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算法岗需要顶会才能入场?

机器学习初学者

共 1783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2-03-15

结论写在开头,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有一篇顶会,会让你找算法工作顺利很多。但是,事情还不至于说,必须要有顶会才能找算法岗。


之前知乎上还有那个什么 神仙打架,诸神黄昏,人间地狱,灰飞烟灭 的说法。


结果最后大家基本都人手一个满意的offer了。


除了大家吐槽的算法岗随着工具的成熟门槛逐渐降低之外,互联网开始收缩变卷也是另外一个原因。给人的感觉是,算法虽然高薪,但是竞争激烈。


一遍喊难,一边焦虑,乃至于最后诞生了这种极端说法:算法岗需要顶会才能入场。


我们从三方面说说,一是论文本身,二是工业界的需求,三是论文的作用。


第一点,论文本身。


首先我们承认,顶会是一个稀缺的东西。


差不多最近几年毕业的985硕士学生里面百里挑一。


要是面试上有一篇顶会论文,就是一个很好的敲门砖。


当然你是作为博士生的话,有顶会还是一个基本的要求的,不然你连毕业都毕不了吧。并且,往往一篇还不太够。


除了论文本身的数量,论文的质量,学界业界影响力,开源社区影响力都十分重要,如果是灌水的话意义不大。


尤其是博士,如果你的论文在面试中和面试官探讨发现,应用场景狭窄,理论深度不高,泛化能力欠缺,为了复杂而复杂,都很起到正面的作用。




第二点,工业界需求。


工业界有专门的科研岗,像MSRA,达摩院等等。


这些地方对于拥有research能力的博士是有一定的需求的除此之外,比例更大的是业务部门。


很多在学校的新同学有这样的误区,算法岗就是训模型,业务与我无关。


其实业务导向的算法岗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抽象业务问题与数据处理上,算法没有你想的那么高大上。


因此业务部门的面试官也会从多方面考察,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等等。


我甚至见过博士不会写代码的,全让实验室的学弟帮自己做实验。如此很难满足工业界的需求。


在面试业务算法岗位的时候,如果有实习或项目经历,入职就能上手干活,会大量减少企业的培训成本。


这时候,有丰富的实习经历的同学,获得机会也不比手握顶会的学霸差,甚至也能满足各种SSP的要求。




第三,论文的作用。


在之前的文章工作后顶会重要吗?投入精力,结果...里提到过,论文除了大家理解意义上,可以证明你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之外,他还有如下四个好处。


1. 来自全球同行,对你工作的认可,可量化。

相比提升了民宿广告场景1个点的CTR,顶会的量化效果更直观。毕竟,如果不是做过和你相同场景相同的业务,别人很难知道这1个点的CTR到底是个什么水平。这一个点在同行间对比如何,是因为你们的对照组baseline太低了?还是确实是你解决了一个很困难的事情,换别人上很难搞定。

中了顶会没有这个烦恼,大家对你这块东西的认可度,自动拉满。

2.工业界,学术界,专业圈子的影响力提升。

翻看各家晋升答辩的能力模型,影响力在工作后随着级别的提升,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而顶会,是获得影响力最高效的方法。中了顶会,基本上意味着你会拥有一次全技术线推送新闻的机会,获得对外PR的机会。

3.几乎可以一直写在自己的简历上。

打工人职业生涯干了不下几十个项目,但是简历上只有给你至多4段的篇幅,总要有取舍,并且随着技术发展,职业选择,历史的项目效用也逐渐衰减。顶会没有这个烦恼,可以一直写在简历上。如果你愿意的话。

4. 多篇顶会的指数爆炸效应。

多篇顶会,能让你在找工作中脱颖而出,大家一般会觉得,论文越多越厉害。10篇的效果大于1*10,给人一种哇哦的感觉。但是项目,专利都没有这种效果。比赛接近这种效果,但是要差一点。




综上所述,论文对于算法岗来说,除了少数研究岗是必备的之外,对大多数业务岗,论文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东西。


带来的价值往往不局限在论文本身,而是围绕论文的带来的影响力,认可度,他就像一个金牌的敲门砖,至于ok不ok,还是要看其他的东西。


往期精彩回顾





浏览 3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