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仪器MCU团队研发迁到印度?官方辟谣中国区没裁人

新智元

共 3645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2-05-10 20:16



  新智元报道  

编辑:袁榭 好困

【新智元导读】5月初,相继传来德州仪器裁撤中国区人员、产品线的传闻与事主辟谣。在华微电子外企的境遇,在大时代里尤令人关注。


因疫情的缘故,长三角制造业从生产到物流的全生产链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5月7日有消息称,德州仪器(TI)裁撤了中国区的MCU(微控制器单元)研发团队,并把原MCU研发线迁往印度。
 
消息一出,业内哗然:德州仪器作为全球化时代微电子行业在中国发展的成功典例,也被逼到要跑路,这个时代是真不好了吗?
 
德州仪器5月8日公开对外回应,德州仪器中国区没有裁撤任何员工;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会持续投资中国市场并履行承诺。
 
 
「半导体行业观察」5月8日的专访似乎也佐证了此说法:
 
最初流出的消息是德州仪器解散上海研发中心。但采访到的信源称,这次「风波」影响到的人员只有十几人,而他们现在都被并入了德州仪器的LED团队。


世界前六,德州仪器排最末

 
MCU全称Microcontroller Unit,中文翻译为微控制器或微控制单元。
 
MCU是一种针对特定应用的控制处理而设计的微处理器芯片,其工作频率(在1MHz到200MHz)和功耗一般比PC和手机的CPU/MPU都要低。
 
据「电子工程专辑」介绍,现今的MCU都是系统级芯片(SoC),在单个芯片上集成了多种功能模块和接口,包括存储器、I/O端口、时钟、A/D转换、PWM等,以及SPI、I2C、ISP等数据传输接口。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据「爱集微」整理的数据显示,2021年德州仪器通用MCU市场份额为7.3%左右,远少于前五名的NXP、瑞萨电子、意法半导体、微芯科技、英飞凌等。
 
(来源:爱集微)

转型成功离不开中国


按照2021年12月2日德州仪器中国区官方发布的入驻中国35周年纪念稿,德州仪器在21世纪的转型与成功与中国市场不可分割。
 
2009年,德州仪器中国区的总部搬到上海。
 
德州仪器中国区当时根据模拟加嵌入式这个公司的大战略方向重新布局,大量开设办事处、改变销售模式,快速扩充销售、研发和应用工程师团队。
 
(来源:TI中国)
 
当时外资芯片公司绝大多数在中国都只有销售功能,而德州仪器却想将原有的研发团队升级为研发中心,将市场、应用、测试、验证等功能团队逐步补齐,从而实现完整的从产品定义到测试开发的全流程。
 
与上海的研发中心同时,浦东的分拨中心也开始筹建,2010年德州仪器又收购了成都晶圆厂。
 
彼时芯片圈的竞争大多停留在传统的器件层,就是纯粹从双方器件的性能、价格、服务等方面进行最直接的对比。
 
更高的则会上升到系统层面,看谁拥有全套的解决方案,能一揽子解决客户所有的问题。
 
而德州仪器的一系列举措意味着把生意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整个产业链的竞争,这使中国区从此腾飞。
 
故事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德州仪器的壮士断腕。
 
(来源:TI中国)
 
2009年,当时的全球第一大手机制造商诺基亚贡献了当时总营收的24%,是绝对的第一大客户。
 
但在此之前,德州仪器已经决定放弃无线基带及处理器业务,并因此完成了巨大的决定和转型,即全面改进入模拟和嵌入式芯片市场。
 
由于2008年中国就已成为德州仪器全球市场营业额最高的区域,因此中国也成为德州仪器转型的关键点之一。
 
如今,模拟和嵌入式芯片产品几乎已经成为德州仪器的全部。
 
截止2021年底,德州仪器在中国拥有17个分公司,成都工厂成为全球唯一一个一体化的生产制造基地,新建成的深圳分拨中心则是全球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分拨中心。
 
而中国的表现也完全配得上这些投资,目前德州仪器全球产品销售中有80亿美元的产品发往中国,占公司总营收的55%,其中约30亿美元的产品是直接销售给中国客户。
 

中国区变动是形势的缩影


按「半导体行业观察」的报道,德州仪器近十年来的商机决策,其实有几次很大失误,连带对德州仪器中国区的影响也甚不妙。
 
先是没能跟上智能手机的趟,不得不放弃以智能移动设备为导向的、自有技术架构的OMAP处理器线;
 
改做MCU,又出现了转型Arm内核MCU的失误。
 
如此一来,德州仪器在MCU领域的份额其实在不断缩小。
 
再叠加2018年以来的贸易战、技术转移收紧等大环境因素,德州仪器中国区的研发中心实在难以再进一步,选择改变是迟早的事情。
 
 
不止是德州仪器,几乎所有微电子器件的外企在中国大陆的研发都有收缩或变动,他们的担心主要有几点:
 
1、担心制裁,美国的技术不能拿到中国来。那就限制了位于中国的研发中心,不能参与技术比较先进的项目。
 
2、担心核心技术的流失,只能拿回美国做,那就不需要保留较强的中国团队了;
 
3、外商投资中国研发,要依靠在中国团队的执行力,没有好的项目势必导致团队的流失。
 
对于德州仪器中国区而言,转型Arm内核MCU的失误尤为关键。
 
「半导体行业观察」5月8日的报道中提到,德州仪器在上海的MCU研发中心成立至今已逾10年。
 
这个中心前期主要是针对中国的低功耗应用领域(如消防烟感、空调遥控器等)开发产品,推出的MSP430产品市场表现极出色,功耗性能胜过当时的竞品。
 
因此当时的德州仪器管理层对于放弃自有的内核转向以Arm内核为核心的产品,决策犹豫、投入不足,让最终研发面市的产品出现了严重bug、机会也滞后。
 
 
一步错手,步步落后,德州仪器中国区的挫折颇足借鉴。

德州仪器的印度裔高管


说到印度,德州仪器早在1985年就于班加罗尔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
 
此外,除去总裁和执行副总裁的15位高级副总中,印度裔占了其中的3位。
 
网友「江左布衣」表示,德州仪器目前在国内的研发团队只剩音频和LED两个组,而印度研发团队的规模已经达到了3千人。
 
Gurshaman S. Baweja,高级副总裁
 
 
Gurshaman Baweja博士是德州仪器的高级副总裁,计划在2022年晚些时候退休。在此之前,Baweja领导着德州仪器的信息技术服务组织,并担任首席信息官。
 
Baweja于1996年加入德州仪器。他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获得了工业工程的博士和硕士学位,在南卫理公会大学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Krunali Patel,信息技术解决方案高级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
 
 
Krunali Patel是德州仪器的高级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负责信息技术解决方案组织。
 
在担任此职务之前,Patel曾担任德州仪器设计和制造IT解决方案组织的副总裁,领导制造自动化的信息技术战略和路线图的开发和实施。
 
Patel于1996年加入德州仪器。她拥有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电气工程硕士学位和印度古典舞蹈的文学硕士学位。
 
Mohammad Yunus,制造运营部高级副总裁
 
 
Mohammad Yunus于2001年加入德州仪器,现在担任高级副总裁,负责制造业务,包括晶圆制造、装配和测试制造业务、外部制造和产品分销。

他拥有印度Pilani的Birla技术与科学学院的工程技术综合硕士学位,以及纽约Binghamton大学的工业工程硕士学位。
 

2022年财报:稳中求变,寄望未来

 
2022年1月26日,德州仪器发布了上年第四季度财务报告。其中,营业收入为48.3亿美元,净收益21.4亿美元,每股收益2.27美元。
 
2022年4月26日,德州仪器发布了今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其中,营业收入为49.1亿美元,净利润22亿美元,每股收益2.35美元。比1月份的上年第四季度财报中的预期略有微弱胜过。
 
 
德州仪器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ich Templeton表示:
 
由于汽车市场和工业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收入同比上涨14%。
 
过去12个月中,经营现金流达91亿美元,再次体现了公司商业模式的优势。
 
其中自由现金流在过去一年中达65亿美元,占营业收入的34%。这体现了德州仪器高质量的产品组合,以及高效的制造策略,其中包括300毫米(12英寸)模拟产品的生产优势。
 
德州仪器对2022年二季度的预期是:营业收入在42亿美元至48亿美元之间,每股收益范围在1.84美元至2.26美元之间。这一预期包含了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导致需求减少而产生的影响。
 
 
在美国证券分析师的评价里,德州仪器的财务表现与市场份额虽然近期或因社会环境因素有波动,但长期来看比较健康。
 
「犹如陈酿,现在是醋味,但基于之前的表现,之后的预期能不错。」


参考资料: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20508-1270617

https://www.eet-china.com/mp/a130104.html

https://www.eet-china.com/mp/a94637.html

https://www.eet-china.com/news/202008041545.html

https://mp.weixin.qq.com/s/6X9VUkDSVyGdcFxVV_hPMg



浏览 2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