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设计|如何系统性提升中后台产品体验

共 4697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2-03-01 23:47

点击"三分"关注,回复"社群"加入我们

欢迎来到专业设计师学习交流社区

三分设|精选全球用户体验设计知识

转自:网易UEDC

编辑:益达

共 4050 字 20 图  预计阅读 11 分钟



自 18 年 6 月底介入电商中后台交互设计工作以来,笔者有幸做了很多和以往的交互设计不太一样的工作,除了日常需求的交互设计支持以外,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系统整体体验提升和设计规范上。

本文整理了之前在中后台体验优化实践中的思路和方法,如何从设计角度高效地优化整个系统的体验,如何而非仅仅停留在表现层,希望能与大家交流碰撞。


Part 1

问题背景

1. 后台为什么需要考虑体验?
在产品初期的时候,后台系统只是为了支持前台,实现功能即可,但随着产品越来越庞大,每一个前台的小小的功能优化,都可能是由后台一整套支持体系,和一整个运营产品组来维护的。因此,后台系统的体验也时刻影响着团队成员的工作效率,影响着一个产品在用户面前的形象。后台系统的体验提升,并不仅仅是使用体验提升,更多的是效能提升,和产品逻辑的规范。
 
2. 后台系统体验优化有什么不同?
系统体验提升的任务,相较于其他工作,不同的地方在于交互设计师并非被动地接受某个单点需求,也没有一个既定的模式去执行,而是要主动地去思考如何衡量体验,如何全局地管理体验,以及如何更好地规划方案。在这样的前提下,交互设计师更应该为全局的体验负责,所以发挥设计师的主动性非常重要。
 
3. 如何去做?
基本思路是:衡量 → 收集 → 规划 → 设计。


前三步都是与画稿子无关的部分,但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整个过程中,沟通非常重要,正因为后台系统的业务专业性强,逻辑复杂,需求方多,所以需要更多地与各方进行沟通,调动大家的力量,一起来参与体验优化。


Part 2

衡量体验,收集反馈

正如现代管理学之夫彼得·德鲁克所说,如果我们不知道平台的现状,“提升”也就无从谈起。

在 C 端产品中乃至部分B端产品中,我们有很多聪明的办法去衡量一个产品的现状,比如净推荐值,跳出率,任务完成率,可以直接从数据观察到用户流失的环节,方便又客观。但是对于公司内部使用的中后台系统来说,一个是数据样本量少,不一定能准确代表问题;更重要的是,不管体验如何,用户出于完成工作的目的,也必须完成系统的任务,所谓完成率和体验没有必然联系。

当数据少的时候,不妨倒过来想,数据分析本来就是为大体量的产品客观分析所有用户的行为,而把每一个用户抽象成了一组数据,再来综合评估。那么如果你的每一个用户都至关重要,且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与他们来一场面对面的对谈,岂不是更有助于你去了解你的用户?用户访谈、可用性测试、用户体验地图 都是非常适合用在这种场景下的。


最终,我们在本次优化中选择了 3 种方式来衡量系统的体验:

  • 满意度问卷,把抽象的体验用用户的主观评分来衡量,具象到某个数值;
  • 用户体验地图,整体定位系统痛点和机会点;
  • 流程时效,把时效的提升作为系统体验提升的一个体现;

1. 满意度问卷


一般来说,满意度问卷在结构上会包含:产品整体满意度,通用指标满意度,业务功能满意度 三部分;为了精细化分析,我又添加了一部分用户属性的内容,和最后的开放性意见,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后续分析重点优化方向和搜集用户意见。

在设计问卷的问题和答案时,不要用太过专业的术语,答案也不一定要用标准的五级量表(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可以更具象地去描述1-5级的答案,方便用户选择。

如上述问题,将比较抽象的 “系统稳定性” 转化为“页面打开速度和出错频率”来描述,答案也做了更具象的描述,方便用户确定他们的满意程度。

下图是某个系统的功能满意度,很明显可以看到 D、E 模块的满意度是低于其他模块的,后续可重点关注这2个模块;同时,海外用户的满意度普遍低于所有用户,确实在这之前海外用户的需求,比较难触达到产品组内部。


2. 用户体验地图
满意度问卷已经帮助我们客观地了解到用户对于系统的满意程度,也有了一定的优化重点,但对于落地方案来说,还是比较笼统而零散。作为一次完整的体验提升优化,还需要站在更全局的角度去仔细审视系统的每一个环节。

前面提到,中后台系统往往有很高的业务壁垒,体量大,流程长,涉及角色多,对于某个单一角色来说,想要快速深入到系统底层,找出所有问题,是不现实也不客观的。

对此,我的想法是,借助用户和项目成员的力量,共创用户体验地图。

用户体验地图

用户体验地图是产品设计中常用到的一种设计方法,它让我们平时零散获得的抱怨、吐槽,变成有序的阶段体验,直观地呈现出用户在每一个目标任务下的行为、思考、痛点和机会点。

在此不再详述用户体验地图的定义和使用方法,具体可参考蚂蚁金服的实战案例:https://www.uisdc.com/user-maps-design-ali-case#

中后台系统共创用户体验地图,要在拥有用户意见的基础上,邀请产品、技术、设计、业务方共同参与,当涉及多个业务方时,也需要同时邀请,一起来思考站在用户角度的痛点,和站在自己角度可以提出的机会点。

往往此时,不同的业务方之间,以及和产品方、用户方之间,视角不同,都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利益冲突,大家共创的过程也是不断碰撞、同步的过程。在大方向(提升系统体验,促进业务成长)一致的前提下,所有人的意见是可以在讨论中互相磨合,最终达成细节共识的。

在此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设计师要提前和各方确认好系统的主流程,并在会议上引导成员按照主流程框架来进行思考和讨论,控制好节奏和话题走向,切记千万不要让体验地图共创,变成了七嘴八舌的「吐槽大会」。最终只是收获到了一堆抱怨,却没有结论和共识。

提前确定好的主流程

最终的用户体验地图


Part 3

规划方案,输出设计

在有了较为全面的用户体验地图后,我们就可以全局地去考虑系统体验提升如何落地了。事实上,在共创的过程中,包括后续的整理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业务相关的机会点外,许多体验上的问题是相通的,例如:复杂表单填写缺少规范、系统通知混乱、流程进度不透明、小屏幕展示不友好等等,虽然这些问题会出现在不同的业务模块中,但是从交互设计的角度来说,它们的解决方案是一致的,可复制的。

可以和产品一起把这些需求仔细评估一遍,分为三个部分:

  1. 不需要设计方案的优化:一句话需求,系统 bug,让优化先开始起来;
  2. 框架性设计或共性问题:导航、首页、全局通知、表单填写规范等,搭好框架才能在处理细节问题时更加高效;
  3. 不可复用的复杂设计:细节功能优化,涉及具体业务的底层逻辑变更,新功能等;

在此重点分享一下首页通知分级流程节点透明化等参考价值比较高的框架性设计,也就是第二部分。

1. 首页重设计


对于首页改版,最重要的是明确设计定位,之后就是填充支撑定位的内容模块,设计展现形式。

1. 明确设计定位
作为一个以协同办公为主的平台,我们对于系统首页的定位为:
  • 新用户 - 了解平台的快速开始入口;
  • 老用户 - 处理事项的快速协同入口,业务激励内容露出的看板;

2. 填充内容模块
由此,我们会需要官方公告、帮助引导、待办事项、业务附能等内容模块,可以根据用户角色的不同分别显示。


3. 设计展现形式

2. 通知分级
当用户抱怨通知消息太多,细细追究又发现每个通知都有必须存在的理由时,我想,可能是系统没有做好通知分级。

正如我们设计每个页面时会对页面上的信息进行分级,给到不同的展示效果一样,当系统庞大到某种程度,我们就需要对系统的通知进行一次「通知分级」。把重要紧急的消息直接传递到用户面前,弱化一些反馈型通知。

所以就需要我们整理整个系统流程里需要提醒的事,以及确定它的重要程度分类,包括:
  • 重要且紧急,需要用户尽快处理的事,可以通过邮件、短信等系统外的渠道及时通知用户;
  • 重要但不紧急,在系统明显位置给到提醒,保证用户看到即可;
  • 不重要不紧急,但需要给到用户的反馈,例如某个流程完成的通知,可适当收起,根据用户自身习惯选择性查看;
  • 甚至某些非常大量,且不重要不紧急的事项通知,可以考虑直接去掉,转化到具体页面中能查询到即可;

部分通知分级示例

3. 复杂表单填写优化
在中后台系统中,经常会涉及异常复杂的表单填写,不仅仅是内容多,而且每个填写项涉及业务规范,缺少填写指引,容易出错,流程反复驳回,对接低效。

于是,在必要流程前添加了准备资料阶段,列出了所有需要准备的资料,注意:
  • 每个资料都需要有示例,并标注审核要点;
  • 清晰描述资料的业务规范,容易遗漏出错的内容需要高亮说明;
  • 需要用模板填写的资料提前给到模板;


明确的填写指引,再配合针对审核人及时的通知提醒,目标将原来 41 天的流程时效降低到 21 天。

4. 流程节点透明化
中后台系统会有非常多的流程协作功能,但是之前系统的做法仅仅是完成了流程的「功能」,却没有照顾到用户的「心理」,没有告知用户每个流程应有的节点、规范、当前进度。用户在等待流程推进的时候仿佛进入了一个黑箱,不知道现在的进度如何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完成,不仅是体验不好,而且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在沟通流程进度上。

所以在整体优化时,引入了流程进度模块,清晰地展示了整体流程的节点,对应的操作人,截止时间,以及完成节点的操作记录。这节省了非常多内外沟通的时间。

流程节点透明化


The end

总结

以上,就是本次中后台系统体验提升的大致过程:
①定位系统体验;
②收集各方反馈;
③提炼通用体验问题;
④设计解决方案。

中后台大多数业务复杂,体量庞大,设计刚刚接触时会觉得无从下手,利用这样的一套流程不仅能帮助我们与团队成员一起优化系统体验,还能让我们深入到用户场景,和各业务方、用户方深入交流,对后续的工作也很有帮助。

笔者一直认为,虽然中后台是前台用户看不见的地方,但后台系统逻辑的规范,体验的高效,最终会透过层层映射展现在用户面前。对于电商来说,可能更多体现在发货、物流、质检等屏幕外的体验上,但这也是产品体验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需要我们为此添砖加瓦,不断加分。

—  The end  —
以下三分设文章,你可能也感兴趣
 
📚 原创文章精选📚
告别加班!使用设计系统方法更快地构建产品
如何评估设计质量,提升设计技能
你常常忽略的 7 个具有破坏性的体验鸿沟
一篇文章告诉你服务设计到底能做什么?
看 Apple CarPlay 如何提升驾驶安全和驾驶体验
一起看看《对马岛之魂》如何打造初次对抗体验
制定 “小目标”,了解产品管理中的结构化思维
35+ 的 Windows 系统到底有什么了不起?
导师与学员的高效交流 APP 设计 —— Lightship
🙋 我们一起聊设计 🙋‍♂️
高质量,学设计行交流微信群
期待与更多优秀用户体验设计师一起成长
PS:欢迎大家关注三分设,每天早上9点,准时充电。分享优质设计、创意灵感、新知新识,定期大咖老师直播分享,零距离连麦,答疑解惑。 添加小小虫微信号【 Lil_Bug 】,备注【 三分设 】加入!(只面向星标了公众号三分设的粉丝) 
点亮『在看』,百万年薪
浏览 6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