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系列(02)——希克定律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
|
01
02
互联网包含了海量的信息,复杂场景是不可避免的。在此情况下,一方面做好内容的整合、信息量的控制。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产品可以将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送到用户面前,降低用户的决策成本。
此外淘宝开始营造“内容化”沉浸式体验,用户在点击首页推荐商品后,不再进入商品详情页,而是进入新搭建的“微详情页”,里面包含了大量的同品类商品。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希望让用户沉浸其中逛起来,完成购买下单。同时微详情页也增加了商家和商品的曝光机会。
这种展示逻辑跟今日头条非常相似,可以说电商也在逐步的走向“内容化”。
2)取消选择,降低决策成本
产品不仅仅要争夺流量,还要提升用户活跃度和停留期间。
抖音“推荐”频道采用单列全屏展示模式,将内容做到了最简单。依靠精准的算法,将符合用户偏好的视频内容推送给用户,自动播放的方式可以快速抓住用户兴趣点,让用户快速沉浸其中。
用户几乎不需要做出决策,只需要滑动手机切换内容即可。通过内容“投喂”,让用户刷个不停。
快手8.0版本也将双列选择改为了单列模式,不再给用户选择的机会,从而减少了用户的决策成本。当然这必须要依靠精准的推荐技术,不然用户随时都会做出离开的决定。
03
商业化设计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同时,还要实现商业目标。根据希克定律,可以通过增加选项和内容人为的制造用户交互成本。
例如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之后,取消关注的按钮从文字变成了icon图标,并且图标表达的是状态信息,用户对纯图标的理解还是有些费力的,从而增加了取消关注的难度。
同样在Bilibili中,关注UP主后,关注按钮会变成了灰色的“已关注”状态,给人不可点击的认知。点击之后底部浮窗中加入了一些新的功能,取消关注被放置在最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户的操作成本。
一般APP预置功能都充分考虑用户的体验需求,因此“设置功能”使用的频率并不高,没必要投入太大的设计精力。增加新的功能后继续堆叠放置即可。根据希克定律,随着选项的增加,用户的交互时间也不会明显增加。所以大多数APP都采用了列表方式展示。
04
1)有效的信息分层
当信息内容过多时,需要将信息分层,强化关键信息,提高信息的识别效率,辅助用户做好决策。
除了搜索功能,电商平台还给出了二次筛选的功能,帮助用户缩小商品范围。而筛选项并不是全部展开的,而是分为了两个维度——常用功能和非常用功能。常用功能直接显示选项,非常用功能则默认收起。
面对大量的选项,可以增加关联信息辅助用户决策。例如淘宝商品类型选择页面,增加了商品的评论信息,方便用户参考。某些场景下采用了商品图片直接展示的方式,用户可以更好的查看细节,从而降低选择商品的难度。
3)帮助用户做出快速决策
除了提供必要的信息分层,还需要在体验层面提供更多有效信息帮助用户做出决策。
爱奇艺付费会员开卡页面除了给出套餐价格,还给出了折合每月的价格。可以降低用户的付出感知,统一标准还有助于用户对比决策。
商品在筛选条件中可以设定价格范围,但是部分用户可能对商品的价格缺少认知。所以很多平台展示了用户填写范围的比例,更好的帮助用户完成操作。
当单一页面内容信息量过大时,需要通过分步骤的方式化整为零,让用户逐步的完成任务。特别是B端产品设计,由于业务比较复杂,一个业务流程可能堆积了大量的信息,导致整体页面过长。满屏的表格、表单、选项容易造成用户较大的心理压力,也会增加浏览和操作成本。
而将内容分拆之后,既可以帮助用户全面了解任务信息,增加用户的预期,同时每一步操作任务也会更加清晰。
|
2021-04-08
2021-01-27
2020-12-23
20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