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ingData应用统计分析推出“事件探索”新功能,快来抢先体验吧!
今天,在网上看到直播一哥李佳琦在复盘618的销售数据,看完之后不得不佩服他的带货能力。同时,也让我看到了数据的重要性,因为他们也在根据数据来判断接下来的双十一哪些品类的商品会卖的更好。
其实,不止是直播数据,一些其他场景的活动数据也需要进行统计复盘。比如,遇到节假日,平台发个优惠券,搞个优惠促销活动来进行拉新、促活或者引流等场景。对于平台而言,绝不是发个优惠券就结束了,还需要对背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平台需要通过 “究竟有多少人领了优惠券,哪种力度的优惠券更受欢迎?”“优惠券的付费率又是多少?”等信息来了解用户属性,知道发优惠券所带来的效果,从而为以后的活动策划做参考。
但是,我们在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一些棘手问题,如数据需求不匹配、指标不合理、数据不具备时效性等。
为了帮助用户解决以上问题,TalkingData应用统计分析推出“事件探索”新功能。通过设置自定义事件,选择事件计算指标,针对事件运营的不同平台、不同场景,帮助用户更好地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使用事件探索功能,知晓业务全景
可探索维度更全面
事件探索功能可探索维度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设备维度。用户设定探索事件后,可从多个设备属性层面进行数据探索分析,了解更多的数据特征。
比如你想查看不同机型的活跃情况,只需要将设备型号添加至探索事件即可,并且多个设备属性支持分组、过滤指标。
另一个层次则是账户维度。通过探索账户信息分析自定义事件的数据特征。对于这些账户维度,同样支持分组、过滤指标。
目前,事件探索功能已经在保障合规的基础上和iOS、Android、小程序等多平台进行了联动。如果想要了解不同平台的注册转化率,就可以在该功能中查看平台的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另外,也可以对比了解用户在不同平台上的使用情况,从而更好地优化用户体验。
自定义可探索指标更关键
除了在事件探索维度上有更多选择性,用户还可以自行创建自定义事件关键指标,根据需求选择指标背后的数据。其中可探索的指标包括发生事件的人数、设备数、次数和数值。这些指标都有自己的统计逻辑,能在不同层面反映自定义事件的本质。
以数值指标为例,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用平均值来看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又或者数据变化比较大时,我们就需要通过看最大值和最小值来观察事件的波动情况。而这些指标在常规的数据统计指标中是没有的。
在事件探索功能中,不同指标之间可以独立存在,当然也可以对比呈现,通过计算公式,再根据趋势图直观地了解事件的整体情况。
对于这些维度和指标,事件探索功能可提供近七天的数据,让数据更具备时效性。毕竟有的历史数据可能对于现在的某些情况并不适用。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这些探索数据是可以下载下来的,并且免费使用。下载后的数据,用户不仅可以作为事件数据的积累,还可以进行分析使用。
事件探索功能如何使用?
事件探索功能可应用于多个场景,但通常在使用的时候首先需要根据场景设置自定义事件,这个分析事件可以不止1个,最多可以设置5个。以优惠券为例,比如A事件可以添加领取优惠券的账户数,B事件为领取优惠券后实际购买的账户数,C事件则可以设置成另一个场景,如播放某种电影的账户数,以此类推,用户可自行添加事件。
截图来自TalkingData 应用统计分析产品事件探索功能Demo
接着可以通过计算公式查询想要的数据,该功能提供探索指标的加、减、乘、除、括号及常数的四则运算,用户根据需求可自行设定。基于上述示例,如果你想知道优惠券的付费率,在公式中直接输入“B/A”即可。
截图来自TalkingData应用统计分析产品事件探索功能Demo
如果还想探索事件的更多层面,还可以增加过滤条件、选择分组和时间范围。其中过滤条件可以点击属性下拉框,从设备属性、账号属性、事件参数中选择想要过滤的条件。若是想统计优惠券在Android平台的领取人数,就可以选择“设备属性”,然后点击“等于”,最后下拉选择Android平台。
截图来自TalkingData 应用统计分析产品事件探索功能Demo
同理,选择分组也是如上操作。对于时间范围,用户可以选择自功能开通起至今日的样例数据,也可以点击对比时间,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
事件探索完成后,点击立即查询,图表内容会根据上述条件进行显示。此外,用户可以切换当前图表的显示状态,此产品还支持曲线图、柱状图的显示模式,并可以对所有探索的计算结果进行下载。
截图来自TalkingData 应用统计分析产品事件探索功能Demo
可以说该功能充分展示了事件探索的能力,补充了其他指标体系中未计算的指标和维度,尤其是账户和付费部分。
事件探索功能具体操作,可见下方视频:
最后,问题来了,这个新功能该如何开通呢?很简单,想要开通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备注“事件探索”进行咨询。
快去咨询开通吧!
还在等什么呢?快去咨询开通吧!
推荐阅读:
TalkingData——用数据说话
每天一篇好文章,欢迎分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