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创业,能成吗?

ToBeSaaS

共 2050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4-11

SaaS 创业不成功的原因很多,多到数不胜数,显然不可能每一种都能预料到。 但如果一定要对此做分类排序的话,其实也很容易看出,国内 SaaS 创业失败的首要原因,就是“ SaaS+ ”。 前面讲过,所谓“ SaaS+ ”,就是创业者只是看好 SaaS 商业模式,而没有明确的问题解决目标,就开始的技术创业。 SaaS+ ”,就像手里有把锤子,然后满世界去找钉子。如果钉不进去,要么就强行硬钉,要么就再去找另一种钉子。 与之相反的是“ +SaaS ”,也就是由问题驱动的解决方案,以适合于 SaaS 方式加以实现。与“ SaaS+ ”相比, +SaaS ”创业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有感而发”的强烈目标感。 很多 SaaS 创业者,包括他们的投资人,并不信这个邪。 海外的 SaaS 故事听多了,反而在他们看来,世界上大多数成功的 SaaS 公司,都是“ SaaS+ ”,就像当年的“互联网 + ”一样。 而实际情况是,迄今为止尚未没发现哪一家成功的 SaaS 公司,是靠“ SaaS+ ”创业方式成功的。不信的话,我们就把那些最牛创始人的背景翻一下:
  • Salesforce Marc Benioff ,原来是 Oracle 的营销副总裁。关于销售的很多问题,缺少一种既系统、又简单、还便宜的解决方法。
  • Workday 的两位创始人 Dave Duffield Aneel Bhusri ,他们原来分别是 PeopleSoft 的联合创始人和首席战略官。他们认为,传统的HR不能很好地关联人力资本与实际业务,才有了现在的Workday
  • ServiceNow 的创始人 Fred Luddy ,原本就是 ITOM 专家。因为传统的运维方案既复杂又昂贵,很难推广普及,才有了新的运维模式。
  • Zoom 的创始人 Eric ,原是 Webex 的负责人。Zoom自然就成了传统视频会议的演进方向。
  • HubSpot两位创始人Brian HalliganDharmesh Shah他们MIT任教时,就发现当时营销市场还是传统的“推”式营销。这不但效率低下,还容易引起用户反感。由此他们提出了集客营销(Inbound Marketing)的理论,并据此创立了HubSpot
实际上, 他们成功的商业逻辑非常简单,就是把困扰自己、急需解决、自己又擅长解决的问题,去“ + ”了 SaaS 而已。 这个逻辑,想失败都难。 即使如此,也还是有创业者认为,他们不是“ SaaS+ ”。因为他们复制了成功者的“赛道”,比如: Collaboration CRM MarTech e-HR e-sign 等等。 不好意思, 这些其实只是业务的分类,而不是要解决的问题域本身。

实际上,在一个业务分类之下,还有数不清的细分问题域,比如HR这一分类下面,就有从解决招聘问题,到解决薪酬福利问题的无数种应用。 其实,大部分 SaaS 应用对这些分类,也开始变得模糊。比如与“正宗”的 PeopleSoft  HR系统相比,Workday已经跨出了HR分类的范围,如产生了更多与ERP业务的交集。 这不是说这些分类没意义,事实上所有企业软件的标准和范围,都是基于这些业务分类,即“软件 + ”的实现方式。 不过,对于 SaaS 来说,复制业务分类没啥用。或者说,按照这种分类做的 SaaS 应用,本质上还是“ SaaS+ ”。 SaaS+ ”创业方式,最多只能算是有个大致的方向而已。因为缺少目标的确定性,由此导致的问题,是获客过程充满摩擦,且留存更成为问题。 而克服这些障碍的办法,就是不断增加更多功能,以期覆盖更大的功能市场;或者通过私有化部署和二次开发,勉强赢得一些大型客户,等于是进入传统企业软件的市场。 这最终可能会变成一种畸形的商业模式:既不是 SaaS 公司,也不是软件公司;既无法作为 SaaS 公司生存,市场上也干不过传统的企业软件公司。 那么,由“ SaaS+ ”导致的尴尬局面,有没有可能好转? 至少现在看来,“ SaaS+ ”仍是国内 SaaS 创业的主流方式;而且“ SaaS+ ”还没找到解,新的 AI+ AIGC+ GPT+ 、大模型 +... ... ,又开始了。 经常有人问:已经“ SaaS+ ”了,是不是就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 当然不能这样绝对下结论。其实如果在“ SaaS+ ”的探索过程中,发现了企服市场未被满足的需求,就可能变成“ +SaaS ”。 不过“SaaS+”公司从一开始,它的产品、营销、销售和客户成功等业务方式,就已经是按照“SaaS+”的思维搭建,现在想转变过来,难度也相当大。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