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字求职干货分享:把面试当需求,所以我写了本“书”

共 5370字,需浏览 11分钟

 ·

2021-07-29 19:28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昨天和老板喝酒,借着酒劲,我斗胆问了一句:领导,您是怎么从万军之中选到这么优秀的我呢?

领导瞪了我一眼,不假思索的说道:因为你便宜啊,哈哈,没有啊,其实是你写的那本“书”打动我了。

书?

这个故事很大,你们忍一下,喝杯茶,听我慢慢编。


01
为何离职?

镜同学近十年工作经验,期间一共换过三份工作,先说个人感受:每一份新工作都使我更上了一个台阶。

关于为何离职,社会鸡汤口味多样:有人说,选择大于努力,你必须得抓住好的风口,因为你是猪,你自己飞不起来;也有人说,赚不到钱就赚经验,赚不到经验就赚资源,都赚不到就离职吧;还有人说,怀抱希望而来,却一点一点积累失望,失望攒够了就离开了。

大哥,你是了解我的,我不爱喝鸡汤,我喜欢被动。

离职我以为有两个参考标准,一是是否换赛道;二是要考虑个人投入产出比。

首先,是否换赛道。

其实这个很容易理解,就如我们高考选专业稀里糊涂一样,大多数第一份工作也并没有清晰的规划,随着阅历的增加,个人对于未来发展的追求和路径越发清晰,当发现现有的工作并非人生追求时,便会萌生离职换赛道的想法,就像我第一次换工作,就是从硬件设备制造转到了互联网产品的赛道上来了。

其次,个人对公司的付出与公司对个人的赋能,二者的比较。

一直以来,我有一个观点:建立对等关系的基础,是持续性的价值交换。与人交往是这样,同公司更是如此,你若想成为下棋人,首先要有足够的价值贡献,在这个基础上,公司有义务要对你有赋能,钱、经验、资源、上升通道等都是赋能的表现。

做多年人力资源的朋友,有次跟我讲过三句话:公司发现员工创造的价值,匹配不上公司的投入时,肯定会毫不犹豫的优化处理,或辞退,或调岗,或降薪;而当员工觉察到,公司赋能不如其付出时,大多数员工会被动等待,找借口、推迟考虑、顺应现状等,只有少数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离职。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大多数人员根本意识不到公司对个人的成长赋能远远不如自己的付出。

所以,当你能够意识到,你为公司付出很多,公司赋能你很少,长期持有价值不大,认真评估属实后,便是你离职的时机。

你可能会说,公司未来会上市啊,将来会大幅涨薪啊,领导说会给你升职,等等,这些本质上也是公司对你的赋能,只需要加权计算后与你的付出相比较,明白了这个道理,再做离职决定时也便更加科学和理性,那就不会冲动离职,也不会逆来顺受等待了。

正如查理芒格所说:人们在感到困惑或压力时,尤其是既困惑又有压力的时候,最容易受社会认同倾向的影响。所以,独立的分辨力尤为重要且有价值。

离职的纠结就是困惑与压力的集合,更需要独立的分辨力,有了上述两点依据做参考,希望对你也能略有启发。


02

离职准备


已经确定要离职时,有几点经验可供参考。

第一、择业规划。

我在上次换工作时,首先做了个规划,我当时的思路是行业>公司>岗位,实际上,在我第一次有换工作的闪念的那一刻起,我便有意识的去了解所处行业的知识,因为还打算在互联网内生存,所以当时就从B站关注了很多个up主,主要是互联网知识区,差不多算是开了天眼,让我在十八线城市也能跟上世界的节奏,也让我对互联网的行业背景有了更深的认识,按照这个思路我制定了一个简单行业规划,并进行了深度的调研分析。

第二、离职申请

一般情况下,公司都会有离职交接期,根据岗位不同,交接期时间不一样,一般为一个月,主管领导以上为3个月,所以,一定要提前向公司明确申请、备案,这个前提时,一定要拿定主意后再申请,要牢记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申请离职后,一定要辞职,不管是公司挽留还是个人犹豫,从社会调研结果反馈来看,申请离职后留下来的大多也会在3个月内再次离职。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是部门负责人,或者是产品线负责人,一定要有意识的培养一个对接人,这样既是对公司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镜同学第一次和老板商量时就草率了,当时带领20多人的团队,也没有选定接棒人,导致十分被动,当然,这样对公司也确实是不负责任的。


第三、面试准备

首先先说一个现象,关于“骑驴找马”现象,也就是一边原公司工作,一边找新工作,我个人既不推崇,也不反对,建议因地制宜,做好本职工作后,再把精力聚焦在新工作的选择上。

我上次换工作时,在离职交接期一边收尾手头上的工作,一边跟同事交接,有个别小需求也还会接着处理,也没有找新工作,基本到最后一周,时间稍微空余了一些,才开始着手简历、面试的准备事宜。

1. 关于简历准备。

简历其实传达两个关键信息,一是根据你的书面表达,看出你的专业匹配性;二是,通过表现方式,形成对你的第一印象。所以简历一定要很认真的对待,认真填写。

查理芒格在一次演讲时说,他曾经说服其他委员别对求职者面试,直接看简历,选择书面申请材料比其他求职者优秀很多的人就可以了。

第一,简历一定要结构化,规范清晰,将自己的优势直观的显示出来。

这里分享一下我的个人简历,如有需要,可以后台回复“简历”,我发你模板。

第二,简历要根据不同的应聘岗位进行调整,多备用几套。

比如,产品经理如果应聘的是B端产品,就要从日常工作经验之中,匹配相应的岗位需求,如果应聘的是C端的,那侧重点就在于C端的常见信息,项目描述更是如此,一定要根据应聘岗位不同,微调简历,你越认真,机会越青睐于你。


2. 关于个人介绍的准备

好的表达效果一定需要反复训练,而准备一套书面介绍资料则是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对方全面详细了解自己的机会,也会为自己争取一些缓冲时间。

就像开头我提到的那样,我准备了很多书面介绍的资料,比如,我做了一张思维导图介绍我平时的工作学习状态,包括我看什么书,有什么习惯和爱好,有什么优势,获得过什么荣誉等等;我把日常工作中的主导过的项目,做了个列表表格清单(脱敏处理后),包括项目开始结束时间、结束时间、项目内容,业绩等等;我把做过的产品功能逻辑图、业务流程图,挑选了几个(脱敏处理后),打印出来。把自己带团队的一些荣誉证书、演讲汇报照片,打印了几张出来;我还把做过的竞品分析报告、自己汇报的PPT方案等等也打印了出来。

最后装订一下,加上封面,就成了一本“书”,取名为“关于我-本人信息摘要”,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个人基础信息,二是专业能力介绍,三是沟通协作与表达。

这本“书”不是让面试官一点点的细看,而是通过快速翻看,了解一下你的工作方式和基础能力,我认为这至少有三大好处,第一,说明你认真对待应聘这件事了,准备很充分且有创意。第二,说明你有结构化思维,做事有层次和章法;第三,能将你的个人优势更好地去体现,这就是自己在创造条件和展示的机会。

我会在面试的时候,把这本“书”作为补充材料,配合简历,给到面试官,并且会说一句:为了节约您得时间,我准备了一个个人信息简要,你可以随便翻看下。根据我的观察,这的确会让面试官眼前一亮,一般会留下比较好的第一印象,事实上,上次我面试了4家公司,后来全部都给了准offer,也都洽谈了薪酬待遇。


3.关于面试题的准备。

根据我面试他人的经验,面试题大概有三种。

一是个人信息展示。

这一块可以适当美化,但要注意结合案例或项目经历去表达,不要赤裸裸的给自己贴金,比如说,你想要体现你作为产品经理,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单纯的说结果说服力不强。

你如果介绍个项目经历,比如说,在某个项目中,由于时间紧大家工作节奏比较快,成员之间曾因为需求理解偏差而发生过沟通冲突,我先第一时间去了解问题,定位原因,然后再去同双方单独沟通解释,接着组织双方座谈会,一来表达清楚需求,二来加强团队建设,最后我又反思复盘了一下,从工作流程和制度规范上吸取经验,

二是专业基础能力。

专业基础能力都是底层能力,可以分为工具应用能力,产品分析能力,基础思维能力、业务逻辑能力等,一方面要熟练掌握所在公司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也要清楚主流行业的趋势等,这一块可以去相关网站去了解学习。

三是项目经历。

一般会结合项目经历去针对性的提问,所以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根据面试的岗位不同,适配不同的项目经历,二是项目经历一定要熟悉,至少经得起推敲,不要简历美好过度而又准备不足,面试官问几个问题就直接断片了,这样会大大降低信任度。

4.应聘公司的了解。

基本面试官都会问,你对我们公司有什么了解吗?

所以我们一定也要做一些准备,而这个准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要对应聘公司有基础了解,比如,公司是做什么的,在哪个行业领域,竞争力如何等等。二是要了解公司现有的产品,比如,产品数据大概如何,有几条产品线等等。三是,最好下载个产品体验下,思考一下业务逻辑和商业模式,最好能准备一两个产品问题,万一有机会,可以和面试官互动,会极大的增加亲近度。

第四、决策调研。

在以上准备工作做好后,最好针对有关准备工作做个调研。

比如, 我最初想离职换工作时,我和我身边同岗位的朋友们交流了不下十位,我表达了我的现在困惑和离职想法,让他们站在局外,帮我参考一下,提提客观建议,事实上,几乎每个同学都建议我换工作,有些人是一个公司离职的,他们走出去后有时候看问题更有参考价值。

再比如,我在行业规划时,最初想进入新能源和金融领域,我也和车企的朋友,银行的朋友深度交流了一下,把我的看法表达出来,验证一下,听听他们的建议,毕竟你想进入的行业,人家已经深耕多年了,既可以提前了解,也可以作为决策参考。

所以,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决策,都可以找身边人调研一下,有这个想法很关键,怎么调研倒是其次,打电话发信息、发起投票或者网上搜寻资料来验证都可以。

第五、低调保密。

我一直觉得,同事之间的关系是最不可靠的,或者说最不可控的,因为你我双方随时都可以结束这种关系,比如,我离职或者你离职,那彼此之间的上下级关系都不复存在。

所以,当你准备离职被别人知道后,会为你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万一引起塌方效应,甚至会影响你的离职流程,而且,领导也比较敏感,有时候你多说一句话,可能都会引起猜疑,所以,在没有做好各种准备前,先不要声张,低调保密一些,等到都水到渠成了,再和大家大大方方的告别,这样也不耽误自己,也不影响他人,何乐而不为呢?



03

面试与背调


面试流程假如是100的话,我觉得面试准备得占比90,所以开始面试反而比较简单,需要提醒的都是很基础的细节,有三点要注意,首先,不要迟到,二是要注意着装,三是,面试过程沉稳大方,时不时的眼神互动。

面试结束后,表达下谢意,可以适当的跟进下面试进度,根据我一个多年的HR好友来说,也不要刻意跟进,免得被误会急于入职,从而影响定薪。

进入谈薪环节后,就注意两点,一是根据市场价格和个人估值,不卑不亢,稳住,我们能赢。二是,真诚以待,也别过于夸大自己的现有薪资,后续一般会有背调。

背调一般都会在发offer前,分为两种,一种是通知你,俗称明调;一种是默默的不打扰你,默默的调查,所以,你要提前和公司人事,主管领导有过沟通,不要过度美化,但要保持一致。


04

入职准备


很高兴,你即将入职了新单位,在这里还想提醒两点。

先,根据岗位需求,提前熟悉岗位环境

这个在面试时,一定要问一下面试官现在的岗位现状,比如说,有几条产品线,自己负责的产品工作主要是什么规划,这样在接到offer后,入职前,可以针对性的做一些准备工作,如果是跨行业的话,最好通过B站去学习一些行业知识。

其次呢,要牢记潜龙勿用。

新入职时要多观察学习,不要急于表现,先尽快熟悉环境,尽量不要发表个人看法,因为很多背景你不清楚,藏拙而蓄势是上策。


结语


我一直信奉一句话:方向是对的,哪怕过程不完美,结果也一定是好的,同样的,过程是认真的,方向大概率也不会错,因为过程个结果不是单向导通的,而是交织影响的,每一步都认真,便会动态调整思路,适应市场变化,随时调整姿态,所以方向也大概率不会错。

不要在离职的时候后悔和抱怨,自己的每一步都要靠自己去走。

我刚毕业的第一份工作是医疗行业,做硬件研发,公司1000多人,换工作时,我和直属领导交流了很多,他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了我很多启发和帮助,也帮我选择了下一个赛道,他是我职场的第一个贵人。

第二份工作是互联网教育行业,整整工作了四年,像是读了个大学,公司有近2000人,最大的收获就是同事资源和平台的光环,包括后来我撮合的几个项目,都是同事们的帮助,当然,这四年也是我快速成长的时间。

第三份工作是B端行业的创业公司,老板是军人出身,研究生学历,极富创业激情和拼搏意识,对我而言,既是我的老板,也是我的人生导师,也是我的贵人,并且,我在这里认识了一大堆可爱且努力的小伙伴,我在默默工作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平台的赋能,推着你去进步。

所以,或去或留,其实,每一步首先都离不了自己的努力奋斗,或平台成就你,或你成就平台,又或者相互成就,也都需要保持进步,而我们最需要做的,可能只是:

勇敢的迈出第一步,然后坚定地走下去!



   我的新书《B端产品经理必修课2.0》已经开售了。

这是对我的第一本书的全新改版,也是关于B端产品的方方面面。

查看具体内容:我的《B端产品经理必修课》升级了


浏览 3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