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产品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共 4511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1-03-24 14:38
产品经理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
不管是在做需求挖掘,需求分析,还是画图、整理文档等等。
从产品整体来看,它只是完成整个产品闭环的一部分。
在资源有限、时间有限的条件下,为了完成或者超过最初制定的目标,完成整个产品的闭环,
做好项目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
B端产品如何才能做好项目管理这个问题,
我将从4个方面展开来讲:
1.B端产品落地推进全流程梳理
2.做好项目质量管理的核心:PDCA
3.做好项目效率管理的核心:SCrum
4.项目管理的重点:沟通
01
B端产品落地推进全流程梳理
从粗一点的颗粒度来讲,
B端产品从无到有,整个落地推进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以下3大部分:
1.产品规划、产品设计
2.UI、开发、测试
3.上线前、上线后
基本上这3大部分,无论是大一点还是小一点的B端业务公司,产品落地推进过程中的业务活动都会有包括。
从细一点的颗粒度来讲,
以上3大部分还可以再细化。
第一部分:产品规划,产品设计,细化后包括:
1.战略制定
2.需求挖掘、分析与管理
3.产品内部需求评审
4.产品架构设计
5..画功能结构图
6.画信息结构图
7.画原型图
8.产品设计内部评审
9.最终产出一份产品产品原型设计(及需求文档,需求文档由于时间关系,部分公司不做要求)
第二部分:UI、开发、测试,细化后包括:
10.UI了解需求情况——UI进行设计——UI设计稿内部评审——UI设计稿外部评审——最终产出一份UI设计稿
11.技术方案设计——技术方案内部评审——技术方案外部评审——确定好技术设计方案——写代码——技术内部测试
12.测试团队测试——反馈问题给技术——技术修改
第三部分:上线前、上线后,细化后包括:
13.上线计划制定
14.部署上线
15.开始使用
16.收集数据,进行产品迭代
以上细化后的产品落地推进全流程16个点,只是个大概。
有的公司业务活动比这16点还多,有的又比16点还少,这里大家做个参考就好。
作为一名产品人,或者说作为产品负责人,
只有先把公司产品从无到有,的落地推进全流程的相关业务活动梳理出来,有了一个全局看产品设计、开发周期的框架,才能把产品管理这件事做好。
关于做项目管理这件事,
讲来讲去,
做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团队可以高质量,花更少时间的做好项目。
在产品落地推进全流程已经清晰的梳理出来以后,接下来就是围绕全流程去思考怎样才能实现项目能高质量、花更少的时间就能完工。
02
做好项目质量管理的核心:PDCA
在做需求挖掘阶段,收集到的需求,会放到需求池里,需求池里的需求会形成一个又一个的项目。
然后项目会落到合适的人手里,去推进落地。
如何才能保证项目的质量?
这时就要用到项目质量管理上常用的一个工具:
PDCA循环。
什么是PDCA循环?
这里做个详细介绍: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所以又称戴明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和方法依据就是PDCA循环。
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4个阶段分别如下:
1.Plan(计划),制定项目的计划。制定项目计划时,主要关心3个要素:人、事、时间表。也就是要规划出团队人员里,在什么时间范围内,什么人完成什么事。
2.Do(执行),制定完计划以后,要落地执行;
3.Check(检查),对项目阶段性的输出成果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到预期;
4.Act(处理),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检查没有问题,工作开始往下一步推进;检查发现问题,进行修改、完善。
这里将质量管理的4个阶段(计划、做、检查、处理)与产品落地推进全流程的3大部分(产品规划、产品设计;UI、开发、测试;上线前、上线后)结合起来思考就是:
1.计划阶段,
一个需求变成项目以后,就要计划出这个项目会有哪些人负责,不同的角色分别要在什么时间范围内,完成什么事。
比如,项目1,
在1月1号到1月15号之间由产品经理小王负责完成设计,最终产出一份原型设计;
1月15到1月20之间由UI小张负责完成设计,最终产出一份UI设计稿;
1月20到2月10之间由技术小刘主导完成开发,并最终技术内部测试完没有问题,可交给测试人员测试;
2月10号—2月15号之间由测试人员小明完成测试,并最终配合技术,完成上线。
等等。
2.执行阶段,
制定完计划以后,要落地执行。
每一个阶段由每一个不同的负责人负责落地完成。
3.检查阶段,
作为总负责人,或者产品经理,需要对每一阶段产出的结果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到预期。
4.处理阶段,
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检查没有问题,工作开始往下一步推进;检查发现问题,进行修改、完善。
以上的讲解,关于产品落地全流程推进与质量管理4个阶段的结合,我用的是颗粒度比较初的逻辑来讲。
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关于产品落地全流程推进,大家可以用颗粒度比较细的来运用(也就是文章中,我提到的细化后的产品落地推进全流程16个点)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大家的工作内容拆解颗粒度就会更细了,执行的就更细了。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需要,检查的环节也会增多了。
以上就是,
为了项目的质量,PDCA工具运用的一个思考。
03
做好项目效率管理的核心:SCrum
为了解决项目质量的问题,可以用PDCA思考工具。
为了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的问题,则可以用Scrm思考工具。
Scrm是一套项目管理流程的工具,主要包括3个部分:
1.三个角色,分别是:产品负责人,Scrum专家(一般情况产品负责人和Scrum专家可以是同一个人),团队成员。
2.三个物件,分别是:产品积压、冲刺积压、燃尽图。
产品积压指的是在做年度规划时,规划里要完成的项目集(需求池里的需求会形成一个又一个的项目,项目集合在一起统称为项目集)。
冲刺积压指的是:年度目标会拆解成季度、月度,甚至到周,单位时间里计划要完成的项目,叫做冲刺积压。
燃尽图指的是,已经完成了的项目。
3.四个仪式,分别是:冲刺计划会,每日站会,冲刺评审会,冲刺回顾会。
冲刺计划会,顾名思义就是,年度目标拆解成季度、月度,甚至到周后,单位时间里计划要完成的项目目标、冲刺的方法、不同角色完成不同任务的一个计划。
每日站会,就是产品负责人要和团队沟通,昨天的完成情况,今天打算做什么,以及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
冲刺评审会,由产品负责人主持,一起评审,交付产品原型图。
冲刺回顾会,回顾过去哪些做的好,哪些做的不好,接下来要做什么的问题。
关于Scrum,
通过以上3个部分的介绍,我相信你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如何使用Scrum,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
这里我用一个案例,把Scrum的3部分串联起来讲一讲,让你感受一下一家B端业务公司是如何运用Scrum工具来提高管理效率的。
小李是一家餐饮Saas公司的产品负责人,公司在年初做了产品的年度计划,有100个需求等待着落地推进,或者可以说成有100个项目等着落地推进(这100个项目就是产品积压);
2月份初,小李和团队相关角色开会(冲刺计划会)决定要完成10个项目(这10个项目就是冲刺积压);
2月中旬,共完成了6个项目(这6个项目就是燃尽图);
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小李每天早上上班后都要和团队沟通,昨天的完成情况,今天打算做什么,以及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每日站会)。
每一个项目在产品设计、UI设计、技术方案设计等关键环节小李都会参与评审,最终交付不同阶段应该交的产物(冲刺评审会)。
每一个项目完成后,小李都会组织团队一起回顾过去哪些做的好,哪些做的不好,接下来要做什么的问题(冲刺回顾会)。
怎么样?
是不是感受下来,通过Scrum的运用,项目管理效率会提高不少(和不用比起来)。
04
项目管理的重点:沟通
提到“沟通”一词。
你可能会觉得:
沟通嘛,有什么难的,有什么可学的,沟通不就是会说嘛。
值得放在项目管理里面来讲吗?
我个人觉得,那太有必要了。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或者是产品负责人,要在产品内部向上、向下沟通,同级沟通,还要和不同部门的成员沟通。
沟通如果不到位的话,是有极大可能影响项目进度的。
如何做好沟通,我这里有几点心得分享,仅供参考:
1.沟通的过程中,工作任务是什么?工作质量需要达到什么标准?工作要产出的结果是什么?多长时间内要结果?
这些都要沟通到位,
不然就有可能造成的项目延期,结果不达标等问题。
2.团队内、外部沟通,要做到信息同步,这样上下游协作关系伙伴,才能第一时间掌握到相关信息,最好相关工作安排,提前做好风险管理。
3.沟通的过程中,要有“资源”意识,为了完成某一个目标,需要有资源的支持,这时需要主动去拿资源或者主动去找领导协调资源来支持。
4.沟通的本质目的,就是和他人达成共识,促进合作。
要想达到这样的结果,沟通中就要做到:
善意说话;告知前因后果,获取支持;语言上避免出现强迫感的味道,在合理的范围内给他人选择的权利;要有同理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最后,
关于B端项目管理的问题就讲到这儿了,
愿你我,在做B端产品的过程中,都能把项目管理这件事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