量均较此前的 166mm/400W+组件 出现了明显的提升。以头部组件厂商隆基、晶澳、晶科、天合、阿特斯为例,前一 代 166mm/72 片双面双玻组件的面积、重量分别在 2.2 平方米、28 千克上下,而新 一代 500W+组件的面积、重量则为 2.6 平方米、32 千克左右,提升幅度接近 15%。随着组件尺寸、重量规格的升级,跟踪支架的强度和稳定性将面临更大挑战。
在大功率双面组件场景下,跟踪支架的系统结构与驱动方式需进行全面优化升级。为了降低单瓦装机对应的支架成本,近年来跟踪支架厂商陆续推出结构更加紧凑的 双排跟踪系统(two-in-portrait, 2P),从而有效节省单块组件对应的桩基与结构部件 数量,降低系统的整体成本。
随着组件尺寸与单排支架搭载组件块数的提升,跟踪支架的长度明显增加,而扭矩 的拉长将降低单点驱动系统的稳定性,因此跟踪系统的驱动方式也需进行相应升级。2019 年下半年起,NEXTracker、中信博等跟踪支架厂商纷纷推出采取多点驱动方式 的新产品,从而提升系统在大风等恶劣环境中的稳定性。
此外,在算法与软件层面,跟踪系统的复杂度也在持续提升。如前所述,双面组件 接受的辐射来源更多,在太阳直射光以外还包括地面的反射光以及周围环境的散射 光。因此,采用双面组件的跟踪系统需要平衡组件正反两面的发电量,考虑的因素 将明显增加,跟踪支架的软硬件设计也将与单面组件场景存在较大差异。若想使双 面组件正面+背面的辐射量最大,跟踪算法的复杂性亦将成倍提升,不仅需要考虑太 阳的朝向,还需将天气、环境、地形、地貌等因素考虑在内。在传统天文算法的基 础上,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逆跟踪算法已成为行业主流,跟踪支架的控制系 统将与逆变器、组件实现更高程度的数据交互。
综上,无论是在硬件层面还是软件层面,跟踪支架的技术门槛正不断提升,因此我 们认为技术、产品领先的头部厂商将占据较大优势。2019 年起,NEXTracker、Soltec、 中信博、天合跟踪(原 NClave)等头部跟踪支架厂商陆续发布了适配大功率双面组 件的新一代产品以及跟踪算法。
8
储能:发展模式日渐清晰,
行业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8.1. 海外发达地区储能市场趋向成熟,快速增长可期
目前海外发达地区储能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首先,从发 展阶段上看,2008 年金融危机后海外发达地区的电力总需求基本陷入停滞,存量的 火电机组开始逐步退役,与此同时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则开始加速。我们认为 只有搭配储能的新能源才能实现对传统化石能源装机的彻底取代,因此当前海外发 达地区的电力系统对储能的需求已较为迫切。
其次,海外发达地区电力市场化程度较高,储能成本的传导较为顺畅。欧洲、美国 等发达地区的电力市场化进程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目前在发电侧与用电侧均已 实现较高程度的市场化。因此,在海外发达地区的电力体制下,储能成本能够从发 电侧、电网侧较为顺畅地传导至终端电力用户,储能项目可通过峰谷套利、辅助服 务、备用电源、输配电价等多种方式获取收益。
最后,随着近年来系统成本的快速下降,储能项目自身的经济性正逐渐提升。在各类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锂电池储能在循环次数、能量密度、响应速度等方面均具有 较大优势,但此前高昂的成本制约了其在储能领域的大规模应用。近年来,随着产 能规模的持续扩张,全球锂离子电池的成本快速下降。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 (Bloomberg NEF)的统计,2020 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平均价格已降至 137 美元/千瓦 时,较 2013 年下降近 80%。根据预测,未来十年内 4 小时电站级储能系统的平均 投资成本将由 2020 年的 300 美元/kWh 左右下降至 2030 年的 167 美元,降本空间 仍接近 50%。
综上,我们认为海外发达地区储能大规模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行业有望保持较快 增速。根据 IHS Markit 的统计,2020 年全球储能装机超过 5GW,同比提升超过 60%, 无论是供电侧还是用户侧都实现了大幅增长。从地区分布来看,预计短期内美国、 欧洲、日韩、澳洲等发达地区将是海外储能装机的主力,行业的高景气度有望维持。
8.2. 顶层设计出台,国内储能发展提速
顶层设计出台,“十四五”期间国内储能迈向规模化发展。相较于海外发达地区,当 前国内储能发展的机制尚未完全理顺,主要的制约因素在于储能项目没有明确的市 场地位与收益来源。
短期内,我们预计新能源配套储能将在政策的推动下率先迎来发展。根据中国化学 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发布的报告,截至 2020 年底,累计电化学储能装 机中新能源+储能、电源侧辅助服务、电网侧储能、分布式微网、用户侧削峰填谷的 比例分别为 31%/31%/21%/6%/11%。我们认为目前国内电网侧与用户侧储能的政策 细节仍有待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发电配套储能有望率先起步。2020 年 以来多地政府部门、省网公司出台相关文件,要求/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配置一 定比例的储能,储能或成为“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发电标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 对新能源配套储能比例提出具体量化要求的省份已超过十个,大多数省份的储能配 置比例在 10%-20%之间。
8.3. 各类厂商争相布局,重点关注电池及变流器环节
电池与变流器是储能系统的核心环节。电化学储能系统主要由电池组、电池管理系 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储能变流器(PCS)以及其他电气设备构成。其中,电池组是储能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电池管理系统主要负责电池的监测、保 护以及均衡,能量管理系统起到数据采集、网络监控、能量调度的作用,而储能变 流器则控制储能电池组的充放电过程与电流的交直流变换。其中,电池是储能系统 主要的构成环节,占据储能系统 50%以上的成本。变流器则是连接电源、电池与电 网的核心环节,虽然成本占比相对不大,但在储能系统中起到控制中心与信息交互 中心的作用,是储能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
储能产业链主要包括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安装商,以及下游终端用户三个环节。如前所述,电池与变流器是储能系统的核心环节,因此电池厂商与逆变器厂商是目 前储能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与此同时,储能系统涉及电化学、电力电子、软件通讯 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往往需要从整体的角度进行优化结合,而不仅仅 是各个环节的简单拼凑,近年来专业的储能系统集成商也开始逐渐涌现。
各类厂商加速布局储能市场,行业巨头率先卡位。随着下游需求的逐步启动,目前 各类电池、逆变器厂商均加大了在储能领域的拓展力度。根据 SNE Research 的统计, 2020 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由 2019 年的 11GWh 提升至 20GWh,增长幅度接近翻 倍,其中宁德时代、LG 化学、三星 SDI 等动力电池巨头均在储能领域实现了出货 量的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基本上所有的主流光伏逆变器厂商近年来都开始向储能 领域延伸,陆续推出相应的储能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产品。目前来看,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布局较早的厂商已在储能领域建立一定的先发优势,根据 CNESA 的统计, 2020 年两者分别位列中国储能技术提供商与中国储能变流器提供商第一。
综上,我们认为全球储能市场爆发时点已至,电池与变流器环节率先受益,建议关注国内储能龙头阳光电源,户用储能逆变器领先厂商固德威以及专业储能电池系统 供应商派能科技。
2021-07-05
2021-07-04
2021-07-04
2021-07-04
2021-07-03
2021-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