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三问【2】:架构规划 如何撑起数字化转型

共 4433字,需浏览 9分钟

 ·

2021-04-06 16:58

话说软件工程,则让我想起了信息产业界曾经一个很燃的说法---“软件定义世界”,这是由Gartner在2014年提出的10大战略技术趋势中提出来的,其中第8个趋势是Software Define Anything,简写为SDX,翻译成中文为“软件定义世界”。现在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这些应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工作更加高效,同时提高了生活质量,软件已经无处不在,“软件定义世界”所言不虚。

我们要迎接数字时代,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虽然软件工程不是数字化转型的全部,但肯定仍然要担当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工作。


用户需求驱动的传统软件工程

关于软件工程,业界有多个定义,它涉及到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

软件是由计算机程序和程序设计的概念发展演化而来的,是在程序和程序设计发展到一定规模并且逐步商品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软件工程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6年~1955年):此阶段的特点是尚无软件的概念,程序设计主要围绕硬件进行开发,程序设计追求节省空间和编程技巧,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第二阶段(1956年~1970年):此阶段的特点是硬件环境相对稳定,出现了“软件作坊”的开发组织形式。随着软件系统规模的壮大,软件产品的质量不高,生产效率低下,从而导致了“软件危机”的产生。

第三阶段(1970年至今):由于“软件危机”的产生,迫使人们不得不研究、改变软件开发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从此软件产生进入了软件工程时代。

第四阶段(1990年至今):这一阶段提出了面向对象的概念、思想和方法。包括面向对象的分析(OOA),面向对象的设计(OOD)、以及面向对象的编程实现(OOP)等等。

传统企业信息化一般是通过ERP、CRM、MES、PLM、OA 等业务和管理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构建覆盖企业完整业务条线的信息平台,从而基于信息实现对企业人、财、物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这样的软件工程基本上是基于现有业务场景作为需求分析对象的,用户需求驱动是传统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假设。

软件工程的方法如:生命周期法、结构化方法、面向数据结构的软件开发方法、面向问题的分析法、原型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等等形式不同、各有千秋,都是以用户需求驱动作为软件工程的基本假设,这本质上就是一种依葫芦画瓢的方法,以当前的业务场景为葫芦,画出信息系统这个瓢,业务信息是葫芦里的药,数据是瓢里面的水,有瓢才会有水。

虽然软件工程在指导单个软件项目的研发工作是有效的,但大量的软件项目是在缺乏企业层面统一部署和统筹安排下,完全在各业务领域和部门的用户需求驱动下“依葫芦画瓢”建设出来的,虽然也发挥出规范业务、支持管理、提升效率的作用,但由于缺失战略和企业架构的指引,以及建设过程中用户需求的局限性和短视性,造成给企业留下了大量互不兼容、参差不齐的集成陷阱、信息竖井和数据孤岛,但貌似稳定并且能勉强支撑当下的业务和管理需要,但往往不知道那块砖抽掉整个房子崩塌了。


这种没有企业架构指导下形成的企业信息化现状,会让我们的企业信息化决策者们犹豫要不要改造,而长此以往,这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路径无论如何都无法从企业战略全局的高度推动和促进整体性转型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自上而下的规划方法

当我们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已经明显不能满足数字化时代企业对业务运行创新和变更的要求,数字化时代给软件工程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并且成为严重影响转型的结构性矛盾。下面是几点比较普遍性的问题:

首先,数字化转型是从企业发展战略出发的,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软件工程中的技术决策和管理工作一方面要服从企业转型发展战略的需要,这涉及到需要企业掌舵人要具备跟上时代技术发展前沿的数字化转型认知能力;另外一方面软件工程中一些具体的技术选型也会深刻影响到企业战略的发展走向,这又需要企业内部IT组织的决策者们能全方面掌握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和业务全局,毫无疑问这在对双方来说都是挑战。

其次,数字化转型的软件工程是服务于转型,本身就是以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为使命,目前业务场景就不能再作为软件开发直接参照依据,提需求的业务用户讲不出数字化后的业务是怎么回事,靠用户需求驱动的软件工程方法如何能画出那些本质上还不存在的业务场景呢?而这些业务场景从哪里来?只能从企业战略意图中推导出来,通过规划和顶层设计形成未来业务发展蓝图中描绘出来,而传统软件工程虽然在需求分析环节也有对业务上下文环境的分析,但明确缺乏勾勒未来业务场景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能力。

再次,传统软件工程所定义的软件生命周期,主体工作聚焦在软件定义和软件开发阶段,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企业要更关注各种数据资源的采集、分析和应用,而这些数据资源既有企业内部现有的信息系统,也有来自外部合作方和互联网的外部数据源,一方面软件项目要在这样多样性的数据环境中实施并推动一些新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形成;另一方面运维也涉及到大量的数据管理、治理、应用和运营工作,围绕数据资源边治理、边开发、边应用、边(业务)创新、边经营将成为软件工程的新常态。

      由此,可以总结出几点总体要求,数字化转型中的软件工程必须从战略发展大局的高度,企业全局的宽度,结构性改革的深度,创新与变革全周期的长度,以数字技术为抓手,以数据要素形成数据生产力为核心任务重新定位。传统软件工程只是覆盖了其中很少一部分。

温昱老师在其新书《业务架构 应用架构 数据架构 实战》指出:“多年来,全球业界已在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近几年,数字化转型呼唤‘懂行人’打通四种架构,确保技术支撑业务、业务支撑战略。”这本书将不啻于提出了一个符合数字化转型要求的软件工程实践的全景图。

     The Open GroupArchitecture Framework (TOGAF) 这个企业架构最主流的方法论,传统软件工程只能覆盖其应用架构中很少一部分。数字化转型千头万绪、牵一发而动全身,软件工程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工作,而如前分析,必须从企业架构的角度统筹组织数字化转型中各软件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项任务,才能纵览全局,明细战略、业务到技术三层级工作内容的关系,就此而言,企业架构应该成为企业未来每一个软件工程所必须依据和遵循的总体策略指引。

规、管、建、用、评五个环节

从企业架构的角度,我们也必须要重新定义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在TOGAF9.2框架的基础上,把面向数字化转型的软件工程工作内容分到"规、管、建、用、评"五个环节。


评价:评价代表了价值主张,愿景最终要落实到可以实施评价的成功标准和规范要求,才能完成战略的有效闭环。

规划:战略进架构出,没有经过架构设计的战略,诚如没有地图指引下带兵出征的统帅。

管控:需求管理体现了业主对工程从目标到成果的管控,体现业主战略发展权益的大需求,而非仅仅软件功能和用户界面的小需求。

建设:在企业架构的总体统筹下,组织每个具体部门和业务应用系统形成了一个分而不裂、散而不乱的有机整体。

应用:为了支持业务中对数字系统的应用,这里包含了系统运维、数据治理与运营管理两方面工作,分别对应支持业务连续性的IT保障、数据治理和数据资产经营工作。

为了做好数字转型过程中众多软件工程中"规、管、建、用、评"五个环节的工作,我提议每一个企业都应该考虑成立一个数字化总规办公室,从总控层面统筹安排好组织内各项相关能力和资源,在数字化转型的每一个阶段发挥好各自的作用,确保完成转型中的各项工作任务。


《业务架构 应用架构 数据架构实战》新书上架

     想要了解更多具体案例和实战方法,可阅读《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实战》一书。

l    每一页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参考性超强

l    每一页都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可读性超强

l    大局+架构+文档,三大篇,操作性超强

本书思路清晰,每一个概念、每一项方法都给出了简要透彻的阐述。同时又结合实践,给读者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实践感受,帮助读者迅速上手。本书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能提升读者对IT及其业务的认知层次,为长远职业发展提供助力。


老温是国内久负盛名的架构师,以逻辑通畅、结构清晰的风格把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宏图大计的话题全景式陈述出来,这方面的匠心努力实在让我佩服。坦白说虽然我也有多年做企业架构顶层设计(或者称为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咨询项目经验,我却没有勇气像老温这样系统地写出一本关于企业架构的书籍。在咨询项目的实战中,我们往往扎进不同企业的组织环境和千奇百怪的具体问题,这里一方面涉及到大量业主机密的细节,不敢披露;另外一方面从纷繁交织的经验材料中萃取出普遍性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这又是一件需要极高知识建构能力的文化大工程。

这次拿到出版后的书细细品读,我也回顾了这么些年相关工作经验。这两天还和老温热烈地电话与微信沟通了一番,我们初步达成一个共识,传统软件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已经不能再全面支撑数字化转型的需要了,非常有必要做一些创造性的思想工作,我想把自己的想法先抛个砖。



张靖笙老师介绍

粤港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战略拓展委员会委员

数治应用技术(佛山)研究院 院长

中国智能制造百人会专家委员

中国通信工业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

南海区大数据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山大学计算机工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曾任职于国际商业机器(IBM)中国公司、马恒达.萨蒂扬软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等大型全球IT公司和中国农业银行等本土企业,通过二十五年的企业信息化工作经验积累,多年从事企业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和数字银行、数字政府、创客教育创新等领域战略咨询、应用研究、解决方案设计与培训及相关科技服务工作,已构建出一整套可有效提高学员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启发学员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思维,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的方法,得到政府界、企业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个人陆续出版专著《大数据革命》、《智造:用大数据思维实现智能企业》、《5G大时代》等畅销书作品,另参与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百人会《解密智能》、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2005年版大纲审定和教程教材编写工作,参与编写《系统分析师教程》《数据库系统工程师教程》等计算机资格考试教程教材。

浏览 4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