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的发展历史
共 2942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09-11 08:42
“设计思维”的定义
设计思维指的是 认知的,策略的,与实践的一系列过程。设计师或设计团队 提议的一些关于 新的产品,建筑,机器等 设计概念会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发展。-- Wiki
Design thinking refers to the cognitive, strategic and practical processes by which design concepts (proposals for new products, buildings, machines, etc.) are developed by designers and/or design teams. - wiki
“设计思维”的历史发展
1. Participatory Design
设计思维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启蒙的概念是“参与式设计” (Participatory Design or Cooperative Design )。但这个概念最早并不是来自设计领域,而是以“参与性方法论”(Participatory Methodology)大量存在于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领域。后来随着设计领域的发展,将这些方法论重新定义为“参与式设计”。
思维是很难真正找到本源的,大多具有相似性,在不同的行业相互借鉴,相互发展。参与式的思维最早来源于社会领域(social field),比如柏拉图所提出的理想国的概念。参与式方法论的核心是“基层民主” (Grossroots Democracy),作为一种决策机制,很早以前就被用于社区、社会构造及规划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一思维被运用到技术性领域(technology field),比如将终端用户整合到设计中来,去测试一些模型,可用性(usability)成为了核心。
最后到设计领域(design field),随着不断的发展,participatory 的形式越来越多,不同的设计细分领域也在尝试着一些参与式设计与共创设计等。而流程中值得思考重要问题是:让哪些人参与进来?以及 让他们参与到何种程度?
在80年代,参与式设计是有它自身的限制与缺陷的,比如:特别关注可用性,但却很少关注易用性,用户真正的体验。再比如,在流程中,用户也只被动性的参与,无法让他们真正成为一种合作的设计者。这也是之后为什么,设计师的角色从“创造者” (Creator)向 “引导者” (Facilitator)不断转化。
这一阶段,探索者更多的希望将设计视为一种科学。
2. User-Centered Design
真正将这一概念引出来的,算我们的Don norman老爷子了(我们所读到的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things that make us smart 等都是他写的 )。他重新定义了参与性设计,让它更少的偏向于“可用性”,更多的偏向于用户的兴趣与需求。
他的一些核心观念是:用户控制(user control), 更人道主义的参与(humanised participatory)以及让事物更可视化的系统性设计 。
展开一下, UCD对比于参与式设计,更加注重用户需求与用户体验,以更人性化的方式让用户参与到产品或系统的构建中来。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让用户能自己发觉错误,以及对错误可控。
这一阶段,设计思维融合了认知心理学,在认知反射中不断探索。
3. Meta-design
Meta-design 翻译过来应该叫 “元设计”, 重新设计设计本身。它暗示了一些可能性的转化或改变,因为meta-design 认为 未来的使用或一些设计问题,在设计的那个时期是不能被预期的。
Meta-design 其实包含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种mindset: reframing. (重新构造)如果把把设计系统拆解成不同的元素看,是可以重新构造很多元素的,包括设计挑战,用户需求,市场机会,策略,流程,结果,方法,交流方式,内容等等。
Meta-design 也关注系统设计,但更偏向于开源思考,所以经常会问到:what if. 另外,它也关注未来社会的可持续性以及社会群体的整体发展。
这一阶段,设计思维重新思考与构造设计的流程与方法。
4. Service Design
如果说,参与式设计关注的是终端用户,UCD关注的是用户,那服务设计关注的则是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而服务设计背后的一些核心理念都是由参与式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客户体验的不断演变所支撑的。服务设计这个词 最早也并不是来源于设计领域,而是来源于市场营销与管理这一学科。后来有一位在这个领域的咨询师提出:服务是可以被设计的,产品元素的设计与服务元素的设计应该被整合到一块。他没当设计师真挺可惜的 : )
这也提到了服务设计的一大特性:整体性。不管一项服务的背后 有多少不同类别的设计师协作,去创造最后的服务,不管设计师之间是否配合的流畅,最后用户接受到服务都是一个整体。所以,其实各项服务最后的设计还是由 工业设计师,交互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室内设计师等来完成。
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有一些院校提出将服务设计作为一门单独的设计学科。
5. Human-Centered Design
HCD (以人为本的设计)与很多其他设计学科一样,是有科技与产品系统的产业中演变出来的,在 Human-Centered Interaction (以人为中心的互动)中不断发展,它真正开始进化演变是到了90年底以后,当真正的从关注科技转变为关注人时候。
对比于服务设计,HCD 的边界更广,更偏向于包含社会意识的领域。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HCD 有解决很多更大社会性潜在问题的可能。
HCD 其实更像Meta-design 与服务设计的混合物,但它更偏向于人种学这个学科,强调同理心。所以以人为本的设计会借鉴到很多人种学研究中的成果。学科之间不应该有边界,设计师也一样,也不应该给自己设置边界。: )
在这一阶段,设计思维也开始逐渐转变为一种mindset.
总结一下:
总的来讲,设计思维的历史发展有三个特点:
1. 设计思维很多核心的概念是在其他科学领域的概念构造起来的,这也从侧面说明multidisciplinary 在设计的发展中非常重要。在设计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构建open innovation system, 才能更好的促进设计领域的发展。
2. 设计思维的一些新的概念,基本都是在前有的概念上发展起来的,很多新兴的概念其实并不新,只是侧重点不一样。
3. 对于设计思维的不同概念,并没有优劣之分,具体的应用得看具体的context。
节选自:知乎 李仁杰 设计思维是啥?来看看不同家的设计思维: IDEO, Frog, IBM, D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