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人,都是“思考型”人格

程序视界

共 3099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08-09 18:31

作者:徐徐来
来源: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世说新语·雅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自幼聪颖。


七岁时,他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李树果实累累。


大家都争先恐后去摘,唯独王戎站在原地不动。


孩子们都很疑惑,他却说道:“这棵李子树长在路边,果实熟透了却没有人去摘,结的果子一定是苦的。”


众人一尝,果然是这样。


成于独立思考,败于轻信盲从。


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也许不是最厉害的那个,但一定是人群中最有魅力的一个。


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从来不是智商,而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01

学会质疑,是独立思考的第一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虽然很尊敬我的老师,但是如果老师的看法不合乎真理,那我一定会提出反对意见。”


他和柏拉图,是人类思想史上名声最为响亮、地位最为重要的一对师徒。


孔子也曾说过:“当仁,不让于师。”


即要把“仁”担当起来,即使面对老师,也不用谦让。


这些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敢于质疑。


《人性的弱点》一书曾提到:


“要想成为真正的人,必须先是个不盲从的人。”


真正的智者不会是一株墙头草,而是有自己的思辨与立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童话大王郑渊洁,可以说把“质疑”做到了极致。


他在谈论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说:


因为我从小就不循规蹈矩,我怀疑前人的所有学说。

我看书的诀窍是弄懂书上的每一句话,然后再努力证明它们是错误的。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老师让同学们写作文《我长大了干什么》。


其他同学都写文学家、科学家、飞行员这些自带光环的职业,只有郑渊洁写的是掏粪工人。


(图片来源于郑渊洁微博截图,侵删)


四年级时,老师布置了作文《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郑渊洁想,首先你要认清自己是鸟还是虫子,是鸟的话你就得早起,是虫子一定要睡懒觉。


于是,特立独行的郑渊洁直接把作文改成了《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老师火冒三丈,让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一百遍“郑渊洁是班里最没出息的人”。


郑渊洁不从,后来惨被学校开除。


爸爸对他说,“不上学就不上吧,我自己教你。”


正是父母的包容,激发了他的独立思考力和创造力


正是不跟从大众潮流、怀疑一切的态度,让他成为了影响几代人的童话大王。


正是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坚持,让他三次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深受读者爱戴。


(图片来源于中国新闻周刊,侵删)


只有敢于怀疑的人,才能学会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的人,拥有瑰丽的梦想,人生有着无限潜能。




02

情绪稳定,才能保持独立思考



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浩如烟海的信息和各种各样的观点。


它们往往真假难辨、良莠不齐甚至自相矛盾。


每次社会热点事件曝光,大量反转新闻刷屏。


大众被调动情绪,或义愤填膺,或悲天悯人、或痛心疾首。


盲目的键盘侠、吃瓜的群众、被割的韭菜,像一出话剧轮番上演。


最近的林生斌事件、河南洪灾逼捐事件都是如此。


一旦出现事情,很多人不是先独立思考,追求真相,而是先宣泄情绪。


用情绪代替思考,情绪一上来,什么话都说得出来,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稍微有人独立思考提出质疑,就会被汹涌的骂声淹没。



樊登老师在解读《我会独立思考》一书时说:


“愤怒和恐惧是最容易带来转发的东西,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你的愤怒,你的愤怒对于某些人来讲就是钱。”


当我们被一种极端情绪所裹挟,就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很容易被带节奏,陷入他人的煽动中,最终害人害己。


前段时间,看到股神巴菲特接受福布斯采访的一段视频:


他说做投资根本不需要多高的智商。


如果你的智商高达160,还不如给别人30,对投资而言足够


你需要的是维持稳定的情绪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根据事实和推理得出结论,不被别人的看法所干扰,这一点其实对很多人来说很难。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但很幸运的是,巴菲特天生就是这样的人。


他从来不会因为别人不同意他的想法而感到烦恼。


在一些事情上,有人说你错了,他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而是会回去看事实。


巴菲特认为这比高智商要重要得多,或者比在学校多上一门或两门的课重要得多。


投资如此,生活亦然。


只有情绪稳定,才能客观冷静地分析问题。


只有实现独立思考,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成功者都是独辟蹊径,失败者都是随波逐流。





03

放下偏见,才能看见真实的世界



《认知突围》一书中说:

 
当你的头脑中已经形成某个预设立场,或者你倾向于得到某个结果时,你就更容易在搜寻证据的途中不知不觉偏离公平。


人天生是习惯的动物,而且并不喜欢思考。


大多数人自以为是在思考,事实上只是重新整理了一遍自己的偏见。


在日常生活中,针对年龄、性别、职业、地域、星座等方面的偏见无处不在。


靠偏见来理解世界,我们离“乌合之众”也不远了。



传播学近年来有个热门的概念,叫做「信息茧房」


这个理论指出,在信息时代,每个人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视野束缚在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信息茧房,是一个凶险无比的思维陷阱。


不但思维会被禁锢,甚至会让我们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扼杀一个人的无限可能。


古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当你做到多渠道、全方位获取信息涞源时,信息茧房就会不攻自破。


胡适先生在《智识的准备》一文中说:


一个头脑受过训练的人在看一件事是用批判和客观的态度,而且也用适当的智识学问为凭依。


他不容许偏见和个人的利益来影响他的判断,和左右他的观点。


发现自己的偏见是智慧的开端,摆脱自己的偏见是自由的源泉。





04

批判性思维,是独立思考的关键



身处错综复杂的世界,我们如何保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呢?


学习批判性思维,是独立思考的关键。


作者安德里亚·戴宾克在《我会独立思考》中,将“建立批判性思考”的过程分解成了5个步骤:


提出问题、收集证据、评估证据、产生好奇、得出结论,最终实现自我成长。



(1)提出问题


问题往往比答案更能令我们受教。


提出对的问题,才能解锁你一直在寻觅的答案。


(2)收集证据


证据是能帮助你寻找答案、作出决定的信息。


我们要有意识地从多方立场和角度来获取资讯。


不同立场的观点都听一听,对同一个事件,可能会有不同理解。


(3)评估证据


聪明的思考者会评估自己收集到的证据的重要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4)产生好奇


无论我们对自己的结论有多确定,都会碰到持有不同结论的人。


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同理心,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思考其他观点的同时,检验自己的观点。


(5)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是批判性思维过程中的最后一步,是以推理和证据为基础的。




电影《银河补习班》里有段台词说得很好:


每个选择题都有四个选项,A、B、C、D。


但是在他们未来一生当中,碰到哪个问题的时候,会自动的跳出这四个选项呢?


知道ABCD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答案里面还应该有EFGHIJKLMN……不管世界怎么变,他们想每个问题都能想到XYZ。


我们的孩子,就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确实如此,这个世界不会直接给你答案,保持独立思考,才能一路自由成长。


有什么样的思考,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结果。


作者:徐徐来,保持沉默,继续飞行。
来源: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读书点亮生活。


关注“安晓辉生涯”,遇见更好的自己



为什么太急的面试不要接?

不理解这四个关键点,别学人家搞副业

农村娃考上珠三角公务员后的真实生活

欢迎添加安晓辉老师微信a32352937

一对一咨询识别上图二维码

文字咨询请戳阅读原文

浏览 6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