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高效的10个Pandas函数,你都用过吗?
文章来源:towardsdatascience
❞
作者:Soner Yıldırım
翻译\编辑:Python大数据分析
Pandas是python中最主要的数据分析库之一,它提供了非常多的函数、方法,可以高效地处理并分析数据。让pandas如此受欢迎的原因是它简洁、灵活、功能强大的语法。
这篇文章将会配合实例,讲解10个重要的pandas函数。其中有一些很常用,相信你可能用到过。还有一些函数出现的频率没那么高,但它们同样是分析数据的得力帮手。
介绍这些函数之前,第一步先要导入pandas和numpy。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1. Query
Query是pandas的过滤查询函数,使用布尔表达式来查询DataFrame的列,就是说按照列的规则进行过滤操作。
用法:
pandas.DataFrame.query(self, expr, inplace = False, **kwargs)
参数作用:
expr:要评估的查询字符串; inplace=False:查询是应该修改数据还是返回修改后的副本 kwargs:dict关键字参数
首先生成一段df:
values_1 = np.random.randint(10, size=10)
values_2 = np.random.randint(10, size=10)
years = np.arange(2010,2020)
groups = ['A','A','B','A','B','B','C','A','C','C']
df = pd.DataFrame({'group':groups, 'year':years, 'value_1':values_1, 'value_2':values_2})
df
过滤查询用起来比较简单,比如要查列value_1
<value_2
的行记录:
df.query('value_1 < value_2')
查询列year
>=2016的行记录:
df.query('year >= 2016 ')
2. Insert
Insert用于在DataFrame的指定位置中插入新的数据列。默认情况下新列是添加到末尾的,但可以更改位置参数,将新列添加到任何位置。
用法:
Dataframe.insert(loc, column, value, allow_duplicates=False)
参数作用:
loc: int型,表示插入位置在第几列;若在第一列插入数据,则 loc=0 column: 给插入的列取名,如 column='新的一列' value:新列的值,数字、array、series等都可以 allow_duplicates: 是否允许列名重复,选择Ture表示允许新的列名与已存在的列名重复
接着用前面的df:
在第三列的位置插入新列:
#新列的值
new_col = np.random.randn(10)
#在第三列位置插入新列,从0开始计算
df.insert(2, 'new_col', new_col)
df
3. Cumsum
Cumsum是pandas的累加函数,用来求列的累加值。用法:
DataFrame.cumsum(axis=None, skipna=True, args, kwargs)
参数作用:
axis:index或者轴的名字 skipna:排除NA/null值
以前面的df为例,group列有A、B、C三组,year列有多个年份。我们只知道当年度的值value_1、value_2,现在求group分组下的累计值,比如A、2014之前的累计值,可以用cumsum函数来实现。
当然仅用cumsum函数没办法对groups (A, B, C)进行区分,所以需要结合分组函数groupby分别对(A, B, C)进行值的累加。
df['cumsum_2'] = df[['value_2','group']].groupby('group').cumsum()
df
4. Sample
Sample用于从DataFrame中随机选取若干个行或列。用法:
DataFrame.sample(n=None, frac=None, replace=False, weights=None, random_state=None, axis=None)
参数作用:
n:要抽取的行数 frac:抽取行的比例 例如frac=0.8,就是抽取其中80% replace:是否为有放回抽样, True:有放回抽样 False:未放回抽样 weights:字符索引或概率数组 random_state :随机数发生器种子 axis:选择抽取数据的行还是列 axis=0:抽取行 axis=1:抽取列
比如要从df中随机抽取5行:
sample1 = df.sample(n=5)
sample1
从df随机抽取60%的行,并且设置随机数种子,每次能抽取到一样的样本:
sample2 = df.sample(frac=0.6,random_state=2)
sample2
5. Where
Where用来根据条件替换行或列中的值。如果满足条件,保持原来的值,不满足条件则替换为其他值。默认替换为NaN,也可以指定特殊值。
用法:
DataFrame.where(cond, other=nan, inplace=False, axis=None, level=None, errors='raise', try_cast=False, raise_on_error=None)
参数作用:
cond:布尔条件,如果 cond 为真,保持原来的值,否则替换为other other:替换的特殊值 inplace:inplace为真则在原数据上操作,为False则在原数据的copy上操作 axis:行或列
将df中列value_1里小于5的值替换为0:
df['value_1'].where(df['value_1'] > 5 , 0)
Where是一种掩码操作。
「掩码」(英语:Mask)在计算机学科及数字逻辑中指的是一串二进制数字,通过与目标数字的按位操作,达到屏蔽指定位而实现需求。
6. Isin
Isin也是一种过滤方法,用于查看某列中是否包含某个字符串,返回值为布尔Series,来表明每一行的情况。
用法:
Series.isin(values)
或者
DataFrame.isin(values)
筛选df中year列值在['2010','2014','2017']里的行:
years = ['2010','2014','2017']
df[df.year.isin(years)]
7. Loc and iloc
Loc和iloc通常被用来选择行和列,它们的功能相似,但用法是有区别的。
用法:
DataFrame.loc[]
或者
DataFrame.iloc[]
loc:按标签(column和index)选择行和列 iloc:按索引位置选择行和列
选择df第1~3行、第1~2列的数据,使用iloc:
df.iloc[:3,:2]
使用loc:
df.loc[:2,['group','year']]1
提示:使用loc时,索引是指index值,包括上边界。iloc索引是指行的位置,不包括上边界。
选择第1、3、5行,year和value_1列:
df.loc[[1,3,5],['year','value_1']]
8. Pct_change
Pct_change是一个统计函数,用于表示当前元素与前面元素的相差百分比,两元素的区间可以调整。
比如说给定三个元素[2,3,6],计算相差百分比后得到[NaN, 0.5, 1.0],从第一个元素到第二个元素增加50%,从第二个元素到第三个元素增加100%。
用法:
DataFrame.pct_change(periods=1, fill_method=‘pad’, limit=None, freq=None, **kwargs)
参数作用:
periods:间隔区间,即步长 fill_method:处理空值的方法
对df的value_1列进行增长率的计算:
df.value_1.pct_change()
9. Rank
Rank是一个排名函数,按照规则(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给原序列的值进行排名,返回的是排名后的名次。
比如有一个序列[1,7,5,3],使用rank从小到大排名后,返回[1,4,3,2],这就是前面那个序列每个值的排名位置。
用法:
rank(axis=0, method: str = 'average', numeric_only: Union[bool, NoneType] = None, na_option: str = 'keep', ascending: bool = True, pct: bool = False)
参数作用:
axis:行或者列 method:返回名次的方式,可选{‘average’, ‘min’, ‘max’, ‘first’, ‘dense’}
method=average 默认设置: 相同的值占据前两名,分不出谁是1谁是2,那么去中值即1.5,下面一名为第三名
method=max: 两人并列第 2 名,下一个人是第 3 名
method=min: 两人并列第 1 名,下一个人是第 3 名
method=dense: 两人并列第1名,下一个人是第 2 名
method=first: 相同值会按照其在序列中的相对位置定值ascending:正序和倒序
对df中列value_1进行排名:
df['rank_1'] = df['value_1'].rank()
df
10. Melt
Melt用于将宽表变成窄表,是 pivot透视逆转操作函数,将列名转换为列数据(columns name → column values),重构DataFrame。
简单说就是将指定的列放到铺开放到行上变成两列,类别是variable(可指定)列,值是value(可指定)列。
用法:
pandas.melt(frame, id_vars=None, value_vars=None, var_name=None, value_name='value', col_level=None)
参数作用:
frame:它是指DataFrame id_vars [元组, 列表或ndarray, 可选]:不需要被转换的列名,引用用作标识符变量的列 value_vars [元组, 列表或ndarray, 可选]:引用要取消透视的列。如果未指定, 请使用未设置为id_vars的所有列 var_name [scalar]:指代用于”变量”列的名称。如果为None, 则使用- - frame.columns.name或’variable’ value_name [标量, 默认为’value’]:是指用于” value”列的名称 col_level [int或string, 可选]:如果列为MultiIndex, 它将使用此级别来融化
例如有一串数据,表示不同城市和每天的人口流动:
import pandas as pd
df1 = pd.DataFrame({'city': {0: 'a', 1: 'b', 2: 'c'},
'day1': {0: 1, 1: 3, 2: 5},
'day2': {0: 2, 1: 4, 2: 6}})
df1
现在将day1、day2列变成变量列,再加一个值列:
pd.melt(df1, id_vars=['city'])
往期精彩回顾
获取一折本站知识星球优惠券,复制链接直接打开:
https://t.zsxq.com/662nyZF
本站qq群1003271085。
加入微信群请扫码进群(如果是博士或者准备读博士请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