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数据产品

数据管道

共 3340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10-09

数据产品的核心能力

|0x00 先从产品经理特质说起

你们好,我是宝器!

做数据久了,往往会发现,有一个好的数据产品搭档,是很难的一个事情。因为作为串联起技术与业务的沟通人,数据产品不光是要懂业务,更要懂数据,而这两方面能力都具备的人才,其实是很少的。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数据产品经理的职责,我想大概便是:“提升数据资产的应用能力”,而我们常说的“分析思路产品化”,是实现这一职责的手段。

在继续说数据产品之前,我想先谈谈产品经理的特质。产品经理通常有三种特质,是需要不断学习和加深的,这三种分别是“感性理性”、“产品理念”与“从0到1”。

感性与理性”是一种最大的气质,例如To C的产品经理,往往要有一种非常感性的气质,才能打动消费者,但To B的产品经理,对于理性的要求就更高一些,因为企业或者商家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消费者是很不同的。

产品理念”是一种隐藏的观念,例如乔布斯崇尚的设计与简洁,或者是张小龙的简单与空杯,自己对于产品的理念思考,才是最关键的竞争力。

从0到1”是一种从业的要求,很多大公司都是在做产品的改良工作,但是否存在参与过产品的初始设计,对于“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更有帮助的一件事情。

从这个角度看,产品经理要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特点”,并在后续工作中,有自己的见解和坚持,这很重要,不至于被各方牵着鼻子跑,以至于全局乱了分寸。

|0x01 对于数据与业务的理解

从个人的理解上,数据产品要理解的是数据的流转过程。因为业务产品设计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数据才是反映实际业务结果的“镜子”。因此,理解清楚业务逻辑,就是搞清楚各个业务环节中,数据的流转过程是怎样的,反映了怎样的业务实操动作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电商类业务的本质,就是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的运转过程

数据产品经理,所看到的的内容、所设计的产品形态,其实是要比一般产品看到的,更为复杂,因为要把数据流的过程描绘出来,其复杂度是呈指数级增加的。

对于技术而言,这就像是元数据管理,但元数据内容比较少的时候,我们通过Excel就能维护过来,但如果内容比较多,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类似“数据地图”的产品,将关键的信息以产品形式展示出来,而当业务量呈指数级爆炸时,我们又需要类似于搜索这样更加高级的功能了,因为常规的信息已经维护不过来了。又像是从门户网站到搜索引擎的发展一样,信息越密集,就越依赖技术带来的生产力。

大多数的业务领导,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能够复制和标准化,但其实从数据将产品的角度出发,这就是数据的规范、标准、质量等问题了,虽然琐碎,但如果处理不好,灵活运用反而会成为负担。

阿里之前一直强调“OneData”的概念,其本质也是为了规范数据的标准,降低管理的成本,以尽可能的消灭信息的不对称

但很多时候,仅数据层面做了规范还不够,业务层面也需要做规范,就像六西格玛管理体系一样,如果业务层面操作的毛毛糙糙,后期无论如何也无法把准确性提上来。这一点在信息流上体现不明显,但商流、物流和资金流,就体感非常强烈了。

|0x02 通过场景来解决问题

为什么来强调“场景”这个问题,因为泛泛的方式,无法体现出我们的价值,更像是一个提数的、或者是看数的平台。但是在讲场景前,我们也需要把基础设施先搭建好。

数据产品经理,通常有四种类型的划分,分别是:开发工具类、策略类、数据治理类与数据应用类。这其实与技术方向的细分,是同样的道理。因为数据产品的价值,是一定要依托于数据的价值,而数据内容的划分,也决定了产品经理方向的划分。

但不论如何,数据产品,通常也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看数据”、“做决策”和“智能化”三个阶段。

看数据”阶段的产品,往往是根据业务KPI拆解下来的定制化报表,包括了常见的流量、渠道、用户、商品等内容的分析,通过报表平台可以自定义搭建。这个阶段主要是为了满足业务看数据的诉求,而较少提供深入的分析能力,往往就是把数据进行分类后,进行展示。

做决策”阶段的产品,虽然也是定制化的,但往往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比如做大促的数据,运营就非常需要知道,自己做了某个决策操作后,对于后续的一些指标变化影响,如果产生了负向反馈应该如何分析原因,最好再建议做哪些动作。这个阶段,我们往往会把分析某个场景的过程,整合到产品中来,以减少业务做决策的时间,起到“增加收入、提效降本”的目的。

智能化”阶段,其实是更充分的释放数据的潜力,换句话说,是在业务之外,将不同领域的数据串联打通,做更精细化的分析,或者是运营动作。比如用户分层或者人群圈选、千人千面以及个性化推荐,等等。这个时候,算法能够介入进来,产品一旦有了算法能力,“智能化”便有了雏形。

在每个阶段层层递进的过程中,数据的割裂,便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这时候“场景化”便是一个很好的整合方案,通过工具将割裂的业务串联起来,做整体的数据输出和内容分析。

以“做决策”为例,我们可以将埋点、多维度、漏斗分析、留存分析、归因分析等内容,通过集成在统一的看板载体上,提供给用户。再根据业务的实际情况,做权限的设置和内容的推送功能,这样所有的功能都能够开放给各类小二进行使用。

虽然建立“场景连接”是一个难度很高的事情,但一旦能够串联起来,其带来的用户体验和分析价值,也将得到比较大的提升。

但必须要说的是,“场景化”不是“拍脑袋”,也不是“照猫画虎”,而是需要结合数据产品经理自身的经历,以及当前的竞品状况,进行设计的。如果不懂业务,很难理解数据的流转过程,而理解业务,就是一种依赖“经验”或者“知识”来进行实操的学问了。

|0xFF 数据产品的技能要求

狭义的概念上讲,数据产品也是产品经理,具备产品的通用能力就可以胜任工作;但从广义的概念上讲,数据产品不光要负责数据产品的设计,还需要承担一些数据分析、数据运营的工作,有实操才能更好的理解业务。很多情况下,甚至要担任PM的角色,因为数据产品要打交道的部门和人,实在太多了。

因此,以数据应用的产品为例,我们可以把日常的工作,分成几个大类:

一个是产品的设计工作,包括与业务方的沟通、与技术的沟通、需求或项目的排期等,这是常规的工作内容;

一个是数据的探查工作,需要使用SQL、Excel等工具,来探查底层数据,当然这一步BI也可以做,但数据产品最好能够了解实际数据的状况;

一个是数据分析的报告,不论是PPT还是日常的报告,需要能够将产品上的数字,转化为业务上的报告,并提供一定的结论;

一个是数据的日常运营,包括维护指标概念、排查数据问题、解答业务疑惑等内容。

当然,如果是工具类的数据产品,或者是策略类的数据产品,其要求并不是完全的一样,但同样可以做个参考。

有了日常工作内容,技能要求也就很容易分析出来。

首先是产品设计的能力,包括需求收集、竞品分析、产品原型设计能力,需要能够将业务概念转化为数据内容,并快速的表达出来。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需要具备“业务抽象理解能力”,将封闭的业务中难懂的数据,提取并简化,提供给业务方。

其次是数据分析的能力,数据分析是理解数据的基本功,也是串起技术与运营的桥梁。因此,统计学、SQL开发等基本的数据能力,都是需要具备的。同时,每天看数据的过程,也要有非常好的数据敏感性,能够意识到问题发生的原因。

最后,便是项目管理等软技能,不是所有公司都配有PM,因为现在技术普遍是多条业务线负责,同一个项目需要很多个组出人,每个人又需要负责多个项目,这就导致各方的节奏、认知,很难达到统一的水平,这都需要产品经理进行补位。

最后送各位一句:“In God We Trust, but all others must bring Data”。

·················END·················

推荐阅读

  1. 我在字节做了哪些事

  2. 写给所有数据人。

  3. 从留存率业务案例谈0-1的数据指标体系

  4. 数据分析师的一周

  5. 超级菜鸟如何入门数据分析?


欢迎长按扫码关注「数据管道」

浏览 2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