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非一本,到集齐BAT
共 3221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08-05 12:50
开局一张图
因为有很多新朋友关注,所以这次稍微停一下,重温个故事,再整理下过往的资料。老朋友们也不要觉得烦躁,相比上一次的故事,这次有迭代更新~不信?你读到最后就会知道
如果时光回到本科毕业那年,我一定不会想到,未来我会成为一个能言善辩的数据产品经理。当时的我,还只是一个不爱在陌生人面前展现自己的数学系学生。按照家人的建议,去学校当个人民教师就挺好,那里人际关系相对没那么复杂,工作比较稳定、体面
我也尝试这么去做了,在北京一所普通的高中教了一年数学后,我,还是放弃了。因为每次从讲台走下来后,都会有些许失落。就像那些在网上询问大家“我到底是回老家随便找个工作过日子,还是留在一线城市多看看”的朋友们一样,心有不甘。我总觉得,自己就还是个什么都不知道、没见过世面的毕业生,我怎么就有资格去教别人了呢?我还有那么多没见过没试过的东西,就真的要在三尺讲台终其一生了么?
人一旦质疑自己做的事情,就很难做好它。那段时光,我仿佛是古代多次应考不中、怀才不遇的穷秀才,眼高手低,生活在撕裂中。好在,后来我选择考研,重新来过
读研的时光过的特别快,因为3年里,我只有第一年是完整的在学校里看书上课,剩下两年我都在外面实习。其中有一段数据分析的实习,我在一家公司做了1年多。很幸运,在那里遇到了对我影响很深的导师,我们大家都叫他陈经理
记得有一次闲聊,我问他:“陈经理,你本科哪儿的呀?”
陈经理:“清华的”
我:“woc?!这么厉害的么?为什么从来没听你说过?那你本科学什么的啊?”
陈经理:“数学”
我:“科班出身诶!那你高考那年,你们学校有几个考上清北的啊?”
陈经理想了想:“就一个”
我从陈经理身上,继承了相对踏实、稳定输出的气质,同时,我也习得了他的PPT风格(小图标拼搭风哈哈哈),并且一直贯穿了我的职业生涯👇
我的大厂数据路开启了,起点是新浪微博。做分析师那段时间,我们几个小伙伴经常加班到很晚,不为别的,只为要给业务方“看个数”。那段时间我经常寻思,是不是人人都能做数据分析师啊?如果不是的话,那我们“表哥表妹”们的出路到底在哪儿啊?当时的我肯定无法给出答案,我只是天然的觉得,一年都写不出几个PPT,产出都是EXCEL和邮件,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我甚至都没见过几个能落地的数据分析典型案例
为了摆脱这种窘境,在那个数据分析师还没内卷到需要手撕神经网络的时期,我反复把李航那本《统计学习方法》看了3遍+吧,并在百度有一个策略产品经理岗位需求的时候,成功的抓住了机会
在百度那段时间,可能是我最为野生、自由的时光,我专攻品牌广告领域数据产品的策略算法设计,立志用数据让广告说话。我发现那段数字化营销的经历,让我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持续获益。品牌广告的精髓就是找到正确的人、在合适的时机、跟他说正确的话,这个思维套路,在很多场景都适用,大家慢慢体会~
或许是当初从学校辞职、想出来多看看的想法生根发了芽,当我在百度野生发展遇到瓶颈后,我没有选择沉下来多等等,而是想去更大的世界看看。现在回想起来,不见得就是对的,但却是一条比较有意思的路。我决定从居住了20多年的北京收拾行囊,去杭州做个异乡人
在蚂蚁,我还是做策略,只不过换了个场景。我发现做策略其实跟炒菜很像,很多时候不要太纠结于亲自实现某个算法,知道它的原理和适用场景,能结合业务需求把它们融合组装成一个整体就好。好比为了炒个菜,你也不用知道这个菜是怎么种出来的吧,你的重点应该在顾客们到底需要什么口味儿。道理大家都懂,但依然挡不住很多人问:
“数据产品经理是不是最好是搞数据仓库的出身呀?”
“AI产品经理是不是不会写算法都不能胜任工作啊?”
其实当时我也不知道,到底数据产品经理是干嘛的,但机缘巧合,后来我还就真做了数据产品经理,而且还是去了深圳
在腾讯,我做过一阵子舆情数据产品,仍然可以用数字化营销的框架去套,主要就是分析大家在网上的发言。不过更有价值的还是在岗位的转变,成为产品经理后,需要思考的东西,从过往分析师、策略算法的那些“怎么做”层面的问题,转移到“要不要做”以及“做什么”这个层面的问题。当转换了这个视角之后,我发现市面上真的有好多数据产品,都不能叫数据产品,因为他们把太多的重点都放在数据上了!这种现象在BI报表上体现的尤为多。没办法,因为这个岗位还处在新生阶段,还缺乏共识性的认知
这个岗位还帮助我,把过去各个数据岗位整合起来看待。如果你现在问我,数据方向上哪个岗位最好?什么最重要?我会告诉你,与其看重岗位、不如看重能力。很多时候,数据类岗位需要的,不是简单的做个报表、算个指标、出个决策建议PPT,而是希望能提供一个可落地的、指导业务数据化运营的方案。从个人角度来看,越往后发展,融合会越大于分化。你没看腾讯都把原4-1级别以下的产品经理,都拆解成产品策划、产品运营了么?只有融会贯通的人,才能叫产品经理
我发现大部分人的职业道路,都可以类比婚恋之路。有些人是初恋就结婚,然后一生稳定;有些人则需要遇到几个对或不对的人之后,才能找到一生的归宿。很明显,我走了第二条路。我承认,我始终在寻找,一个足以支撑我一生的目标。所以在数据产品经理之后,我选择兼职尝试下AI产品经理
在上手阶段,我选择去找比我更专业且资深的同行去聊,带着问题交流总是能提升效率。我发现AI产品经理这个岗位,跟其他新兴的岗位一样,真正符合要求的太少了。当然,我也不算符合要求的,我更多还是一个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选择以数据作为切入点,尝试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比如BI的AI化。在这家公司,我觉得有意思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时下流行的大课题: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这也将是我长期投身的事情
在做AI产品经理之余,我也近距离观察了这家传统行业公司的问题,结合当时看的一些中国体制改革的书,我对传统行业公司在当下做数字化转型,产生了比较大的悲观看法,我认为目前对大部分行业来说,转型很重要,但时机还没到。带着这个收获,我决定重返互联网主航道,在我比较看好的消费零售领域重做老本行:数据产品经理
在之前的一些文章里,我从自己的经验出发,给过大家一些建议,比如眼下还是不是适合入行数据分析师,如果不适合的话哪些选择比较好?这次重新做回数据产品经理,逻辑上也是自洽的。我自己对数据产品还有很多积累过的想法没有完全实践,对to B方向的价值变现也有很多阅读和思考,等我尝试体验之后,就又能给大家分享一些有价值的职业选择建议了~
以上,就是我的故事了。如你所见,这个故事还远没有完结,所以我邀请你,跟我一起走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