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阿里拟500亿投资紫光股份,能否盘活超2000亿负债的紫光?
共 4611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1-07-15 08:09
物联网智库 整理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导 读
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称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无锡产业发展集团、北京电子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几家中国国有企业正在探讨竞购云计算基础设施公司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事宜,涉资可能高达77亿美元(折合498亿人民币)。
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称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无锡产业发展集团、北京电子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几家中国国有企业正在探讨竞购云计算基础设施公司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事宜,涉资可能高达77亿美元(折合498亿人民币)。
消息人士指出,如果阿里巴巴能在截止日期前提交具有约束力的报价,将会与当地政府旗下的一家公司合作,但没有透露后者的身份。
7月9日,紫光集团确认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通知书》,相关债权人以紫光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具备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行性为由,向法院申请对其进行破产重整。
在紫光集团发布公告的同一天,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也披露了一个案件,公开信息显示徽商银行向法院申请对紫光集团破产重整,办理法院正是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由此可见,紫光集团债权人之一正是徽商银行,但不确定是否还有其他债权人申请对紫光集团的破产重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申请不意味着紫光集团已经启动了破产重整的程序,目前法院针对紫光集团的破产重整申请尚处审查阶段。
紫光集团强调,被债权人申请重整未对紫光国微等集团下属公司日常生产经营造成直接影响,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均正常开展。旗下的紫光国微、紫光展锐也纷纷公开表态,此消息不会对其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直接影响。
紫光集团的前世今生
众所周知,紫光集团是国内最大的高科技产业集团之一,也是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集成电路领军企业,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以集成电路为主导,从“芯”到“云”的高科技产业生态链,旗下拥有多家上市公司或控股公司,比如紫光股份、紫光国微、紫光展锐、长江存储等,涉及芯片、存储、安全、云计算等多个领域。
然而,紫光集团还有一个身份,其前身是清华大学的校办企业。1988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在此基础上,于1993年成立紫光集团。不为大众所知的是,紫色是清华的校色,“紫光”也即“清华之光”之意,而且紫色还代表祥瑞,所以紫光是个好名字。
紫光成立不久就成为了中国校办企业的典范,在多个IT细分领域成为明星企业。然而,其发展过程也经历落数次波折。2000年前后,紫光陷入业务多元化的泥潭,从B端跨越C端,并打造出紫光华宇输入法和紫光U盘等,但这些产品也先后没落。之后,紫光集团成为古汉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并将所持有的大部分紫光股份的股份转给了清华控股,这一度让紫光集团的主业变得模糊。
2005年,紫光集团曾引入另一家国企首旅集团和民企旺达集团作为战略股东。但是,这并没有帮助其扭转颓势,甚至一度发不出工资。2009年,清华大学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从清华大学毕业、曾任职于紫光集团、自主创业成功的赵伟国被委任紫光集团CEO。同时,赵伟国旗下的健坤投资成为紫光集团战略股东,首旅集团和旺达集团则退出。
2018年,紫光集团发生股权变更,清华控股所持比例下降至15%,健坤集团成为紫光集团第一大股东。
而从2013年开始,赵伟国就以一连串收购与合资,揭开“紫光帝国”策马奔腾的序幕。
2013年,紫光斥资17.8亿美元收购在美国退市的手机芯片公司展讯通信,进军芯片产业。紧接着又在2014年,以9.1亿美元收购另一家从美国退市的手机芯片公司锐迪科。在将上述两家公司收入囊中后,赵伟国将两家公司打包合并成立紫光展锐,使其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公司,排在高通和联发科之后。
2015年5月,紫光以25亿美元收购华三公司51%的股权,获得华三公司的控股权,并将其整合为“新华三”;2015年7月,网传紫光意图出资230亿美元收购镁光,但被美国政府禁止。10月,紫光准备出资38亿美元收购西部数据15%股权,成为西部数据第一大股东,然后由西部数据出面,绕过美国政府的管制,拟以190亿美元收购闪迪。但此举最终也以美国政府干预无疾而终。此外,还有媒体曝出紫光试图出资53亿美元收购SK海力士20%的股份的消息,但该收购传闻最终也没有结果。
2016年7月,紫光集团还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湖北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共同出资组建“长江存储”,负责实施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其中,紫光集团占股51.04%。
除了疯狂“买买买”,紫光集团还斥巨资在国内建厂。据不完全统计,紫光集团在武汉的存储项目总投资240亿美元,在成都的存储项目总投资也达240亿美元,在南京的集成电路基地(一期)项目投资额105亿美元、整个项目总投资预期高达300亿美元,在广州芯片制造基地的计划投资在报道中高达1000亿人民币。
这些大并购、大举措使得紫光集团迅速完成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大布局。自2012年到2015年底的三年时间里,紫光集团的资产从66.63亿元一路暴涨至1000亿元,翻了15倍。截至2020年6月30日,紫光集团的总资产为2966.49亿元。
紫光何以陷入危机?
然而,就在紫光集团不断壮大的同时,这些豪举不仅使其体量急剧膨胀,却也将其紧紧“套牢”。
在激进的扩张下,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紫光集团总负债规模达到2029亿元,相比2012年底增长约44倍。其中,超过半数为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和一年以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合计达794.28亿元。而随着更多债券即将到期,紫光集团正在向外界尝试出售其持有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公司紫光股份的46.45%股权,估值400-500亿元。
众所周知,半导体项目具有高投资、长周期的特点,必须要有充足的现金流去支撑,否则就有资金链断裂的危险,短平快的思路并不适合半导体行业。
2015年,赵伟国在接受采访时还曾表示,计划未来5年投资3000亿元打造全球第三大芯片制造商。对于这一言论,时任台积电的董事长张忠谋回应称“不是你今天用钱就可以买的。”富士康郭台铭则直言赵伟国“是个炒股的”。
在此背景下,紫光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根据紫光债券半年度报告,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6月末,公司合并报表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2.09%、73.42%、73.46%和68.41%。
2018年,赵伟国或许也意识到了高杠杆所带来的风险,他公开表示,“我们这些年很多企业出问题,是因为野心过度膨胀,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而且相信运气会再次发生,其实自己的能力、边界没那么远,运气也没有那么好…”
2019年,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铁流就曾预言,紫光会经历京东方几年前曾经遭遇的困局,甚至会被一些媒体攻击为“亏损王”。
一语成谶。面对天量债务,或许赵伟国也难以处理。去年10月,紫光集团先是宣布放弃赎回10亿元的永续债“15紫光PPN006”,而后13亿元的私募债“17紫光PPN005”未按期进行足额兑付本息,发生实质性违约。对此,紫光称计划先还1个多亿,但就在约定还款的这一天,紫光集团控股的紫光春华将持有的紫光国微16.14%的股权进行了质押。
自2020年11月至今,紫光集团密集发布公告,宣告几只债券的兑付可能存在问题。自2016年起,公司共发行8只债券,其中6只债券违约,包括16紫光01、16紫光02、17紫光03、18紫光04、19紫光01、19紫光02。这些动作均向外界表明,紫光集团没钱了。
事实上,紫光集团最早总计花费近27亿美元收购合并而成的紫光展锐,并没有实现规模盈利,其上市计划已曝出多年,但并未完成;长江存储仍尚处于高投入期;只有非全资子公司、从事云计算的新华三实现持续盈利,如新华三2020年营收368亿元,但与紫光集团收购股份所用的25亿美元相比,新华三几年的利润尚未抵消收购费用。
在此背景下,紫光集团的下一步将会何去何从?
紫光集团的前进之路
在紫光集团发布的公告中显示,“以具备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行性为由,于2021年7月8日以债权人名义向北京一中院申请对紫光集团进行破产重整”。可见,这很明显不是申请对紫光进行破产清算,而是申请对紫光进行重整。
根据《企业破产法》规定,所谓重整是指利害相关人通过积极拯救陷入经营困难的企业,防止债务人企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以帮助债务人摆脱经营困境,恢复营业能力。这也意味着,此次债权人申请重整,表明其认可紫光集团的价值,认为紫光具备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行性。
事实上,在芯片自主呼声日益高涨的当下,紫光集团麾下一批半导体企业确实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2017年,赵伟国在《对话》节目中就高调地展示了长江存储历时两年打造的3D NAND Flash芯片,这意味着紫光集团成为全球第5家能生产3D NAND Flash芯片的厂家。2018年,赵伟国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公布了紫光集团的业绩,他称,2017年紫光总共提供了34亿颗芯片,其中包括手机芯片,从数量上看已经是全球第三。
今年5月,据每日经济新闻联合第三方数据机构CINNO Research发布的《中国手机通信产业数据观察报告》来看,紫光展锐成最大黑马,以80万片的当月手机芯片出货量跻身前五,同比增长了6346.2%。
紫光集团从不乏展示自身助力国产芯片崛起的野心。早在2015年,赵伟国就宣布他的目标是未来5年把紫光打造成全球第三大芯片制造商;2017年,他又表示,十年内紫光要跃身成为全球前五大存储器制造商。
然而,财务数据显示,紫光集团云网业务2020年上半年营收为255.22亿元,占总营收的73.85%,而2013年“半路出家”的芯片业务营收为64.78亿元,仅占总营收的18.75%。由此可见,紫光集团一路狂奔的芯片之路,的确也需要暂时停下脚步和思考前进的方向。
参考资料:
1.《紫光集团的“雷”早已埋下》,钛媒体
2.《紫光陷债务危机,能否走三星之路涅槃重生?》,科工力量
3.《清华系紫光集团的“破产危机”》,AI财经社
4.《500亿元!传阿里巴巴拟收购紫光股份》,OFweek电子工程
5.《盘点紫光集团非凡的历史重任,“清华校企”的前世今生》,电子发烧友
6.《被申请破产重整,3000亿芯片巨头紫光发生了什么?》,中国新闻网
“挚物·AIoT产业领袖峰会”将于7月22日在北京举行
↓↓↓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精彩评论还可领取价值188-388元的VIP票(规则见文末海报)
注:奖品需现场领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