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不到,他从小白到产品负责人的故事
共 4386字,需浏览 9分钟
·
2022-02-28 22:55
他有6年工作经验,从技术转型产品,一年时间内从小白成长为产品 leader。
此外,他半年时间内在我们星球累计输出12万字。实现这种转变和成长速度,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每周我会邀请一位星球同学在内部专栏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看别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成长。
每个优秀的人,都值得大家去连接和认识。
今天的分享人是罗洲,曾经是程序员,干过项目经理,现在是一位产品负责人。
接下来,由他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
大家好,我是罗洲,前三流程序员,现不入流产品经理。
工作 6 年,虽然工作换得不多,但是岗位换得比较多。做过数据库开发工程师、Java 程序员、项目经理、产品经理以及现在的产品管理岗。
一、赶上好时机,加入互联网
我是 2015 年毕业的,凭借着能够帮助全系同学解决电脑问题的小自信和对未来的迷茫,我加入了程序员的大军。
很庆幸,2015 年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热潮的尾巴,可以让我这个非科班出生的程序员能找到一份工作。
最快的成长方式是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数据库开发工程师,也就是传说中写 SQL 的工程师。
当时,大家对于复杂的提数 SQL 都不愿意写,因为复杂 SQL 最容易出问题。
刚毕业自己比较老实,被分了很多别人不愿意做的活,包括大家不愿意写的复杂 SQL。
这些 SQL 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棘手,对于我这个新手而言更是硬骨头,很多工作都是在加班加点中完成。
经过这段经历的磨练,我熟练地掌握了常用的 SQL 优化技巧,这也为我后续转型 Java 程序员埋下了伏笔。
2016 年初,我面试上了一家 OA 软件公司的 Java 实施交付岗。
当时面试的过程表现并不算太好,唯一的亮点表现是我在面试过程中回答了几个关于 SQL 优化的问题,面试官比较满意,后来也顺利入职了。
去到项目组,发现项目组还是用很老旧的框架,很老的技术。
问到为什么不用新的技术时,得到的回答是现在已经够用了,而且新技术没人有把握搞定,大家不愿意承担风险,嫌麻烦。
一心想尝试新技术的我开始想办法把这些新技术引入项目组,我尝试利用每一次做需求的机会慢慢改造原来的代码,引入新技术。
后来,在一次重要的运营活动中尝试通过新技术去完成系统搭建,并且顺利完成了任务。
经过这一次的活动考验,项目组成员开始对用到的新技术感兴趣,主动在需求中使用新技术,有什么难点卡点都会主动找我解决。
随着新技术在项目内的推广,我在组内有了一定的技术话语权。加上几次活动需求都出色的完成,我被提拔为项目组的技术负责人之一。
每一次让我感到最深最痛的成长往往是我主动寻求改变的时候,主动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
不管是优化 SQL,还是承担非常大的风险去改造技术,都让我个人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成长。最快的成长方式就是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
二、临危受命担任项目经理,机缘巧合转型产品经理
2020 年,因为疫情原因,公司的 OA 产品突然迎来了爆发。
很多政企单位开始远程办公,公司项目激增,短时间内要交付的项目非常多。
其中要交付一个偏技术类产品的项目,需要有一定的技术积累的项目经理。领导找到我希望我能担任项目经理完成交付,喜欢挑战的我便答应了。
因为一直在做项目型研发工程师,也在很多项目中耳濡目染学到了一些项目管理的基本技能,所以项目的交付还算顺利,没有遇到特别大的挑战。
项目交付后,领导找到我说:“公司希望把交付的这个项目做成产品,你是最熟悉的,而且这个产品需要技术能力,希望你能做这个产品的产品经理,把这个产品孵化出来。”
当听到这个安排的时候,我是犹豫的。
之前的转型都是渐进式跨界,对于要转型的岗位有一定的认知和把握。而对于直接转型产品经理,我是完全没有把握的,也没接触过,不知道会做成什么样。
但是最后我还是答应了下来,做这个决定可以说有点冲动,想着自己没做过,加上组织需要,那就试一试,大不了回来继续做技术。
2020 年 4 月,我正式成为一名产品经理,从项目型研发岗位转为了研发部门产品岗位。
由于是零经验做产品,前期没少踩坑。
第一次做需求时,需求不严谨,没少被研发怼。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产品需求前期逻辑没有梳理清楚,导致遗漏了一个关键需求,这个关键需求导致研发同学需要用一个周末的加班才解决。
因为这件事,研发负责人一直挑战我产品需求设计能力,最后这件事在部门 OKR 大会上当面道歉才告一段落。
如果产品经理不花重功夫打磨和细化需求,最后砸的的是自己的招牌,苦的是研发。产品经理的需求文档就是自己的第一个产品。
经过两个月的研发,我所负责的技术类产品成功上线,而上线仅仅只是产品的开始。下一步,就是产品商业化。
所以,我需要推广我的产品,需要自己写产品售前 PPT。
由于缺乏经验,前期只能模仿以前别的产品材料,别人是什么结构,我就照抄一个。
结果可想而知,被领导一次次的退回。
领导说我的 PPT 没有自己的逻辑,没有想清楚表达什么,没有重点。
他强调写PPT的过程就是自己的逻辑呈现的过程,需要思考PPT的受众是谁?他们有什么特点?你如何在PPT中命中他们的特点?他们为什么买你的产品?
这个时候我才明白 PPT 不仅仅是找个模板复制粘贴即可,而是要进行深刻的思考,自己想要表达什么。
为了写好这个 PPT 我看完了《金字塔原理》,也就是这本书让我的思维有了升级,不再是简单线性的表达。
最后历时 1 个多月,修改 20 多版,最终定稿。
三、找准卡位,抓住机会
在成功交付完自己第一个产品后,部门又启动了中台项目。
这个项目部分模块对技术有比较高的要求,有过几年研发积累的我自然被选中加入该项目,成为项目中的产品经理之一,负责中台项目的部分模块规划和落地。
1、永远主动,永远靠谱
我知道被选中做这个项目只是因为自己有技术的底子,并不是我的产品功底有多强,自己当前并不具备完全独立规划中台的能力。
所以,在项目中自己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主动。
主动去请教其他同事和领导,先做好领导交代的每一个子需求。按时完成对同事的承诺,保证别人依赖我的需求都能在既定时间之内完成。
当能力不够时,先让自己靠谱。经过1个多月的磨合,在这个项目中慢慢地建立了领导和同事对我的信赖,也有了靠谱的标签。
2、能抗事是一项关键能力
2020 年底,公司突然对产研项目的合规性有了非常严的管控,要求每个产品需要进行严格的立项线下评审,需要在评审中说清楚产品做的必要性,这对于每个部门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
因为谁都没经历过严格线下评审是什么样,所以没人敢主动去推自己的产品进行线下评审。但是公司要求所有产品项目必须在1个月内完成立项评审。
领导找到我希望我主导完成整个部门的立项工作。我知道此时没有退路,不能立项产品就没法开展,这个旗必须要扛,所以只能硬着头皮上。
因为有4个产品需要立项,所以必须组织其他产品经理加班加点写立项书,分析产品ROI,大家每天都是12点后下班,而我个人直接睡在了公司,最后靠大家一起加班努力全部门通过了产品立项。
3、领导离职创业创造了晋升机会
今年年初的某一天,大领导直接找到我说我的直接上级已经提了离职,个人选择去创业,并推荐了我作为他的接班人,问问我个人的意愿。
我当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了大领导:“为什么是我?我的产品专业能力不是最强的”。
大领导回答了一句话:“你靠谱,能扛事”。
一个月后领导离职,我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为中台产品组组长,开始负责整个中台产品线管理工作。
也许我的晋升是运气,但是复盘下来自己有三个关键的事项影响了此次晋升。
第一,技术背景。
这个是我能区别于其他产品经理最大的标签,这个标签可以让领导想到技术相关产品就想到我。这是我的关键卡位。能找到区别自己和其他人的关键卡位非常重要。
第二,靠谱。
没有人愿意和不靠谱的人合作,能力不足,先让自己靠谱。
第三,能抗事。
能否扛事决定了是否能独当一面,关键时候撂挑子的人是无法成事的。
4、产品管理岗和产品经理岗的区别
但凡是涉及管理职能的岗位,一定是通过他人来完成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
所以,最显著的区别就是产品经理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做好自己的需求,完成每一次迭代。
而产品管理需要保证自己管辖内的所有产品能够达成目标,需要成就组员,只有成就了组员,组员才能成就自己。
四、一年产品管理感悟
晋升产品管理岗位到年底(2021)也就将近一年了,有一些管理过程的感悟思考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积极主动的人,在职场不会吃亏。
切入一个新的领域或环境,首先一定要让自己有事做,只有主动的人才能发现自己要做的事情。只有做了事情才有可能被别人发现。
先弄懂一个任务是什么,远比弄懂怎么做要重要。
我们有时候做不好一件事情不是我们不知道方法,而是不知道问题是什么,比如做题没有看清题目,盲目下笔,最终只有错误答案。
做下属向上看一级,做领导向下看一级。
作为下属是要给领导解决问题的,所以能够站在领导的视角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就比较容易得到领导认可。
作为领导安排任务需要站在下属的角度思考,这个任务已经清晰明确了吗?是不是还缺少什么必要的条件可以帮助他完成?
遇到无法判断的决策,先想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我们迷茫的时候往往是缺少目标,当我们无法判断的决策也一定是我们自己目标不坚定,所以犹豫的时候想想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人永远比事重要,管理人首先要尊重人。事失败了还可以再做,人散了就很难回来。
五、写在最后
2021 年 4 月 17 日,我加入了唐韧的产品星球。
在当了 2 个多月透明人后,在 7 月 4 日加入了成长进阶打卡计划,一直坚持到现在。
累计打卡 191 天,连续打卡 164 天(有点小遗憾某天打卡晚了20秒,断了连续打卡成就。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晚了就是晚了)
在石墨上统计目前累计竟然写了超过 12 万字,说实话我自己是很吃惊的,如果你一开始要我写12万字的思考感悟,我可能直接就放弃了。
所以,不要小看积累的力量,有些事情积累着就成了。
其实这篇文章有一大部分都是在成长打卡计划中完成的,星球的成长进阶打卡计划让我有了持续写作的习惯,一起加入成长打卡计划吧!
我在星球,等你来。
················· 唐韧出品 ·················
想认识罗洲的可以去星球里找他,既可以阅读他每天的成长记录,也可以微信联系他交朋友。
星球全年权益,待你解锁,扫码即可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