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批年轻人,正在从北京搬向上海
导读:离开北京的年轻人,在上海过得更好吗?
本文转载自塔门(ID:dt-hub)
作者:张晨阳
编辑:王朝靖
插图、题图:ins @ haleytippmann
一大批年轻人,正在从北京涌向上海。
泽平宏观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 2021 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显示,2020年,流出北京的人才前十去向地,上海排第二, 2020 年,流入上海的人才前十来源地,北京排名第一,占 9.2% 。
其中,有大量网红博主和内容创作者们。社交网络上,许多网红博主们的街拍背景,从北京老胡同变成上海美术馆,打卡圣地,也从三里屯、工体夜店变成了武康路和外滩。
小红书博主古古本古是一位典型的「城市迁徙者」,2015年到现在,她前后工作于北京、杭州、上海。「几年前别人问我为什么不去上海?我说,因为上海没什么互联网企业。」
如她所说,曾经,上海被互联网公司发展的第一波浪潮甩在身后。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互联网大厂分别落户北京、杭州和深圳。但这几年,视频领域爆发。B站、小红书等总部在上海的平台影响力越来越大,字节跳动也开始在上海设立重要业务部门。
对纷纷入局视频的创作者而言,上海大量且分布集中的网红店,有比北京更丰富和便利的拍摄素材。
另一方面,从大小周、酒桌文化、反思系统等话题被热议来看,对于「想要回到生活里」的年轻人来说,奋斗文化浓厚的北京,不再是他们的最优选择。
关于城市的选择变化,隐隐代表了人们对工作、对生活的态度转变。
在知乎上,问题「你如何对比北京和上海?」下,有高达1700万多的浏览量、两万多人关注。
从北京到上海,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有什么不同?从一座大城市到另一座大城市,他们更有归属感了吗?
我们采访了几位离开北京来到上海的年轻人。他们这样回答——
01 关于工作:北京是奋斗者的天堂,上海的工作和生活是分开的
DT财经曾在2019年为北京和上海建立了一套城市「青和力」评估体系,从三个不同需求层次,建立了城市发展能级、工作机会含金量等8个指标来详细比较这两座城市的优劣特点,得出结论:北京是奋斗者的天堂,上海是更具烟火气息的欲望都市。
对「系统」的反思潮,让许多年轻人意识到,比起成为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能摸得着、看得见的生活,可能是他们更需要珍惜的东西。
而这,也是他们从北京来到上海的原因之一。
@喜欢追大鹅
有一个我只在北京后厂村见到过的场景:人们骑着共享单车,车篮里卡着一个mac的裸机,连电脑包都懒得给它配一个。
朋友解释,并不是没有电脑包,只是把电脑放进包里、再拿出来这个过程太麻烦。在北京,怎么高效怎么来。我问她,你不心疼吗,对于刚毕业的人来说,这个电脑价值不菲。她回答:没时间心疼。
另外就是,在北京我和我的朋友,即便是聚会,也一定会带电脑以防临时有工作。我的同事曾负重(背着电脑)带着她的读研的朋友逛故宫、史家胡同和三里屯。
上海的工作同样忙碌,但工作和生活是分开的。所以,同样是骑车走在路上,我久违地发现,天很蓝,树很绿,花很茂盛,生机勃勃。
@沈晨
在北京三里屯 soho 地下一层,有一家「柴氏牛肉面」,小碗面 29 元,是 2020 年米其林指南必比登的推荐餐厅。我在三里屯上班时,中午常常和同事一起下楼吃面。
如果用一道菜来形容北京的话,那就是这碗牛肉面——2 两牛肉、汤面上漂浮着卷心菜,一碗看着很普通的面,却很好吃。
北京是一座土味的城市(相比上海的话),对于南方人来说气候也不那么宜人。这里春天刮沙尘暴,夏天像蒸笼,秋天能凑合过,冬天不下雪时光秃秃一片,没有人想一辈子都在一座呆着不怎么舒服的城市里用爱发电。
但这是一个让人充分想要工作的地方,它显得并不那么生活化,你既充分地融入了环境,又与周身的环境有着天然的淡漠。很多人不想在这里长居久住,然而很快就住上了十年。正是这一点,它适合每一个看起来热情但其实懒得开口说话的异乡人。
我在北京时,只有工作,从早到晚地工作,办公室的氛围也比较严肃,没有人会闲聊。每个周五独自去麦子街的居酒屋喝生啤,喝到醉醺醺地回家,就是我仅有的娱乐生活。我曾经以为这样的生活会持续到 30 岁,或者我结婚为止。
一回到上海,我的娱乐生活就丰富了起来,毕竟在自己的家乡,我的身边有家人、朋友、很好相处的同事。周五下班以后会相约去吃湘菜、云南菜,去公司附近的居酒屋喝酒;有时工作日加班后也会约上字节跳动/米哈游/自由职业的朋友,一起去喝一杯再回家。
工作强度其实并未减弱,但和同事之间变得亲密,我们像好朋友一样相处。
在上海安福路上有家餐厅叫 OHA EATERY,被我们称为法式贵餐,主营的是贵州菜,比如酸萝卜水鸭、猪油饭,但装盘风格非常法式,精致、洋气。目前上海在我心中就是这样的形象。
02 关于生活:北京是便利店荒漠,上海遍地都是精品咖啡
贝壳研究院曾在报告中提出「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的概念,从医疗、交通、文娱产业等方面评判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结果显示,上海综合得分97.07,明显高于北京的85.91分。
一个典型表现是,作为全国星巴克数量最多的城市,「上海地铁站的标配是咖啡和便利店。而北京地铁站的常规配置只有:人、人、人。」
@滚滚
在北京两年,我喝咖啡几乎只喝美式,不加糖不加奶,有时工作日一天要灌两杯,用刺激的苦味去对抗困意和疲惫。
在上海,喝咖啡更多是出于生活情趣。上海有很多本地品牌的咖啡,比如遍地开花的Manner,几乎每个地铁站、每个商圈、每个大型写字楼附近都会有一家。我爱上了他们家的燕麦桂花拿铁,浓郁的桂花和牛奶香气几乎盖住了咖啡的苦涩,喝起来更像奶茶,但没有那么甜腻。
另外,Manner是没有外卖的,只能骑手代购,所以直接去线下店购买的人很多。这也意味着,这些人有时间在工作间隙溜出来买一杯咖啡。
@加西亚
上海交通更便利。拿最具体的影节展举例,北影节我看过一次就再也没有去过第二次了,自带干粮,一天3部就把我干趴下了,北京太大了,影院间隔太远,地铁离商圈也远。但上影节我已经跑了 7年 ,哪怕在北京也会特意请假回上海看,一天 5 部 4 个影院跑,中间还能见缝插针喝个咖啡,晚上散场还能和朋友吃个小龙虾夜宵。
在上海,从最东边的浦东国际机场到西边的虹桥机场,只要坐2号线从到坐到尾,大概花费一个半小时。但在北京,我从西二旗去大兴机场,地铁要换乘三次、花费两个小时。
当然,这是在每一班地铁都能挤得上的情况下。
03 关于文化:北京是老派的浪漫,上海是现代欲望都市
《场景》一书中提到,一座城市的场景,如建筑、交通、产业,「可能代表某种共同兴趣、某个特定地点、或是某个场所具有的美学意义。但归根结底,它是一种摆脱孤立,整体性、关联式的思维方式。」比如,在洛杉矶,电影、美容和时尚产业遍布全城,也会影响人的潜意识:应该穿更时髦的衣服、变得更美。
城市文化影响着城市里的人。
@肥肥羊
北京人喜欢看相声,上海人爱看脱口秀。
在北京茶馆看过曲艺和快板,帘幕一拉,男的穿着长袍大褂,手里竹板儿这么一打,张口就是一嘴京片子:您各位请看好。女的四五十岁,身材纤细,盘发旗袍,但还是北方女子那股飒飒的劲儿,手持鼓槌,举着胳膊击鼓十几分钟不带停的。他们讲的都是戏文里的故事,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杜丽娘游园惊梦,说侠义,句句不提侠,讲感情,字字不着爱。故事说完了,念白唱完了,就结束了,留个后味儿,让你品。
脱口秀则显得随意和social多了,讲的时候中英文混杂,说说笑笑,随机抽到的互动观众,其中就有LGBT群体,一位东北大哥,落落大方在几百人的场子里谈爱、谈性。
@小鱼
上海老阿姨,五六十岁还烫着卷发,穿着修身的旗袍,落落大方走在大街上;北京老大爷,穿着大裤衩和老头背心,在天桥底下吹牛喝啤酒。
上海是时尚的、精致的,也是欲望的,刚从北京来上海时,我时常觉得自己太土融不进去。北京是粗糙的,可以容得下一切市井气。
04 关于归属感:北京只是北京,上海意味着江浙沪
作家丹尼尔•西尔和他的团队曾在北美、欧洲做过一项关于归属感的调查。他们发现,人们对于城市的归属感主要来自三个层面:提供各种社会活动;足够的包容性让人尝试新的东西;以及当地的美学特质让人为此感到骄傲。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感受到「一个社区是为我打造的,它的一切能够帮助我成为我想成为的人,那么就会说,我归属于它。」
相似的结论也可以套在北京和上海当中。
尽管大城市容不下普通人的论调已经被喊了许多年,但回到小城市,固化的机制、平庸的资源、没有人情关系就举步维艰的社会,也无法带给年轻人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北京和上海之间反复横跳的年轻人,他们怎么想?
@沈晨
相比北京,上海的生活舒适太多了。但奇怪的是,我非常想念北京。
我想我在北京时找到了一种保护,或者说,是一种弥补勇气缺失的精神放松。「只要我努力工作,拼命奋斗,终究会在北京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这样的想法给过我归属感。
@加西亚
如果对社会划定出来的地域身份不在意的话,上海是更能让人有归属感的。从对疫情的处理态度,就能看出它的包容度和开放性,以及最根本的,对人的尊重。
但北京感觉是座有钱也过不好生活的城市。曾经在朝阳大悦城看了一天的房子,六千多一月的2室,卫生间都糟糕得一塌糊涂,小到只能站下2个人,花洒对着马桶,地板泛着水锈,进去就有种被细菌吞噬的窒息感。花再多钱,都有一种「我只是花钱找个睡觉的地方。」
@喜欢追大鹅
竞争压力大、工作忙、房价、户口,这些在北京的困境,同样也是我在上海的困境,所以只是换个地方搬砖,同样没有归属感。
但北京离我家比上海远,苏州、杭州、无锡、南京……我会有一种心理错觉,这些二线城市离得这么近,就算在上海待不下去,还可以退而求其次。
北京只是北京,上海意味着整个长三角、乃至江浙沪。
刷刷视频👇
干货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