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大学毕业的程序员改当服务员,丢人吗?

程序视界

共 2315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1-06-23 18:16


前天知乎热榜上出现了一个问题——“如何看待郑州大学学生不顾父亲「威胁」,坚持从程序员改行当服务员,并说:干这个不丢人?


事件对应的视频如下。



这个视频我看了三四遍,发现可能是营销视频,因为里面有几个点不大合理:


  • 赵梦昊提到自己不敢向顾客说自己是郑州大学毕业的,然而,别人来吃饭时,作为服务员,其实你没什么理由向别人介绍自己呀。


  • 视频有明显的展示餐饮公司工作环境、晋升阶梯、招聘大学生等情况,从个人讲自己职业选择的角度看,其实这些不会是吸引自己的理由,因为这些与互联网公司比,依然没有吸引力。


即便这件事有反转的可能,我还是想聊聊它,因为引发热议的点——“高学历者转做没门槛工作,牵涉到职业选择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则。


让我们从更多的同类事件开始吧。




01

北大、武大等高校的才子做过更“离谱”的事情


2018年12月,武汉大学博士后童文平考进西湖区灵隐街道庆丰社区,做了一名社工。



当时网上有很多关于“博士后做社工”的讨论,“那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太浪费了,大材小用。”是主流声音。


2014年11月17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过一则消息,提到一位北大学子周浩,在2011年冬天,弃读北京大学,转读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



当年周浩的选择,不但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舆论。


再往前,还有一位掀起更大舆论的北大才子陆步轩。


1989年,陆步轩从北大中文系毕业。2003年,陆步轩开始以“眼镜肉店”老板的身份卖猪肉,被媒体广泛关注,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柴静曾经对陆步轩有个专访,问他希望自己以后能做什么,陆步轩说,现在不敢说,命运基本上,不掌握在我手里。




02

大众观念里,职业就是有高低贵贱之分,上了大学就该做光鲜亮丽的事情


每次发生“高学历者选择服务性、操作性等没有学历门槛的工作”这样的事情,都有各种议论,主流声音都是“不应该”、“太浪费”。


这就是现实中的大众观念:职业就是有高低贵贱之分,上了大学就该做光鲜亮丽的事情。


这种观念是主流,深刻影响着我们如何看待那些高学历者看似离经叛道的职业选择。


大多数人习惯了这种观念后,都会觉得,大学生当服务员、大学生卖猪肉、大学生做技工等等事情,匪夷所思,就会发出各种“恨铁不成钢”的议论。





03

有人假支持“高学历低就业”


有人说也不是啊,也有人声援陆步轩、童文平、赵梦昊等的选择啊。


但你知道隐身在键盘后面声援的人,抱持着什么样的心态吗?


猎奇、看热闹、反正不是我……


恐怕有这种想法的占多数。


那些支持的声音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陌生人,会这么说:

  •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 “职业只是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对自己的孩子、亲友,则会这么说:

  • “吃了苦中苦,就要做人上人”

  • “当什么三教九流贩夫走卒侍女丫鬟,丢人现眼”


轮到自己,则是用脚投票——掉头就走。





04

他人怎么看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事人怎么看


一个大学生摆脱社会文化的惯性,做出了自己的职业选择。


这件事别人怎么看待,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自己怎么看。


都市快报在报道童文平的经历时,提到了童文平自己的看法——“社工这个工作,我现在做得挺开心的。这对我来说,就挺重要的。选择不同的工作,是一个人在不同阶段对人生价值的不同看法。大家可能对社工这个工种不太了解,就像以前的我,就觉得这是最基层的一个工作,很容易进,也很容易做,其实并不是。社区是一个城市最基层的地方,社区治理得好了,老百姓的生活也会变得好起来。所以社工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金矿,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人发现这份工作的价值。说句高估自己的话,我觉得自己的眼光还是挺长远的吧。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高学历的人到社区来工作,社工这个工种也会被越来越多人关注,到那个时候,大家就不会这么惊讶了。”


2013年4月,陆步轩受邀回到北大做创业讲座时,曾经几度哽咽,称自己“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


郑大毕业的赵梦昊在视频里说:“……职业它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只在于你的选择和你是怎么去面对它。360行行行出状元,服务员并不是低人一等。”


不管他人怎么说怎么看,这些事件中的当事人自己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他们的人生,所有的选择,本质上都是他们的,结果也是由他们来承担。




05

每个人都应该自己定义什么是好的人生


我钦敬这些能够摆脱大众文化裹挟的逆行者,因为他们用极大的勇气,自己定义了自己的人生。而这,是很多人心向往之却难以付诸行动的。


我在知乎上回答这个问题时,有人在留言区“杠我”——“如果你的孩子211毕业后做了这样的选择,你怎么办?”


意思是我说的轻巧,皆因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


实际上,我也很难说到时自己会怎么办,多半会像大家一样,出于为孩子将来幸福考虑,反对她做这样的选择,告知她这种选择可能导致的各种连锁反应。


但站在当下看,以我对职业和人生的理解,如果孩子不是出于逃避而是主动做出了类似的选择并理性的坚持,我会理解并支持她。


因为这是她的人生,她可以自己定义什么是好的、适合她的人生。而我所能做的,只是引导她从多个角度看清自己的选择,意识到自己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


在这点上,我和罗翔老师的看法,是一致的。



关注“安晓辉生涯”,遇见更好的自己



如何填报平行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是什么?

《态度》:起点差不多的人,最后是如何拉开差距

让我终身受益的3个习惯


欢迎添加安晓辉老师微信a32352937

一对一咨询识别上图二维码

文字咨询请戳阅读原文

浏览 3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