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4条产品设计工作观
共 5917字,需浏览 12分钟
·
2021-10-16 10:46
本文由作者 张铁柱 发布于社区
Q3也要结束了,伏案在桌前呡了一口凉白开,想想这个Q的复盘还没有开始,突然苦涩了起来...挣扎着想过来想过去,突然产生这么个念头:麻蛋,既然要做个复盘,要不干脆把这几年工作一起复了个屁的吧!
NO.1 素养和目标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最近几年的设计评审多多少少都带有一些哲学问题,你应该会经常被问到类似的问题:“这做的是啥?为啥做?干啥用?”;
按照这个规律,我努力的回想过去几年的设计工作,也发现是有有一些方法可以尽可能的提升设计美感(虽然也没办法找到很具体的方法来达到惊艳美的程度,倒也算对我自己有些许的指导意义),归纳起来就是“隐喻”+“构成”:
方法很基础,道理很简单,想起看舌尖上的中国经常听到的那句话:“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设计应该也是相同的道理。
所以,即使很用心的总结方法,寻找创造惊艳美的理由,但到现在为止我依旧没办法用惊艳美作为衡量标准,因为每个人对这个概念的定义不同,所以只能说是为了目的(产品)而去表达吧;我觉着这对所有设计师也都一样,美是素养,并非指标。最后,引用《设计体系》中的一句话来总结这个话题吧:
🚀 0-1 要一意孤行
我的从业经历里除了前两个项目(主要项目是搜狗浏览器和QQ浏览器这种成熟项目)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从0到1的项目,遇到这种可以自我发挥的情况对我这种“好战之人”自然是个机会,但同时也会有很多问题涌现出来,比如:
展开说说这几个问题,第一个,用户调研的必要性?说来也惭愧,我这个人基本从不在项目初期做系统的调研(这可能是我的偏执),因为99%的情况下用研的结果只是反映了用户当下最想要的东西,这极有可能会给产品设计师带来误导——他的需求是需要被满足的,特别是如果这个时候大部分用户都发出了同样的声音,而你又过度依赖的话,很容易就会被牵着鼻子走,回忆一下那个历史上最著名的用研案例:汽车发明之前人们只是希望要一匹更快的马。
在设计开始之前就制定规范,是很不切实际的做法,你会发现做好的规范在实际操作中是无用且白费精力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项目全部完成之后在设计规范,这可能使我们很多设计师都会采用的方式,能够方便产品未来延续发展。但这种方式不是绝对的。如果是一次性产品,根本没有必要设计完成之后还去浪费时间整理规范。规范是指导设计的工具,而不是设计后的总结,况且整理规范也是需要不少时间和人力成本的。
最后还是要提醒一下,产生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一定是产品已经捋顺了方向哈,要不然接下来都会是错的。
🗺️ 1-99 要步步为营
先说“研究型”迭代,以按钮为例,比如产品初期因为生产周期不充足,草草的做了个按钮,所以到v2.0版本需要认认真真地思考下到底怎么算作一个完美的按钮,于是就有了针对按钮的研究方案:
然后可以把 ta 逐步壮大,拓展成为一个系列的按钮规范,做一些基础操作,像这样:
需要说明的是,还没有确凿依据可以将黄金比例应用于设计中;如何使用黄金分割以及如何围绕它构建设计的几何形状完全取决于设计师的意愿,任何不为你所用的法则都是扯淡,适合当下设计的就是最好的;就案例而言,选择应用黄金分割,而不是将其应用在布局结构中,是因为在帮助视觉节奏找到相应的规律而已。
最后借着这个话题,想谈谈对设计规范迭代(或组件库等等标准化资产)的看法,毫无疑问ta们在协作的过程有着重要的推进功能,但同时我们要意识到一个问题:
这句话可以理解成过度依赖规范会使你既做不出差的设计,但也不太可能做出更好的,中规中矩罢了;会被同事甚至自我否定,所以不断地更新迭代,保持资产的生命力也许是唯一能破局的办法;
NO.2 迭代与推进
3️⃣ 完成和完美哪个更重要取决于阶段
可以说只要处在互联网行业,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处于产研项目进程中,需要基本没有完的时候,所以需要设计师们一直投入其中;在结合过往的个人经历(第一视角)和带团队经历(第三视角)中,我发现设计师们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些delay项目的问题,这大致分为主动和被动 2 个原因:
1.主动 / 细节控 —— 不得不承认设计师这个群体是十足的细节控,但凡遇见个单像素或不对齐就能难受的一晚上睡不着觉,影响心情不说还耽误进度;
NO.3 个体效率
非常羡慕国外的设计师,因为先天的语言优势,这个群体里很大一部分人都是“designer+developer”(设计工程师);他们省去了最麻烦也是最难的沟通环节,有任何想法不需要跟产品和研发沟通,自己一人全部搞定;尽管我自己还是不能成为一个团队,必要的沟通还是不能少,但出于对这类人的羡慕和仰视,也使我格外的注意自己责任范围内的运转效率;
过去的文章里我反复强调设计师的核心能力应该有 3 块 “业务型设计力”、“系统型设计力” 和 “创新型设计力” ,即使现在我依旧是这么认为,只不过这是在面试、晋升答辩这种场合里对自己的一个能力总结;那么在日常的工作和协同里,还有一个隐藏能力是我带团队非常看重的——“偷懒”(这里的“偷懒”指的是整合资源的能力,可以理解为有问题大可不必硬杠,合理分配资源整合资源,适当“降本增效”,也完全可以是个人能力的体现)。
举个例子哈,周五晚上,你兴致勃勃的想要想要在王者峡谷撸上一把,自信满满的单排意在称霸四方;结果一顿猛如虎的输出后却被队友骂了MMP,说你上去照着对方那肉就瞎jb打,作为一个七尺男儿,你的丹田之气再无隐忍的理由,开麦一顿唾沫星子芬芳后约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卡勒米来了局solo;
然后就是对素材的二次处理,负能量的视觉风格是在物体本身外会制造一些认知内的不平衡感,来创造不违和的层次关系;比如用光来打破静态画面、丰富画面,所以依照上图的方式,我会重新检索到光的元素,然后对两个素材整合输出;因为长期以往的用这种workflow,我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说个题外话,在最近断更的这4个多月里,也有很多铁子跟我联系,除了日常催更外😭,就是问我过往的文章配图是在哪里找的素材。坦诚讲也没什么特别的方法,跟大家一样,我也就是百度+垂类设计平台(上图已经详细描述了),后来仔细想了一下也许检索出的东西不同的唯一区别就是对目标的标签化不够彻底,如果只输入个目标就搜索,那么结果大概率不会太满意,没有通过标签覆盖更多的信息,造成了这种“为啥你的百度和我的百度不一样”的假象,假如你也有“搜不到”的困惑,那就试试我这种办法吧。
还是要说明,工具终归是工具,他们也有寿命,会有更多更好的工具在未来涌现出来,并取代它们;所以保持一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奇心才是关键,共勉!
总结一下
马斯克:我对年轻人的5个创业和人生建议 用户运营平台产品设计指南 8000字干货|教你打造电商产品的用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