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一直把反思对象搞错了

共 2025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1-04-16 16:47

我做咨询的时候接触过很多因为反思而产生困扰的小伙伴,普遍的问题是,越反思越不自信,觉得自己问题越多。


开始我很困惑,我怎么没有这种问题?

后来,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敏感的人不适合过多的反思,只有我这种皮糙肉厚的才适合。


前两天,我听了一个傅盛的演讲,我捕捉到一句很有启发的话,恰好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反思的对象是方法,而不是自己。


那么问题很简单啦,不是敏感不敏感的问题,而是大家把反思对象搞错了。


反思对象是方法啥感觉:

这个方法怎么优化呢?

有没有更好的思路?

我的思考过程有什么问题?


反思对象是自己啥感觉:

这件事儿是我不对,我没做好。

我怎么这么笨。

是不是因为我,事情才变成这样。

我行动力怎么这么差,我要怎么改呢?


   

 请记住反思≠自我批判


那么反思怎么正确的落地呢?

牛奶从心态和方法实操两个角度来说。


01心态上


心态上不要总是否定自己,要把“反思对象是方法本身”刻在脑子里。

不然你会非常容易被职场pua。


牛奶也遇到过领导说:“你们不行,你们能力不行!”

但我每次的第一反应是,在心里说:“你才不行,我能行。”


接下来,我才会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去寻找有效的方法。


这里很重要的是,自我肯定之后还要有后续对方法改进的行为,如果只是自我肯定,那就成了狂妄自大了。


心态这部分没啥好多说的,还是得大家勤加练习,把反思对象搞对了。

相信你也能在有信心的状态下不断前进。


02方法上


反思方法上的核心方法有两个要点:

第一:对之前执行方法的否定性复盘,思考如何更好?

第二:借助一些模型去思考


否定性复盘和字面意思一样,不管这件事情结果是好是坏,你都假定就是有更好的方法,那么这样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如何借助模型思考这个可以举几个例子。


1.对目标进行反思


可参考的模型是SMART原则和OKR。推荐阅读天天都说要有逻辑,到底如何才能有逻辑,这篇文章介绍了好几个模型。


从smart的角度看看目标是不是清晰可量化。

从okr的角度看是不是内部努力不足,没有一个激发大家动力的目标。也可以细化看看是不是关键结果定的不合适等等。


这里就需要深入了解模型的关键用法,比如SMART的特点是量化目标,OKR的特点是让目标可落地的同时,调动员工积极性。


公众号回复okr,即可获得我从别处搜刮来的okr学习笔记


2.对沟通进行反思


对沟通反思一般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反思

沟通目的:沟通的目标明确吗?

和谁沟通:有没有了解沟通对象的性格特点、利益诉求和人物关系?

换位思考:是不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还是仅仅考虑自己的目的?

内容大纲:内容逻辑结构是否清楚背景信息是否全面?有没有明确沟通的共识是什么?

预期结果:对沟通有合理预期和对应政策吗?


还有一个沟通的模板,是我在混沌app里听到的,主要是按照六个原则执行的,针对于同理心比较差和情商较低的人,比如我。


对人三原则:

【我懂你】表达尊重:洞察对方优点,表达尊重和善意

【我理解你】展现同理:启用换位思考,并让对方指导

【我信任你】传达善意:表达支持和鼓励,建立信任关系

对事三步骤:

【主动倾听意见】确定目的:说明原因,了解对方顾虑

【形成互利方案】提出建议:探讨问题,阐明双方益处

【确保成果落实】达成共识:双方确认,细化行动方案


下面是我自己的沟通复盘反思,之前学完就忘了这件事儿了,我只复盘了两次,但是坚持下去肯定会有很多收获。



3.对事件整体复盘



对整体复盘可以用PDCA,但这个模型被讲烂了,说个新鲜的。


当我们对事件整体复盘时,可以应用ORID,这个模型比较适合经验总结和成熟心态。使用的时候可以把PDCA的PDC放在ORID中O的环节。


Objective 客观:

事件中的人事物有什么?

哪个场景令我印象深刻?

我观察到了什么事实和现象?


Reflection 感受:

我当时的感想是射手那么?

我为什么会情绪波动?产生了什么情绪?


Interpretive 反思:

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

关键转折电视是什么


Decisional 行动

之后的行动是什么?


ORID区别于PDCA的点在于,不仅仅关注事件本身,可以把成熟心态方法化,不是无谓的责怪自己。


比如你以前会责怪自己,现在你把自己的情绪、心态当做一个找到更好处理方法的客观事件,就不会越反思越自卑了。


哈喽呀,我是牛奶小姐姐


一个积极阳光的小姐姐。

希望这里成为你的能量补给站~


获得学习和个人成长能量棒!可以关注公众号最近在更新的心态调整系列和经验积累系列


如果你有什么困惑也欢迎来我微信聊聊哦~




关于我的故事

住院半年,开颅两次,离自杀只差一通电话


如果你也是一个产品经理,推荐阅读

我的「产品体系」分享


学习内容传送门

关于写作的一次复盘

我劝你,这样学习还不如不学


浏览 1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