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大厂,我选择体制内养老
这件事我越想越委屈,女孩嘛,肯定会希望自己婚礼每个环节都是完美的,我本来都策划好了,像小红书上那些女孩一样,领证那天请个摄影师,把我俩领证前、领证时、领完证后的样子都拍下来做留念。 我理想中的那一天应该是——我手里拿着小雏菊、穿着白裙子,和男朋友手拉手走在通往民政局的路上,两个人领完证之后甜蜜地合影。但现实太残酷了,我脑子里全是工作,手里的小雏菊变成了叮叮作响的手机。 长辈们也有微词,我在沙发上加着班,听到我婆婆说了一句,“小敏这干的是什么工作,比我们那会儿生产队的驴都累”,可能她也是心疼我吧,但我当时听到这话就哭得停不下来,还把男朋友叫到屋子里发了一顿脾气——“你给我说清楚,你妈这是什么意思,你们以为我想这样吗?”现在想想我这么小题大做其实没必要,但当时的心境就是特别崩溃。 从老家回来之后,我就有了逃离互联网的念头。我觉得互联网是吃人的,它会把人异化成没有情感的工作机器。正好我男朋友的同学在这家国企,缺个做微信公众号的,我就去了。 国企所谓的新媒体真的太轻松了,一个号有7、8个人在做,我一周写一篇稿就行,而且要求也不像之前那么高,我很喜欢这种轻松的氛围。不过损失也有,原来工资每月2万,现在每月8000。但从龙潭虎穴出来之后,我不再想着什么成长、晋升了,只想好好生活,活得像个人。 来到国企工作后,我和男朋友也举行了婚礼。我去请假的时候,领导问我休一个月够不够,我说太多了,不用休这么久。我想起领证那天的情景,感慨万千。后来我确实闲不住,只休息了15天就回来上班了。
我是那种走一步想十步、稳扎稳打的人,看到认识的姐姐30多岁不敢生孩子,生了孩子找不到工作,就更有危机感了。 随后我就离职了,决定去体制内。所有家人朋友都为我鼓掌。 离职后我就在家备考,拿出了一辈子都没有过的努力。那3个月期间,我有事业单位就报,有国企考试就参加,后来考了我们当地人力社保局的第二名,到了现在的国企。 我们现在做事情进度很慢,我一开始还不习惯。之前在大厂,没有下班和上班之分,即使下班回家也一样会有工作。大厂里恨不得员工三头六臂什么都会,在这儿只需要我当监制,统筹就行。 我现在收入福利待遇还可以,自己的时间很多,工作和生活分得开 ,氛围也轻松,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也不想再当管理层,只想当个小职员。 现在,我养了两个阳台的花,有很多时间陪我的狗,看了很多书,去了不少地方玩,坚持瑜伽、钓鱼、练字、玩滑板等等。我还考了在职研究生、普通话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基本上能考的就考来玩玩。这些就像练瑜伽,这些动作不一定会让我瘦,但有成就感。 离开大厂我失去了自己做节目的梦想和坚持,但我觉得我不是逃离大厂,只是认命自己不适合大厂。但我不后悔,在大厂我也拼命努力了,对得起自己的喜欢和4年时间。
我听说这个行业有的领导会因为续报不好罚下属写检查、做深蹲,虽然我在这家企业目前没有受到过这样的处罚,但是在上一家在线教育企业时,我曾因“违反规定”写过2万字检查。 那家公司有个规定是“不得让陌生人进办公区”。而我有一次推荐一位朋友来面试,朋友说等候区非常冷,为了照顾以后可能成为同事的朋友,我便带朋友进了公司内取暖。刚上任的领导认为这是违反了公司规定,加上新上任要立威,便拿我当了典型,我也只得认罚。 虽然有时候很悲惨,但我当时还没有回老家去体制内的念头。我2014年就在老家这座四线城市买了房,背上了房贷,而且房子在装修的时候,我办了好多张信用卡,借了不少钱,所以在金钱的压力下,觉得多吃点苦也没关系,一直扛了下来。 心态真正发生转变,是在去年5月左右,当时疫情初步得到了控制。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突然发现,身边好多同事在经历完疫情后都选择了回老家发展。我一个大学同学也劝我:“咱班53个人,包括你在内就还有5个人没有结婚安定下来,你也别在外面漂了,回老家吧!”我姐姐以前也是北漂,后来因为孩子没有北京户口很难在北京上学,也回了老家。现在她虽然工资没有以前高,但基本每天不用加班,可以好好享受生活。 很多小事一点一点地堆积起来,让我也开始思考是不是可以回家发展了。 我盘算了一下,这几年房贷、装修借的款,基本都还得差不多了,经济上可以稍微松一口气。至于回老家后的工作问题,我一直都是做教师相关工作,只要能够找到一份教师的工作,也能满足生活所需。最重要的是,能进公立校或私立校做老师,作息时间也会比较固定,熬夜加班也不会很严重。 我最近已经在频繁回老家参加面试了,有时候早上急急忙忙笔试、面试完,下午就要赶高铁回去上班。 过去几年在互联网企业的从业经验,确实让我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认知,但也让人丢掉了一些东西。现在我对一线城市的生活已经没什么留恋的了,只想能够早日谋得教师的职位,回老家过安安稳稳、平平淡淡的生活。
自由职业换不来身份上的认可和尊重。父母就想要我进体制有份稳定的工作。 决定去当地电视台工作之前,我跟妈妈争执了很长时间。我大学在电视台实习过,我不喜欢那样的工作环境,当时就想着我一定不要来这里工作。没想到的是,现在兜兜转转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收入也只是我之前的十分之一,几乎约等于零,觉得以前的自己死掉了,对不起之前的努力。 其实我和新领导聊了挺久,他对我寄予了挺大希望,会给我很多尝试机会,甚至觉得可以改变下办公室的现状。我现在也还在观望,到底能做成什么样。但让我再选择一次,如果我没有结婚的话,我可能还是会选择回到北京上海吧,就算从最底层做起,也要在互联网行业。
就这样,我最终把方案拿出来之后,直属领导那里就是通过不了,也一直不答复。后来直属领导不管这摊子事儿了,让我直接找总经理。总经理说,我们要做出某某官网的效果。但是要做出那样的效果,其实是需要请专业的设计师的。总经理则直接告诉我:我们没有预算,你自己想办法。最后这件事也没能推进,领导还会觉得是我能力不行。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想把项目和事情做好,是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去和人打交道的,我也理解了为什么国企的人会注重人脉和关系。 我其实还算适应性比较强的人,但是待了几个月真的有点儿崩溃,甚至后悔从大厂离职了。后来实在没忍住,又从这家国企离开了。现在我在家做自媒体,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霏霏、谈平、玥玥、阿莫、敏敏均为化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