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版权保护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共 3369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05-26 02:28

作者丨陆离

监制丨阑夕


1710年,全球第一部著作权法《安妮法》在英国诞生,虽然彼时从行业到民众都还没有形成“版权”的概念,但这部法律明确了作品与作者的权利从属关系,以著作权合理化源头的形式为“版权保护”打下了第一根楔子。


随着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内容创作迎来了冰火交加的局面,一方面是图文、音频、短视频、中长视频、直播等载体形式百花齐放,内容创作领域日益火热。另一方面,技术的提升也为阴影中的洗稿产业创造了更便捷的抄袭手段。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动版权保护事业,进而为内容原创保驾护航?


5月22日,由国家版权交易中心联盟主办的2021版权管理与运营高峰论坛在京举办,这不仅为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答案,也正是如今版权保护议题愈发深入人心的一个缩影。


其实,版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相较有形资产在管理、运营、市场商业开发等方面有着巨大差异,尤其对诞生不过20多年的我国互联网产业而言,版权管理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存在巨大发展空间,也面临不少挑战。



相关数据显示,从2016~2019年,我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从5.46万亿元增长至7.32万亿元,产业规模增幅34%。


而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在本次论坛上发表致辞指出,随着我国版权生态环境与版权意识的不断优化,近年来内容企业开始认识到版权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被忽视的局面有所改善,但也仅仅是开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经理室版权运营中心副主任严波也表示,数字版权产业在维权过程中面临“发现难、举证难、维权难”等难题困扰。呼吁内容企业应该从加强行业内部版权规范做起,从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着手强化自有版权的有效管理与保护,利用好新技术,解决新问题,最终实现版权价值的合理分配,营造多元共赢的版权保护生态。


1

版权保护激浊扬清三板斧:
全面确权、哨兵模式、闪电维权

据了解,本次论坛围绕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大力保护原创内容,与会各方展开了深入探讨,在合力共建版权生态、让版权更有价值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

这其中,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与腾讯教育、北京中视瑞德等多家战略合作企业代表共同启动了“CPSP原创作品保护计划”,依托CPSP版权资产服务平台,将一站式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免费开放给自媒体内容创作者、版权拥有方、新闻出版内容制作传播机构等所有版权主体。

基于此,这一计划将从作品存证、版权监测、版权管理、版权交易、维权服务五个维度帮助创作者高效维权。


在这背后,是自内容产业或者说新媒体诞生以来,因为“洗稿”、“碰瓷式维权”等问题存在,图文内容的版权保护一直有着维权成本高、版权确定难、技术鉴定难等痛点。

比如线上内容无论在渠道上还是主体上都更为多元复杂,不同渠道交叉传播、跨媒介传播现象突出,加上不同手段的侵权删改现象,最终导致版权归属确定难,鉴定技术难现象长久存在。

基于此,创新版权保护的前瞻思维和对前沿技术的积极应用已经成为了解决这些痛点的上佳路径。

在这方面,持续发力推进版权保护工作的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是一个最直观的例子。

首先来看创新版权保护的前瞻思维,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在2018年在业内率先推出首个自媒体电子授权-监测-维权平台,为平台原创作者提供包括电子授权维权、24小时全网监测同步维权、一键维权等一站式版权保护服务。

这其实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把版权保护的重担一肩挑,让创作者可以专注于内容创作。

再比如,不久前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完成了对正版图库的扩容和免费开放,这从根源处为解决那些对无主网图进行著作权登记、故意抹掉版权信息等“碰瓷式维权”问题提供了更多可能。

在通过前沿技术赋能版权保护方面,CPSP 版权资产服务平台是一个最直观的例子。

其是由腾讯内容开放平台、腾讯云至信链、北京中视瑞德共同搭建的全链路版权资产服务平台,依托的正是区块链、AI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数字指纹、内容比对等核心前沿技术,从而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保护服务

换句话说,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上发布的原创内容可以在第一时间里完成作者对文章权利关系不可篡改的固化,进而出具电子存证证明书,可作为诉讼证据提交至法庭,成为维护权益的重要武器。

去年6月28日,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代表创作者"蜀山笔侠"起诉深圳市捷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侵权,利用“至信链”进行电子取证并发起首个在线诉讼案,最终获得胜诉。这无疑为相关侵权案件的取证和庭审开了一个好头。

事实上,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已经在版权保护方面交出了一份优异成绩单,从2018年至今,已经累计帮23万原创作者成功维权,保护原创作品1.36亿篇,发现全网侵权次数6540万次,成功下架侵权作品1633万篇,切实保护了海量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2

知产进阶时代的横截面:
素材普惠,技术、内容双中台驱动

版权和专利这两种制度都是商业社会的伟大发明,其相通之处在于以体面优雅的方式解决了对于创造性工作的回报难题。

如果说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那么版权保护就是为创新保驾护航的最重要壁垒。

积极推进版权保护的意义正在于此,一方面,这是从源头处保护内容创作者的正当权益,让逾数百万创作者可以收获与付出相对等的回报,进而激发原创积极性,为内容产业注入更多活水。

只有让丛林褪去,让秩序回归,让规避版权的风险能够在优先级上高于逾越版权的回报,内容创作者所期冀的共同繁荣才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由此延伸的版权共享可以为内容创作提供更多高质量素材,实现赋能内容创作的价值。比如在线音乐领域曾一度因为版权之争闹得不可开交,后来在国家版权局的协调下达成版权互授,这才让整个在线音乐市场回归秩序发展的正轨。

同样以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为例,其扩容并免费开放的正版图库坐拥上亿张图片素材,对于创作者而言不仅可以避免图片侵权风险,又是一座图片素材宝库,更好地实现差异化、多元化创作。


这无疑也是在助推整个图文内容创作领域的快速健康发展。

事实上,在创作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深耕发力只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赋能服务创作者的冰山一角。

作为内容中台和技术中台,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一直聚焦于内容供应链的上下游服务,通过技术、工具、平台服务、数据四个维度赋能创作者,同时结合腾讯新闻、腾讯看点、腾讯微视、腾讯视频等各个平台的扶持政策,构建健康良性的内容生态,持续助力创作者。

在产品方面,持续打通各个分发平台与作者的联动服务机制,针对首页导航和菜单栏进行全面改版,为创作者打造了“子母站”多平台管理模式,内容一键分发全平台,帮助创作者提升运营效率。

再比如在变现方面,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不仅为创作者提供更灵活的收益体现方式、更及时的收益展示,还积极探索更多元的收益模式,通过流量补贴、采买计划、活动征稿、商业化收入等,为创作者提供更多元的激励回馈。

站在更高一层视野看,版权保护还是知识产权进行商业化价值探索的基础。

哈耶克就将知识产权定义为是一种“强制性稀缺”,在他看来,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交易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其实是在说,在强化版权保护的基础上,也需要推动知识产权的正当交易,这才能更好地推动创新发展,建立起一个良性运转的商业生态,让正版内容及从业者能够享受到应得的合法权益,这正是版权产业的价值增量所在。

尤其是在如今的科技互联网时代,这对于推动诸多智力劳动型产业的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有着更重要意义。

3

写在最后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

与此同时,《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历时10年终于完成,将从今年6月1日正式施行。新修《著作权法》完善了“作品”的定义,可以将现行法无法囊括的作品类型、未来新作品类型,都纳入调整保护范畴。

归根结底,内容创作者尤其是海量个人创作者的力量是单薄的,当有趣的灵魂疲于维权之争,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都将付出惨痛代价。

而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持续大力推进版权保护,并取得一系列优异成绩正是对政策号召的积极响应,也成为了这种行业趋势的一个缩影。

从政策法规到行业企业再到消费市场,全社会协同发力之下,版权管理与保护正迸发出更耀眼的光与更赤诚的热,也为内容领域奠定了一个共赢未来的新起点。
浏览 2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