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余快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2021年的AI安防圈,「内外交困」稍显贴切。
从大趋势看,疫情已经发生两年,且短期内看不到终止的迹象:国外主要经济体几乎全部沦陷,国内不时出现局部疫情,两个大市场都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
外部,企业向外走遇到更多阻力,一方面海外市场客户购买力下降,企业不得已将产品进行优惠出售,其例证便是毛利率的同比下滑;另一方面,美国先后将一众头部公司拉入投资黑名单,外部形势不容乐观。
内部,AI投资热潮渐退,增速放缓,融资马太效应加剧,已经成长起来的AI公司拿走了融资大头;加上AI本身进入落地阶段,碎片化场景增加落地难度,目前还没跑出一条合适的商业化路径,不少AI公司都捂紧荷包过日子。
难,是几乎所有从业人员最真切的感受。从前几年海康威视总裁胡扬忠的“活下去”,到年底人工智能安防峰会上宇视总裁张鹏国的“必须与其他行业交合”,都佐证了这个行业面临增长拐点的事实。
但,时代是压力也是动力。在难的边界之外,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比如新的增长极出现,以城市AIoT为核心的场景势能逐步发力;比如市场进一步优化,对技术本身的要求走向精细化;又比如资本浪潮退却下,裸泳者显形而探索者勇立潮头......
时代脉搏下,AI掘金志陪着行业走过了又一年,见证了安防与AI的交融与相互促进,以客观中立的角度为行业人士提供最前沿的市场变化信息、技术趋势以及新机遇、新视角。
如今,回望过去这一年,AI掘金志总结出这一年的重要「热搜」,从这些热搜关键词中找到“安防+AI”的变化和机会,以飨读者。
360视觉科技的败退,是诸多AI视觉公司掘金安防市场失败的一个缩影。在这条赛道上,前有海大宇,后有四小龙,入局者要么跟着大哥吃菜喝汤,要么独辟蹊径挖掘新市场。360视觉科技无疑是想做独行者:以视觉安全为核心,依托360集团在安全方面的优势,来切入AI安防市场。“安全,这是一切的基础。”时任360 城市智能集团执行总裁、360 视觉总经理的邱召强在接受AI掘金志采访时表示,360要“做业界最安全的人脸识别,2-3 年内做到人脸识别通行市场第一。”遗憾的是,这个宏伟的目标才刚刚起航,轮船的帆便被一场大风给吹断了。2021年7月,AI掘金志获悉,360视觉总经理邱召强已离职。360视觉研发产品销售团队基本被砍掉,员工或转岗,或离职,“整个业务板块大调整。”AI掘金志交叉确认后得到了肯定回复,年底的安博会上,也不再有360视觉的身影,而是以“亿方云”(数据服务)的身份参加,从侧面佐证了上述消息。2020年,数据安全保护法草案正式公布,几乎所有企业都已意识到数据安全问题,并在这方面发力,从芯片到终端,从边上云,无一不强调安全二字。做安全有门槛,但是对于海大宇这种老牌豪门,和四小龙这类技术新秀,这类门槛似乎并不足以形成绝对优势的护城河。当360视觉以安全为核心「剑走偏峰」切入市场,但业务尚未铺开,没有占领足够的市场时,其他厂商回过头来在产品上做安全,杀个回马枪,基于其成熟的业务网络,排挤掉前者似乎并不困难。上述从业者告诉AI掘金志,市场饱和的情况下,业务没有增量,不值得360继续投资,因而被砍掉,也是情理之中。与360视觉黯然退场同时进行的是,平安科技的默默无闻。过去两年,平安科技的人事变动堪比地震,CEO陈立明、CTO兼总架构师方国伟、首席数据官翁志、首席信息官庞晶等相继离职。很难想象,曾以智慧城市出圈的平安科技,在红火了数年之后,在安防圈里已渐行渐远。“转型做数字化咨询。”一位接近平安的业内人士告诉AI掘金志,“搞技术的高管,都走得差不多了。”以技术立身的前CEO陈立明走之后,陈心颖成为平安科技的实控人,后者曾在麦肯锡工作了13年,负责商业科技咨询服务,正在主导了平安科技向咨询公司转型的变革。“在数字化浪潮下,转型做咨询,说不定更容易胜出。”该业内人士表示,陈立明离开后,平安科技对咨询的重视程度应该只增不减。目前的平安科技,更喜欢说“对内赋能”,已没有征战安防与AI的雄心壮志。当AI安防走入深水区,势必对于企业的“泳技”有着更高要求,没有过硬的技术,很难“淌这道混水”。360和平安科技的例子便是例证,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做技术和产品的实力,而是企业在考虑发展业务时,必然从市场格局、发展趋势来考虑成本收益问题,当收益不明朗而成本支出可预知的情况下,转型其他业务再正常不过。但不论如何,两家企业的暂时淡出,也在宣告这个行业的难与苦,开启了企业“退圈”的序幕。2021年底,AI安防圈最大的新闻莫过于商汤成功登陆港股。
商汤的上市之路稍显坎坷,递交招股书之后,即将上市之际突遭美国制裁,但最终在2021年的倒数第二天敲钟港交所。值得注意的是,商汤并非资本青睐的唯一,旷视、云从、云天励飞、格灵深瞳等已经成功过会,正紧锣密鼓地准备最后的冲刺。不过,在AI掘金志看来,上市能给AI公司们提供更多元的筹资方式来拓展业务、发展技术,但仍旧没有跑出一条合适的商业模式,造血难的痼疾依旧存在,营收的压力将比此前更大。“AI公司只有用正向的净利润才能完成对自身的证明,但现在仍看不到边界。”
除了备受关注的AI企业上市的消息,AI掘金志也注意到,安防巨头海康威视也正在进行“瘦身”运动,打算将萤石网络和海康机器人拆分上市。通常,将子公司分拆上市,不仅有利于子公司的独立发展,比如融资、人才激励、管理等,还能支撑母公司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子公司拆分之后,自负盈亏而不再依靠母公司输血,员工的积极性得以提高,对品牌的竞争力也是一场考验。海康威视将萤石网络和海康机器人拆分上市的动作,表明其在智能家居与机器人领域的深入布局,拆分之后,海康威视将以视频能力为核心,将业务线拓展至工业、能源、交通等多个场景,掘金智慧物联。但从根本上讲,资本运作对企业,是手段而非生存之道。企业只有脚踏实地做产品和服务,才能形成完整的业务闭环。否则,以资本运作堆砌起来的空中楼阁,终有倒塌的时候。2021年,从政策方向看,《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数据安全法》的实施,对行业起着定调作用。这意味着企业在进行数据集采、传输、存储、分析等过程中,无一例外要保证数据安全。两部法律构成一张巨网,对这条产业链上的企业形成规制。AI的基础是数据,依靠数据才能训练算法。在前端感知侧,公司收集数据时要考虑是否合规,其数据来源的多样性、数据种类将会缩减;在数据传输、存储侧,云边端芯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防止泄露,这对企业本身的技术实力提出要求;在分析侧,敏感数据或者特殊数据并不适用于算法训练。比如,以前企业可以采集人脸数据,做业务创新,但现在只能在某些特殊场景才能采用人脸,并且用途有限。“数据安全合规时代到来。”腾讯安全云鼎实验室高级研究员谢灿表示,《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数据安全法》有两个特点:一是范围广,包括国内、跨境以及不同行业,都有相应法律合规性的要求;二是处罚力度大,《个人信息保护法》对违法违规企业的罚款是全年营业额的5%。“表面看,企业的成本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但整个产业链实际上更加完善,从长远来看,是有利的。”AI掘金志认为,《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数据安全法》的出台既是趋势也是现实所需。在行业初期,政府在引导某个产业发展时,更加看重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而当行业进入成熟阶段,其侧重点必然趋向于以人为中心的服务,对产业的合规性要求成为必需品。从2019年开始,美国的制裁步步紧逼,海思的生存空间进一步收窄,出货量大打折扣,在后端芯片领域,从此前高达60%-70%的市场份额下降至30%左右(数据来源:光大证券),前端芯片份额也急剧下滑。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内的富瀚微、国科微、北京君正、中星微、星宸科技等芯片公司快速崛起,安霸、德州仪器等国外公司亦卷土重来,志在重新夺回高端芯片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在IPC Soc芯片方面,海思市场份额下降至30%,星宸科技(25%)、富瀚微(17%)、北京君正(12%)以及国科微(5%)等瓜分了60%的市场。可以看出,在前端芯片领域,海思跌倒让出的市场份额被国内企业有效承接,基本上能够实现国产化。但在DVR、NVR Soc芯片方面,国内企业虽然加快了布局和研发力度,但主要市场被国外的安霸、TI等公司占据,约有60%到70%左右的海思客户不得不转向价格高昂而合作条件严苛的外企。在高端芯片领域,海思之后,仍旧没有企业能扛起大梁。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今年的安博会上,华为已经缺席,但海思依旧存在。AI掘金志在安博会当天,因慢了一步,海思展台上的宣传物料和名片早已“无货”,展台上人流拥挤,甚为火热。在与海思相关人员的交流中,AI掘金志发现,国内企业对于后端芯片的需求仍然旺盛,然而受限于制裁,海思只能消耗存量,但对于巨量的市场显然远远不足,这也是今年芯片热的原因之一。在安防「缺芯」升级,背后的八大原因一文中,AI掘金志从多方面梳理了缺芯的原因,并指出:在持续性的缺芯危机之下,供应链安全问题凸显,芯片供应链成为安防产业链中众多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之一。AI掘金志认为,安防缺芯的实质,是传统安防向AI安防升级带来的对高端芯片增量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矛盾,美国制裁加剧了这场矛盾的爆发。要解决这场“缺芯之战”,仅仅依靠海思远远不够,必然要整个产业链企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实现国产替代化,一方面推动整个安防芯片行业的升级。由此看来,未来的“芯格局”,不论是前端ISP/IPC,还是后端DVR/NVR,芯片国产化应当是主流趋势。AI掘金志也希望,在未来,国内企业能够借势而起,撑起安防芯片的一片天。无独有偶,平安科技向咨询公司转型的初衷,也是看到了产业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对于安防企业而言,数字化已将所有人的耳朵磨出茧,在2021年12月AI掘金志主办的人工智能安防峰会上,海康威视李亚亚、宇视张鹏国、希捷孙丹等头部企业高管无一不谈数字化。正如孙丹所言:疫情给部分行业按下暂停键,但数字化转型是提速的。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副理事长、前华为全球智慧城市业务部总裁郑志彬表示:数字化转型不是信息化的简单升级,是提供全新解决物理世界问题的模式。而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跨领域的数据融合应用场景X走向深水区”。所以AI掘金志以“场景数字化”来概括技术转型与实际落地场景之间的深度融合。不论是海大宇,还是一众AI公司,在提及产业数字化的同时,必然强调落地场景。一方面,产业数字化涵盖的行业非常广,业务面很宽,不同行业之间的不同痛点,单一的技术并不能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多种技术乃至定制化开发才能完成。另一方面,AI技术从空中楼阁走向落地,如何做好技术与场景的结合,是AI公司的头等大事。简而言之,在数字化这个历史机遇面前,所有企业都在做场景化适配,尽可能以技术覆盖更多的场景,来建立自身的护城河。AI掘金志认为,未来的竞争,将是基于场景的争夺。谁能深刻理解场景,提出场景化解决方案,谁就能在数字化浪潮中站稳脚跟,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安防圈“去安防化”已经成为共识,企业们现在更愿意提“城市AIoT”的概念。城市AIoT可以简单理解为,以“AI+IoT”(技术+场景)的组合来解决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各类难题。旷视资深副总裁曹志敏对AI掘金志表示,AIoT是技术手段,AI技术将分布在各类IoT场景下的传感设备所收集到的数据,以机器手段实现数字化,从而解决场景痛点,这是技术的价值点所在。之所以把城市AIoT和数字化分开讲,AI掘金志认为,数字化是大趋势,而城市AIoT则更侧重于城市治理,客户属性偏G端,而数字化本身还包括B、C端业务。而在城市AIoT这片战场上,已经形成两种路线:合纵、连横。合纵强调专业化,建立生态,在某些领域做深做透;连横侧重多元化,讲究扩张,旨在做大做强。但在AI掘金志看来,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便是好猫。对于合纵与连横,不同的企业选择符合自身的发展路径,皆是合理的,关键在于技术和产品,能否真正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正向的现金流闭环,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回顾2021年,AI安防圈似乎没什么变化,还是同样一波人,在做同样的事。所不同的,是大环境变动下,企业、资本、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如果把这些要要素收集起来,做一次数据分析,或许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各类要素在局域内调整,但整个圈子在不断扩大。换句话说,原来的圈子里面的要素,只不过在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但这却带来了新的化学反应,让业务变得更广,市场变得更阔。2022年,圈子里面的企业和人才,都将踏入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