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AB测试-案例串讲及踩坑事项

共 3394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06-28 11:10

今天我们讲讲具体的AB测试案例,以及AB测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面试中可能会踩的坑。


AB测试案例串讲

我们先来按照上节课的流程串讲一个案例。

 

大体背景如下:

某社交APP增加了“看一看”功能,即用户之间可以查阅到对方所填写的一些基础信息。现在要分析该功能,是否有效果。

 

我们得到这个问题,需要脑子里想到AB测试的整体流程图(如下)。

从流程图中,我们需要想到几个问题:

1、实验前:如何选指标,如何做假设,如何选实验单位,根据实验指标和单位,如何计算最小样本量,以及实验的周期

2、实验中:需要验证是否所有用户仅处于同一个桶,还需要验证线上实验桶策略是否符合预期

3、实验后:需要回收数据,通过计算P值或者置信区间Diff的方法,校验该功能是否有效

 

从该功能来说,我们需要考虑的主要指标是用户之间建立联系的率值是否有提升。因为社交是为了让用户之间建立联系,增加这种查阅资料的功能,是为了让用户通过资料查阅,与感兴趣的用户建立联系。

 

所以该功能,我们的指标选择为加好友率。这时候,零假设就是该功能无效果,即两个桶的加好友率无明显差异。备选假设则相反。实验单位我们为了避免数据的不置信,我们选择以用户为实验单位。

 

假设我们的原有添加好友率如下 ,那么我们计算整体样本量如下:

P:45%,p:47%(由于波动范围是[44%,46%],所以至少是2.0%)

总样本量 = 16 * (45%*(1-45%)+ 47%*(1-47%))/ (47%-45%)^2 = 19864

 

由于实验桶和基线桶的比例是1:1,所以我们分配为实验桶1w样本,基线桶1w样本量。但是由于我们不能一上来就全量试验,所以我们开20%的流量为实验桶(假设DAU的20%是2000/天,即实验桶的DAU为2000/天),那么,我们预计要实验5天(1w/2000)。

 

但是通过计算,用户的一次活跃周期是7天,所以我们为了让实验效果可信度更高,计划实验7天。

 

实验上线后,我们对线上数据进行了验证,确认了以下两个问题:

1、实验策略在实验桶已生效,在基线桶未生效。即相关的看一看功能在实验桶已上线,基线桶保持原样;

2、同一个用户仅处在同一分桶中,未出现一个用户处于两个桶的情况。

 

实验到期后,我们对线上数据进行了回收。由于我们这个是相对值指标,所以我们使用Z检验。

 

检验方法有以下两种:

1、算P值,P值小于5%,拒绝原假设,即产品功能有效果。这个场景中(假设)P=0.002,即我们判断产品有效果。

2、算执行区间的差值,如果不含0,则拒绝零假设。同样,我们这里假设算出来期间不含0,我们认为该产品有效果。

 

以上,就是一个整体的AB实验案例。我们从筛选指标,到设计实验(选取实验单位,计算最小样本量,计算实验周期),到实验上线,再到后面的效果验证。

 

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这个实验有些地方设计的并不合理。因为社交用户之间会有网络效应,即一个用户会影响另一个用户,所以我们实验分桶这么设计并不合理。


AB测试注意事项

下面,我们就来讲讲AB实验的注意事项。

 

1、网络效应: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社交网络,以及共享经济场景(如滴滴)。举个例子:如果微信改动了某一个功能,这个功能让实验组用户更加活跃。但是相应的,实验组的用户的好友没有分配到实验组,而是对照组。但是,实验组用户更活跃(比如更频繁的发朋友圈),作为对照组的我们也就会经常去刷朋友圈,那相应的,对照组用户也受到了实验组用户的影响。本质上,对照组用户也就收到了新的功能的影响,那么AB实验就不再能很好的检测出相应的效果。

 

解决办法:从地理上区隔用户,这种情况适合滴滴这种能够从地理上区隔的产品,比如北京是实验组,上海是对照组,只要两个城市样本量相近即可。或者从用户上直接区隔,比如我们刚刚举的例子,我们按照用户的亲密关系区分为不同的分层,按照用户分层来做实验即可。但是这种方案比较复杂,建议能够从地理上区隔,就从地理上区隔。

 

2、学习效应:

这种情况就类似,产品做了一个醒目的改版,比如将某个按钮颜色从暗色调成亮色。那相应的,很多用户刚刚看到,会有个新奇心里,去点击该按钮,导致按钮点击率在一段时间内上涨,但是长时间来看,点击率可能又会恢复到原有水平。反之,如果我们将亮色调成暗色,也有可能短时间内点击率下降,长时间内又恢复到原有水平。这就是学习效应。

 

解决办法:一个是拉长周期来看,我们不要一开始就去观察该指标,而是在一段时间后再去观察指标。通过刚刚的描述大家也知道,新奇效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另一种办法是只看新用户,因为新用户不会有学习效应这个问题,毕竟新用户并不知道老版本是什么样子的。

 

3、多重检验问题: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如果我们在实验中,不断的检验指标是否有差异,会造成我们的结果不可信。也就是说,多次检验同一实验导致第一类错误概率上涨;同时检验多个分组导致第一类错误概率上涨。

 

举个例子:

出现第一类错误概率:P(A)=5%

检验了20遍:P(至少出现一次第一类错误) 

                      =1-P(20次完全没有第一类错误)

                      =1- (1−5%) ^20

                      =64%

 

也就是说,当我们不断的去检验实验效果时,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会直线上涨。所以我们在实验结束前,不要多次去观察指标,更不要观察指标有差异后,直接停止实验并下结论说该实验有效。


AB测试面试踩坑

针对这些问题,有很多时候,面试官在问问题时,会设下一些坑,我们来举两个例子。

 

例1:滴滴准备升级司机端的一个功能,该如何校验功能效果?

 

考点1:常见的AB测试流程设计

考点2:网络效应

 

解法:

针对考点1:AB测试的流程是 确定目标 --> 确定实验单位 --> 确定最小样本量 --> 确认流量分割方案 --> 实验上线 --> 规则校验 --> 数据收集 --> 效果检验

 

针对考点2:实验分桶,以两个量级相近城市分割,避免网络效应的相互影响

 


例2:某app,用户活跃周期是14天,这时,上线了一个实验,计划跑20天在看效果,结果有位新同学,在10天时做了统计推断,发现数据已经有了显著差异,认为可以停止实验,这样做对吗?

 

考点1:实验周期应该跨越一个活跃周期

考点2:多重检验问题

 

解法:

由于AB测试的实验周期尽量跨越一个用户活跃周期,且在实验结束时再做统计推断,所以该做法不对,建议跑慢20天再看数据效果


知识点总结

以上,我们就讲完了整体的AB测试案例,以及AB测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来总结下知识点:

1、由于用户之间的相互影响,可能产生网络效应,导致AB测试用户分隔达不到预期,所以我们要尽量从地理上去区隔用户进行实验;

 

2、由于用户的学习效应,我们的一些改动会引起老用户的好奇或不满,这时候,我们可以拉长实验周期,或者仅用新用户进行实验。

 

3、由于多重检验问题的存在,我们不要频繁的在实验中检验数据,更不要未到实验结束就下结论说实验有效。


以上,这三个问题,以及上篇文章中的AB测试具体流程,都是大家在工作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在面试过程中很多面试官也会设陷让我们往里跳。大家需要注意一下。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浏览 4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