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创星张辉:商业航天不可能绝对消除泡沫|高端访谈

共 2646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12-01 23:31

报道数字经济 

 定义转型中国

撰文 | 泰伯网 沐子

编辑 | 鹿野

国商业航天企业总融资额从2015年的7亿元升至2020年的100亿元,用了6年的时间。

正应了中科创星董事总经理张辉近期在接受泰伯网专访时所传达的态度,商业航天等硬科技的投资值得期待。


初步产品化

相比国外的大动作,身处商业闭环前期的国内民营航天企业更像小打小闹。

张辉坦言,目前整个行业尚处于发展早期,这是客观事实,也符合客观规律。他指出,“无论是卫星还是火箭,目前成熟的标准化产品还比较少,更不用提批量化了。”

民营团队的能力还没有完全被证明之前,很多人对民营企业信心不足,信任感下降,不敢合作。连国内上市公司利欧股份都开始官宣向美国商业航天企业SpaceX投5000万美元造火箭。

可惜,这次想抱马斯克大腿的利欧股份吃了个闭门羹:其投资资金被退回并被股民调侃:“一个天大利好瞬间变成一个天大笑话,伤害性不大,侮辱性很强。”

不论是因为SpacesX不接受来自中国的资金,抑或是其他原因,国内资本押注本土好的商业航天项目的压力一直不算小。

这一点上,张辉早已意识到:不止我国的商业航天企业在对标美国的商业航天企业,不愿意落后,中国的投资机构也在对标美国的资本,同样不愿意落后,尤其是我们国内偏头部的一些投资机构。

资本加码下,与发展初期(2014—2015年)相比,张辉指出,初步产品化为商业航天领域最大进展。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有些商业航天企业的技术积累已经从过去的“不行”慢慢发展到现在的“基本行了”。在张辉看来,随之而来的,是商业航天在政策支持、融资和市场拓展、人才吸引等方面开始显著提升。

张辉指出,当前的商业航天创业公司中都以研发制造型人才为主,全国范围内拥有航天人才优势的城市,最明显的是北京和西安。

此外,我国多个省份和城市相继出台了商业航天政策措施:武汉市将打造中国航天“第三极”;浙江省将打造创新型航空航天产业群;北京市将进一步优化和稳定“南箭北星”空间布局;依托广州、深圳、珠海、惠州等城市,广东省将打造卫星产业聚集区和产业园区。


赚应用的钱更香


与硬科技结缘超10年的渊源之下,中科创星在商业航天领域的投资基因早已显现:先后投资了产业链初期建设环节的一些基础设施。

在张辉的逻辑中,商业航天目前还处于基建期,业内大部分的注意力都聚焦在了能力搭建上,即卫星产能提供和火箭运载能力提供。

有数据统计称,自2015年以来,全球小型运载火箭的总数翻了5倍,其中我国国内不少热门火箭制造企业聚焦于小型火箭研发。

各家投资机构在产业链上做一些零星的单点投资,更让张辉深切地认识到:只在基础设施上投资是远远不够的,业内对下游应用领域的关注度还要往上提。

这也是为什么张辉之前一直强调,“如果火箭赚卫星的钱,测控赚卫星的钱,乃至整个行业都在赚卫星的钱,整个产业链是有问题的。”

对此,张辉向泰伯网进一步阐述了这一逻辑:航天领域的产值主要集中在应用领域,应该是大家都赚卫星应用的钱,而卫星企业应该由产业链外部引入新资金,再向产业链各环节分配资金。

这似乎只有一个解释,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来看,这一赛道才刚刚开始,未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对于中科创星来说,张辉指出,“下一步的投资,还是会聚焦在产业链培养上面,挖掘一批掌握关键核心部组件技术的企业,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完整和成熟,并持续关注卫星应用和地面终端上的一些好的投资标的。”


市场在,泡沫就在


当回到商业化这个终极目标上时,各方面资源能力相对有限的民营航天的争议不断。这在张辉看来,算是情理之中,“民营商业航天企业是从头开始构建能力,目前暂且处于证明自己的阶段,不可避免地会从存量市场里抢蛋糕。”

从更长远来看,非市场规律主导的产业链并不健康,做国家项目供应商这条路之外,张辉认为,商业航天在理想状况下,应该是以新技术、新模式,找到新场景和新市场。“考虑到优势差异,商业航天企业还是要更多地从社会市场拿订单,服务更广范围的用户,目前市场上已有成功案例了。”

但类似“泡沫化”、“虚高估值”这样的话题,放在现在依然是商业航天市场主体与资本所绕不开的。

对此,张辉直言,“不可能绝对消除泡沫,且任何一个新兴的待成长的领域都需要泡沫。泡沫代表的是吸引力,可以将大量的资本和人才以及公众关注度引导到该领域,对产业成长和吸引政策都是有帮助的。”

只不过在泡沫之中,资方一直未停止对风险与收益的审视。“在目前商业航天公司业务进展与融资估值相对不匹配的情况下,在产业链任何环节投资,都应当保持适当谨慎。但同时,也应该依据业务进展和融资是否匹配,来使得泡沫保持在一个适度范围。

这也意味着,即便投资人并不乐意被贴上“没有理想,没有愿景”的评价与标签,资本关注短期回报的局限性的确存在,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研发节奏和进度。

对此,张辉给创业者一些建议:技术出身的创业团队,自己要认真考虑一下自己做的到底对不对,尤其技术创业者都比较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有时候可能给企业的发展、业务的发展带来一些局限性;商业航天领域企业的融资,应该更多与具有战略眼光,可以长期陪伴和赋能的耐心资本来合作,按照企业的节奏来推动发展。

当然,社会资本之外,张辉也希望地方政府成为商业航天产业落地的重要实践者。“政府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土地和政策等问题,甚至帮助企业对接市场资源,这对于企业快速发展和产业链成熟,都有重大的意义。而各区域间的竞争,有助于形成产业分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加群提示


泰伯网目前建有七大领域社群:GIO企业家群、科技大厂公关群、资本机构群、汽车出行群、新航天探索群、云服务与智慧产业群、测绘地理信息群,入群请加泰伯小姐姐(微信:taiboxiaojiejie),同时备注您想进的群。

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送至邮箱:news@taibo.cn

商务合作:18500135491

法律顾问:京师律师事务所 盈科律师事务所



20年前就有元宇宙了,是什么让它今天才火?| 深度

《精读》

产业加速发育,元宇宙尚待厘清边界
海南拟设商业航天混改基金:加码航天产业保障政策
美团无人战略再进一步,低空物流网络落地深圳
深度 | 地方政府“备战”元宇宙
深度 | 实景三维与CIM,谁才是时空数据第一底板

浏览 3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