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博导万字自述:5年收13封拒稿信
日期 : 2022年06月22日
正文共 :2260字
在这则帖子中,当时正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读博的青年学者邵帅通过个人账号写了一篇万字跟帖,讲述了自己读博期间五年一篇文章未发,甚至连收13封拒稿信。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5月,学成归来的邵帅更新了这则引发广泛关注的留言:“我已于近日回到我的母校中国科大工作,现有意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大创、暑研项目。欢迎来自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相关专业背景,对理论计算机科学尤其是计算复杂度理论,以及其与统计物理,量子理论等相关交叉方向感兴趣的同学与我联系。”
邵帅2014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华罗庚班,2020年博士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计算机系,就读期间还曾获数学硕士及计算机硕士学位。之后,他分别在牛津大学及爱丁堡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在牛津工作期间同时被选为Wolfson学院初级研究员。
邵帅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计算机科学,同时涉及其与统计物理、量子理论的交叉方向。近年来,邵帅在精确计数的复杂度分类,近似计数算法与相变现象,量子纠缠态等价类分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在领域权威期刊和顶级国际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
回到两年前邵帅的那篇万字留言帖子。当时他写道:“我看很多回答中最主要的体验是焦虑,焦虑没有文章毕不了业,焦虑要延期,焦虑找不到工作。我有时也会焦虑,但是很少,对我来说,最大的体验是‘不被认可’和‘自我否定’。”
邵帅认为:“我们去做一件事情,都是希望有回报的,这种回报可能是物质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但不论如何,都是对于我们付出的一种认可,就好比你在知乎上回答个问题,也会渴望得到别人的赞同。读博也是如此,一个人花好几年投入到一个问题中去,反复钻研,本身就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我们希望这种辛苦付出能被认可,从而实现我们的个人价值。可如果这些年你的工作从来没有得到过学界的普遍认可和接受,那读博的过程就格外地艰难了。”
在文章的正文部分,邵帅详细记录了自己13次被拒稿的详细过程和心路,和大多数读博的年轻人一样,邵帅也曾一度怀疑自己投稿工作的意义。
“这期间我还要不停地一遍遍修改自己被拒的文章,重新再投。我在办公室的抽屉里放了好多好多巧克力,我只有大量吃巧克力,才能让自己分泌一点点多巴胺,逼着自己改文章,写证明。以前看一些美剧,觉着里面的人啊好像一颓废一沉沦,就吸烟,酗酒还有吸毒什么的,至于么?后来才觉着,可能是真的有点折磨人,只能靠外界的刺激,才能缓解,好在我只嗜甜,没别的不良嗜好。”
— THE END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