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读:Facebook任命新CTO背后的「元宇宙阳谋」
作者 | 董子博
编辑 | 王亚峰
今日,Facebook将任职8年的CTO施罗普夫换下,任命主管VR、AR的副总裁安德鲁·博斯沃思为新任CTO。
这是Facebook近些年来最大的人事变动之一,外界认为这是Facebook增强硬件布局的强信号。一位接近Facebook高层的业内人士告诉雷锋网,内幕并不止于此。
先说结论,扎克伯格此举或将把Facebook的社交、游戏、VR/AR、AI、加密货币等各部门的重要资源,集中在元宇宙身上,为Facebook的元宇宙之路,扫平"组织障碍”。
Facebook布局元宇宙,一方面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也是扎克伯格的无奈之举。
近些年来,那些曾与Facebook齐头并进的Google、微软、亚马逊,现在的市值已远远将Facebook甩在身后。
后三者都已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全新增量业务,如云计算等服务,而Facebook依旧停留在社交的范畴,无法破圈。
可悲的是,眼看能让华尔街重估Facebook,并有机会重构金融体系的加密货币Libra,要异军突起时,却在2020年接连受到监管部门的约束和阻碍,最终暂停发售,竹篮打水。
这让扎克伯格不得不重新思考Facebook社交之外的概念,既有未来感,也能避开监管。
那就是元宇宙。
今年被炒得炙手可热的“元宇宙”,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扎克伯格重新发现。
虽然Facebook具备了做好元宇宙的所有要素:社交、游戏、VR、加密货币、AI……但每个要素都是割裂的。
万事俱备,唯独“组织”没做好准备。
一位互联网巨头高管告诉雷锋网:大企业要想做成一件新事,必须优先解决内部的组织问题,尤其是部门内耗和部门墙问题,否则再多投入也无济于事。
内耗是同一件事情,多个部门在做,一边争宠斗艳向集团要人要钱,一边互相打架。赛马机制本身没问题,但一旦组织能力没跟上,动作就会变形。
部门墙是在做一件事情,需要多个部门协同,但如果每个部门都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各自为政,不开不放,项目一定做不成。
管理学家杨国安曾提出一个公式,即:企业成功 = 战略 × 组织能力
组织体系一旦产生难以修复的重大缺陷,这些缺陷都有可能成为绊到大象的一块块巨石。
TMD、拼多多等公司能在BAT的全面笼罩下突围,非常重要的一项原因,就是钻了BAT组织局部问题的空挡。
“阿里在本地生活上和美团PK,融合了淘系、蚂蚁、饿了么多方力量去打仗,客观来看,似乎各个方面都不输美团,但毛病就出在了,阿里最终在内耗和互相拉扯中,让加法变成了减法,起了大早赶了晚集。”这是雷锋网在撰写《阿里本地生活·五问》系列时,受访对象们谈的最多的一句话。
同样,Facebook推进元宇宙,也是对组织能力的巨大挑战。
马克·扎克伯格当然懂得这个道理,他从去年开始就开始缓步推进组织变革,这其中草蛇灰线十分有趣:
2020年8月, 扎克伯格自知Libra无法扶正,他便快速扭转船头,将AR/VR部门整合为“Reality Labs”(现实实验室),也就是外界所说的元宇宙部门。负责人博斯沃思职级不变,仍然是副总裁的职级。
年轻的扎克伯格在创立Facebook时就奉行扁平化的组织风格,业务岗位中,副总裁之上基本只有CEO、COO、CTO等不到五个职位。
而随着Facebook的业务不断扩张,扁平化管理的问题就逐渐显现出来,在Facebook内部与博斯沃思平级的“副总裁”多达数十个。
博斯沃思牵头负责元宇宙,如果没有Facebook其他同级副总裁的战略资源支持,元宇宙就只是一个没有内容、没有用户的VR/AR空壳。
而臃肿的组织结构,导致了部门间壁垒林立,跨部门沟通成本相当大,资源调度很成问题。单凭他一个“小小的”副总,不可能支撑起Facebook元宇宙的重大方向。
今天此举,扎克伯格把“老将”施罗普夫换下,将主管元宇宙的博斯沃思拔至CTO之位,给了他足够的权力,去调度公司内部的所有资源,完成元宇宙大计。
一名元宇宙创业者告诉雷锋网,为什么业界普遍看好腾讯做元宇宙。
不是腾讯要什么有什么,而是腾讯的930变革,已经有意识无意识的为元宇宙,做好了组织结构的顶层设计。
元宇宙的核心基础建设,无疑是游戏和社交。
而当今的腾讯IEG(游戏)和PCG(QQ与内容)两大事业群,为了实现资源整合,让任宇昕成为了腾讯内部唯一一个兼任两大事业群总裁的高管。与此同时,开发出《王者荣耀》的天美工作室群总裁姚晓光,也调任主管QQ,进一步打通游戏和社交之间的业务墙。
为进军元宇宙,建设出足够有组织能力保障的基础。
做成元宇宙的大公司,或许不是产品和技术能力的最强者,但它一定是组织建设能力的大师。
本文由雷锋网原创,作者:董子博。申请授权请回复“转载”,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AI 人才越来越不值钱了吗?
碳中和:科技公司下一个「必争之地」
解决中国“卡脖子”问题:研究求解器的少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