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的冠军梦,不理想科技新知关注共 4924字,需浏览 10分钟 ·2021-02-26 11:49 ©科技新知 原创作者|魏宇奇 编辑|向阳“2025年拿下20% 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2030年成为全球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定下这个宏伟目标的,不是特斯拉,也不是丰田,也不是人民之光“五菱”,而是累计销量刚破四万的理想汽车。它在最近的一封内部信中提出了未来的规划,目标直指中国和全球的双料冠军。 作为对比,2020年汽车行业全球销冠丰田,销量达952.8万辆;同期特斯拉的全年总交付量为49.95万台。 中国市场上的销冠则是大众(大众中国及其合资品牌),它的市场份额是 19.3%,总交付量为 385 万辆。 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行业和中国市场的规模都足够大,既容得下新势力、传统车企,也给理想汽车提供了实现目标的舞台。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理想”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 一方面让理想汽车活下来的增程式路线,已经开始后劲不足;另一方面,理想在自动驾驶方面已被友商拉开了差距。同时,资金以及技术上的难题,也为理想的弯道超车增添了不小的难度。 在“粮草”不充足的情况下,李想实现“理想”的几率并不大。 01 理想的粮草够不够? 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新能源汽车行业有着不低的技术门槛。而理想的目标又是成为行业第一,这对它的“粮草”也就是资金实力和技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理想在这两方面都不占优。 在资金上,尽管理想的财务数据亮眼,但这其中其实另有玄机,而且距离让其实现目标仍有不小的差距。 首先,在营收上,理想全年的成绩为94.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幅高达3226%。这个成绩对理想来说实现起来并不难,因为理想2019年的营收只有2. 8 亿元。资本市场对这个好成绩也是另眼相待,财报发布后,理想的股价下跌了9.8%,其最新的股价为25.87美元,和去年11月历史高点相比接近腰斩。 在利润上,尽管理想在四季度实现了扭亏为盈,实现了1.075亿元的净利润,但据理想总裁沈亚楠在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中透露,四季度的盈利得益于短期理财收益。也就是说,理想的利润表现能否持续向好是存疑的。 即便如此,理想2020年的营收规模大概率还是要小于蔚来的。毕竟后者2019年的营收就达到了78.25亿,而且其2020年的销量比2019年多了23163辆,同时还有其他收入。 这就让理想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在营收和销量都不及友商的情况下,理想的研发资金必然低于友商。 一个可以说明情况的现象是,2020年前三季度,理想的研发费用约为7.26亿元,蔚来同期为16.56亿元,小鹏为12.66亿元。在更早的2019年,理想的研发费用为11.7亿元,蔚来2019全年其经营费用为98.8亿元,其中研发费率为60.8%。 而且这还仅限于国内,国外的特斯拉和其他传统车企都在投入上砸下了重金。以大众为例,它在新能源方面的投入就达到百亿欧元级别。 对于研发费用偏低的问题,李想在去年三季度时曾表示会加大研发投入,四季度的说法也是如此。理想CTO王凯表示,理想会今年的研发投入为30亿元,三年后会达到10亿美元。 即便如此,理想的研发投入放到业内也算不上“拔尖”。而且理想需要投入重金的地方不止是技术研发,李想在财报电话会中表示,理想将会自建部分充电网络。这无疑加大了理想的资金压力。 与此同时,理想在技术上遇到的难题难度系数也更高。 首先就是续航问题,这也是目前限制电动车发展的核心所在。 一直以来,在续航问题的解决方案上,业内分成了两派。攻坚电池,希望通过电池实现突破,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蔚来ET7的半固态电池都属于此类;研发快充技术,这点和手机厂商类似,理想走的就是这个路线。 理想的想法是,在最大充电功率达到400千瓦,充电网络与之配套的情况下,做到10到15分钟充满80%的成绩,这样纯电车才能和燃油车一样没有续航焦虑。为此,理想正在研发更好的热管理、充电网络,以及两种电池。这些目标实现起来都不容易。 以最大充电功率为例。通用曾在2018年表示其正与台达电子美国公司开展一个为期3年、总投资为700万美元的合作项目,目标就是研发400千瓦超快速充电系统,成熟时间是2023年。然而在2018年之后,就没了下文。目前,在快充方面走的最快是特斯拉,其第三代充电桩的最大充电功率为250kW。在去年三季度的财报电话会上,特斯拉汽车业务总负责人杰罗姆·吉伦提到了新一代充电桩,其最大充电功率也没达到400千瓦,只有350千瓦。 一个足以说明情况的消息是,此前曾有消息称其首款电动产品将于2022亮相,但据理想近日发布的内部信透露,亮相的时间在更晚的2023年。 其次就是自动驾驶,它与续航问题同样重要。 自动驾驶分为软硬两部分,前者包括负责感知的雷达、摄像头,以及负责算力的芯片,后者主要是自动驾驶系统。 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有两种路线,具体体现为是否自主研发。理想的难题是,不管是自主还是非自主,它都要承担高投入且都处于追赶的阶段。 硬件中的芯片自不必说,雷达的成本也十分高昂。以科创板激光雷达第一股禾赛科技为例,在2017年到2019年,其激光雷达产品的平均售价均超过10万元。作为对比,蔚来的平均售价超过四十万,一个激光雷达就占到了四分之一。 而理想在信中提及,“到 2030 年,我们认为 Level 4 级别自动驾驶会变成每一辆智能电动车的标配,用户不会选购一辆不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智能电动车。”这对理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因在于,L1、L2阶段可以不用激光雷达,而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想要性能更好就必须用激光雷达,但相对应的成本也会飙升。 理想在软件方面问题是,它能否拿到大量数据去训练算法,这需要它有足够的销量做支撑。从目前的情况看,理想的交付辆虽然已破4万,但蔚来累计交付已超7万,小鹏的交付量也超过了4万。可见理想在数据上没有优势。 理想方面在四季度表示,三年后在自动驾驶上的投入会占到研发费用的50%以上。然而以目前的情况看,逊于友商的现状让理想追赶起来并不容易。在现有车型理想 ONE 上,理想布置了 2 颗摄像头,一颗用于辅助驾驶感知,一颗用于数据采集,这让理想 ONE不具备更高阶的辅助驾驶功能。相比之下,蔚来和小鹏,都在产品上搭载了NOP和NGP等更高阶的辅助驾驶功能。 其中,小鹏 P7在1月26日进行OTA升级后,其NGP功能的用户使用里程仅用25天就突破百万。李斌则在去年透露,蔚来在加速研发第二代技术平台NT2.0,其核心正是行业领先的量产自动驾驶系统。02 增程式魔力失效 如果说资金和技术是可以帮助理想实现目标的矛,那充满争议的增程式路线就是帮助理想守护基本盘的盾。目前的情况是,增程式路线虽然让理想活了下来,但其魔力正在失效。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理想的销量和增速都出现了下滑。 在规模上,理想今年1月的交付量,被蔚来进一步拉开了差距。理想在1月交付了5379辆,蔚来为7225辆,相差1846辆。在2020年12月,二者之间的差距还只有881辆。小鹏1月的销量为6015辆,也超过了理想。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蔚来、理想、小鹏三家之中,只有理想1月的销量没有超过去年12月份。其中,小鹏去年12月的交付量为5700辆,蔚来为7007辆,理想为6126辆。 在速度上,理想与友商和整个新能源汽车大盘相比,都是有些逊色的。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4万辆和17.9万辆,同比增幅高达285.8%和238.5%,接近2.5倍,且连续7个月刷新当月销量历史纪录。 在1月,虽然三家的环比增速都出现了大幅下滑,但理想的下滑幅度最大,达到12%。 同比增速方面,理想的成绩和蔚来接近,二者分别为355.8%、352.1%。 这个趋势其实在2020年就已经出现了。理想2020年全年的销量为32604辆,低于蔚来,后者同期的销量为43723辆。 在速度上,理想在去年四季度也出现了和今年1月相似的情况。在2020年四季度,理想的销量为14464辆,环比增速从二季度的128%下降至67%。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理想在内部信中提出的目标,就会发现现实给它提供了这样一个答案—理想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 理想首先要面对的事实是,新能源虽然是大势所趋,但发展速度没有预期中的那样乐观。 以中国为例,按照乘联会零售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已经从2016年的1.1%上升到2020年的5.7%。在2021年1月,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达到7.2%的较高水平,这说明整个新能源行业在我国是快速发展的。 在工信部2019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曾对 2025 年做出过预测,当时的预估比较乐观,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会达到25%。 而在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将这一数据下调到了20%。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解读表示,这是基于综合考虑产品的供给能力、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以及市场需求空间等因素制定的。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最近也对20%的预估表示了认可。他在文章中强调将2025年新能源车总销量占比从25%降至20%,是非常理性的决策。“合理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为600万辆,即便以此前25%的标准来看,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为750万辆,离800万辆还有些差距。” 我们不妨给理想算一笔账。按照保守的750万辆估计,理想2025年的销量要达到150万辆,才能拿下20%的市场份额。这需要理想每年都实现翻倍增长,而且翻一倍是不够的。 以翻一倍为例,理想2021年的销量需要达到7.5万辆、2022年为15万辆、2023年累计为30万辆、2024年为60万辆,到2025年只能拿下120万辆,与150万辆的应完成目标有着足足30万辆的差距。03 结语 “对你来说最挫败的是什么?”这是张颖在2015年曾经问过李想的一个问题,李想的回答与他选择的路线一样有些与众不同。 得益于成熟的供应链体系,让没做过硬件的李想不担心造不出车。他担心的地方有两个,车卖不出去和失去机会。 李想认为出牌机会只有一次,如果一次不成功,哪怕融到钱也没有用,“这个是我们最恐惧的一个事情。” 然而,从过往看,李想错过的机会已经不止一个了。他曾两次选择不走寻常路,两次差异化的重点都放在了产品路线上。 第一次是在刚刚造车之初,与友商都瞄准中国用户最欢迎的SUV市场之时,李想的计划是先推出一款续航100公里、时速45公里以内、不需要充电桩,且车主可以手动更换电池包的SEV电动车。第二次就是增程式路线。 最终,有些乌托邦的SEV计划在现实面前碰了壁,由于低速电动车领域无法可依,不得不中途下马;增程式路线也开始后劲不足。可见,对李想和理想汽车来说,双料冠军的目标虽然美好,但留给他们的时间窗口其实很短。END「科技新知」腾讯科技新锐自媒体钛媒体十大自媒体作者新浪科技创事记十大年度作者 浏览 12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分享 举报 评论图片表情视频评价全部评论推荐 有理想的李想泰伯网0李想的理想:穷孩子有穷孩子的活法Python涨薪研究所0都在说理想破发,但李想在乎吗?亿欧网0理想的光学系统新机器视觉0小米 618 不开心:销量冠军的「压货心病」雷锋网0李想开课了春哥叨叨0这样构建的用户画像!想不懂你的用户都难易观数科0这样构建的用户画像!想不懂你的用户都难杰哥的IT之旅0李想距离自动驾驶有多远泰伯网0想理解Java的IO,不要从操作系统开始说起的都是耍流氓...本文来自作者投稿,原作者:N.Y前言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了解流的概念以及JavaIO流的基本用法,但JavaIO流的演化不仅是如此简单,有心的读者会发现,在JDK1.4之前的IO类都是基于阻塞的IO(可以从InputStream.read()...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